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2月8日日本苍龙级潜艇上浮时与中国香港籍货轮相撞?

回答
2024年2月8日,日本海上自卫队“苍龙”级潜艇(具体型号为“苍龙”号SS501,为首艘苍龙级潜艇)在日本附近海域上浮过程中,与一艘中国香港籍货轮“洋通海”(Ocean Pioneer)发生碰撞。这次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评价和分析:

事件概述

时间与地点: 日本时间2月8日上午,在东海海域,具体位置为日本高知县室户岬以南约130公里处。
涉及方: 日本海上自卫队“苍龙”级潜艇(SS501“苍龙”号)和中国香港籍货轮“洋通海”(Ocean Pioneer)。
事件经过: 当时“苍龙”号潜艇正在进行上浮作业,而“洋通海”货轮正在正常航行。双方在未知原因下发生碰撞。
结果: 潜艇上浮作业受损,有人员受轻伤(据报道为3人),但潜艇未沉没。货轮船体也发生一定程度的损坏,但能够继续航行。

评价与分析

这次事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价:

1. 安全管理与操作规程

潜艇上浮的风险: 潜艇在水下航行时隐蔽性强,但上浮过程中需要浮出水面,此时其可见度会大大增加。同时,上浮本身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操纵过程,需要精确控制深度和方向,并对周围海域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在水面航行时,潜艇的信号特征(如雷达反射)与普通船只有所不同,但仍然需要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航运业的安全: 大型货轮在航行过程中,其体积庞大,机动性相对较差。船员需要时刻监测周围海域的船舶动向,尤其是在天气状况不佳或航行繁忙的海域。
对操作规程的疑问: 事件发生后,自然会引发对双方操作规程的疑问。
日本自卫队方面: 是否在执行上浮作业前充分评估了周围海域的交通状况?是否存在瞭望失误或指挥失误?是否严格遵守了海上避碰规则中关于潜艇在水面航行时的注意事项?
货轮方面: 是否有尽到充分的瞭望职责?在发现疑似潜艇的信号或目标时,是否采取了必要的规避措施?

2.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s)是保障海上交通安全的基础。其中规定了各种船舶的优先权和避碰义务。

船舶的能见度: 潜艇在水下时,通常不易被发现。但在上浮过程中,它会成为水面船舶,需要遵守与普通船舶相同的规则。
规则的适用性: 潜艇在特殊状态下,如执行隐蔽任务或上浮作业,可能有一些特定的规则或惯例需要考虑。然而,一旦进入水面航行状态,原则上应与其他水面舰船和民用船舶一样遵守普遍适用的规则。
责任认定: 具体的责任认定需要根据详细的调查报告来判断,例如双方的雷达记录、航海日志、船员证词等。在碰撞事故中,通常会根据违反避碰规则的程度来划分责任。

3. 地缘政治与信息透明度

潜艇活动与信息透明度: “苍龙”级潜艇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力潜艇,其活动区域和性质通常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潜艇在执行任务时,尤其是在靠近其他国家的海域活动时,信息的透明度以及与其他国家船只的互动方式受到关注。
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日本作为东亚重要的海上力量,其潜艇活动以及与其他国家船只的碰撞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和韩国等国的关注和解读。
信息发布: 事件发生后,日本海上自卫队和中国香港的船运公司(或其所属机构)都发布了相关信息。双方的表述可能侧重点不同,官方的详细调查报告通常是判断事件性质的关键。
“敏感性”: 考虑到当前的地缘政治背景,尤其是在南海和东海地区存在的主权争议和军事活动,任何涉及军事装备与民用船只的碰撞事件,都可能被赋予更多的政治解读。

4. 事后处理与影响

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幸运的是,此次碰撞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沉船事故。但潜艇的维修和货轮的损失仍然是需要考虑的成本。
调查与问责: 日本海上自卫队和相关国际海事组织(如IMO)会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以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调查结果将有助于改进未来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对国际航运的影响: 如果此类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可能会对特定海域的航运安全产生一定影响,也可能促使各国加强对潜艇活动区域的监控和预警。

总结

2月8日日本苍龙级潜艇与中国香港籍货轮的碰撞事件,是一起涉及军事装备与民用船只的海上安全事故。从评价角度看,它暴露了:

