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词就一个字“熬”。意思大家都明白。
2022年我希望的词也很直白“发点小财”,这个也不用解释了。
谢邀。今年一直忙于交易,包括各种资产配置,可谓暇不暖席。某种程度上也说明,2021年的市场实在太磨人了。正好借此题目,备一份年终复盘。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今年,那就是:刺激。全球的股债商市场,都在QE的刺激下,上演了更加刺激的行情。简单说就是:拉盘靠通胀,砸盘靠变异。
港股从年初就开始了关灯吃面,滴蜡复盘。君不见恒生指数天上来,奔流一去不复还。我认识的一位港股基金经理,在路演时声情并茂地朗诵道:莫在顶峰慕名而来,莫在低谷转身而去。今年内要是净值回不来,我也不回来了!
后来,我们再也没能见到他。
接着就轮到了投资高收益债的同行们。恒大和花样年的违约不复赘述,下一个不知是奥园,还是雅居乐。许老板再度履新,正式出任中国恒大集团风险化解委员会主席。成败在此一举:成则首富,败则巨骗。留给高收益债基的,只有一地鸡毛。
再后来,黑色系又在一路狂奔之后,开始了高台跳水的表演,价格已经不能叫腰斩,因为连腰部以下也都斩了。市场上流传着一些期货爆仓的传说,伴随着个别生命的结束。黑色系完成了今年最销魂的跳反,令参与者再次体悟到人生的真谛:活着真好。
因为这些原因,我一年来没有旅行,也没有写作,基本都坐在屏幕九宫格前,体悟万物之盈虚,市场之涨落。在牛市里我们常说,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去搞懂所有基本面,从而犯下精确的错误;然而在牛市过后,又何尝不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把之前靠运气赚来的钱都赔回去了?但挨打,要立正;苟内卷,即躺平。——这是不少交易者现在的座右铭。放眼圈内,有的朋友入世了,有的朋友去世了。人人都在期待天上掉馒头,但天上掉下来的往往是石头。
在这风起云涌的一年里,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再一次败给了 CLSA 风水指数。而我最信赖的投资策略,依然是小而美,靠高频;大而蠢,靠配置。高频 T+0 交易的繁荣带来了量化私募的春天,虽然回撤极小,但同时也鸣响了监管的号角,此处按下不表;而在大类配置方面,即使用最简单的模型,近三年也能差强人意(如图):资产增值的稳定性,始终是策略的第一要素。
在我算不上宽阔的视野里,高净值人群大多保持着类似的投资风格:
SA 战略配置上,风险平价,多空对冲;
TA 战术配置上,轮回鹰鸽,穿越牛熊。
对于中产及以上阶层,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永远比黑色系们的刀尖舔血更重要。与其做空间的韭菜,不如做时间的玫瑰。只要不抱着“一夜暴富”的赌徒心态,稳扎稳打,深耕细作,当时间成为你的朋友,自然会有玫瑰开放。
综上,如果明年有个关键词,我希望是: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docious
如果这个词要实现,我希望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