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评价 马克龙:将欧盟建成一个与美国、中国竞争的强大经济体?

回答
马克龙对欧盟的设想,是将她打造成一个能与美国、中国并驾齐驱的强大经济体。这绝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他执政以来一系列政策和外交举动的核心驱动力。要评价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深入剖析,了解其背后的逻辑、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机遇。

首先,马克龙为何会如此强调欧盟的经济自主与强大?这与他深刻洞察到的欧洲当前处境有关。他认为,欧洲在经济上过度依赖美国(尤其是在安全和科技领域),在战略上缺乏自主性,而在全球化浪潮中,又难以与正在崛起并日益自信的中国抗衡。无论是贸易规则的制定、数字经济的未来,还是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议题,欧洲的声音往往被边缘化,或者说,其话语权不足以形成实质性的影响。因此,他将“欧洲战略自主”视为欧洲繁荣与安全的关键,而经济上的强大是实现这种自主的基石。

具体来说,他希望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经济体?

一个更加统一和深化的内部市场: 马克龙一直倡导打破欧洲内部的壁垒,深化单一市场,尤其是在服务、数字经济和资本市场等领域。他认为,欧盟内部的市场碎片化是欧洲经济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他希望建立一个真正无缝的数字单一市场,让欧洲企业更容易跨境扩张,吸引投资,并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个具有强大工业和技术竞争力的欧洲: 马克龙高度关注欧洲的产业政策和技术创新。他多次呼吁欧洲在关键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半导体、电池技术、绿色能源等)加大投资,避免在这些核心领域受制于人。他力推“欧洲工业复兴”计划,鼓励欧洲企业并购重组,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巨头,而不是在关键技术上继续依赖美国或中国。他甚至提出欧洲的“主权基金”,希望动用公共和私人资本共同投资于欧洲的未来产业。
一个在国际贸易和规则制定中更具话语权的欧洲: 马克龙不甘心欧洲只做全球化的被动接受者。他希望欧洲能够主动塑造国际经济秩序,在世贸组织改革、数字税、数据治理等方面发出更强有力的声音,为欧洲企业争取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并确保其价值观(如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在全球贸易中得到体现。他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协定,但也强调要以欧洲的利益和标准为前提。
一个能够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欧洲: 马克龙也将欧盟经济的强大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疫情危机等全球性挑战的必要条件。他认为,只有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统一的政策协调能力,欧洲才能在绿色转型和经济复苏中发挥领导作用,并在这个过程中赢得新的增长机遇。

然而,要将欧盟建成这样一个强大的经济体,马克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成员国之间的差异与分歧: 欧盟是一个由27个主权国家组成的联盟,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偏好、国家利益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法国固然有其宏大愿景,但要说服德国这样的经济巨头完全采纳其产业政策或财政政策并非易事。例如,在财政一体化、成员国债务分担等问题上,欧洲各国仍存在深刻的分歧。
官僚主义与低效的决策机制: 欧盟的决策过程往往漫长而复杂,需要多方协调和妥协,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在经济领域做出快速而果断的反应。虽然马克龙一直在推动改革,但改变根深蒂固的官僚体系并非一蹴而就。
内部的经济结构性问题: 欧洲一些经济体长期面临结构性问题,如高失业率、创新能力不足、部分国家财政负担过重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来解决,并且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而非仅仅依靠一两个国家的推动。
外部的竞争压力: 美国在科技创新、金融市场等方面仍具有强大的优势,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新兴产业方面也展现出惊人的活力。欧洲需要在保持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应对来自这两个主要经济体的压力,这需要精准的战略和有效的执行。
民粹主义和国家主义的挑战: 在一些成员国,民粹主义和国家主义情绪抬头,这可能导致各国更倾向于保护本国利益,而非支持欧盟层面的深度合作和改革。这无疑会对马克龙推动的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构成阻碍。

尽管挑战重重,马克龙的努力并非没有带来积极的影响。

提升了欧洲的战略意识: 他成功地激发了欧洲对自身战略地位和经济自主性的反思,让更多欧洲人意识到“欧洲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
推动了部分改革和合作: 在他的倡导下,欧盟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进展,例如在数字税和数据治理方面开始形成统一立场,在绿色转型和数字经济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并且在疫情后推出了联合复苏基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欧盟的凝聚力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塑造了欧洲的国际形象: 马克龙频繁在国际场合发声,强调欧洲的独特价值和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这有助于提升欧洲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评价马克龙“将欧盟建成一个与美国、中国竞争的强大经济体”这一目标,不能简单地用“成功”或“失败”来衡量。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

