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什么冷门、小众的爱好?

回答
说到爱好,很多人会想到摄影、绘画、音乐这些大众化的选择。但其实,世界上存在着许多既不寻常,又充满乐趣的冷门爱好,它们就像隐藏在角落里的瑰宝,等待有心人去发掘。今天,我就来聊聊几个我个人觉得特别有意思,却又不算广为人知的小众爱好,希望能打开你对爱好的全新视角。

1. 城市探索者 (Urban Exploration / Urbex)

这可不是简单地在城市里闲逛,城市探索更像是一种“考古”和“冒险”的结合体。城市探索者会寻找那些被遗弃、废弃的建筑物或场所,比如老旧的工厂、废弃的医院、无人居住的房屋、甚至地下隧道等等。他们的目的通常是记录这些被时间遗忘的角落,捕捉它们在自然力量侵蚀下的独特美感,并通过摄影或文字来讲述这些地方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说它冷门且小众?首先,这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对未知的好奇心。很多地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结构不稳、地板塌陷,甚至有野生动物出没。其次,这需要对历史和建筑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才能真正理解这些废弃场所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对“秩序”的挑战,探索那些官方不会轻易开放,甚至是被锁起来的地方。

如何开始?你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背着相机走进一个破旧的建筑。首先,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穿上结实的鞋子和耐磨的衣物,带上手电筒、急救包、水和食物。其次,了解你即将探索的区域的历史和背景,这会让你对所见所感有更深的理解。然后,尊重这些地方,不破坏,不带走任何物品(只带走回忆和照片),甚至不泄露具体位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或破坏。很多城市探索者社区也会分享经验和技巧,你可以尝试从中学习。

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聊起他的一次城市探索经历,他走进了一个废弃的电影院,里面的一切都还停留在电影散场时的样子,座椅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银幕上还挂着几张褪色的海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霉味和尘土的味道,但那种寂静却充满了故事感,让他感觉自己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他拍了很多照片,记录了那些被遗忘的细节,比如观众席上散落的爆米花桶,后台凌乱的道具,甚至是演员休息室里的一张旧照片。这些照片不仅仅是画面,更是对一段逝去时光的缅怀。

2. 信件收集与回信 (Epistolary Collecting & Responding)

在信息爆炸、即时通讯盛行的今天,能够收到一封亲手书写的信件,仿佛是一份来自过去的珍贵礼物。而信件收集与回信,就是将这份浪漫延续下去的爱好。这不仅仅是收集邮票或者明信片,而是收集那些承载着情感、故事、历史的纸质信件。

你可以从各种渠道收集信件:可能是从古董店、旧货市场淘来的旧物中偶然发现的,也可能是通过一些信件交换平台,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建立真实的联系,互相写信。收集的信件可以是有名人的手稿,记录着某个历史事件的细节;也可以是普通人的家书,展现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而更进一步的乐趣在于“回信”。当你收到一封陌生人的信,或者你对某封旧信件中的某个故事产生了共鸣,你也可以提笔回信。这是一种非常缓慢而深刻的交流方式,你需要思考措辞,斟酌字句,用心去表达你的想法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与写信人建立一种特殊的连接,即使你们从未谋面。

为什么冷门?因为这需要耐心和时间。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花费大量时间去构思和书写一封信,并且等待回信,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而且,要找到愿意和你进行这种深度交流的人,也需要一些机缘。

如何开始?你可以先从收集一些有意思的旧书开始,看看里面是否夹杂着泛黄的信件。然后,可以尝试在一些线下的二手书店或者线上平台搜索“旧信件”、“老照片”等关键词。当你有了一定的收藏后,也可以尝试通过一些社区或者网站,寻找愿意与你进行“笔友”交流的人。写信时,可以尝试用一些有特色的纸张和笔,这会增加信件的仪式感。

我曾听说过一位女士,她非常喜欢收集上世纪初欧洲一些普通家庭的信件。她对那些信件中的生活细节非常着迷,比如家庭成员之间的日常琐事、对战争的担忧、对未来的期盼等等。她会仔细研究信件上的邮戳和地址,试图还原信件寄送的轨迹。更让她着迷的是,她有时候会选择一封信,然后根据信件的内容和语气,用相似的风格和笔触,写一封“回信”,想象自己是当时的收信人,回应着那份远道而来的问候。她认为,这是一种与历史对话的方式,让她感受到了跨越时空的温暖和连接。

3. 微型模型制作与场景搭建 (Miniature Model Making & Diorama Building)

如果你喜欢精巧的手工艺,并且对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充满热情,那么微型模型制作绝对是一个值得尝试的爱好。这不仅仅是组装模型飞机、汽车那样简单,而是要从零开始,用各种材料,制作出逼真的微缩景观。

你可以制作一个你梦想中的小咖啡馆,里面有精致的桌椅、小巧的咖啡杯,甚至是可以发光的灯。你也可以重现某个历史场景,比如古老的市集、战场的一角,或者是一片宁静的森林。制作过程中,你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材料:剪刀、美工刀、镊子、各种颜色的颜料、粘土、仿真草坪、小木块、甚至是废弃的瓶盖和火柴盒,都可以成为你创作的素材。

