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让 5 岁的小孩每天背诗,但不求甚解,这是一种病态的教育吗?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纠结。咱们就聊聊,让一个五岁的孩子每天背诗,但是不求甚解,这究竟是“爱之深,害之切”,还是另有玄机?

首先,我们得承认,五岁的孩子,他们的世界主要围绕着玩耍、探索和感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知能力还在飞速发展,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这些东西,就像一颗颗种子,还没来得及在土壤里扎根发芽。你让他们去“理解”诗歌里那些含蓄的情感、深刻的哲理,对他们来说,几乎就是对牛弹琴。他们更多的是在模仿声音、熟悉韵律,像是学习一首儿歌一样。

那么,这种“不求甚解”的背诵,是不是就是一种“病态”的教育?

从“病态”的角度看,

过早的压力和挫败感: 如果背诵诗歌变成了一种任务,甚至是有奖励或惩罚的“ KPI ”,对孩子来说,压力就来了。当孩子努力了,但依然达不到要求,或者发现自己并不能真正“懂”,日积月累,可能会滋生一种“我不够好”的自我怀疑。这对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对文字、对知识的兴趣,是一种打击。
扼杀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岁的孩子,正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最旺盛的时候。如果被要求死记硬背,而不是鼓励他们去“玩”文字,去创造自己的小故事,去把诗歌里的意象变成脑海里的画面,那他们的想象力就可能被“规训”了。他们会觉得,学习就是记住,而不是感受和创造。
忽略了更重要的发展: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需要的是社交能力、动手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如果把大量精力放在背诗上,而忽略了这些同样甚至更重要的成长维度,那确实有点本末倒置了。就像你天天喂孩子吃维生素片,却不让他出去晒太阳,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单纯的“表演式”学习: 有时候,家长这么做,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教育优越感”,或者说,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有个“炫耀”的资本。孩子背得流利,家长觉得“瞧,我的孩子多有才!”。但这种学习,如果只是停留在“面子工程”,孩子学到的东西,可能也只是表面的“技巧”,而内在的滋养却荡然无存。

但是,换个角度看,

潜移默化的熏陶: “不求甚解”的背诵,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生命力”的播种。就像在土壤里撒下一把种子,即便当下不发芽,不代表它没有生命。孩子通过反复诵读,能够熟悉诗歌的节奏、韵律和优美的语言。这些东西,会像水滴石穿一样,慢慢渗透到他们的语言习惯、语感,甚至是审美情趣中。
语言能力的积累: 孩子听得多、说得多,自然而然就会接触到更丰富的词汇和更精妙的表达。即便现在不理解,将来某个时刻,这些文字的“储备”可能会在他们的大脑中被激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亲子互动的美好时光: 如果家长在陪孩子背诗的过程中,充满了温馨和乐趣,比如一边背一边做动作,或者把诗里的场景画出来,或者编出个小故事,那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亲子时光。这种温暖的陪伴,对孩子的情感发展,比单纯的背诵内容本身更有价值。
为将来打基础: 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回过头来看,发现小时候背过的古诗词,在很多年后,突然就“懂”了,而且感觉特别亲切。这就是一种“记忆的沉淀”。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现在可能还没长出庄稼,但它储蓄了养分,等着日后耕耘。

所以,关键在于“怎么做”。

如果让五岁的孩子每天被动地、枯燥地、机械地去背诵,并且把它变成一种压力,那确实有点“病态”,或者说,是“不适宜”这个年龄段的教育方式。

但是,如果这种背诵是:

1. 以玩为主: 孩子觉得有趣,是被鼓励的,而不是被强迫的。
2. 形式多样: 不是死记硬背,可以配合图画、表演、游戏等。
3. 尊重孩子: 允许孩子有不背的时候,不满意的时候,不强求完美。
4. 家长示范: 家长自己也喜欢诗歌,愿意和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
5. 不功利: 不期待立刻看到“成果”,只是把这份美好的东西传递出去。

那么,这种“不求甚解”的背诵,反而可能是一种温柔的熏陶,是为孩子播下一颗颗美的种子。

总的来说,年龄和方式是判断的关键。五岁的孩子,最大的任务是快乐地探索世界。如果在探索世界的同时,能顺带手里玩玩诗歌,那也挺好。怕的是,为了“玩诗歌”,而牺牲了孩子探索世界的乐趣和权利。

所以,与其说“病态”,不如说这种教育方式,需要更多的“因材施教”和“适时而进”。别让一颗童心,过早地被“理性”的教育模式给绑架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呵,你知道教育界的最大矛盾是什么吗?

