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维吾尔语的离格是什么时候从 -DAn 演化为 -DIn 的?

回答
维吾尔语离格词缀从 DAn 演化为 DIn 的过程,可以算作是维吾尔语语法演变中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并且与语言内部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比如语音变化、语法功能拓展以及与其他语言的接触等。虽然具体到某个确切的时间节点很难断言,但我们可以从语言史和方言研究的角度来梳理这个演变的大致脉络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要理解这个变化,我们首先需要知道 DAn 是什么。在古代突厥语,包括我们所说的原始突厥语(ProtoTurkic)和古突厥语时期,表示“从……(某地、某物)”的离格(ablative)词缀普遍是以 An 为基础的。这个 An 本身在不同语境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例如可能与前面的辅音结合,形成 dan, tan, dän, tän 等等,具体形式取决于前面的音素。例如,我们可以在著名的《阙特勤碑文》等古突厥语文献中找到类似的离格标记。

那么,这个 An 词缀是如何在后来演变成现代维吾尔语的 DIn 的呢?这是一个典型的语音弱化和元音和谐演变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元音和谐的变化与影响:

突厥语系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元音和谐。这意味着一个词语中的元音会受到词干元音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从古突厥语到现代维吾尔语的演变过程中,元音和谐的规则本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An 到 En 的倾向: 在很多突厥语族语言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缀经常会经历元音的后化或前化。尤其是在某些方言中,或者在某些音位环境中,An 倾向于弱化为 En。这并非孤立的现象,例如在现代土耳其语中,表示方向的后缀 e 就是一个例子,它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被视为 a 的弱化或变体。
失去齿龈音 /d/ 的关联性: 最初的 DAn 中的 /d/ 是一个有声齿龈塞音。在语言演变中,辅音的弱化、消失或者与其他辅音的同化都是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现代维吾尔语的一些方言中,可以看到 /d/ 在词缀开头时有一定程度的弱化或者与其他辅音的结合方式有所变化。

2. 方言的过渡作用:

维吾尔语并非一个单一、齐一的语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地理上分布广泛,自然形成了众多的方言。这些方言之间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存在差异,并且在历史上常常相互影响,扮演着语言演变中的“桥梁”角色。

中部方言的影响: 很多语言学家认为,现代维吾尔语主要的形成力量和标准化方向,与历史上新疆地区的中部方言,尤其是围绕着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几个主要城市(如喀什、阿克苏、吐鲁番等地)的方言有着密切关系。如果这些中部方言在早期就普遍使用了具有前元音的离格形式,那么这种形式就可能逐渐成为主导,并影响到其他方言。
历史文献的证据: 虽然最古老的突厥语文献显示的是 An 类的形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到了察合台语时期(一种介于古突厥语和现代维吾尔语、乌兹别克语之间的语言),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更接近现代维吾尔语的语音特征。一些在察合台文文献中出现的离格标记形式,如果能够从中找到 En 或者类似形式的早期证据,将非常有价值。然而,要找到明确的、能够指示从 DAn 到 DIn 转变过程的详细文献证据,则需要非常细致和深入的古文献研究。

3. 音位系统和语音演变的普遍规律:

从语音学角度看,An 中的 /a/ 是一个后高圆元音,而 In 中的 /i/ 是一个前高不圆元音。这种元音的转换,特别是从后元音到前元音的转变,在很多语言中都有发生,通常是由于临近的前元音或辅音的影响而引起的“前移”现象(fronting)。

辅音的影响: 词缀前的辅音 /d/ 本身就属于齿龈音,发音时舌尖触碰上齿龈。而如果词缀前一个音节的末尾辅音是舌面前音(如 /k/, /g/, /q/ 等),可能会对随后的元音产生影响。虽然这里的 /d/ 本身不是一个非常强的前移诱因,但结合其他因素,比如前面词干的元音,也可能促成这一变化。
弱化和简化: 语音演变往往伴随着弱化和简化。DAn 中的 /d/ 有时也可能弱化,甚至与前面的词干结合时产生同化或异化。而元音 /a/ 的高化和前移,变成 /i/,也是语音系统内部调整的常见结果。