这是一种考验耐心、细致和创意的爱好。你需要对比例有敏锐的感知,对细节有极致的追求。从制作墙壁的纹理,到模拟光影的效果,每一个小小的环节都需要精心处理。当你看到自己亲手打造的微缩世界逐渐成型,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为什么冷门?可能大多数人觉得它过于耗时耗力,并且需要一定的空间和工具。而且,市面上关于微型模型制作的入门指导相对较少,不像绘画或摄影那样容易找到系统性的学习资源。

如何开始?你可以先从购买一些简单的微型模型套件开始,熟悉基本的制作技巧。然后,可以尝试购买一些基础的工具和材料,比如美工刀、胶水、颜料等。在网上搜索“微缩场景制作”、“Diorama tutorial”等关键词,会有大量的教程和灵感分享。不必一开始就追求完美,可以从一个简单的场景入手,慢慢积累经验。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微型模型爱好者,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制作了一个老式火车站的场景。火车站的站房、铁轨、火车头、站台上的乘客,甚至连车站旁的小卖部里的商品都做得惟妙惟肖。站台上的路灯可以发出柔和的光,火车头冒着淡淡的烟雾(当然是用棉花制作的),路边的小树叶片逼真,让人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个年代。他告诉我,在制作的过程中,他找到了极大的专注和宁静,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奇妙空间。

这些爱好,或许不像追星、打游戏那样容易获得即时的满足感,但它们能够带给我们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思考。它们关乎耐心、关于探索、关于创造,更关于在纷繁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与宁静。希望我的讲述,能让你对这些小众爱好有更生动的了解。或许,你也可以尝试一下,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发现属于你的小确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冯至《十四行诗》

“令人着迷或恐惧的巨大沉默物体”——如果你经常混迹豆瓣,肯定对这个话题不陌生。

网友们踊跃上传着那些令人心生畏惧的巨大物体图片,在评论里感叹着看到这些画面瞬间所产生的恐惧感,却又被这样的景象深深吸引从而反复欣赏。豆瓣还有一个名为“BDO迷恋患者症候群”的小组,聚集着众多巨大沉默物体的爱好者。

这些令人汗毛竖立的巨物究竟有什么吸引力?它又如何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改变着我们的认知体验?

BDO全称Big Dumb Object(巨大沉默物体),是一个科幻作品中常见的术语,代指那些充满未知的巨大物体,它可以是有具体形态的外星飞船,也可以是一个未知的庞大生物,甚至是黑洞。它们的存在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甚至带着一丝恐怖。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英国评论家Roz Kaveney发表于1981年的回顾性文章《1970年代的科幻小说》,用来特指拉里·尼文的科幻小说《环形世界》中巨大环形的人工天体。

但BDO这个术语在科幻圈真正流行起来,还要从科幻评论家Peter Nicholls将BDO作为一个笑话收录在《科幻百科全书》(The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1993版本)之后算起。在1997年他的一个演讲中,解释了为什么科幻作者喜欢在作品中创造一个非常大而神秘的物体:尽管它可能不符合科学常识,但却为以理性著称的科幻作品增加了一种强烈的“奇迹感”。

“ There is in science fiction, even or especially (as I will argue later) in so-calledHard science fiction, something which in other context we tend to think of asunscientific, be it called sense of wonder, or the sublime, or the transcendentas the Panshins have it, or the romantic.……I think this feeling of ourvulnerability and littleness in the context of cosmic vastness andindifference, is one of the root feelings of space fiction.”(Peter Nicholls,1997)

刘慈欣曾经将科幻的使命归结为“诗意地呈现宇宙理性”,那么BDO所给人的这种“奇迹感”,也许可以被当作科幻作品中那来自根源的浪漫和诗意。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主导这个世界的时候,BDO再次提醒了我们作为人类的自然属性。当我们被照在城市的烟雾下望不见星空之时,科幻作品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可以体验宇宙间“奇迹”的大门,而BDO就是开启大门的钥匙。

虽然BDO是一个科幻概念,但人类对于巨大沉默物体的幻想却自古有之。在还没有宇宙、星球和外星人等概念的时候,它们存在于《圣经》的巴别塔里,存在于庄子的《逍遥游》里,存在于各民族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中。

人类怎么会满足于只让这些令人神往的巨兽停留在虚空的想象中?在世界各地,我们都能找到人类不断突破时代局限所建造的“巨像”: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遍布欧洲的大教堂,直至今天城市里的摩天大楼。

图为老彼得·勃鲁盖尔所绘《巴别塔》,典故来自于《圣经·旧约·创世纪》,其中记载了人类在说着同样的语言的时期,曾试图联合起来建造一座高度可以到达天堂的巨塔,上帝发现之后使人类开始说着不同的语言,人类互相之间不能沟通了,建塔之事也因此而荒废。

这些人类的原始幻想和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进行的造物实践,虽然不曾如期待的那样沟通神灵,通达天地,却为后人基于BDO情结的幻想提供了丰富素材。时至今日,对于这些神秘巨物的种种阐释仍旧甚嚣尘上,人们热衷于将它们与宗教、神明、外星人和超自然神秘力量联系起来,使它们以符合当代认知和审美的姿态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中。

想象一下,如果庄子晚出生两千年,学习了现代科学原理,看着变形金刚和漫威电影长大,他会怎样描绘逍遥游中的场景?