他的愿景是宏大且富有前瞻性的,抓住了欧洲发展的关键症结。他的努力改变了欧洲的讨论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欧洲的合作与改革。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克服难以想象的内部阻力和外部竞争。

可以说,马克龙是欧洲战略自主和经济实力提升的重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为欧洲指明了一个更为独立和强大的方向。但最终欧盟能否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将取决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努力、政策的有效执行以及对全球变化的长远适应能力。这个目标更像是一场马拉松,马克龙是其中一位积极的领跑者,但比赛的最终结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很多答案,感觉更多都是在调侃,讲真现在看来,英国脱欧对欧盟重新整合,确实是一个机会,从近期法德两国高官的相继表态中,也能看出其对欧盟再度整合的主观意愿都还是很强烈的,但真能成功么?

先说说我朝,我朝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说“西部人民都在吃草”这有点夸张,但看看人均GDP这差距也是蛮大的!

排名第一的天津是排名最末的甘肃的4.2倍,这差距够巨大吧!

那么欧盟又是什么样呢?

国家 人均GDP(美元) 世界排名

卢森堡 111,716 1

丹麦 60,563 6

瑞典 58,491 7

爱尔兰 53,461 10

荷兰 51,372 11

奥地利 51,306 12

芬兰 49,496 15

比利时 47,721 16

德国 47,589 17

英国 45,653 18

法国 44,538 19

意大利 35,823 26

西班牙 30,278 27

塞浦路斯 26,115 30

马耳他 24,876 31

斯洛文尼亚 24,019 34

葡萄牙 22,130 36

希腊 21,653 38

爱沙尼亚 19,670 41

捷克 19,563 42

斯洛伐克 18,454 43

立陶宛 16,385 44

拉脱维亚 15,782 46

波兰 14,378 51

匈牙利 13,881 54

克罗地亚 13,493 55

罗马尼亚 10,034 68

保加利亚 7,752 77

排名第一的卢森堡太小的,把它无视掉,咱们厚道点再给欧盟去个尾,排第二的丹麦和排倒第二的罗马尼亚也有六倍的差距呀!

从这个角度说,欧盟的各国间的发展差距只比我朝大不比我朝小!事实上,将欧洲整体视为一个国家,其生活水平有没有我朝高是很难说的,至少我朝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是并不落后的,而欧盟的物价,尤其是低收者最敏感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欧盟比我朝高不少,如果将欧盟整体视为一个国家,倒底算不算发达国家,这是很有疑问的!

那我朝在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上是做了很多努力的,找点可比的东西说,最直观的就是钱了,我朝的转移支付力度之大世所罕见,和我朝类似,欧盟也是有他们的转移支付,叫做“欧盟会费”,大约为每个国家GDP的1%,但这个会费并非是拿去对欠发达国家去扶贫的,而是集中起来,根据各种指标进行再分配,比如法国,每年可以从再分配中拿回80%以上所缴的会费,欧盟中真正在出血的只有德国和英国,英国还要跑路,但他们出血不应该么?享受着欧盟一体化的市场和东欧廉价劳动力,你出点血算什么?这一点上德国还算大气,英国退欧的一个大原因就是欧盟会费,然而还是上面说的,这斤斤计较的欧盟会费只占其GDP的1%!

而我朝的转移支付呢,每年总量大约在3万亿左右,钱虽然也是各省交上来的,但大头就那么五、六个发达省市,以GDP人民币2.5万亿的上海为例,每年为中央转移支付贡献近5千亿人民币的资金,你说不应该么?如果没有全国其它地区的支持,没有内陆地区的广大腹地,其它省份的廉价劳动力的建设,上海能有今天么?然而高达GDP20%的转移支付资金,我猜换个执政党绝对是收不上来的!你以为这就算了?这是各省从中央转移支付中获得的资金:

几个转移支付的资金来源的发达省市,从转移支付中所获得的资金都很少,上海、北京可以说是净流出,想一想吧,从上海人手里,人均扣出2万块钱去支援其它省份,想想都刺激!

