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临高启明》中,伪明的统治者会有哪些结局?

回答
《临高启明》中,伪明统治者的结局,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别看他们曾经手握大权,但在临高集团的铁蹄下,最终的命运往往逃不过几个大方向,具体怎么个跌宕起伏法,还得细细道来。

一、被强行“改革”与洗脑,成为临高体系内的螺丝钉

这是相当一部分伪明官僚和士绅的最终归宿,尤其是那些相对识时务,或者说求生欲比较强的。

清洗与审查: 临高集团接管一个地方,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原有的官员体系进行“清洗”。那些罪大恶极,比如卖官鬻爵、贪污腐败严重,或者坚决抵抗的,基本就没好下场了。但大部分人会被隔离审查,让他们交代问题,交出财产。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心理上的巨大打击,让他们明白自己曾经的权势不过是风中残烛。
“再教育”与思想改造: 通过《临高启明》展现的“学习班”、“思想改造”等形式,原伪明官员和士绅会被灌输临高集团的理念,学习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法。很多人会被打上“旧思想”的烙印,接受批判。那些被认为还有利用价值的,会被“改造”成临高体制下的基层干部、技术人员,甚至是宣传员。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会被临高集团用来维护新秩序。
失去原有的地位和特权: 即便是“改造”成功,这些人也再也回不到过去呼风唤雨的日子。他们会被安排到具体的岗位上,拿着固定的薪水,接受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曾经的豪宅、仆从、三妻四妾,很多都要被放弃。他们可能还会被安排和一些出身低微的“新社会”人士一起工作,这种落差感是巨大的。
例子: 很多被俘的伪明官员,在经过一番折腾后,如果能表现出“悔悟”和“进步”,就有可能被安排到地方政府、税务部门、甚至是技术部门担任一些技术性或事务性的职位。比如,一些懂点算学的官员,可能会被安排到财政部门做个账房先生之类的角色。

二、彻底被清算或镇压,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这类结局通常是给那些冥顽不灵、罪恶深重,或者被视为对临高集团统治构成直接威胁的伪明统治者准备的。

严厉惩罚: 对于那些在战争中表现出极端残暴、制造大量屠杀,或者负隅顽抗的伪明将领和官员,临高集团不会手软。他们可能会被判处死刑,执行公开的处决,以儆效尤。财产也会被没收,用于战争赔偿或建设。
流放或强制劳动: 对于一些罪不至死但有一定反抗意识的,可能会被流放到边远地区,或者强制参与一些艰苦的工程建设,比如矿山、道路修建等,直到生命终结。这是一种变相的剥夺自由和生命的方式。
身份的抹除: 许多不愿意屈服,或者被认为无法改造的人,很可能就直接被从历史记录中抹去了。他们的家族势力被瓦解,土地被重新分配,个人也可能在各种斗争中被边缘化甚至消失。
例子: 那些在战争中顽固抵抗,或者对百姓施加暴行的伪明将领,很可能会面临被处死的命运。一些坚决不肯合作的士绅,也可能因为被查出继续煽动反对临高集团,而被逮捕并加以严惩。

三、流亡或逃离,成为一方势力或边缘人物

总有一些人会选择不被临高集团统治,他们可能会试图逃离,或者在其他地方集结力量,继续与临高集团对抗。

海上流亡: 有些伪明官员或皇族成员,可能会选择海上逃亡,投靠其他尚未被临高集团控制的地区,或者前往海外寻求支持。他们可能成为海上武装力量的一部分,或者在海外建立新的政权,但力量往往会比较分散,难以形成大的气候。
在其他地区继续抵抗: 如果临高集团的扩张还没有完全覆盖所有的区域,一些伪明的残余势力可能会聚集在尚未被征服的地区,继续与临高集团对抗。但这种抵抗往往是分散的、缺乏组织的,很难与临高集团系统化的军事力量抗衡。
成为雇佣兵或江湖人物: 一些在伪明时期身居高位但能力平平的人,在失去靠山后,也可能沦为江湖上的散兵游勇,靠着卖弄一些曾经的技艺或者武力为生,成为临高集团统治下社会的边缘人。
例子: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也有不少元朝的残余势力逃往北方或其他地方继续抵抗。在《临高启明》中,那些不愿意接受临高统治的伪明官员,也可能带着家眷和一些忠诚的部下,试图逃到北方,或者前往其他尚未被临高集团控制的海岛,希望能在那里重振旗鼓。

