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与欧盟据悉将宣布协议,确保美国对欧洲的液化天然气和氢供应,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回答


美国与欧盟近期关于能源合作的协议谈判进展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涉及液化天然气(LNG)和氢能供应的条款。这一协议不仅关乎双方能源安全,还可能对全球能源格局、地缘政治及气候转型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值得关注的关键信息和背景分析:



1. 协议的核心内容:LNG与氢能的供应保障
(1)液化天然气(LNG)供应承诺
长期供应协议:美国可能向欧盟提供20年期或更长的LNG采购合同,确保欧洲在短期内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这将使美国成为欧洲最大能源出口国之一。
价格机制与条款:协议可能包含价格浮动机制(如基于国际油价或基准价波动),以平衡双方利益。此外,美国公司可能获得补贴或税收优惠,鼓励对欧LNG出口。
基础设施投资:为提升运输效率,协议或涉及扩建美国LNG出口终端(如路易斯安那州、德克萨斯州)和欧洲的接收站(如德国 Wilhelmshaven、荷兰 Eemshaven),以及配套管道建设。

(2)氢能供应与技术合作
绿氢生产支持:欧盟可能通过协议推动美国企业投资欧洲绿氢项目,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例如,美国公司参与西班牙、葡萄牙的海上风电制氢项目。
技术标准统一:双方可能制定氢能运输、储存和应用的技术规范(如液化氢或管道输送),减少跨国贸易壁垒。
联合研发计划:协议或包含绿氢电解槽、碳捕获与封存(CCS)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合作,推动氢能产业链升级。



2. 协议的背景与动因
(1)俄乌冲突后的能源安全需求
对俄制裁后欧洲能源危机: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欧盟加速削减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导致能源价格飙升。美国成为替代供应国,但LNG运输成本高、依赖现货市场波动。
地缘政治博弈:美国通过能源出口加强与欧洲的联盟关系,同时削弱俄罗斯对欧洲市场的影响力。

(2)全球气候转型压力
氢能源的战略地位:欧盟将氢能视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协议可能推动美国企业参与欧洲绿氢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
LNG与环保的矛盾:尽管LNG比煤炭清洁,但其运输过程中的甲烷泄漏(强效温室气体)仍受质疑。协议或需配套减排承诺。



3. 潜在影响与挑战
(1)经济与市场影响
美国能源产业受益:LNG出口将带动美国油气企业利润增长,但可能面临国内环保团体的反对。
欧洲能源成本波动:长期合同可能稳定价格,但也需警惕未来国际油价下跌导致协议条款调整。

(2)地缘政治博弈升级
中东与俄罗斯的反应:沙特、阿联酋等传统油气出口国或担忧美国LNG抢占市场份额。俄罗斯可能通过减产或转向亚洲市场应对。
全球能源格局重塑:美国LNG和氢能供应可能改变亚太地区(如日本、韩国)的能源采购策略。

(3)技术与环境挑战
绿氢生产成本高:目前绿氢成本远高于灰氢(化石燃料制氢),协议需通过补贴或技术创新降低价格。
碳排放争议:若氢能依赖美国页岩气(蓝氢),可能引发环保组织批评。



4. 其他值得关注的细节
(1)政治与外交机制
高层对话机制:协议可能设立美欧能源合作高级别委员会,定期评估进展并协调政策。
非政府参与:私营企业、智库或被纳入谈判框架,推动市场导向解决方案。

(2)欧盟内部协调
成员国利益平衡:德国、法国等对氢能需求不同,需确保协议符合欧洲统一能源战略。
绿色新政衔接:协议内容需与欧盟《全球门户倡议》《工业战略》等政策兼容。

(3)潜在条款争议点
“公平贸易”问题:欧洲可能要求美国避免将LNG出口作为地缘政治工具,确保价格合理。
环境标准分歧:欧盟或要求协议中明确碳排放上限,而美国企业可能反对严格约束。



5. 未来展望与关键问题
1. 协议签署时间表:目前谈判尚在进行中,预计2024年Q3前达成框架,但具体条款需进一步披露。
2. 长期合作模式:是否从“短期应急”转向“战略伙伴”,或仅限于俄乌冲突后的过渡期?
3. 全球能源转型协同:协议能否为其他地区(如非洲、东南亚)提供可复制的能源合作范本?