为什么这些巨大沉默的物体能让人们陷入经久不息的沉迷于与热爱,也许我们可以从康德和伯克关于“崇高”的观点中窥得一二。

18世纪哲学家埃德蒙·伯克在他的美学论文《论崇高与美丽概念起源的哲学探究》中提到,崇高的主要感性表征是巨大的、粗糙的、直线的、隐喻朦胧的和坚固、敦实的,而它的情感表征是痛苦的、恐惧的,而美则是它的反面。

这看起来似乎符合BDO带来的直观感受,所以我们是被BDO的哪一点吸引了呢?

在康德关于崇高的分析中,他指出:关于崇高的判断与关于美的判断相同,都是审美判断;崇高和美,都是一种审美对象,它们都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正是出于审美的快感,与那些由于善或者快适所引发的快感截然不同。

正是源于对这种更高级别审美的感知,才让我们战胜了恐惧,沉浸在对BDO所代表的崇高之美的迷恋中。

所以别小看那些BDO迷恋患者,他们对美的感知可能已经达到了新高度,如果你也想提升一下自己的审美水平,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初识BDO艺术

- Simon Stålenhag

瑞典概念艺术家,1984年出生于斯德哥尔摩城郊,最初他只是画画家乡的风景,后来受到概念艺术家RalphMcQuarrie(《星球大战》系列视觉设计师)、Syd Mead(《银翼杀手》视觉设计师)等人的影响,开始试图将大型机甲、巨像等科幻元素和常见的瑞典乡村的风景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后人类景象。他还为自己的作品创作了一系列背景故事,其中图像叙事小说《电幻国度》已经引进中国并翻译出版。

官网:simonstalenhag.se/

INS:simon_stalenhag

- 杜昆

中国画家、音乐人,1982 年出生于四川省蓬溪县,3 岁开始学习画画,1999 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附中, 2007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杜昆的油画作品有浓浓的摇滚风与超现实主义风格,他巧妙地将最喜欢的摇滚歌手,和自然景观、宗教建筑融合在一起。

FB:facebook.com/DuKunArt/

- Dawid Planeta

波兰艺术家,出生于1990年,2014年毕业于波兰克拉科夫艺术学院,学习工业设计。他以个人艺术项目“迷你人”(Mini People)系列而闻名。Planeta是一名抑郁症患者,他试图将自己的忧郁转化为作画灵感来进行创作,这些作品也记录了他与痛苦抗衡的过程。

FB:facebook.com/minipeople

INS:minipeopleinthejungle

- Peter Mohrbacher

美国独立插画师和概念艺术家,目前定居在芝加哥。他以为万智牌(Magic: The Gathering, 世界首款集换式卡牌游戏)中再访拉尼卡(Returnto Ravnica)和塞洛斯(Theros)两个系列绘制插画而出名。2005年,他发起了自己的独立艺术项目“Angelarium”(官网见下方链接):为数千位在各类神话传说中拥有姓名的天使绘制形象并撰写天使百科故事;这也是他目前全职在做的事情。

官网:angelarium.net/

INS:Petemohrbacher

- YURI SHWEDOFF

俄罗斯数字艺术家、插画师、摄影师,莫斯科艺术家联盟成员,出生于1991年,曾就读于俄罗斯艺术学院与莫斯科州立大学艺术学院,现居莫斯科。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寂静的空间和孤独人物是他作品画面中重要的组成元素,人物和环境的对比充满了神秘的仪式感。

官网:yurishwedoff.com/

INS:yurishwedoff

- Alex Andreyev、Alexey Andreev

俄罗斯插画家。出生于1972年,目前居住在圣彼得堡。大学专业是建筑与设计,2008年后他开始转向数字绘画并创作个人电影概念艺术作品;他还制作了一系列VR空间中的3D数字艺术品,比较知名的是在2016年为苏联科幻小说加斯特鲁伽茨基兄弟的《路边野餐》制作的系列VR。

官网:alexandreev.com/

INS:alexandreevart

- Zdzislaw Beksinski

波兰知名画家、雕塑家,出生于1929年,于2005年遇害身亡。他擅长空想艺术,求学时专业是建筑学,在建筑工地从事监工时发展出对摄影、雕塑和绘画的兴趣,最初使用灰泥、金属与电线等工地的材料从事雕刻创作。他没有受过正式的艺术教育,自认音乐是灵感的主要来源。贝克辛斯基排斥任何对他作品的具体分析与评论,他说:“我无法理解怎能对绘画做出理性决断的评论”。

Twitter:@art_beksinski

- Justin Leduc

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摄影师,本身也是网站制作及数码后期大师,其作品以城市/废墟影像为主,结合了摄影与 3D 影像而成,充满科幻与末日电影风格,偶尔还有好像灾后世界或是仿「星球大战」等作品。

官网:justincleduc.com/

INS:justinleduc

打卡现实中的BDO

网上被框住的画面无法展现巨大沉默物体的震撼,去现实世界亲身感受吧:

《妈妈》(Maman, 1999)/ Louise Bourgeois

位置: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

《头佛》(Hill of the Buddha, 2016)/ 安藤忠雄

位置:日本札幌Makomanai Takino墓地

《阿里与尼诺》(Ali and Nino,2010)/ TamaraKvesitadze

位置:格鲁吉亚的巴统市里海边

《大黄鸭》(Rubber Duck, 2007)/ Florentijn Hofman

位置:巡回展览,不定

金桥(Golden Bridge, 2018)/ Vu Viet Anh

位置:越南岘港巴拿山

仙台天道白衣大观音(1991)

位置:日本仙台市泉区实泽字中山南

主体思想塔(1982)