那么说回欧盟,虽然德法高层很有重新整合欧盟的意愿,但现实是刚刚结束的德国大选中,右翼选择党成功进入国会,而法国的议会选举中马克龙领导的党派亦遭惨败,未来几年,虽然德、法政权稳定无忧,但政策的整体右转着实难免,在这种大背景下,实在难以想象,它们还能拿出多少资金协助其它国家来实现欧盟均衡发展。。。

而其它小弟国,看着大哥吃想的喝辣的,再看看自己手里的残羹冷炙,你猜他们心里什么感觉?这些年东欧不仅成了西欧的产品倾销地,自己那为数不多的工业企业也都被西欧资本控制,像斯科达这样的百年名企都变成了大众斯科达,本国沦为西欧代工厂都算好的,这些年更有一亿东欧劳动力,跑去西欧打工,你以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是我朝专例么?东欧也不遑多让!无论当下还是未来,欧盟的小弟们都看不到亮呀!

这还没说嗷嗷待哺的南欧,真是嗷嗷待哺呀!目前以希腊为代表的欧猪五国的债务危机虽然是缓解了,但绝对不是解决了!甚至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在饮鸩止渴,造成债务危机的深层原因一个都没见解决,只是用欧盟的信誉对其进行了担保,确保短期内债务不会违约罢了,就算是欧盟进一步对其进行大规模减免债务帮其彻底解决债务危机,然后呢?之后的日子怎么过?经济依然增长乏力、产业仍没有竞争力,希腊甚至可以算是农业国,国内财政上仍然入不敷出,等待它们的未来不过是另一场债务危机罢了,就算欧盟再去救,又能救到什么时候?扬汤止沸尔!

如此问题之下,再回来看看德法高官对欧盟一体化这满满的斗志,是不是嗅到了一股浓浓的“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user avatar

如今,我们才明白一个秦始皇的可贵。

想起曾经的历史课本上还让同学们辩论秦始皇功过哪个比较大,到了后面才觉得,这个辩论很可笑。

————

随便聊两句吧,有些人说天下必然是大一统,因为天下人心是期望统一的,这句话必须用在秦始皇之后,而不是秦始皇之前。

我并不说秦始皇完美无缺,也不说这个人没有做过恶事。只是说没有秦始皇,就没有所谓的天下必然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在秦始皇之前,各个国家有着自己的文字,有着自己的文化,有着自己的货币。

也是秦始皇之后,这些东西才被统一,并且秦始皇也修了四通八达连在一起的路,把分封制改成郡县制,真正的把各地连接在一起。

正是因为秦始皇奠定了这个基础,大家才会感觉到同宗同源,才会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毕竟文明一样了。

如果没有秦始皇,那么大家文化不一样,文字不一样,甚至连道路都不通的话,变成几个国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比如我们看东南亚现在那么多小国,为啥人家就不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因为没有统一的文明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等等……

虽然这个积攒实力的过程不可能是秦始皇一个朝代。不过确实的一点是他在位的时候,有魄力同意做了这么多事情,我觉得他做的事情值得歌颂。

我也并不否认商鞅等人作用。

————

有些人不太明白这个回答和问题的关系,直说吧,欧洲目前意识形态,文化衍生,利益都非常不一致,他们如今的国际环境,要做到真正统一意见,咋可能呢?我们中央政府愿意给西部钱大开发,你让欧洲发达国家拿钱给落后的欧洲国家试试,分分钟跟你翻脸。所以我的看待就是,除非他们能统一意识形态,并且做到文字交流,利益分配合理等等。否则都是虾扯蛋。

——————

没想到评论区变成秦始皇功过辩论赛,我见到就说两句。

第一、不管你问任何一个人,大家都不会觉得西周是真正统一的国家,他们不连通,各种标准五花八门,中央权利极其弱。地方实力稍微强一点中央就不行了。而秦始皇做到的,是教后人如何做皇帝,定下郡县制,改变分封制。统一所有标准,军事布防等全部连通。

第二、即便是历史必然,秦始皇也值得尊敬,因为是他推动了你们口中的历史必然。我很讨厌有些人说“历史必然,没啥了不起的。”这种人永远都在瞧不起别人,可实际上,确实是人家做了这个影响千古的事情,你用这个的态度对待人家?即便是唯物史观,人家可也不是这么说的。