海上作业的固有风险: 即使是训练有素的海军,在复杂的海上环境中也可能面临操作失误或意外。
遵守国际规则的重要性: 无论何种船只,在海上航行都必须严格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以保障所有船只的安全。
信息沟通与透明度的挑战: 在涉及军事装备的活动中,如何在保障安全和保密需求的同时,提高与其他航行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是一个持续的课题。
地缘政治的潜在影响: 在敏感海域发生的任何涉及军事力量的事件,都可能被赋予超出其本身的安全层面的解读。

最终的定论需要依赖于官方的详细调查报告。但从事件本身来看,它提醒着所有海上参与者,无论是军方还是民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严格遵守规则、保持警惕和有效沟通是避免此类事故发生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躬匠精神

日本特有文化,用一个字形容,叫“糊”。例如加班,只是用加班表示“我尽力”了。绝不愿意承担责任,上级不说,下级不主动,下级不说,上级就当没这事,同事不在,同级也只当不知道。

发现问题,只要不关我事,就当没看见没有这事。

所谓工匠精神,其实是躬匠精神,大不了一鞠躬就是了。

海上自卫队也是“躬匠”文化下熏陶出来的,平时训练,只看最后报告,各级发现问题,都不想承担责任,就全当不存在。

看着管理精细,连拖把都贴标签,实际上互不想帮,不但责任,出现问题没有冗余,毫无团队精神,自然容易出事故。

2008年,爱宕号撞沉渔船,初步分析是瞭望哨无人值守。

2009年,鞍马号与韩国货船相撞,舰艏严重受损,导航人员没注意。

2010年,夕雾号一舰员中毒身亡,厕所设备未及时检修,一氧化碳泄露。

2013年,日南号人员操作失误,丢失价值三千万人民币的无人潜水艇。

2014年,大隅号因观察失误与渔船相撞。

2016年,山雾号因舰长指挥失误差点撞岛。

2017年,出云号再次因厕所未检修一氧化碳泄露,致11人中毒。

2017年,加贺号开放参观时,因无人引导,一名游人摔亡。

2018年,筑摩号因未及时发现海情,丢失21发炮弹。

2019年,能登岛号扫雷舰因未及时观察,与货船相撞,右后侧严重受损。

同年6月,国东号运输舰在澳大利亚撞上码头,由于没放防撞垫,尾部大面积变形。

这次苍龙号出事,不过又是之前的重演,最多艇长一鞠躬,不行再鞠几个躬。

user avatar

上次看了一期潜艇节目,说某艇发生一次突然的“掉深”。然后紧急处理,紧急上潜。

里面说道,一般潜艇上升都是很慢的。紧急快速上潜很危险,是迫不得已情况下才会进行的操作。

正常上潜时出水前会很慢,要各种观察。

日本此次要么也是遇到紧急情况,要么是上潜时观测出现了问题。(新闻报道是后者)

当然潜艇出事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只是,日本经常吹嘘自己的产品质量,日本人的工作态度严谨,工匠精神之类的。几年前准备向澳袋出口潜艇时,一口一个世界最先进的潜艇。

呵呵,苍天饶过谁!

user avatar

我认为就是玩脱了。要说海自艇长不知道附近有船那也不太可能。水是很好的声音导体,这种柴油主机的船,尤其容易听到。

也有不少人认为是利用货船演习偷偷进港,我认为可能性有,因为正在返回母港途中,但是可能性不大。如果是演习,反而会很清楚自己深度,最多把天线撞掉,把帆罩舵都撞掉深度不对。

再者,我不认为海自现在这批人,那么向往战争,时刻为实战勤学苦练。返厂维修后的例行测试,还不忘自发加戏,演习一次。其实自从美军接二连三撞船,日本海自舰长出道当牛郎,皇家海军女军官核潜艇里拍毛片这一系列事以后,我基本认为西方承平日久,军纪是在废弛中的。我记得美国驱逐舰撞毁前,船员自拍在甲板上钓鱼。给人的感觉,距离炮管晾衣服不太遥远了。

所以我认为,最大可能就是没搞清海面状况。

对于潜艇来说,这也是平常的事情,因为大部分时候也都没事,海面太大,即使附近有几艘慢吞吞的船,撞到也不容易。

潜艇作为一个两眼一抹黑的黑盒子,外面情况全都靠听。听就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搞清楚附近有多少船,知道他们方向,但是很难精确测距。