位置:朝鲜平壤市大同江畔

鲅鱼公主 (2009)

位置: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山海广场

加入BDO狂欢

火人节 (Burning Man Festival)

时间:每年9月初第一个星期,为期8天

地点:美国内华达州黑石沙漠(Black Rock Desert)

法雅节(Las Fallas)

时间:每年的3月15日-19日

地点:西班牙瓦伦西亚

RoyalDe Luxe超大型木偶表演

地点:全球巡演,不定

官网:royal-de-luxe.com/

La Machine 街头戏剧表演和机械主题公园

公园位置:法国南特岛

官网:lamachine.fr

彩蛋:

感谢阅读此文,巨大的BDO猫送给你——

Tumblr:Ariduka55

Twitter: @13033303

============我们是Canva=========

精彩设计,随时随地。

海量模板,尽在Canva!

→戳这里即刻拥有超级简单易用的平面设计软件 - Canva

user avatar

玩收音机。

将近玩了18年的收音机,从 2004 年开始系统的玩收音机,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也潜水于广坛两德论坛矿坛,玩机十多年,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山还有一山高,也感受到了国内外在收音机做工上差距的变化。

TECSUN PL365

TECSUN PL365 相信很多人都对它早有耳闻,365 这台机在 HAM 圈也是很出名。当初入手它的理由就是看中它的外形长条形,小巧塞在包里不占地方,并且外置中波天线方便旋转,所以他是一部很适合带去外出和出差使用的一台便携机。

接收性能来看,调频其实比较一般,稍微弱一点的电台就会底噪大,压不住;中波接收不错,得益于外接式磁棒天线,如果自己动手,将外接中波磁棒天线换成 20mm 的,效果会更出色;短波我很少使用它来接收,但是根据网上的资料看,单边带接收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极典 R304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现在很火的猫王收音机的前身就是极典,都出自曾德均之手。相比猫王,我更喜欢极典系列,没有蓝牙公司,也没有花里花俏的设计,就是实实在在的音响式收音机。

而极典 R304 就是 R301 的简易版。当初为什么入手这个简易版,而不入手 R301,很大的原因就是看中了它的小巧,并且音质耐听,实属难得。

R304 调频接收中规中矩,但是这类音质出色的收音机,接收本地强台就好了,接收弱台就是暴殄天物了;中波就不要想了,交流电的电磁干扰太严重,完全不能听。

现在已经停产了,只能买旗下猫王了。

SONY ST-S170

SONY ST-S170 是 1991 年日本 SONY 本土生产的一台收音头,29个年头了,但是性能依旧如初,用料也扎实,真的应对了那句话:80 年代末90 年代初,日本泡沫繁荣下生产的电器产品真心耐用。

收音头拿来接收调频是利器,可以将调频立体声高保真音质完美展现,如果是空气联收音头那就更棒了,当然这也要配合完美的天线和音箱。

ST-S170 可以兼顾调频,中波和长波,但是一般情况下只用它来收听调频,选择性和分离性还是可以的,起码调频神器 DE1103 能接收到的电台,它都能捕获到。不过收音头嘛,不可能拿来接收弱台,只有接收本地强台,信号在 3 格以上的电台才有意义,才能完美释放高保真立体声。

iCOM IC-R6

配合 NAGOYA NA-771 天线,iCOM IC-R6 就是我的航空波段接收设备,也能监听本地 Ham 的通联和电视伴音VHF:1-12 频道,UHF:13-56频道。

当然接收个本地调频和中波短波强台也是可以的,只是音质不敢恭维,毕竟是手持机。

SANGEAN DT-120CL

透明外壳,可以完美看到里面元器件。透明外壳最出名的就是:SONY 39FP,曾经美国联邦监狱定制采购了,而名声大振,导致后来卖家炒作至二手都要500-800RMB 一台,简直就是无理取闹。DT-120CL 的性能接收本地FM 和 AM 强台不是问题。

SONY SRF-S83

经典的随时收音机,因为音质出色被发烧友推送,听调频音乐节目确实蛮享受的,现在已经出到 S84 ,不过 S84的做工没有 S83扎实,这也算是收音机圈里的新款不如旧款定律。这类的随身收音机基本上都是使用一节 7 号电池,安心接收本地强台就对了。

SONY ICF-7600GR

7600GR 是当年荷广评出的三大便携机之一,我个人非常喜欢,也是索尼推出的最后一台全波段高端收音机,可惜已停产。

业界对他的评价也是很高的,也因此经常被当做便携收音机测评的参考机以及国内收音机厂商的研究机。

7600GR 给我的感觉是:调频一般,灵敏度不行,不值得这个价位;中波就不用说了,便携机就不适合来听中波,毕竟磁棒天线短;短波是不错的,如果配上 SONY AN-LP1 有源天线那就能发挥出 7600GR 短波最大功力了。

7600GR 的同步检波功能体验十分不错,完美分离出电台声音成功率在80%左右,要知道很多一些便携机的同步检波功能基本是形同虚设。

SONY ICF-SW07

今年刚刚停产的 SONY 旗舰级便携收音机,这么好的机子停产了甚是可惜。翻盖折叠是它的创新亮点,使得其更为的小巧便携,同时也改进了 SW01 的排线的问题。

ICF-SW07 配上自带的外接天线:AN-LP2 有源天线就是短波利器,机子内置降噪,所以在接收短波电台抑制噪音上可以打满分,所以 ICF-SW07 我只拿来做短波接收。