总结
美国与欧盟的新能源合作协议不仅是对当前地缘政治和气候挑战的回应,更可能重塑全球能源供应链。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多方利益平衡、技术突破及环境承诺的落实。对于企业和政策制定者而言,密切关注协议细节(如价格机制、减排条款)以及后续执行效果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如果还有当年柏林空运的魄力,那么欧洲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就很有可能。

美国可能没有。

user avatar

欧洲有些时候是显得傻,但不会傻到产品相同情况下选20元而非10元的。

这份协议签署问题不大,但大概率欧盟找了一堆原因执行不下去。

当然,欧盟就算真傻了非要执行,也会发现自己还是啥也执行不下去。

user avatar

这一波美国人赢麻木了,真的,发自内心的

拱火之后原油天然气价格暴涨,禁止欧洲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自己把俄罗斯的份额抢过来。

欧洲的制裁爱好者们这下要成代价了。

黄撒总管曹公公接下来要发奖金了,美国这一波赚了不少,怎么着也得发四个鸡腿吧

user avatar

俄罗斯赢得了安全,美国赢得了市场,中国赢得了时间,欧洲赢得了自由。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user avatar

有没有可能……美国偷偷从俄罗斯买天然气,然后直接加价五倍卖给老欧洲?——肯定不是打着美国的旗号,说不定是打着某华人的旗号去买的呢!具体的交易过程,可能也是比较复杂的多边倒手,到最后欧洲都不知道自己灶头上烧的其实一直都是俄罗斯天然气。

这样的话美俄中大家都得了实惠,合伙起来把老欧洲给宰了!


否则的话美国突然间到哪里去变出来那么多天然气去“确保”欧洲的需求啊?要知道欧洲此前从俄罗斯买的天然气,比美国可供出口的总产能还多。你让美国到哪里去变出那么多天然气啊?

即使美国地底下确实有那么多石油和天然气,那也得去开采出来啊,而且欧洲的需求又不是永久性的,顶多两三年后还得回去找俄罗斯买。那么现在美国大扩产,回头还得减产,不是给自己找难受嘛!哪里有去俄罗斯那里批发,做投机倒把生意来钱快啊!

user avatar

这一段看到很多文章冷嘲热讽欧洲被美国绑架意识形态当了冤大头,我只想说一句不要双标。

当年俄罗斯在承受制裁压力的时候中国和俄罗斯谈了天然气合同,当时国内很多人也是骂的,说为了支持俄罗斯宁可花钱买贵的天然气,但同时也很快跑出来很多人解释为什么中国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购买俄罗斯天然气。

这个道理是一样的,那个时候中国买俄罗斯的高价天然气有多合理,现在欧洲买美国的高价天然气就有多合理。俄罗斯是中国的屏障,美国何尝不是欧洲的屏障。美国在挑拨中俄联盟,中国何尝不在挑拨美欧联盟?不要把欧洲人当傻子,我们嘲笑欧洲的这些事,你把美欧替换成中俄就笑不出来了。

毕竟谁还没有点战略定力了。

user avatar

新华社2022年1月5日电: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2021年12月达770万吨,首次略超卡塔尔和澳大利亚。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换算立方米,美国年出口可达1478.4亿立方米。欧盟在2021 年从俄罗斯进口了 1550 亿立方米天然气。美国的出口加把劲是可以弥补欧洲俄罗斯的天然气缺口。但是民主的天然气日本韩国ww也要用啊,到时候看他们怎么分配吧。深度捆绑欧盟,美国也着实下了功夫。不过这些都需要时间调整,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的欧盟就惨了。

美国现有的产能强买强卖之前都预定走了,哪有那么多富裕的产能,天然气增产也没那么快,这几年因为环保的呼声,资本都投向了绿能,传统能源产业缺乏投资,现有的生产国在疫情影响下已经饿了两年,穷的中东的王爷们都搞开源节流了,好不容易高价格回一波血,增产意愿太低,不接电话也在情理之中。

最实际的做法是把原本给中国,印度的天然气高价转卖到欧洲,让中印从俄罗斯买,欧洲获得民主自由含量爆表高价天然气,中印用不民主自由俄罗斯的廉价气。这一进一出,中印的倒爷们赚的盆满钵满。

另外,如果欧盟真的放弃俄气,将释放的巨大天然气供给到中国市场上,中国南方地区可以考虑装天然气地暖了。

美国,你变了。

二战后的美国,接受丘吉尔的建议,建立铁幕,搞了马歇尔计划,就像教父。

百年大变局的美国,捆绑欧洲,砸锅送碗,舍近求远,卖高价能源。就像乌鸦。

不知道美国会不会赢麻,反正气质这块是下来了。

user avatar

简易模型分析:

开战前:

中国和欧洲都是每月买200立方米天然气,美国和俄罗斯都是每月卖200立方米天然气

毛子每月卖100立方米气给欧洲,每立方X元

毛子每月卖100立方米气给中国,每立方X元

美国每月卖100立方米气给欧洲,每立方X元

美国每月卖100立方米气给中国,每立方X元

开战后:

欧洲宣布制裁毛子,停止从毛子家买气。于是欧洲气供需失衡,价格暴涨,直接涨了10倍变成了10X元

美国宣布要帮助欧洲,填补毛子空缺,把给欧洲的天然气增加到150立方米,为了帮助欧洲,价格只增加到友情价5X元,毕竟是干净的“自由气”。顺便为了保证给欧洲供应,把给中国的气减少50立方米