一般来说,作为交战级别的测距和定位,需要潜艇不停地机动,通过被动方式,探测目标声源。然后描绘出目标的位置和航迹。这个过程很冗长,磨掉的时间越多,目标的轨迹就越趋近真实。当然也可以用主动声呐一次性精确测距,但是一般艇长不会那么做。轨迹测量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完成,但是至少美军是手工完成。据说计算机就经常测量错距离。

对于浮出水面这种常规操作,我感觉很大一部分艇长会便宜行事,用最简单的办法,根据声音强度判断目标大致远近,然后浮出水面前,用潜望镜看一眼就得了。没想到这次玩脱了,这艘船就在航道上,而且装了九万吨,吃水很深。于是撞到了俯仰舵。这次撞击应该是潜望镜深度。

为什么我认为大部分艇长都会这么做,因为上浮出水撞到船其实是小概率事件。每次事故前大概有几千次隐患,撞不到都是正常的,但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倒霉蛋,分摊一次概率上的必然性,在这之前,应该有很多人重复了这种操作很多次,但是都没事。以后如果有拖曳式的潜望镜,可以让潜艇在比较深的海里,放一根线上去看到海面情况,情况就会好一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4年2月8日,日本海上自卫队“苍龙”级潜艇(具体型号为“苍龙”号SS501,为首艘苍龙级潜艇)在日本附近海域上浮过程中,与一艘中国香港籍货轮“洋通海”(Ocean Pioneer)发生碰撞。这次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评价和分析:事件概述 时间与地点: 日本时间2月8日上.............
  • 回答
    2月8日那条“冰墩墩说话”的微博热搜,可谓是把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热度又一次推向了高潮,也让不少网友直呼可爱到犯规。这件事的起因,大概是某个博主发布了一条关于冰墩墩的视频,视频里,可能是通过配音或者某种技术手段,让原本只会憨态可掬地比划的冰墩墩仿佛“开口说话”了,说着一些俏皮可爱的话,比如“我太.............
  • 回答
    荣耀 60 SE:精致外观下的均衡之选?荣耀 60 SE,这款在 2022 年 2 月 8 日正式与大家见面的手机,承载了荣耀品牌在中端市场继续发力的期望。它并非定位旗舰,更多的是想在精致的外观设计、相对不错的性能表现以及友好的价格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那么,这款手机究竟表现如何?有哪些亮点和不.............
  • 回答
    索尼 ZVE10 国行版:4699 元,这微单你该不该冲?8 月 2 日,索尼终于为国内市场带来了备受瞩目的 vlogger 神器 ZVE10。这款相机自年初发布以来,就以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不俗的实力赢得了不少关注。而此次国行版的上市,特别是 4699 元的套机定价,更是让不少潜在消费者心动不已。那.............
  • 回答
    关于华为应用商店在2月8日后删除豆瓣App所有评价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说起来,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待,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其中的缘由和影响。首先,从华为应用商店自身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平台,他们需要对上架的App内容进行一定的审核和管理。这种管理通常是基于平台自身的规则,也可能受到.............
  • 回答
    截止到8月2日比赛结束,中国队在奥运金牌榜上以领先美国8枚金牌的优势位居第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也是中国体育健儿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证明。这个成绩的取得,背后是无数汗水、泪水和坚持,也反映了中国竞技体育在多个项目上的整体实力提升和战术布局的有效性。中国队目前的表现亮点: 多点开花,优势项目.............
  • 回答
    关于懂球帝APP在8月2日发布的关于中国财团放弃收购AC米兰的消息,这件事在足球圈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尤其是在米兰球迷群体中。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这标志着一个漫长而充满戏剧性的收购故事的终结。 从2017年贝卢斯科尼家族出售AC米兰给中国财团,到后来几次收购过程中的波折,再到如.............
  • 回答
    2018年2月21日,圣西罗球场见证了一场跌宕起伏的欧冠1/8决赛首回合较量,切尔西主场迎战来访的巴塞罗那。这场比赛的最终比分定格在11,虽然没能分出胜负,但过程之精彩,战术之博弈,以及关键时刻的戏剧性,都足以载入欧冠史册。开局与切尔西的韧性:比赛伊始,主场作战的切尔西就展现出了他们一贯的顽强和对阵.............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2年2月25日那场农心杯决赛,申真谞以极高的AI吻合度击败柯洁的这场棋。首先,要理解这场棋的评价,我们得先拆解几个关键点:1. 农心杯的意义和背景:农心杯是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围棋擂台赛中的一个重要品牌。它的性质决定了比赛的强度和关注度。往年,农心杯经常出现三国顶尖棋手之间的巅.............