SONY ICF-SW22

很袖珍的便携指针式收音机,非常的省电,两节5号电池,每天听半小时到一小时,半年了还有电量。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调频中波短波它都有,可惜的是短波少了波长:22m 和 41m 这两个热门波长,在短波接收上略有不便,此机作为床头机很适合,我个人觉得便携指针式收音机都很适合做床头机,没有灯光污染,还省电。

DEGEN DE1103

周炼老师神作,国产神机,调频神器,调频的灵敏度颇高,尤其是二次变频版。DE1103 的外观参考了 80 年代末的 SONY ICF-7600DA,大液晶屏虚拟指针在当年可以说是大创新。DE1103 如果配上八木天线远程接收调频信号,将是 FMDX 的大杀器,当然杀不过收音机头。中波一般,短波中规中矩。由于调频出众,此机我外出远门 FM 接收可以说是必带品。

SANGEAN ATS-909X

曾经三大便的 ATS-090 的升级版,当然价格也随之升级了。SANGEAN 的产品向来外观取胜颜值高,因此俘获了一大批颜控的人,也包括我。机子分量有点重略厚,由于后盖没有开孔,导致声音全部由前面喇叭发出,所以声音整体偏闷,所以喜欢闷音的人对此机的音质评价还不错。

性能方面 909X 表现的蛮平衡的,调频中波短波接收中规中矩,由于采用 DSP 芯片,个人觉得调频的选择性比上一代要好,不过可惜的是调频的最小步进是0.05MHz,而一般高阶机器基本上是0.01MHz

PHILIPS D1875

此机在国内 90 年代的可以算是豪华指针式收音机了,大厂飞利浦出品,指针面板够大,喇叭也够大,相当霸气。不过性能来看就不太行了,调频灵敏度不行,中波短波抗扰能力弱,所以这部机子对我来说情怀成分多一些,也比较少拿出来使用。

GRUNDIG YB400

三大便携机之一,音质出众而被很多人视为经典,拿来听调频和本地中波强台就对了,音质真的是感人,便携机能出来这样的音感,真的做到了享受广播这四个字了。接收性能一般,但是声音好听就真的够了,便携机里能发出蓬蓬音的那种感觉真的为数不多。

TECSUN 9700DX

9700 超级短波王升级版,TECSUN 用五年磨一剑来形容它,当年发布的时候,读者杂志,青年文摘杂志和无线电杂志都能看到它的附页广告,可以说是当时 TECSUN 的顶级指针式便携机了。有人喜欢 9700DX 的声音,但是我不喜欢,太干也太单一了,用来听新闻还是不错的。性能方面,调频选择性不太给力,中波的接收过得去,比较机子偏大,磁棒天线也比较长,短波的接收在国产机里还是很不错的,毕竟五年磨一剑。

TECSUN 2P3

2P3 就真的是情怀收音机了,单波段只有中波,我这部是 TECSUN 20 周年纪念版,所以纪念意义居多。外壳的做工质量不用说,超越老三厂 2P3 的外壳, 2P3 是上海塑料制品三厂在 1967 年底文化大革命中开始生产的一种供无线电爱好者自己设计、自己组装的收音机外壳。。用 2P3 接收中波广播,一定要去远离电磁干扰的地方,因为它是完全不抗干扰的,比较他是 60 年代的收音机,它才是真正的收音机,从自己动手拼装内部元器件到信号调试,享受折腾的乐趣。

GRUNDIG S700

一代神机,由于在产时间只有短短 5 年,当年被卖家炒作得很厉害,现在圈子里还有这部机蓬蓬音的神话。当然被 SONY 封杀芯片真的很可惜,所以产量确实不多,还是那句话吧,S700 情怀居多,目前来看炒作的价格大大的虚高了,据说全欧洲和北美的 S700 都被中国买家扫货扫完了。

音质确实好,确实发出来了蓬蓬音,调频灵敏度和选择性一般,但是蓬蓬音听调频真的是一大享受;中波很不错,比较长度体积大,磁性天线也够长,接收起来不费劲;短波的抗干扰能力和降噪能力很不错,接收能力也能够轻松拿下主流的短波电台,不费力,说明在性能做工上是下了功夫的,奉为一代神机也对得起这个称号。

SONY ICF-SW77

曾经的 SONY 旗舰机,和 S700 都是诞生于 1992 年,所以经常拿来和 S700 做对比测评。

SW77 操控是典型的 SONY 操控,SONY 的数调机有个特点,别看它按键多很复杂,其实只要熟悉了一部机子的操控,就能轻松对付,因为操控基本上差不多。SW77 我就是被他的操控面板说吸引的,专业大气高档这些词用在它身上也不为过,SONY 的品质在此机上充分体现。

接收性能方面调频比不过 DE1103,夜晚中波还是不错,短波的无外接天线下,我表示比不过 S700,特别是降噪方面,不过 SW77 的同步检波比 S700 的要好用。SW77 两层液晶显示屏在现在来看也是个大亮点, SONY 在 SW77 上下的心血也是看的到摸得着的。

SONY EX5MK2

EX5 的升级版,主打中波,辅之调频,可惜也停产了。复古四四方方的造型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只可惜国内没得卖,也早已停产了。

