问题

临高启明中元老会告诉元二代自己来自未来的身份么??

回答
在《临高启明》的故事中,元老们并没有直接向“元二代”(特指那些在启明时代之后出生,并在临高政权中成长的年轻一代,比如一些元老的孩子或者被他们抚养、教育的本地青年)透露自己是来自两百年后的未来。

这一点在元老们内部的讨论中是相当明确的,也是一项不成文的原则。他们普遍认为,过早、过分地揭露“未来人”的身份,弊大于利。

为什么元老们不直接说?

1. “神化”的风险太高: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元老们清楚,一旦他们的“未来人”身份被广泛知晓,他们几乎不可避免地会被视为神明或拥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这会严重扭曲他们所期望建立的理性、科学、法治社会。人们会更加迷信,而不是去学习和理解他们带来的技术和思想。这种“神化”会让他们丧失对社会发展的实际控制力,因为群众的期待和行为会围绕着“神迹”而非“进步”展开。

2. 保持“权威”与“正常”的界限: 元老们需要维持一种“有能力、有远见”的领导者形象,但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知识和组织能力来引领这个时代,而不是依靠“未来人”的光环。如果大家知道他们是未来的,那么很多问题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他们本该知道”,而不是去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 避免对历史进程的过度干预和心理冲击: 突然告知一个古代社会的人类,他们的文明将会发展到如此地步,并且他们(元老)是来自那个未来的,这对整个社会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人们可能会产生巨大的恐慌、绝望(比如看到历史上的某些灾难)或者狂妄(比如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了历史终点),这些都不是元老们希望看到的。他们更倾向于“渐进式”的改变,将他们带来的知识和技术融入到当地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让人们逐渐适应和接受。

4. “隐瞒”是一种策略: 在一个对科学知识极度匮乏的时代,很多元老掌握的知识本身就足够“神奇”了。他们可以通过展示这些“魔法”来达到教育、说服和控制的目的,而无需揭示其真正的来源。比如,他们可以解释蒸汽机的原理,但无需告诉对方这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

5. 区分“有知识的精英”与“神秘的先知”: 元老们更希望自己被视为掌握了先进知识和生产力的高级知识分子和工程师,能够带领大家致富、强大,而不是一群来自天外的神秘预言家。他们的目标是改造社会,而不是成为被膜拜的偶像。

那么,元老们是如何与“元二代”交流的?

尽管不公开身份,元老们在教育和引导“元二代”时,实际上是在传递他们的知识和价值观:

科学教育: 他们会大力推广科学知识,从基础的数学、物理、化学到更高级的工程学、社会科学。这些教育本身就带有超越时代的先进性。
价值观灌输: 他们会强调理性、逻辑、实证、合作、契约精神、法治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源自他们所处的现代文明。
历史观引导: 他们会以一种“过来人”的视角,引导“元二代”理解历史的演进,但这种引导是“讲故事”或者“分析”的方式,而不是“预言”或“直接告知”。比如,他们会讲述古代帝王是如何腐败的,以及为什么需要制度来约束权力,但不会说“两百年后你们会看到这样的制度”。
榜样作用: 元老们自身的行为、决策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本身就是对“元二代”最好的教育。

在非常有限的、私密的场合,有没有可能?

对于极少数极少数,经过长期观察和筛选,被元老会认为可以信任,并且其心智和承载能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元二代”(比如一些元老自己的孩子,或者被他们寄予厚望的年轻干部),理论上,元老会可能会在极度私密且有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一些“暗示”或者“有限度的透露”。但这绝不是公开的、系统性的告知,更不会是“元老会集体通知所有元二代”。这种行为的风险依然很高,而且会被严格控制。

总而言之,《临高启明》的设定中,元老会非常谨慎地处理“未来人”身份的公开问题。他们的策略是“隐藏身份,传播思想和技术”,通过实际行动和教育来塑造新的社会,而不是通过揭示“神话”来达成目的。他们希望建立的是一个依靠知识和理性进步的时代,而不是一个充满迷信和对“未来人”无限依赖的时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500人知道的秘密绝对不是秘密