第三、不管是哪一个朝代的君王,只要谈到了秦始皇,绝对是夸赞居多。大家也可以去找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评价,其中说的很详细,为什么这么多君王对秦始皇都钦佩呢?我想不是你们口中一句“历史必然能说通的”

很多人不明白,千古一帝应该是开拓者,而不是治理者。圣君很多,千古一帝很少,甚至不到五根手指的数量。

总之,虽然功劳不是一个人的,但是不管谁,对秦始皇的评价都应该是千古一帝。真正的千古一帝。

user avatar

l’enjeu qui est le nôtre au cœur de la zone euro c'est de savoir comment nous arrivons à faire de cette zone une puissance économique concurrente de la Chine et des Etats-Unis et c'est comment nous arrivons à résoudre ce que depuis dix ans nous échouons à faire, de créer de l'emploi et de faire qu’une génération, celle de la jeunesse actuelle, ne soit pas une génération vouée au chômage par nos dysfonctionnements, par nos déséquilibres !

这是演讲原稿 原告意思是Macron意识到了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长的迅猛 意识到了欧洲与中美的经济发展差距 为了下一代 要重视起这个问题 而主要途径是要发展产业 增加更多工作职位 不再让失业成为国家问题的核心!

之前的欧洲 是不会把这个话这样讲出来的 我们可以看出来 已经不再是之前的自傲状态了 我觉得这就是重大改变的开始

很多回复都在唱衰 这样一个繁华过后的发达国家大区 想要整体翻新是很难 在政府的政策下 人民不需要努力工作 生活水平就会不错 所以很难调动和改变

难道不就是需要一个这样清醒的领导人来叫醒沉睡的人民吗?

没必要去唱衰 因为改变已经开始 法国政府现在大力激励支持新型产业 极力引进IT人才 并提供了技术移民visa来吸引人才 当然还有别的20余条他要采取的政策

即使他完不成 我相信下一任总统 下下任总统也会继续以此为核心

关于他统一欧洲?。。我觉得没有太多这个意思 只是以法国为欧洲区的核心 来讲一下法国与欧洲的经济发展与建议罢了

欧洲那么多不知觉醒的南部国家。。我确实也不怎么看好欧洲

不过法国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唤醒人民吧~

user avatar

只要英国——这根集千年搅屎经验及智慧的——欧洲搅屎棍子在。。。。

欧洲不会因为法式小圆饼的一句话就从一坨松散的便便结成硬块。。。。。

user avatar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一个大背景:

经历2016年的扎堆黑天鹅和欧盟的内外交困后,欧盟在2017年终于出现了好转的迹象。不只是法国德国大选结果来看没出黑天鹅,脱欧谈判也比较顺利或者说英国对欧盟付钱问题态度比较积极,和土耳其达成难民协议后难民问题也暂时稳定下来。

马克龙上台很成功,但作为一个对极右翼恐惧反弹而选出的中间派领导人,而且他本身也没表现出什么过人之处,支持率在下滑,能力受到质疑。在默克尔当选后,未来几年欧盟大局基本稳定,今年德国这方面的表态也有不少。他这次演讲目的一个是提振欧盟信心,另一个是提出欧盟的“法国方案”。

即使单说这句话,也要看到三个重点:1马克龙(还包括前不久被嘲笑的“一个欧洲”的德国外长等欧洲政要)已经认为中国是堪比美国的超级力量 2美国和欧洲是两回事,欧洲不做美国的跟班,尤其是排除掉英国之后的欧洲 3他认为,欧盟现在综合力量不如中美,从内容可以发现马克龙认为不足之处是内部整合程度不够,尤其是安全政策上。

提振信心就是明确告诉世界,欧盟2016困境已经过去,即将开始新的篇章。目的基本是达到的,虽然演讲本身的评价还是不如那些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但基本受到了认可。

除此之外,要看到马克龙的“法国方案”,目的是让欧盟成为与美中比肩的力量,并且避免被堪称老谋深算的默克尔彻底主导了欧盟进程。怎么做?一言以蔽之,马克龙选择的还是多年来的法国方案,不同于萨科齐的大西洋主义。