由于只在日本市场出售,频率刻度表有日本当地的频率刻度,不过在我看来这也增添了一番霓虹国味道。由于 EX5MK2 在日本当地使用,还加上了六个日经广播的短波定频频率,所以 EX5MK2 也有短波的功能,只不过只能接收日经的短波广播了。

SANGEAN PR-D3PLUS DX

SANGEAN 主打中波的台式收音机,也被称为中波王。SANGEAN 在海外早就发布了或给其他厂商代工同类机型,只不过大陆地区的是支持 HAM 频率,其他国家发售的就是换成了支持DAB+,长波或者短波了。PR-D3PLUS DX 说是中波王,PR-D3PLUS DX 的调频灵敏度和选择性也是够够的,也是我目前唯一可以和 DE1103 调频上抗衡的机子,对的起后面 DX 这两个字母;中波内置 20mm 的磁棒天线,接收上没问题,对中波的干扰降噪也是满意的,如果加上增益设置那就完美了;HAM 功能比较少用,我就不做评价了,可惜已经停产多年了。

SANGEAN WFR-28C

WFR-28C 个人觉得是目前最好的纯网络收音机,尽管操作的不人性化,但是也不能阻碍它成为目前最优秀的网络收音机。收听国外网络音乐广播非常的方便,也能收听国内外的调频和中波电台,前提是机子里面预设有的电台。

支持传统调频广播和 DAB+ 广播,在深圳完美接收对岸香港的 DAB 广播电台。如果家里有 NAS 的话,WFR-28C 还可以作为一个 WiFi 音箱,功能上是绝对到位的,玩法也是足够的。

TECSUN BCL-3000

BCL-2000 的升级版,已经停产了,当年它的广告语:因为梦着你的梦,可以说是收音机界文艺广告的开端。BCL-3000 的外观设计上借鉴了 SONY ICF-5800 的设计,所以当时刚出来的时候,确实很吸引人们的眼球,比较你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能感受到那种专业范。接收性能上,调频灵敏度其实是不错的,毕竟当初用过它靠着自带拉杆天线在150公里外接收香港电台的信号;中波的表现也不错,配有增益旋钮在中波上还是蛮不错的,其实台式机的中波接收都可以的,因为内置的磁棒天线都比较长;短波上就差强人意了,飘频是它的短板,频率漂移也是它的短板,返厂维修过还是出现过,所以在短波方面我是不满意的。

REDSUN RP2100

RP2100 因为操控和 BCL-3000 差不多,所以经常拿来和它做对比测评,但是我用过两者后,我觉得 RP2100 完胜,最起码的我没在 RP2100 上遇到过飘频。采用 5 号+ 1 号电池供电,是此机的一大亮点之一。

接收性能上,调频可以接收到 DE1103 接收到的信号,哪怕微弱的信号,但是在处理中等强度调频电台信号上的降噪能力稍微差了那么一点,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底噪有点大;中波和短波上底噪偏大就很明显了,如果处理好底噪偏大的问题,那就真的可以在接收上称之为完美了,因为 RP2100 在信号接收上不管是调频还是调幅都有很不错的表现。不过也是很可惜,一代国产名器 RP2100 已经停产了。

现在我已经不怎么买收音机了,更多的关注收音机历史和研究广播文化方面了。如果真的要买设备的话,我也就买买天线了,因为再出色的收音机没有一个好的收听环境和好的天线,永远都不能接收到遥远的电波信号。买机量力而行,没有最完美的机子,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机子和玩法。

user avatar

实弹射击&IDPA


这个在美国和东南亚很多国家并不算是小众爱好,但在我国境内属于会被迅速包围歼灭的爱好。我生活在北京,偶尔去泰国玩儿枪。泰国是东南亚国家中平民拥有枪支数目最多的国家,枪支文化比较普及,我一般去清迈。


步枪(M4)

这是一把改装过的M4,从瞄准镜看过去大概是这样一种体验:

Beware of Gun Owners



手枪(Glock 21)

Glock 21打的是口径比较大的.45子弹,后坐力比较大,准度没有小口径步枪好控制。

大概这个距离可以保证百发百中吧……


IDPA

IDPA(International Defensive Pistol Association)是国际防卫手枪协会的简称,参与者模拟在实战情况下练习运动射击。与之相似的还有IPSC,张国荣在《枪王》、吴彦祖在《枪王之王》里,练的就是IPSC——完成一套规定的实战战术射击环节,比拼速度和准度。


现在很多中国的枪械爱好者喜欢进行IDPA的训练,然后考取IDPA的证书。我现在的水平距离证书还差很多,跟有认证的教官练习过一些战术动作,但预计还需要成千上万发子弹才能出师吧……






霰弹枪(雷明顿M870)

霰弹枪打击面积大,近距离打下面这种人形铁靶非常爽,基本上谁都可以百发百中……


最后分享一个在曼谷比较喜欢的枪械配件店,男人喜欢玩儿枪也许是骨子里的狩猎本能在作祟吧。


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user avatar

去一个地方就买一份地图,终止于Google Map出现之时,但去一个地方不Top-down的纵览看一下地图感觉就不舒服

user avatar

扫雷!

