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欧盟宣布对俄银行和媒体的新制裁措施,欧盟高官坦言「制裁俄罗斯也将影响欧盟经济」,此轮制裁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
欧盟这次祭出的对俄新制裁,其核心目的在于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战争能力和经济支撑,以期迫使俄罗斯改变其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最终实现和平。然而,欧盟高官坦言的“制裁俄罗斯也将影响欧盟经济”,也揭示了这场博弈的复杂性和高昂代价。

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次制裁的目的:

一、 切断俄罗斯的战争资金来源,扼制其军事机器的运转:

针对银行: 欧盟此次制裁措施直指俄罗斯的金融系统,特别是针对一些主要的银行。这意味着这些银行在欧盟境内的资产将被冻结,其与欧盟金融机构的交易将被禁止。这样做的目的是:
限制资金流动: 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尤其是其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通过制裁其主要的金融机构,欧盟希望切断俄罗斯对外支付、获取战争物资以及维持军事部署的资金链条。
削弱卢布汇率和金融稳定性: 关键银行受到制裁,会进一步动摇市场对俄罗斯金融体系的信心,导致卢布贬值,增加俄罗斯的进口成本,并可能引发资本外逃,破坏其国内经济的稳定性。
阻止潜在的融资渠道: 即使俄罗斯试图通过其他非制裁国家进行融资,制裁也可以增加其操作的复杂性和成本,使其融资渠道更加狭窄。

针对媒体: 欧盟将一些被视为“宣传工具”的俄罗斯媒体纳入制裁名单,其目的则更加侧重于信息战和心理战层面:
压制战争叙事和虚假信息: 欧盟认为这些媒体是俄罗斯政府散布其战争宣传、歪曲事实、误导公众的关键渠道。通过禁止其在欧盟境内播出或传播,欧盟希望限制俄罗斯的叙事能力,减少其对欧盟公众舆论的影响。
剥夺宣传阵地: 欧盟希望通过切断这些媒体在欧洲的传播渠道,使其无法继续在欧洲“唱响”俄罗斯的调子,削弱其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
与实体制裁形成协同效应: 政治和信息层面的制裁,旨在配合经济和金融层面的制裁,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压力,让俄罗斯感受到国际社会的孤立和反对。

二、 进一步孤立俄罗斯,迫使其回归谈判桌:

施加全面压力: 欧盟的制裁旨在构建一个对俄罗斯越来越孤立的环境。每一轮制裁都意味着俄罗斯在国际经济、金融和信息交流中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增加国内压力: 通过削弱俄罗斯经济,影响其人民的生活水平,欧盟希望在俄罗斯国内催生不满情绪,从而增加普京政府面临的国内政治压力。虽然这不是直接目标,但却是制裁长期作用的潜在结果。
显示欧盟的决心和团结: 一再升级制裁,也向世界展示了欧盟在反对俄罗斯侵略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内部的团结一致。这也有助于巩固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集体力量。

三、 长期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以阻止其未来可能发动的类似行动:

“釜底抽薪”: 制裁并非仅仅着眼于眼前的冲突,更包含了对俄罗斯长期发展潜力的打击。通过限制其获取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以及国际资本,欧盟希望削弱俄罗斯的工业基础和创新能力。
改变战略计算: 让俄罗斯明白,采取侵略性行动将付出巨大的经济和发展代价,从而对其未来的战略决策产生威慑作用。

然而,欧盟高官坦言的“制裁俄罗斯也将影响欧盟经济”,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现实情况的坦诚评估。

能源依赖: 许多欧盟国家在能源上高度依赖俄罗斯,尽管欧盟在努力多元化能源供应,但在短期内,制裁确实导致能源价格上涨,推高了通胀,给欧盟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贸易中断: 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存在一定的贸易往来,制裁导致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交易中断,对一些依赖俄罗斯市场的欧盟企业造成了冲击。
供应链调整: 适应新的贸易格局和供应链重塑,也需要时间和成本。
通胀压力: 能源和商品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了欧盟成员国的通货膨胀,影响了居民的购买力,也给企业的生产成本带来了压力。