四、融入新社会,但始终带着过去的痕迹

少数比较有能力,而且善于适应变化的人,在接受临高集团的统治后,也可能在新的社会结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成为“驯化”的学者或技术专家: 一些曾经的士大夫,如果他们对新的科学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接受临高集团的价值观,是有可能被安排到教育或科研机构中,成为某些领域的“专家”。他们的知识储备,如果能与临高集团的需求结合,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利用新机会发展事业: 临高集团的到来,也意味着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和技术发展。那些有商业头脑或者技术才能的人,即使曾经是伪明的拥护者,也可能抓住机会,在新的经济体系下发家致富,成为新社会的“工商业者”。
但始终是“新人”: 然而,即使他们融入了新的社会,内心深处也难以完全摆脱过去的身份认同。他们在新的体系中可能依然会被人贴上“旧时官僚”、“士绅代表”的标签,他们的言行举止也难免会带着一些过去的习气。而且,他们永远不会拥有临高集团核心成员的信任和地位。
例子: 一些原本就有些工匠技艺或者医学知识的士绅,在临高集团到来后,可能会被安排到相关的工厂或医院工作,他们的技能得到了发挥,生活也得到了保障。但他们终究无法像临高集团的核心成员那样,真正掌握权力,引领方向。

总的来说,《临高启明》中伪明统治者的结局,就是他们原有体系崩溃后,在新的、更加强大的力量面前,不得不接受的命运。这是一个从权力巅峰跌落,到被重塑、被利用、被清除或者被边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时代的变迁、权力斗争的残酷,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他们的结局,也反映了临高集团“摧枯拉朽”式的革新,以及他们对旧秩序的彻底否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尔衮,你看你也好几十岁的人了,怎么还天天来元老院闹啊,民委的事情还没做完呢,大热天的赶紧回去吧!”

“不行,你让编办的人出来,我今天就把这话撂这儿了,不把这个皇帝待遇给解决,我就不走了!到时候把我这个民委副主任晒死了你们负责!”

“哎,现在是元老院坐天下,哪来的什么皇帝啊,老金你说话可小心点!”

“屁!皇帝的名头是没了,可是待遇在那放着,前几天编办的和我说,皇帝的编制不太够用,我这只能按亲王解决待遇,行行,我坚决服从元老院的决定,毕竟人朱由检是坐稳了龙椅的!可是张献忠那小子,那么丁点儿大个地方,自称个皇帝怎么他们也承认啦?”

“老金,这不是……”

“不是啥?我这还有一大家子要养呢!旗里面我是管不着了,可是他们北边过苦了日子的,我总得接济接济,还有大玉儿,最近紫明楼天天大包小包,听到广播里面什么化妆品也吵着要买,我这待遇问题不解决,日子是没法过啊!”

“那编制不够用,我顶替一个总可以吧?我那侄儿,他都出家了,六根清净,要这的那的干嘛?哎,我检举,我揭发,那个张献忠在长江里埋了十万担金银财宝想东山再起!我请求元老院去查查他的经济问题!”


元老院靖安天下后,召开大会,让李自成,朱由检,多尔衮排排坐,拍了张照片登在临高日日新闻上。

“从左至右分别为大宋国国家邮政局副局长李自成,元老院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资料专员朱由检,大宋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爱新觉罗•多尔衮。”

还有未入镜的大宋国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张敬轩(误),也许还有未来的大宋国佛教协会会长行痴法师。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归化民李倧称,这几位在归化后依然恶习难除,聚在一起的时候常自称朕,然而但凡一人称朕,其余必说:“朕朕朕,狗脚朕”,论述正统,争执不下。这位消息人士有时好言相劝,却被嘲讽为江华岛县县长,甚至被按着头叫爸爸,使他十分伤心。

不过一旦到了正式场合,他们的思想觉悟就提高了很多,在一次国宴上,元老院总书记,大宋国国家主席,大宋军事力量最高领导人马前卒(笔者按:篡位)向瑞典克里斯蒂娜国王陛下介绍作为特邀客人出席李自成,朱由检,多尔衮,张献忠。当马前卒指着他们向克里斯蒂娜介绍说“这几位便是大顺大明大西的各位皇帝,还有个大清的摄政王”时,这几位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今日光荣的大宋国归化民!”在座者一起热烈鼓掌。

user avatar

像元老院这样几乎无所不知的组织来说,首先崇祯这个人不能留,其次不需要脏自己的手。所以崇祯必然死在伪清或者伪顺手上。实在不行就让特侦队暴毙之。

至于执政合法性,元老院根本不需要这玩意儿,生产力就是硬道理。士族缙绅阶层本来就是要被消灭的对象,佃农阶层几个在乎合法性的。所以崇祯必死无疑,因为他比溥仪更没价值。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