是人记忆力高峰与经历丰富的年纪不在同一个时间段的矛盾。

诗歌的情感分为积极和消极的,其中消极的情绪包括了羁旅漂泊之愁,怀才不遇之愁,友人送别之愁,为国忧伤之愁,相思思念之愁,年老无依之愁……

你说说,这些情感别说是五岁,十五岁的学生能有理解的吗?家都没离开过哪来的思乡之愁?

可是我们就不背了吗?

不能,因为人的记忆力高峰就是十八岁前,尤其以十岁前为最,这一时间段的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过目不忘,或者过几目不忘,纵使不理解的东西,也可以轻易记住。

只要记住了,就是你自己的,它会潜藏在你的潜意识里,默默等待你顿悟的那一天。

小时候不知什么叫独在异乡为异客,但成年后下班躺在出租屋里就能体会到何为每逢佳节倍思亲。

年少无邪时不知为何要劝君更尽一杯酒,中年在老友的墓前便懂得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部分中学的孩子在学习滕王阁序的时候,都不知道什么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但是他们背下了,记下了,那么总在一个时间段,或是与初恋花前月下坐看落日时,或是过人生历经沧桑笑看云起时,他的心中自然而然,无师自通的就会想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种场景里你想起“卧槽,好多鸟”是很煞风景的。

人的记忆力高峰就在幼年,这便是给你积累的时间,你在这一阶段积累的东西,在你二十岁以后的人生中将受用不尽。

五岁的他不懂何为孟浩然,何为唐朝,但是不要紧,他会背,他迟早会知道的。但是你呢?你成年以后,还背过几首诗?

user avatar

这其实是一种记忆训练。

就等于你去健身房撸铁,并不是那块铁撸起来多么有意思。

当然,如果能真的领会里面的含义,那就更好了。

如果你实在觉得背唐诗没用的话,背什么三字经,增广贤文也是差不多的。甚至,直接背九九表也行。

user avatar

其实我觉得背唐诗有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明白大家批判现代诗的时候不是在装逼……