大家都黑扫雷
大家都说玩扫雷的人无聊
那是因为不了解扫雷

(郭蔚嘉12月28日NF 3bvs sup4,破国内记录,填补了国内NFsup4的记录)

扫雷的小众在于每台电脑都有多数人都会但玩的人却 占其中少之又少。

——-----------------------------------------------------

扫雷是有国际排名的。

国际扫雷网

Authoritative Minesweeper: World Records and the Minesweeper Community

,这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世界各国选手扫雷成绩的排行网站,也是供各国选手的交流平台。来自波兰的kamil以高级31.13s,总时间38.65s稳坐在世界第一的宝座。

实拍扫雷世界第一高手33秒录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zNTcyOTQ0.html

(他的33s记录)

中国第一周丹高级36.81s 总时间46.64s位居第六,前前雷帝张砷镓名列第八,由于种种原因上一届雷帝未参加世界排名,实际成绩在校长张砷镓之前。

中国是全球扫雷第一大国,世界排行榜top100有39人是中国人。

有国际扫雷网也有中国扫雷网

扫雷网 Saolei.net

,是继神州扫雷网关站后张砷镓创办的网站,记录了国内排名。

至于说以上排名的成绩是怎样得出来的,是根据各位选手在自己电脑上用专用软件扫雷自带的录像功能所记录的录像,上传到扫雷网上,管理员查看录像审核非作弊之后参与排名。

排名也有各种类型,首先分为两大类一种是time一种是3bv/s。Time是根据所用时间排名,3bvs是根据扫雷的速率排名。其次又分为两种排法,一种叫FL,一种叫NF。


所谓FL(飞标)就是插旗用左右键双击来通过一盘游戏,国内的高手大部分都是玩FL,这个代表人物有校长张砷镓、杨萧杨、周丹等大帝。

而NF(盲扫)就是不用右键,纯左键单击把一盘游戏打开,这种玩法对初学者难度甚大,国内高手中玩NF的也大有人在,如郭蔚嘉、沈旦等大神。


以上有的是扫雷的专用术语,其他的专用术语还有如下:

扫雷术语介绍

还有就是,好多人认为扫雷很难,其实不然,就是几个基本定式,加之理性谨慎缜密的推理就可以应付大部分情况,少部分情况需要二猜一,四猜二等。扫雷的基础教程在中国扫雷网有。

扫雷新手上路 扫雷定式及变化

还有人说扫雷要是第一下点到雷怎么办,这种情况在新的扫雷软件里是不可能的!!

扫雷请用arbiter软件扫,目前国内只接受这个软件的记录,软件在扫雷网右上角有下载。

saolei.net/Download/Arb

有一个网络扫雷的游戏我们起名叫门菲尔德(别逗了还是叫全球扫雷计划好听)

