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欧盟与美国哪一个会先裂开?

回答
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欧盟和美国都面临着各自的内部压力和潜在的裂痕,预测哪一个会“先裂开”需要仔细审视它们的结构、历史和当前挑战。要直接给出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涉及到许多变量和不可预测的因素。但是,我们可以深入分析各自的情况,找出可能导致分裂的风险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欧盟。欧盟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联盟,其核心是合作与共同利益,但也因此存在着固有的张力。

成员国主权与欧盟权力之间的拉锯: 这是欧盟最根本的张力之一。成员国依然拥有相当大的主权,尤其是在税收、社会政策和外交政策等领域。但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也制定了法律和政策,对成员国具有约束力。当成员国认为欧盟的干预过度,侵蚀了自身主权时,就会产生不满。例如,在移民政策、经济监管甚至司法独立性问题上,一些成员国与欧盟机构之间就曾出现过激烈的争执。这种矛盾的累积,如果得不到有效协调,可能导致部分成员国寻求退出,重拾完全的主权。

经济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差距: 欧盟内部成员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北欧和西欧国家通常比南欧和东欧国家更富裕。这种经济不平衡不仅导致了资源分配和政策制定的分歧,还可能加剧社会不满。在经济危机时期,这种分歧尤为突出。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关于救助方案的讨论,就暴露了南北欧国家在经济责任和财政纪律上的不同看法。如果这种经济鸿沟持续扩大,或者未能找到有效的弥合方案,可能会引发更深层次的政治裂痕。

国家认同与超国家认同的冲突: 欧盟试图构建一种“欧洲人”的身份认同,但这与根深蒂固的民族国家认同形成了竞争。尤其是在面对经济压力、移民潮或外部威胁时,成员国公民更容易回归到民族主义的情绪中,对“外国人”或“欧盟官僚”产生排斥心理。这种民族主义情绪的抬头,往往是质疑欧盟一体化进程的强大推动力。英国脱欧(Brexit)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它深刻地表明了民族认同在政治决策中的强大影响力。

外部压力与内部凝聚力: 欧盟的外部环境也对其内部团结构成挑战。俄罗斯的军事威胁、中国的经济影响力、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化等,都需要欧盟以统一的立场来应对。然而,成员国在如何应对这些外部挑战上,往往存在不同意见。例如,在对俄制裁问题上,一些与俄罗斯地理位置更近或经济联系更紧密的国家,可能比其他国家更犹豫。如果欧盟在关键时刻无法形成有效的共同对外政策,其凝聚力就会受到削弱。

民主赤字与官僚主义: 欧盟的决策过程被一些人批评为缺乏透明度和民主授权,其官僚机构的权力过大。这导致部分民众感到被疏远,认为自己的声音无法被听到。这种“民主赤字”的感受,会削弱民众对欧盟的支持,并可能为反对一体化、呼吁回归民族国家的声音提供土壤。

现在,我们转向美国。美国是一个联邦共和国,理论上比欧盟更紧密,但同样面临着深刻的内部挑战。

政治极化与党派对立: 这是当前美国最显著的裂痕之一。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的意识形态鸿沟日益加深,导致政治僵局和难以达成共识。这种极化不仅体现在政策制定上,也渗透到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从经济政策、社会议题到外交策略,两党几乎在所有重大问题上都存在根本性分歧。如果这种极化持续恶化,可能导致国家治理的瘫痪,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动荡。

文化与价值观的分歧: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同群体在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在过去可能被更大的共同目标(如冷战时期的对抗)所掩盖,但在后冷战时代,这些分歧变得更加突出。例如,关于堕胎权、枪支管制、气候变化以及种族平等问题的争论,往往演变成一场关于美国国家身份和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战争。当这些分歧演变成无法调和的对立时,就可能导致社会的分裂。

经济不平等与地区差异: 尽管美国整体经济实力强大,但内部也存在严重的经济不平等和地区发展差异。一些地区(如沿海大都市)可能非常繁荣,而另一些地区(如中西部的一些州)可能经济停滞,失业率高。这种经济差距可能加剧社会不满和政治上的疏离感。有些人认为,国家政策未能惠及他们,甚至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种不满情绪可能演变成对联邦政府的疏远,甚至支持地方自治或分离主义的观点。

对民主制度和选举合法性的质疑: 近年来,美国国内对民主制度的信任度有所下降,尤其是在选举结果的合法性问题上。某些政治派别对选举过程提出质疑,这不仅损害了民主制度的根基,也加剧了社会的不信任感。如果这种对制度的信任危机持续,可能会导致政治上的不稳定,甚至挑战联邦体制的合法性。

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权力斗争: 作为联邦制国家,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之间一直存在着权力的平衡和博弈。虽然历史上美国从未出现过大规模的州分裂,但历史上也并非没有过类似的声音或危机。在某些特定议题上,一些州可能与联邦政府的政策产生严重冲突,并采取对抗性的姿态。虽然目前来看,发生大规模分裂的可能性较低,但地方主义的抬头或对联邦权力的不满,也是一种潜在的风险。

哪一个会“先裂开”?