2.人类对于子女的信任一定大于创业合作伙伴

3.如果知道真相对于继任者能够造成超越他人的优势,则最终所有人一定都会这么做

4.保守秘密是项能力,同时500废人与人之间的能力是有差别的

5.真理部的审核是一定有漏洞的

6.元老地位过高,犯错误的代价不足以让元老警惕。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临高启明》的故事中,元老们并没有直接向“元二代”(特指那些在启明时代之后出生,并在临高政权中成长的年轻一代,比如一些元老的孩子或者被他们抚养、教育的本地青年)透露自己是来自两百年后的未来。这一点在元老们内部的讨论中是相当明确的,也是一项不成文的原则。他们普遍认为,过早、过分地揭露“未来人”的身份.............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这事儿。如果说,咱们澳洲的这帮子五百元老,不是穿越到明末那个浑浑噩噩的时代,而是直接掉进了十九世纪中叶的临高,那场面可就热闹了。这可不是什么“大明王朝”那套玩法,而是要面对一个初步工业化、列强环伺的崭新世界。咱们先得掰扯掰扯,十九世纪中期临高是个啥光景。那时候,中国虽然还挂着“天朝上.............
  • 回答
    《临高启明》的北伐战争,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刀真枪的战略决战,涉及到崖山之后,中国大陆上汉人政权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试图恢复对中原统治的尝试。所以,我们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这事儿。首先,战略意义上,这妥妥的是《临高启明》目前为止最最重要的一步棋。为什么这么说?你想啊,临高政权(现在已经演变成“临高共和.............
  • 回答
    《临高启明》中元老院的统治,确实存在着不少被读者诟病和质疑的地方,其中“法西斯式恐怖统治”的标签,虽然有些极端,但也抓住了其部分统治手段的核心特征。要评价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元老院的权力运作、意识形态输出以及对普通民众(特别是海南原住民)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一、 权力的高度集中与缺乏制衡:.............
  • 回答
    在《临高启明》这部鸿篇巨著中,要说最让人“厌恶”的元老,这本身就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命题,因为作者塑造的元老们,大多都有着鲜明的优点和缺点,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好”或“坏”来概括。但如果非要我挑一个,在我读完很多卷之后,内心深处最能引发我反感甚至可以说是“厌恶”情绪的,那大概是马千瞩。别误会,我并不是说马.............
  • 回答
    临高启明里的小元老会,这可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决策机构,更像是一群被推上台面的“代理人”,是穿越者“元老院”为了更高效地管理和发展临高县而设立的基层组织。说到详细,那可得从它的起源、构成、职能以及运作方式说起。缘起:从“头疼”到“得力助手”穿越者们刚到临高,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他们是“元老院”,拥有先进.............
  • 回答
    关于《临高启明》中初代元老会成员的死亡原因,书中并没有明确地将某个特定疾病定义为“初代元老会”成员的普遍致死原因。每一位元老,即使是初代元老,都有其各自的死亡背景和原因。然而,如果我们要探讨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哪些健康问题对初来乍到的元老们构成了严峻的威胁,并且可能间接导致了部分成员的早逝,我们可.............
  • 回答
    临高启明,这本奇书里,明朝那会儿的朝廷,面对自家那点破事儿,加上北边儿的满清铁骑,南边儿的农民起义,可谓是焦头烂额,心力交瘁。这时候,他们若是能放下身段,有点“顿悟”,就像突然想起自家后院起火,自家请了火烧自家房子一样,主动找上那“临高启明”这群穿越来的“天兵天将”,别说借师助剿,就算是把半个江山都.............
  • 回答
    临高启明,元老院的广州北伐,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行军,而是一场精心策划、多线并举的战略行动。考虑到元老院的实力、目标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北伐路线绝对不会是“一条道走到黑”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明白元老院北伐的根本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扩张领土,更重要的是要确保临高根据地的安全和发展,打破对外部世界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一群来自二十世纪中期的人,突然闯入了临高启明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元老院会怎么处理他们?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这事儿。首先,得明确一点:元老院那帮人,那可不是吃素的。他们穿越过去,是为了“改天换地”,是为了建立一个“美好新中国”的雏形。所以,任何可能干扰他们宏图伟.............