毛子没办法只能把原来卖欧洲的气转卖中国,因为是要求着中国买,所以打八折,每立方只要0.8X元

中国现在每月要从毛子家买200立方的气,还得从美国继续买50立方的气,用不完了

于是中国一拍脑袋,把从美国那花X元/立方买来的50立方天然气直接转卖给欧洲了。我们这气虽然也是自由气,但是毕竟是二手,就卖3X元好了

于是现在局势变成:

毛子每月卖中国200立方米天然气,综合价格为每立方0.9X元

美国每月卖欧洲150立方米天然气,每立方5X元

美国每月卖中国50立方米天然气,每立方X元,中国转手把这些气都卖给欧洲了,每立方3X元

欧洲每月从美国和中国买200立方米气,综合价格为(5*3+3)/4=4.5X元。

对了,美国为啥不直接把给中国的气都给欧洲?

因为之前中美为了缓和贸易战签过协议,美国要求中国每年必须买这么多美国气,合同都签了。

大约就是这么个过程。总之,美国和俄罗斯依然卖那么多气,中国和欧洲依然买那么多气,供需关系依然平衡。什么都没有发生变化。

只是美国卖气钱多了点,俄罗斯卖气钱少了点,中国买气钱少了点,欧洲买气钱多了点

模型依然是平衡的

当然,这个模型不完全符合事实,只能反映一部分天然气交易。因为欧洲其实到现在还在从俄罗斯买气,只是减少了一部分而已(美国的产能根本就补不上毛子的那份)~~

另外,本模型过于简单,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的多,比如评论里有同学指出俄罗斯到欧洲和中国的管道气价格不一样 美国出售的天然气成本也比俄罗斯高等等。因此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的多,但是大体原理是类似的。本文只是以最简单的方式帮大家理解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情。

user avatar

西欧拉美化已经不可避了

user avatar

明明家里装了天然气管道,只要充钱就有源源不断的天然气,方便快捷安全价格也不贵。

然后嫌人家天然气公司窗口服务人员不漂亮,就不充钱了。

转头去买煤气罐。

这属于脑门子被驴踢了。

user avatar

海运是很便宜的——前提是管道运输不参加比赛……

美欧一直没有贸易障碍,猜猜看为什么之前欧洲不大量从美国买天然气。

差不多相当于家里停水了,矿泉水供应商说卟要慌,我不限量供应,自来水没了矿泉水也不是不能洗澡,反正老欧洲有的是金山银山。

user avatar

高赞的大佬一直在分析专门运天然气的船要造多久,利好中韩等等,美国增产要多久,还有各自成本,会欧盟工业的影响等等。数据翔实,非常专业。

哈哈,你们方向全错了,做的都是无用功。


因为欧盟从美国买的天然气,是从莫斯科发货的。

user avatar

目前欧洲有22座LNG接收站,总接收能力1.58亿吨/年,2019年,欧盟进口LNG8500万吨,接收站利用率为57%。2021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1550亿立方米,换算成LNG大约是1.1亿吨。

欧洲由于冬季用气剧增,所以接收站只能偏向于调峰型,而调峰型接收站在利用率上要明显低于生产型接收站。所以,欧盟补上俄罗斯的1.1亿吨天然气的缺口,最少还需要建设几十个LNG接收站和大量的域内天然气管道。

目前国内的年300万吨接收站造价大约在70亿人民币左右,考虑到欧盟的成本,至少比中国多2到3倍,而且一般LNG接收站工期在三年左右。

不过如果欧盟下定决心替代俄罗斯天然气,理论上10年应该是可以实现的。除了美国增产部分还有加拿大增产部分,挪威到德国的管道建成,加大英国向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北非增产,如果中国,印度加大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可以和中东和中亚的天然气置换。另外,加大新能源技术的开发等。

当然,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资金,欧洲今天冬天怎么过,还有高通胀怎么办,目前无解。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各国都把能源安全放在首位,多渠道能源供给,而欧洲放弃了巨大的俄罗斯管道天然气,而把宝都压在LNG上,对于欧洲能源安全来讲风险性大大加强。

而一旦LNG接收站和欧盟域内天然气管道投入建设,而未来乌克兰问题解决,出于经济利益考虑,用户是不会放着便宜的俄罗斯天然气不用,而选择昂贵的北美LNG。到时候,LNG的接收,储备和运送将变得很尴尬。

~~~~~

现在欧洲真的没有政治家,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又是“政治正确”,实际上这东西是玩不下去的,谁都知道的,欧洲能源对俄罗斯依赖这么大,特别是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天然气涨价都达到50%左右,老百姓怎么受得了,虽然有一些储备,但很快要用完的。然而有些东西是被 “政治正确”驱使着,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政策,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总之欧洲整合不起来,这也是美国想达到的目的,它不需要欧洲整合起来、团结起来,成为一体化。所以,现在整体上欧盟的前景不是很看好。

换句话说,欧洲现在是一群虫豸在搞政治,自己给自己放血,还兴高采烈 (其实在局外人看来,欧洲这么搞资本一定外流,通货膨胀,经济衰退,局势进一步动荡,结果欧洲人觉得俄国人更痛苦,他们受些苦也值得,也愿意,也高兴,因为政治正确!),这就表示大部分欧洲人神志不清,欧盟怎么可能会搞好呢?