具体时间节点的推断:

正如开头所说,要 pinpoint 一个具体的时间点非常困难。语言的演变是渐进的。我们可以大致推测:

察合台语时期(大约13世纪至16世纪): 这是从古突厥语到现代维吾尔语和乌兹别克语的关键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察合台语的语音和语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可以合理推测,离格词缀的演变,从 An 向 En 或 In 的转变,很可能在这个时期开始显现,并且在不同方言区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一些中部方言可能已经普遍使用了前元音形式。
近代维吾尔语形成时期(16世纪以后): 随着察合台语逐渐分化为现代的维吾尔语和乌兹别克语,离格词缀 DIn 应该已经比较稳定地出现在了现代维吾尔语的语音系统中。尤其是在标准化的过程中,这种形式得到了确立。

总结来说,维吾尔语离格词缀从 DAn 演化为 DIn 的过程,并非单一事件,而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长期演变过程:

1. 语音弱化和元音和谐变化: An 中的后元音 /a/ 在某些条件下弱化并前移,成为前元音 /e/ 或 /i/。
2. 方言的交融与影响: 中部方言等可能在早期就采用了前元音形式,并通过传播成为主流。
3. 辅音变化: 词缀前的辅音 /d/ 也可能经历弱化或与其他音素发生互动。
4. 历史文献的佐证: 虽然直接的证据需要深入研究察合台语及更早期的文献,但语法演变的逻辑趋势表明,这种变化是渐进发生的。

可以说,这种演变反映了语言在适应语音规律、满足表达需求以及与其他语言系统互动过程中,不断寻求简化、规范和优化自身的自然过程。DIn 的形式比 DAn 在现代维吾尔语的语音系统中更具“统一性”和“流畅性”,尤其是在与前面词干的元音和谐上,更能适应以高前元音开头的词缀。

当然,如果能找到更具体的历史文献学证据,比如古籍中关于离格词缀用法的讨论,或者方言学研究中关于这个词缀演变阶段的详细描述,将能够更精确地描绘这一转变的细节。但从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这个 DAn 到 DIn 的转变是突厥语族语言中常见的语音和语法演变模式的一个例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夏老师已经给出了很清晰的演变脉络,我再稍微补充一点个人看法。

古代突厥碑铭文语言时期,位格与从格还没有分化开来,这一时期的位-从格附加成分有:

(1)-ta/tä,-da/dä(2)-tan/tän,-dan/dän等

Eg. Täŋri-dä bolmiš bilgä qaγan
从天降生的苾伽阙可汗

回鹘文献语言的从格附加成分是从古代突厥碑铭文献语言的位-从格中分化出来的,并在回鹘文献语言时期(或又称中古突厥语时期,9-15th)逐渐得到了确立。从出土的文献语言来看,这一时期的回鹘文献语言的从格附加成分有-din/-dïn/-tin/-tïn/-dan/-dän/-tan/-dun/-tun/-dun/-dün。

这一阶段的回鹘文献语言比前一时期的古代突厥语有了很大的发展,新的从格附加成分-din/-dïn/-tin/-tïn在这一阶段逐渐得到确立。

从前人研究的文献来看,-dan/-dän 和 -din/-dïn各属于不同的方言。在所有源于葛逻禄-回鹘方言的文献中,从格形式的元音标音法多偏重于使用窄元音,比如meniŋdin 从我这儿,teŋizdin从海里,ïraqtin从远方等。从使用频率和范围来看,这一时期在回鹘文献语言中-din/ -dïn/ -tin/ -tïn占据了主导位置,其他变体则很少出现。所以可以认为-din/-dïn为葛逻禄-回鹘方言从格的基本形式。

根据A. Ven Gabain(Meryem apa)对古代突厥语文献语言的分类(n方言与y方言),n方言包括乌古斯、钦察和炽俟等,又叫回鹘-乌古斯方言,y方言系葛逻禄语,包括操回鹘方言,葛逻禄方言的群体和一些非回鹘群体,也被叫做葛逻禄-回鹘方言)