所以,此次制裁的目的并非仅仅是“惩罚”俄罗斯,而是通过一套组合拳,从经济、金融、信息等多个维度,对俄罗斯施加持续且显著的压力,迫使其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改变。 这是一场高风险、高投入的战略博弈,欧盟在追求其战略目标的同时,也必须承受伴随而来的经济代价。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充分体现了地缘政治冲突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欧盟和俄罗斯经济本来就联系密切,他们之间的关系有点像我们和日本的那种关系的。

user avatar

俄罗斯的毛病很多回答都说得很具体了:鸟差的营商环境、吊诡的工业效率、放屁一样的政府信用、肆无忌惮的体制腐败。
国家武装力量跑去抢劫外商外资的行为,俄罗斯是有的,而且不罕见。
我们以前做外贸,对俄罗斯实在没什么好感。09年俄罗斯突然扫荡在俄华商,至少3万华商被波及,超过20亿美刀的商品被认定为“走私”,进而销毁(但更的是被罚没,分了)。
连老老实实在俄罗斯种地的华人农场也被成规模推平,跳楼自杀的浙江人福建人估计上百。
整个俄罗斯国家媒体都把在俄华商污名为“走私犯”、“小偷”、“贩卖假冒伪劣产品”(你也只买得起假冒伪劣啊),俄罗斯针对华人乃至亚洲人的新纳粹主义(就是光头党啦)达到一个高峰。
最后搞到莫斯科切尔基佐夫大市场(华商为主)被关闭,直接逼得我国官方向俄罗斯交涉,才稍稍遏止了这股反华风潮。
(国内把热衷俄罗斯和苏联文化的人骂“黄俄”,也是在那个时候大规模流行开的)

所以尽管这几年因为美帝,中俄越走越近(而且本质上确实没什么根本矛盾),历史上也有中苏的蜜月期。但你要是说俄罗斯人民间对中国有多高的好感,我是怀疑的。
国家战略利益和个人境遇不能混为一谈。
普京等斯拉夫主义者(认定俄罗斯和斯拉夫民族是独特的、区别于西欧的)虽然掌权,但缺乏有效理论指导(就是帝国主义的俄国版),其主导舆论往往会极端化。
而理论体系更成熟(不一定对,但更完备)的大欧洲主义者,又是斯拉夫主义的重点压制对象,因为俄罗斯现阶段融入欧洲在地缘利益上不可能。
没有阶级叙事而单纯强调民族优越,又没有欧美成熟的擦后殖民时代屁股的经验。至少我个人认为,俄罗斯是欧洲右翼的大本营。
这种导向下,中国和俄国必然友好,但俄国人对中国人有多少友好就很难说了。



我在西非时,也曾疑惑于为什么警察老是疯狂贪污(乃至于明抢),老黑普通人懒散无比不思进取,人口庞大但外资就是不敢进来(中日韩只做国家买单的基建,欧美只为高官富豪做金融服务,也就是资产转移)。
后来慢慢反应过来:一大选就容易民变、兵变、政变。街上打砸抢0元购,产油区刷叛军,前一任政府内阁出逃伦敦,卷走了钱,产业政策还全作废。
四年一次归零风险,还搞啥投资建设?

我相信俄罗斯肯定不至于到非洲国家的地步,但我觉得痼疾是相似的.

user avatar

制裁的原因:制裁这个手段能直接伤害俄罗斯。

欧洲自己的武装力量都只能用于自保,不可能真的下场去乌克兰,跟俄罗斯打一架,因为普京一只手按在核按钮上。

那就只能是非战争手段,一方面军援乌克兰,尽量给俄军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制裁俄罗斯,尽管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最起码态度上要政治正确。

制裁的目的是让俄罗斯后撤,满足欧洲民众的心理安全需要和同情心需要。

欧洲基本都是民选国家,同情乌克兰这个立场有强大的民意基础。

无论执政者是否能认识到制裁俄罗斯对欧洲的负面伤害,只要民众现在不感觉到疼,那就是不疼。


那么俄罗斯是否会现在就后撤呢?我猜测不会。普京输不起了已经是。

赌注越大,失败的后果就越严重。对于孤注一掷的赌徒来说,只存在大杀四方和满盘皆输两个结果,不存在割肉离场。

米国也是一样,如果不认识到自己已经彻底丧失了胜利的希望,他又怎么会从朝鲜、越南、阿富汗撤军呢?

及时止损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也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能力。

而不战屈人之兵则需要更高的智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