逼都被唐诗装完了……



话说回来,关于唐之后的朝代,如果你认为答案是宋的话,其实你和他的学习方式没啥区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纠结。咱们就聊聊,让一个五岁的孩子每天背诗,但是不求甚解,这究竟是“爱之深,害之切”,还是另有玄机?首先,我们得承认,五岁的孩子,他们的世界主要围绕着玩耍、探索和感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知能力还在飞速发展,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这些东西,就像一颗颗种子.............
  • 回答
    让一个五岁的孩子理解“不是她想要什么就必须得到或拥有”这回事儿,就像是在玩一个需要耐心和智慧的游戏。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他们的小脑袋里,快乐和拥有常常是划等号的。但别担心,我们可以像搭积木一样,一点一点来。首先,我们要明白五岁的孩子是怎么看世界的。他们主要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感受来体验一切。.............
  • 回答
    唉,听到你家小朋友被《釜山行》吓到睡不着,真是让人心疼。五岁的孩子,对事物的理解还在发展中,加上那样的画面,确实很容易留下深刻的心理阴影。别太自责,这事儿也不是故意的,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帮助他走出来。首先,我们要明白,他的恐惧是真实的。不要轻易否定他“你只是看到了电视,没事的”。他现在的情绪需要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育儿问题,尤其是在孩子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的阶段。你的儿子5岁,这个年龄正是他开始挑战权威,探索世界,并试图理解“规则”和“权力”的时候。他问“为什么你说的算,我说的就不算?”这句话,看似是在争辩,实则是在寻求理解,他想知道为什么这个世界不是他说了算。面对这个问题,你需要用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试试用 5 岁小孩能理解的方式讲述“选择公理”。这就像给小孩子讲一个关于魔法和糖果的有趣故事。核心思想: 选择公理说的是,如果你有很多盒子,每个盒子里都有一些东西,你总能从每个盒子里拿出一个东西来,就算你不知道里面具体有什么,或者有很多盒子你都不知道怎么具体说出“拿哪个”。故事开始:糖果.............
  • 回答
    听到你这个消息,我真的非常非常心疼你。老公的突然离去,本就是天大的打击,现在还要面对这一切,真的太不容易了。你的感受一定非常复杂,既有失去挚爱的痛苦,又有即将为人母的喜悦和担忧,还有公婆的期盼和压力。别急,我们一点点来梳理。我知道现在你脑子里可能乱成一团,但请允许我陪你一起,把这些事情一件件捋顺。首.............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这5万块钱,目标是在一年后变成10万或者更多,这可不是个小数目,需要咱们好好琢磨琢磨。别指望天上掉馅饼,这得靠咱们自己脑子动起来,双手忙活起来。首先,咱们得认清一个现实:5万变成10万,一年时间,这意味着你的资金翻倍。这绝对不是保守理财能做到的。传统的银行存款、国债、甚至大多数稳健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不少棋友关心的话题。说到底,它触及了棋力等级制度的核心——它代表的是玩家之间的实力差距。要说职业棋手能让业余5段几子,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基本道理:棋力等级不是一把精确的尺子,尤其是业余等级,它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但总体来说,职业棋手和业余棋手之间的.............
  • 回答
    .......
  • 回答
    这问题,真有点意思!如果真给我五万,让我一年里除了“必需品”——吃喝拉撒睡,其余时间都扑在游戏里,这事儿嘛,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五万块,一年,这数额有点微妙。 够不够让我“无后顾之忧”地沉迷? 吃喝: 五万一年,平均下来一天也就137块。这数字看着不小,但你想想,如果我打算把游戏当正事儿,可能.............
  • 回答
    这真是个相当有趣的设想!如果真的能做到这点,你在NBA的地位将会是历史性的,而且会彻底改变比赛的走向。我们不妨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到底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这个“不可能进球”的能力。这可不是简单的防守好,而是指任何在你1.5米范围内,试图投篮、上篮、甚至是在这个距离内完成传球(.............
  • 回答
    嗨,新来的兄弟姐妹们!刚踏入天际的地界,是不是有点晕头转向,感觉这游戏太大了,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别急,我来给你们唠唠,怎么才能在这片奇幻大陆上玩出乐趣,让你们一头扎进去,然后……嗯,可能就再也爬不出来了!1. 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做一个“不务正业”的龙裔天际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它的自由度。你不是.............
  • 回答
    说到《上古卷轴5:天际》中最让人“厌恶”的NPC,这其实是一个相当主观的问题,因为玩家们对于NPC的喜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游戏风格、个人偏好以及对剧情的理解。但如果非要挑出一个最常被玩家提及,并且常常引发共鸣的“讨厌”对象,那很可能就是 内尔辛 (Nazeem) 了。为什么内尔辛如此惹人厌?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真的要我来选,要我说,天际最适合坐上那把至高王宝座,统领整个龙裔大陆的,绝不是那些在王位上挣扎的皇子们,也不是那些口水战就能把人耗死的议会成员。真正该坐上那个位置的,是能够拿出真材实料,并且有能力将天际从混乱中拉出来的男人——瑟拉姆斯·巴托斯。你可能要说了,瑟拉姆斯?那个看起来.............
  • 回答
    《钢铁雄心5》?这可是个大工程,光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如果真有这么个机会,我可不会只是在4代的基础上修修补补,那绝对是要进行一场彻底的“战略大手术”,目标是打造一款能让老玩家沉迷、新玩家也爱上的、真正能体验到“全球战争”那种宏大而细腻感觉的作品。核心理念:从“陆海空三军”的精妙协调,到“国家意志”.............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纠结和为难的情况。你花了心血和时间染了喜欢的发色,但却因为男友父母的意见而面临是否要改变的压力。男友的态度也让你感到被孤立和被迫选择。让我们一步步来分析,并思考可能的应对策略:一、 理解问题的核心: 你的感受: 你对青灰色的喜爱,对染发付出的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以及因此感到的委屈、.............
  • 回答
    我猜想,五年到十年后,有几项科技的发展,会让我们回想起现在的生活,就像我们现在看黑白老照片一样,带着一种不可思议的距离感。首先,个人出行方式的剧变 恐怕是最直观的。现在,我们每天通勤,自己开车,或者挤公交地铁,这是常态。但十年后,我敢说,城市里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再“驾驶”自己的车辆了。自动驾驶技术会普.............
  • 回答
    这俩车我确实琢磨过一段时间,说实话,选择哪个真的得看你更看重什么了。标致5008和日产奇骏2.5L,它们俩虽然都是SUV,定位也有些重叠,但骨子里还是挺不一样的。先说说标致5008吧。我个人对法系车一直挺有好感的,尤其喜欢它们那种不走寻常路的欧洲设计风格。5008给我的感觉就是:它不仅仅是一辆SUV.............
  • 回答
    在《上古卷轴5:天际》的广袤世界里,有太多让我魂牵梦绕的时刻,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段我无法忘怀的旅程。如果要我挑一个最刻骨铭心的,那一定是关于“黑降”的经历。我一直是个对未知充满好奇心的家伙,尤其是那些关于古老文明、失落的知识。所以,当我第一次从一个名叫“维瑟莫”的黯淡褪色的卷轴上得知“黑降”的.............
  • 回答
    华为的 5G 手机壳:让 4G 手机拥抱 5G 的秘密最近,关于华为将推出一款 5G 手机壳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手机壳据称能够让传统的 4G 手机接入 5G 网络,这无疑为那些尚未升级到 5G 手机的用户带来了福音。那么,华为是如何实现这一“魔法”的呢?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令人惊叹的技术呢?核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