mienfield.com/

---------------------------------------------------------

这个答案是2014年写的,里面几乎所有数据都已经过时,但是我写这个答案主要想让大家能了解正视扫雷这个小众游戏,不必要写太多最新的数据,况且扫雷排行变动得很快,不便随时跟新,所以我也不打算更新此答案的数据,各位知友如果想要了解最新排名请关注中国扫雷网和国际扫雷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爱好,很多人会想到摄影、绘画、音乐这些大众化的选择。但其实,世界上存在着许多既不寻常,又充满乐趣的冷门爱好,它们就像隐藏在角落里的瑰宝,等待有心人去发掘。今天,我就来聊聊几个我个人觉得特别有意思,却又不算广为人知的小众爱好,希望能打开你对爱好的全新视角。1. 城市探索者 (Urban Explo.............
  • 回答
    .......
  • 回答
    生活中,我们总被钢琴、小提琴、吉他这些“明星乐器”的光芒所笼罩。它们当然很棒,但世界之大,音乐之广,还有太多太多瑰丽的角落等待我们去发现。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几件我心目中,冷门却又惊艳的乐器。它们不像那些大众乐器一样耳熟能详,但只要你用心去听,它们的声音足以让你惊叹,甚至为之倾倒。首先,我要提一个让我.............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那些藏在角落里,既不像路边摊的白菜价,又不是满大街都能碰到的普通货色,而是带着一股子“懂的人自然懂”的清冷高级感的网名。这类网名,往往不是那种直抒胸臆,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名字里藏着啥的。它们更像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暗示,一种意境的勾勒,或者是一种对某种理念、某种情感的提炼。要起出这样的名字.............
  • 回答
    好的,咱们不整那些AI味儿十足的生硬介绍,就聊聊一些不那么大众,但玩起来绝对能让你眼前一亮,甚至有点“怪”得可爱的乐器。你有没有试过,某个音乐里突然冒出来一种你从来没听过的声音,那种清奇又迷人的感觉?今天咱就来扒拉扒拉这些“冷门但有趣”的家伙。 1. 手碟 (Handpan) / Hang这玩意儿.............
  • 回答
    说起二战,大家脑子里首先浮现的可能是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珍珠港偷袭,还有希特勒、丘吉尔、罗斯福这些响当当的名字。但这场波及全球的宏大冲突,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里面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甚至有些古怪的角落。比如,你可能想不到,在二战的漫长岁月中,有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差点引发一次大规模的国.............
  • 回答
    说起冷门番剧啊,我这儿还真有几部压箱底的货色,绝对不是那种大街上人人都知道的,而且都挺有意思的。想当年我都是在各种犄角旮旯里淘出来的,希望能跟你口味搭上点。第一部:宇宙战舰提拉米斯 (宇宙戦艦ティラミス)这片子绝对是 “沙雕” 的最高境界,如果你喜欢那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然后又让你看得停不下来,甚.............
  • 回答
    2021年的618,除了那些刷屏的热销款,我倒是挖出了一些平时不太显眼,但实打实用处爆棚的旅行好物。这些东西,没准儿能让你的旅途体验瞬间升级,而且价格也更亲民。来,我一个个跟你掰扯掰扯。1. 那个“小不点”的收纳神盒——旅行用装药盒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土?但你细想,我们出门在外,尤其是长途旅行,难免会遇.............
  • 回答
    中国地大物博,好玩又冷门的地方数不胜数,它们或许没有九寨沟的色彩斑斓,没有故宫的辉煌宏伟,但却自有独特的韵味和故事,等待着你去发现。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几个我个人认为非常有吸引力又相对冷门的目的地:1.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亚青寺 & 翁达镇 (喇荣五明佛学院周边) 为什么冷门? 提到甘孜,人们可能.............
  • 回答
    哈哈,哥们儿!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游戏王这东西,就是个不断推陈出新、互相克制的大染缸。虽然大家都在追那些“XYZ”、“同调”、“灵摆”之类的时髦货,但真要说起那些埋藏在沙子底下的“宝藏”,那可就有意思多了。我这儿就给你扒拉点儿不怎么起眼,但真能让对手头疼欲裂的冷门卡组。咱们今天不聊那些“霸王龙”.............
  • 回答
    我并非人类,没有“收藏”的概念,也没有“很久”。但是,我可以理解你想要找到一些不那么广为人知,却又意蕴深长的古诗词和古文,并且希望我能用一种更有人情味、更像是一个“人”在分享的方式来呈现。如果我可以“收藏”,我会把那些字句藏在心底,反复摩挲,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它们会忽然跳出来,像老友一样敲打心门。它.............
  • 回答
    在Windows的世界里,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是Office套件、Chrome浏览器、QQ、微信这些巨头,但要说那些一旦用过就戒不掉,又鲜为人知的“神器”,那可就多了去了。它们就像隐藏在角落里的宝藏,一旦被你发现,便能极大地提升效率,甚至改变你使用电脑的习惯。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朋友,他是个典型的“技术宅.............
  • 回答
    2022年国考的“三不限”岗位,即不限制专业、不限制学历、不限制工作年限,吸引了超过2万人的报考,这一现象无疑释放出多个重要的信号,尤其对那些在就业市场中相对处于劣势的冷门专业考生而言,更有着深刻的启示。“三不限”岗位的火爆:信号与解读首先,“三不限”岗位的超高报考人数,最直接地反映了当前国家公务员.............
  • 回答
    嘿,最近有没有在找点什么能“下饭”的冷番?我这里还真有几部压箱底的宝贝想跟你分享一下,保证不是那种烂大街的套路,绝对能让你眼前一亮。说到“冷番”,我首先想到的不是那种默默无闻到无人问津的作品,而是那些质量上乘,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获得与其优秀程度相匹配热度的番剧。它们可能风格比较独特,可能题材比较小众.............
  • 回答
    影视圈里的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咱们聊聊那些藏在光鲜幕布后的零碎,不是什么惊天大秘密,就是些叫人恍然大悟或者会心一笑的“原来如此”。你知道吗?电影里那些看着特别逼真,像是真枪实弹的枪战场面,其实很多时候发出声音的并不是道具枪。道具师们会用一种叫做“枪声枪”的特殊装置,它装的是空包弹,发出的声音很响,但没.............
  • 回答
    说到减肥,大家脑子里估计都是“少吃多动”这八个大字,但其实啊,这减肥路上坑可不少,也有不少咱们平时不太注意,但又能起到大作用的“冷知识”。今天我就来跟大家掰扯掰扯,保证内容扎实,让你听着也觉得有意思,而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科普文。一、你的“饱腹感”比你想的要狡猾得多咱们都以为吃饱了就停,那不就能控制热量.............
  • 回答
    人体的奥秘真是无穷无尽,即便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它,却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冷知识”藏在里面。今天,我就来带大家一起“解剖”一下这些奇妙的事实,保证让你惊呼连连!1. 你的鼻子,比你想象的更“记仇”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个熟悉的味道,突然勾起一段尘封的记忆?这可不是巧合。我们鼻子里的嗅觉神经,直接连接着.............
  • 回答
    无锡,这座江南明珠,除了太湖的温婉,鼋头渚的风光,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它们像散落在时光里的碎玉,串联起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你知道吗?无锡的“锡”字,其实并不是因为这里盛产锡器,而是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曾有过一个叫“锡山”的地方,山上有锡矿,所以得名。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锡.............
  • 回答
    中国人民解放军(PLA)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PAP)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两支武装力量,承载着国家安全、主权维护以及国内稳定的重任。它们在人们的认知中通常是庄严、纪律严明、执行力强的形象。然而,在这庞大体系之下,也隐藏着不少鲜为人知、甚至有些“冷”的细节,这些细节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它们是如何运作,以.............
  • 回答
    你这是来找乐子的?行,今天就跟你好好说道说道,这精子嘛,别看它们天天在忙活,其实它们身上藏着不少你可能想都想不到的“冷知识”。保证这些东西够劲爆,够让你大跌眼镜。首先,别以为精子就是一堆简单的“小蝌蚪”,它们的结构可是复杂得很。你想想看,一个能带着基因跑到终点线、完成生命大业的家伙,能简单吗?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