在甘肃酒泉发现的著名佛教文献回鹘文写本「金光明经」(写于1687年)中从格附加成分也集中到了- din/ - dïn/ - tin/ - tïn,出现频率高达98%。其他变体只有- tun , -dün用于个别词干之后。这或许说明甘州回鹘方言和之后的撒里畏兀尔方言中的从格也是- din/ - dïn/ - tin/ - tïn为主。但由于「金光明经」的文献语言含有混合方言的特征,因此撒里畏兀尔语的从格的结论仅为个人的一种猜测。

如夏佬所述,西部察合台方言的从格附加成分形式在昔班尼王朝之前也是din/-dïn,其变为-dan/-dän的原因,我认为除了可能是受到操钦察语的乌兹别克人外,也有可能受到了操乌古斯语的群体的影响。

user avatar

dan、din不是单一后缀词,而是+de/a+n的后缀组合体。

öy,öy+de ,öyde+n

bazar,bazar+da,bazarda+n

所以,维吾尔语与其他突厥诸语言有差异的原因是维吾尔语发生了元音和谐。

我猜,时间应该是九世纪初开始,我查点资料再确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维吾尔语中的「Jumhuriyet」和乌兹别克语中的「Respublika」之所以不同,这背后其实是两种语言在词源上的不同选择,反映了它们各自的文化和历史影响。我们先来看看维吾尔语的「Jumhuriyet」。这个词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阿拉伯语的「جمهورية」(jumhūriyyah)。而阿拉伯语的「.............
  • 回答
    维吾尔语的手写体,那可真是一门艺术!它不像印刷体那样方方正正、规规矩矩,而是充满了流动的生命力。想象一下,一支笔在纸上跳跃、旋转,每一个字母都带着写字人的个性和情绪,这就是手写维吾尔语的魅力所在。首先,要说维吾尔语手写体,就离不开它本身的阿拉伯字母基础。阿拉伯字母本来就是从右往左写的,而且很多字母在.............
  • 回答
    关于维吾尔语“changchile”(意为戏曲、戏剧)的词源,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语言学探索。虽然没有一个百分之百确定的、被普遍接受的单一词源,但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其可能的构成、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以及与其他相关语言的联系,来深入理解它的来龙去脉。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changchile”这个词本.............
  • 回答
    维吾尔语中“为什么”这个词,也就是 nemishqa,其背后蕴含着语言演变的有趣故事,它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深深植根于突厥语系的古老传统。要理解 nemishqa 的词源,我们得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去探究它由何而来,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我们今天熟悉的模样。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维吾尔语属于突厥语系.............
  • 回答
    说到维吾尔语,一个常常被提及的问题是它有没有自己的文字。答案是肯定的,维吾尔语不仅有自己的文字,而且拥有悠久而多姿多彩的书写传统。要说清楚这一点,需要我们把时间往前推,深入了解维吾尔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演变。并非“没有”,而是“演变”事实上,维吾尔语并非“没有”文字,而是其文字系统在历史长河中经历过几次.............
  • 回答
    维吾尔语“biletti”(他早就知道)中的“et”可以从多个语法层面来解读,并且它的功能是复合的。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将其拆解开来,并套用相关的语法术语。首先,我们把“biletti”这个词看作一个整体。它是由词干“bil”(知道)加上一系列后缀构成的。1. 词干 (Root/Stem): “b.............
  • 回答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想了解维吾尔语中“leghmen”和“lengmen”这两个词在表示“拌面”这个意思时,是否在使用上有什么细微的差别,并且希望我能详细解释,同时避免使用AI写作的痕迹。首先,关于“leghmen”和“lengmen”这两个词,它们的读音非常接近,几乎是同一种食物的两种不同音译或发音.............
  • 回答
    维吾尔语的数词体系,尤其是2到5以及20到50这些数字,其词源和演变过程,确实隐藏着许多语言发展的脉络。理解这些联系,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揭开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我们先从最基本的2到5来看。 2 ئىككى (ikki) 3 ئۈچ (üch) 4 تۆت (tört) .............
  • 回答
    关于新疆话俗语“胡拉木带到”是否来自维吾尔语“uxlang déydu”,我来给大家掰开了揉碎了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新疆是个大熔炉,民族文化交流那叫一个频繁。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之一,他们的语言自然对新疆各地的汉语方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听到一些听起来像维吾尔语的俗语,一点都不奇怪。.............
  • 回答