  • 回答
    北伐阴影下的裂痕与机遇:临高视角下的李闯及第三方势力临高元老院的北伐,如同一场精心筹谋的巨浪,正从琼州岛汹涌而出,冲击着中原大地固有的格局。对于盘踞各处的第三方势力,尤其是像李闯这样尚未完全坐稳根基的割据武装而言,这场来自“南蛮”的变局,无疑是一场无法回避的挑战,也可能蕴藏着意想不到的机遇。一、 李.............
  • 回答
    在《临高启明》这个波澜壮阔的架空历史世界里,穿越者元老们,尤其是早期那些经历了“文革”和改革开放年代洗礼的一代,普遍对等级森严、跪拜为礼的旧社会模式持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他们的行动逻辑,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人人生而平等”这种现代观念的认同,以及对封建礼教压抑人性的反感。当他们看到土著跪拜时,那句“快起.............
  • 回答
    临高启明元老院,这个穿越者的集合体,从零开始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临高共和国,其成就之大,常常令人惊叹。然而,问题的核心在于,在第一代元老们寿终正寝之前,他们究竟能将这个穿越时空的奇迹推向何种高度?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尝试剥离掉那些过于“规划”或“宏大叙事”的表述,用更贴近那个时.............
  • 回答
    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首歌曲,它有着那种宏大叙事感,又带着点儿那个年代特有的朴实和力量,我觉得非常适合咱临高启明的元老们来合唱。这首歌就是—— 《我的祖国》。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首老歌嘛,哪儿现代了?嘿,你听我说,这里的“现代”不是指它刚出的那会儿,而是说它放到我们临高启明这个语境里,它所承载的意义.............
  • 回答
    “临高启明”这个虚拟世界里的元老院,如果面对现实中的犹太人群体,其处理方式必然会受到其自身历史背景、政治理念以及对“价值导向”的理解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元老院的核心特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推演。首先,我们得明确元老院是什么样的存在。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民主政府”,也不是.............
  • 回答
    关于知乎上潜伏的《临高启明》元老们,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话题。虽然我们无法直接“看见”这些元老在知乎上的“潜伏”,但我们可以从他们在大明科技能力下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以及他们可能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的某些特定群体特征来推测。想象一下,如果临高元老们穿越到了现代社会,他们会以何种方式活跃.............
  • 回答
    临高启明位面元老院,管风琴八音盒的国产化,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咱们一步步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明白管风琴八音盒是个啥。它不是那种你家老奶奶屋里摆着的,滴答滴答响的机械八音盒。管风琴八音盒,那可是个大家伙,属于吹奏乐器里的键盘乐器,顾名思义,靠风箱送风,然后通过键盘控制音管发声。它的.............
  • 回答
    关于《临高启明》中女元老们的卫生巾问题,这是一个非常贴近生活又很有意思的讨论点。咱们不绕弯子,直接说,截至我了解到的最新情况(当然,考虑到小说的连载性,未来情况可能会有变化),女元老的“卫生巾”问题应该是已经有了初步的、并且在不断完善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到了用完就没办法的地步。这事儿得从头说起,咱们穿.............
  • 回答
    《临高启明》里那些选择做农技员、低端技工、护士的元老们,他们的“图啥”确实是个挺值得琢磨的问题。毕竟,他们穿越回明朝,身上自带“元老”光环,手里掌握着远超时代的技术和知识,本可以轻松过上“人上人”的日子。可偏偏有这么一群人,甘愿扎进那些最基础、最辛苦的活计里,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逻辑?咱们掰开了揉碎.............
  • 回答
    《临高启明》里执委会给元老们配发生活秘书,这背后其实是一套非常复杂且深思熟虑的考量,绝非简单的“满足私欲”这么肤浅。如果要详细解释,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维持元老团体的稳定与向心力首先,要理解临高元老团的构成。这是一群来自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有着不同生活习惯的现代人,穿越到百年的落后社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