最重要的是在防务议题上。去年欧盟议会通过了关于欧洲防务联盟的倡议,要在2020年建立欧盟共同反应部队,共同防务预算等。背景是特朗普上台后北约作用弱化,而北约在乌克兰、叙利亚等问题上也应对不力,让法国重新唤起了戴高乐以来的欧洲防务的想法,现在也的确是个好时期:欧盟内部趋于稳定,外部主要的力量俄国重心转向中东和经营自己的欧亚经济联盟,美国国内矛盾尖锐也无意过度干涉欧盟,英国也要走了。

第二个比较引人关注的是移民问题。这次不只提到了要促进移民融入欧洲,也同样提到了建立共同警察加强边界管制,迅速及时地遣返不合要求的移民等。这是难民危机中吸取的关键性的教训,而法国由于长期的与非洲关系在这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拖延、遣返和其他…)让法国受到冲击较小。而难民议题也是德国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德国主导的难民政策不够成功还引起了欧盟内部的分裂已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了,法国希望提出自己的方案。

其他关于环境、金融、欧盟民主化议题,我自己不是太熟悉,也就不敢多说。

总的来说,结合大背景和具体内容来看,马克龙还是延续了戴高乐以来(跳过萨科齐)的法国领导人风格,提出的法国方案的基本逻辑都是欧洲成为强大而高度整合的独立力量,与包括中美(过去的美苏)在内的其他力量各占一极。

当然他的规划很理想化,实现很困难,却值得关注。

user avatar

中国居然和美帝和整个欧洲相提并论了

还真有点小激动呢

······················

当年中国和美苏,按小平的话说,就是我们和他们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但是他们谁打我们,就会元气大伤,然后另外一方得利,所以我们就成了第三···