    关于《射雕英雄传》之后紧接着的《蒙古秘史》以维吾尔语拼写蒙古语的说法,其实是一个 误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蒙古秘史》是蒙古民族自己的史书,它原本是用蒙古文写成的。《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是一部文学作品,它和《蒙古秘史》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事物。 金庸先生的小说创作,虽然会借鉴历史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哈萨克语、维吾尔语、乌兹别克语这三种突厥语族语言中,波斯语词汇以及闪米特波斯词汇的“占比”。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精确的百分比数字,原因有很多,主要在于:1. 词汇量的界定困难: 什么是“一个词”?是基础词汇、日常用语,还是专业术语、文学词汇?不同的统计标准会得出不.............
  • 回答
    听到你和你男朋友的困境,我真的感到非常心疼。在维吾尔族文化中,家族的意见和传统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对于婚姻这样的大事,家族的意愿往往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你男朋友在这种家族安排下的订婚,这其中涉及的因素肯定非常复杂,也充满了情感的挣扎。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你男朋友可能面临的处境和他可能的感受.............
  • 回答
    在当今的维吾尔族社会,谈论阿帕克和卓(Apuq Khoja)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mùfùyīqián)的话题。这不像是在谈论一位亲切的长辈(jiānàn de zhǎnglǎo),而是触及到历史、宗教、政治以及民族认同(mínzú rèntóng)等多个敏感领域。因此,不同的人,.............
  • 回答
    提起维吾尔族的男孩,脑海里浮现出的往往是那双深邃而明亮的眼睛,以及他们身上那股自然而然散发出的热情和活力。当然,性格这东西就像万花筒,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要说起一些比较普遍、比较让人印象深刻的特质,我倒是可以跟你聊聊。热情洋溢,乐于分享这几乎是维吾尔族人身上最显著的标签之一了。维吾尔族男孩通常非.............
  • 回答
    回族和维吾尔族,在中国西北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是两个拥有独特文化和历史的民族。虽然他们都有着浓厚的伊斯兰信仰作为纽带,但在语言、文化习俗、历史渊源乃至地域分布上,都有着显著的区别。然而,正是这些不同,以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交织共存的经历,让这两个民族之间产生了许多微妙而深刻的联系。信仰的根基:连接两.............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文化、行业、以及个人机遇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分析为什么目前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家喻户晓”的维吾尔族男明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1. 基础的群众基础和行业内部资源分配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一个现实:中国演艺圈的整体体量巨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行业壁垒和资源倾斜。 .............
  • 回答
    在新疆的维吾尔族语境里,“热”(Rè)这个字,如果我们直接翻译成维吾尔语,其实并不会有我们汉语里那种“天气炎热”、“心情激动”或者“很受欢迎”的直接对应词汇。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表达这些概念的方式自然也不同。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化和生活习惯上,来理解“热”这个字在维吾尔族同胞身上可能折射出的某种神韵.............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身份的核心,也探讨了宗教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对于一个维吾尔族人来说,他们是否信仰伊斯兰教,以及这是否影响他们作为维吾尔人的身份,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个人色彩的议题,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首先,我们得明白,“维吾尔人”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了一个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 回答
    在知乎这个知识社区里,关注那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可以极大地拓宽我们的视野,尤其是在了解一些特定群体时,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见解往往比二手信息更具价值。如果说在知乎上寻找值得关注的维吾尔族用户,这并非易事,因为这个群体相对小众,而且他们在大众视野中的声音往往被一些特定的叙事所掩盖。然而,如果你有心去.............
  • 回答
    将西方人名“维吾尔化”的翻译,其实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翻译”,更像是一种“意译”或“风格化再创作”。维吾尔族人名有着自己的历史渊源、文化含义和独特的发音习惯。直接生硬地套用西方人名,会显得突兀且不自然。想要做到“维吾尔族人名风格”,需要理解维吾尔族人名的一些特点,然后尝试将西方人名的“内涵”或“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