  • 回答
    各位太空探索爱好者们,还记得那个让我们沉迷于火箭设计、轨道计算,甚至不小心把航天员炸成灰的《坎巴拉太空计划》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8月20日科隆游戏展上,那条让人激动不已的《坎巴拉太空计划2》宣传片,以及它那令人期待但又让人有点小忐忑的2020年发售日期。宣传片里的“未来”:看到了什么?先说说宣传片.............
  • 回答
    2月9日勇士对阵马刺的比赛,在那个关键时刻,德拉蒙德·格林最后8.7秒的那个投篮选择,真是让人捏一把汗,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仔细拆解一下,看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这个选择为什么会这么有话题性。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境。比赛打到了最后关头,比分非常胶着。.............
  • 回答
    2月8号以色列总理发布会上提到的“新冠特效药EXOC24”,引发了广泛关注,也伴随着不少疑问。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一、 官方信息的披露程度与透明度首先,我们得关注总理在新闻发布会上究竟透露了多少关于EXOC24的实质性信息。一个负责任的发布会应该清晰地说明: 药物的研发主体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2月24日《新闻1+1》节目中张伯礼院士介绍的中医治疗效果。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张伯礼院士在节目中介绍的并非针对某一种具体疾病的中医治疗“效果”,而是更侧重于中医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例如新冠疫情中的整体思路、优势以及临床实践的总结和展望。 因此,评价也需要从这个层面展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2月29日中文自媒体声称‘全美疫情蔓延,美国人开始抢购枪支囤积弹药’”这一说法被认定为谣言的过程和原因。一、 谣言的传播与初步怀疑1. 时间点与背景: 这个说法出现在2020年2月29日左右。当时,新冠疫情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开始出现显著的蔓延迹象,特别是欧洲和美国。全球范围.............
  • 回答
    这绝对是一场让人始料未及的冰上“盛宴”,说是比赛,倒不如说是冰上版“摔跤”现场,而且配乐还如此应景,让人不得不细细品味一番。首先,我们得聊聊这打架的场面。要知道,女子冰球本身就是一项速度与力量的较量,队员们在冰上滑行、冲撞,追求速度和进球,本身就充满激情。但这次的打架,显然已经超出了正常的体育对抗范.............
  • 回答
    Redmi K50 电竞版,这手机一出场,话题度那是相当的高。毕竟,定位就是“电竞”,再加上这几年小米在高端市场的发力,大家对这台机器的期待值也挺高。我个人觉得,它交出了一份挺有意思的答卷,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当然,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空间。突出亮点,让你眼前一亮! 这颜值,绝对是“电竞范儿”的.............
  • 回答
    2 月 16 日发布的 Redmi K50 电竞版,毫无疑问是今年年初手机市场上一颗耀眼的明星,尤其是在追求极致性能和游戏体验的玩家群体中,它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作为一款主打电竞概念的手机,Redmi K50 电竞版在多个方面都下了硬功夫,但也并非完美无瑕。亮点,它到底有多“电竞”?首先,性能是 Re.............
  • 回答
    OPPO Find X5 系列,一个在2022年初引发手机圈热议的名字,尤其是在2月24日正式发布之后,更是成为了众多科技爱好者讨论的焦点。作为OPPO的年度旗舰,Find X5系列承载着OPPO在影像、设计、性能等多个维度的野心,而我个人对其的评价,也是一个从期待到深度体验,再到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看.............
  • 回答
    2024年2月13日,美国35位精神病专家联名发表公开信,就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精神健康状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封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出围绕政治人物的心理健康问题所存在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要评价这件事情,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去审视。首先,从信件本身来看,这35位专家并非是基于直.............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2月27号宝可梦直面会公布的那个重磅消息——《宝可梦 朱/紫》!老实说,我看到那预告片的时候,心情那叫一个激动,仿佛当年第一次接触宝可梦那种纯粹的快乐又回来了。首先,最吸引我的,也是最颠覆性的一点,就是“开放世界”这个标签。说实话,听到“开放世界”这四个字,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