那个算是纵横家的特例


这个真是实力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克龙对欧盟的设想,是将她打造成一个能与美国、中国并驾齐驱的强大经济体。这绝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他执政以来一系列政策和外交举动的核心驱动力。要评价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深入剖析,了解其背后的逻辑、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机遇。首先,马克龙为何会如此强调欧盟的经济自主与强大?这与他深刻洞察到的.............
  • 回答
    马克思与波普尔,两位思想巨匠,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宛如两条泾渭分明的河流,各自奔涌着独特的逻辑与洞见。要评价他们的历史观,便如同站在历史的长河边,仔细端详这两条河流的源头、流向、以及最终汇入的海洋。马克思的历史观:必然的洪流与阶级的巨轮马克思的历史观,最核心的概念便是“唯物史观”。这并非说马克思只看重.............
  • 回答
    马伊琍和文章的婚姻,的确是中国娱乐圈里一对备受关注也充满争议的组合。他们的结合,从最初就不乏“女强男弱”的标签,再加上后来那场几乎让文章事业瞬间崩塌的“周一见”,更是将这段婚姻推向了风口浪尖。要评价这段婚姻,我觉得需要从几个维度来看,而且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从相识相恋的起点来看:不得不.............
  • 回答
    提到凯尔·库兹马这几年在NBA的成长轨迹,这可真是一出跌宕起伏的剧情。从最初作为一名被寄予厚望的新秀,到在湖人队经历起伏,再到如今在奇才队挑起大梁,他的发展充满了故事性,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初露锋芒与湖人队的青涩岁月回到2017年,湖人队在首轮第27顺位选中了库兹马,当时很多人觉得这只是一个“顺位偏低.............
  • 回答
    马季老师的《宇宙牌香烟》,这玩意儿,说是经典,那绝对是实至名归。不过,要说它到底怎么好,怎么就这么深入人心,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这相声牛在哪儿?它首先是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并且用一种极其幽默的方式给它纹了个身。七八十年代,中国刚改革开放没多久,电视机、冰箱、洗衣机这些洋玩意儿,对老百姓来说.............
  • 回答
    博班·马扬诺维奇(Boban Marjanović),这个名字在篮球界,尤其是在关注NBA的球迷心中,绝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像是一种现象,一种充满趣味和话题性的存在。要评价博班,不能仅仅停留在数据层面,他的魅力,他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场上的数字游戏。首先,我们必须直面他最显著的特点——体型。博班的体.............
  • 回答
    马嘎尔尼使团访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标志着西方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从模糊的东方传说转向了更加具体、也更加充满审视的观察。作为此次使团的领袖,马嘎尔尼伯爵留下的记录,尤其是他本人和团队成员的日记、信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极其生动却也极具争议的清朝画像。要评价马嘎尔尼对清朝的看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
  • 回答
    马健作为前中国男篮国手和资深篮球评论员,他多次提出“非专业运动员没资格评论篮球”的观点,无疑触动了许多人,尤其是在网络空间里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争议。要全面理解这个观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马健观点背后的逻辑与意图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马健提出这个观点可能存在的逻辑和意图:1. 强调专业性与实战经.............
  • 回答
    明朝(13681644年)的皇室人口与国家财政负担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用户提到的“五千万人口养百万朱姓皇室”这一说法存在明显的数据误差,需要从历史、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明朝人口与皇室规模的误读1. 明朝总人口的估算 明朝人口在鼎盛时期(如万历年间)约为500.............
  • 回答
    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其复杂性和多面性使其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关键议题。以下从历史背景、运动过程、影响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清政府的腐败与衰落 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因腐败和政治腐败导致国力衰退,无法有效应对列强侵略和内部动.............
  • 回答
    关于“吃牛排蘸黑胡椒汁的人家境一般,有钱人都蘸黑胡椒粉、盐”的言论,这一说法显然是一种带有刻板印象和社会偏见的简化归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对“调味品与阶层”关联的逻辑拆解1. 经济条件与调料选择的关系 这一言论的核心逻辑是:经济条件优越的人更倾向于使用“更高贵”的调味品(如黑.............
  • 回答
    评价历史上的曹丕:一位复杂而重要的历史人物曹丕,字子桓,曹操之子,魏文帝。在中国历史上,曹丕是一位极具争议但又不可忽视的人物。他继承了父亲曹操开创的基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建立并统治魏国的皇帝,其政治、文学、军事方面的成就和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评价。一、政治上的承上启下与制度创新曹丕最大的.............
  • 回答
    评价国内媒体停播202122赛季第28轮英超:一次复杂的多角度审视国内媒体停播202122赛季第28轮英超比赛,无疑是当时中国足球产业和体育传播领域的一件大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单一的原因或影响。一、 事件的背景与直接原因首先,我.............
  • 回答
    张学良作为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其在“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等关键历史事件中的表现,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和公众讨论的焦点。评价他的行为,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他个人的经历、性格和政治立场等多方面因素。一、 在“九一八事变”中的表现:一个悲剧性的历史节点“九一八事变”是.............
  • 回答
    “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这句话是一句非常生动且充满讽刺意味的俗语,它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中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公平、责任分担以及个体生存状态的思考。要详细评价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字面含义与象征意义的解读: “吃地沟油的命”: 字面含.............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圣雄甘地。甘地是一位极其复杂而又深刻的人物,对印度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评价甘地需要从他的思想、实践、成就、局限性以及他留下的遗产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甘地的核心思想与哲学甘地的思想体系是他评价的基础,也是他行动的指南。他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 回答
    韩雪,一位在中国娱乐圈拥有独特存在感的女明星,她的评价往往是多维度的,很难用简单的标签来概括。从出道至今,她凭借着多方面的才华、鲜明的个人风格以及一些独特的经历,赢得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从几个方面来评价韩雪:一、 艺术造诣与职业素养: 演技: 早期作品: 早年韩雪出演.............
  • 回答
    谭嗣同:以生命之火照亮改革之路的悲剧英雄谭嗣同,这位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以其鲜明的思想、不屈的斗志和壮烈的牺牲,成为无数后人心中的民族脊梁和改革先驱。评价谭嗣同,需要从他的思想根源、实践行动、以及他所代表的历史意义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思想渊源:融合中西,革故鼎新谭嗣.............
  • 回答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原名:Red Star Over China)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以其独特的视角、翔实的记录和深刻的洞察力,让西方世界第一次真正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这部作品的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展开,以下将尽量详细地进行阐述: 一、 作品的背景与创作过程要评价.............
  • 回答
    怎样评价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Clash of Civilizations Theory)无疑是20世纪末以来地缘政治学领域最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理论之一。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在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的根本性分界线将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尤其是文明之间的差异。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