~~~~~

公知们说西方世界大团结在美国周围,其实大家想一下就知道,西方世界最强大的G7,其中加拿大是提供美国资源的,是美国附属国,其实算不上工业化国家,是硬凑数的。法国,意大利,其实就是躺平不干活吃福利!去了欧洲就知道,这俩国和西班牙,希腊一样喜欢度假,喝茶,咖啡,一喝就是一两个小时,纯粹消磨时间。英国已经去工业化了,转行搞金融,欧洲唯一干活的国家是德国,东欧各国为其打工,俄国提供资源,西欧提供市场,现在能源价格一高,影响的不只是德国,这架发动机熄火了,欧盟各国的福利(大头是德国提供的,大家可能不知道意大利这孩子每年也要向欧盟要大量补贴)从哪里来,现在闹得最欢的东欧各国,得到补贴最多,一旦补贴没了,欧洲必然陷入经济危机!日本已经连续七个月贸易逆差了!当美国敌人固然痛苦,当美国朋友却是要命的!这次美国人是对盟友下手,割他们的韭菜!这次俄乌战争的诡异之处在于,欧洲人其实看出战争对欧洲各国影响极大,为了维护美国人的世界秩序,心里不愿意,身体却滑向深渊。

最后说一句,离开俄罗斯,欧盟的粮食和能源都不能自主,两次世界大战已经证明了欧洲一旦燃起战火,半个欧洲都会毁灭。现在的欧洲人民和其领导人已经陷入虚幻状态不能自拔了。可能因为美国人给他们放血太多,脑部供血不足,已经不能思考人生了吧。

user avatar

欧盟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多么大的量呢,美国的页岩油和页岩气增加开采是孙悟空拔几根毫毛一吹气就能有的吗?

不能的话,要等几年呢,一年,两年,三年,还是五年?

user avatar

草,老子得赶紧去小红书蹲几个

"货架上满满的都是油"

"xx草莓太便宜"

的逗比文章去了

user avatar

说一种最“坏”的情况:欧洲的天然气依然是从俄罗斯的管子放出去的,但是中美俄三国都收了钱……

user avatar

中国会开心的要死。中国可是跟美国签了20年的长约,低价进口俄罗斯的气。加价把美国的单子转到欧洲去,躺着赚钱的事可以挣20年。这句话。怎么说来着一流的国家买卖标准。记住利用国家间不对付,来赚价差的。算什么?

user avatar

说得好像欧盟对美国能源依赖就安全了

user avatar

美帝对欧洲的拿捏是真的稳

user avatar

欧洲割肉喂鹰的传统要保持住。

最最让我没想到的是,当初不情不愿和老美签的协议,买的老美的气,本来以为买芯片才是王道,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一转手把气卖给欧洲佬,比辛苦进口芯片制造成工业品在卖,还要赚的多。

外媒:中国开启液化天然气转售 规模前所未有
原标题:彭博社:中国开启液化天然气转售 规模前所未有
参考消息网1月29日报道 彭博社网站近日报道称,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买家——中国启动前所未有的计划,转售其天然气供应,缓解已引发今冬天然气价格创纪录的全球燃料短缺之忧。
报道称,中国两家规模最大的国有液化天然气进口商近期发布标书,出售数十货船的液化天然气,11月底之前交付。鉴于冬季用气需求高峰期即将结束,中国交易商预计本国将不会出现严重供应短缺,可以出售多余的货物。
报道评论称,此举令交易商感到意外,引发了从亚洲到欧洲现货天然气抛售。更多液化天然气可以销售到能源紧缺的欧洲,有助于缓解因库存太低和出口大国俄罗斯限制供应而造成的压力。
据了解相关内情的交易商透露: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标书,在5月至11月期间每月出售1货船天然气。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则争取出售多达45货船的天然气,10月底之前交付。两项标书约占中国去年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的4%,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招标之一。

user avatar

有便宜的天然气不买,就得求着美国高价买。

没有高价,创造高价也要买,这才能彰显欧盟发达的经济优势。

何况这是从漂亮国来的“民主和自由之气”,钱花的老值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