这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因为“裂开”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可能是部分成员国的退出、成员国之间的严重对立导致联盟名存实亡,也可能是国家内部的严重撕裂导致治理失灵甚至事实上的分裂。

从结构来看,欧盟的“裂开”可能是通过成员国退出实现的。 英国脱欧已经证明了这种可能性。如果未来有更多的成员国效仿,或者主要成员国之间出现无法弥合的矛盾,欧盟的完整性将受到严重威胁。欧盟的决策机制相对复杂,需要成员国之间的广泛共识,这使得其在应对重大危机时可能显得缓慢和低效,容易被内部的分歧所困扰。

美国的“裂开”可能更多地表现为内部的严重社会分裂和政治僵局,甚至导致国家治理能力的瘫痪。 虽然美国作为联邦国家,其国家认同相对更强,但如果政治极化、文化战争和经济不平等达到某个临界点,其内部的撕裂感可能会非常强烈。虽然大规模的“分裂”成独立国家在短期内不太可能,但如果国家内部的矛盾无法有效化解,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地区或群体感到被“排斥”或“被剥夺”,进而影响国家的整体稳定和凝聚力。

结论:

要断言谁“先裂开”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两者都面临着深刻的挑战,并且这些挑战的发展速度和程度都难以准确预测。

欧盟的风险可能在于其“解体”的可能性, 即通过部分成员国退出或联盟内部合作的严重瓦解来实现。这是一种更为结构性的“裂开”。
美国的风险则可能在于其“内耗”的加剧, 即政治极化和文化分裂导致国家治理失灵,社会信任崩溃,从而削弱国家的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这是一种更为“软性”但同样严重的“裂开”。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两者都存在严峻的挑战。欧盟的挑战更多是关于“一体化进程的未来”和“成员国之间的协调”,而美国的挑战更多是关于“国家内部的共识”和“制度的韧性”。

如果非要猜测,欧盟的裂开(即成员国退出或重要成员国之间的决裂)似乎具有更明确的“路径”和“先例”,特别是如果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或政治动荡导致对现有秩序的根本性怀疑。然而,美国的内部撕裂如果达到极致,其后果可能同样是灾难性的,只是表现形式可能不是大规模的领土分裂,而是政治失能和社会信任的全面瓦解。

最终,哪一个“先裂开”,或者说哪种形式的“裂开”会先发生,取决于许多不可控的内外因素的发展。我们只能持续观察和分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欧盟。

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真正能撑上superpower的超级大国也就四家。

经济三强:美,中,欧

军事三强:美,俄,中

中美俄欧四家,也包含了核武五常,仅有的几个在牌桌上的玩家。

早就有“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没了”的笑谈。其实背后道理也很简单:当日子开始不好过了,冬天来了,大家开始相互抢粮的时候,最脆弱的最先崩溃。

而欧盟恰是这四家里最脆弱的。

军事上没有完整的军事主权:欧盟严重依赖美国领导的北约,而主导欧盟的德国作为二战战败国,军事上被摁的死死的。我在德国读书,看到过联邦军队招兵的摊位前,一群人拿着喇叭敲着锣进行反战抗议。(当时看的我一脸懵逼)老百姓不敢言爱国,生怕扯上纳粹。

俄乌冲突过后,这点等弊端会更加明显。碍于俄国的威胁,他们除了更加依赖美国,对美国言听计从,别无选择。什么?你说友俄?也不看看国际化的欧盟,舆论媒体都被谁买了,喷不死你:)

经济上欧盟对外依存度极高:欧盟火车头德国的经济,严重依赖外部。并且在产业升级的大潮中落后一步,上有美国挤压,下有中国追赶。

出口方面举个例子:看下今年宝马在中国的销量就知道了,都是白花花的银子。立陶宛挺td的时候,出面回旋的是个德国人(好像是西门子的?)咱没点筹码他能顶风出来帮忙说话?日常消费品更不用说,仅去年,中国疫情他们连口罩都断货。还有哪些不依赖进口?

产业升级最好的例子: 新能源车。美国有领军的特斯拉,中国有几家新势力。定价对标BBA油车。尽管德国人也推出了新能源车,但终究慢一步打开市场。新能源车很难完全挤死油车,但只要吃掉一部分份额,德国车企就很难受了。至于对美出口,那更容易被拿捏了。法国有阿尔斯通,德国有排放门,哪个不是被搞。

除此之外,第四次工业革命指向数字经济,数据即是财富,而这里面只有中美在第一梯队。欧盟的数字化建设和程度远不及中国。17年刚来,这边日常还是寄信的。直到疫情之后,网购,线上办公等,才开始加速普及。但碍于起步晚,完全没有本土公司,数据都在美国人手里。而且这边人看重隐私保护,各个部门的数据难以互通。所以本身也不会有什么大数据库。

能源上离不开俄罗斯:看看普京都在家门口打架了,欧洲这帮老爷们,制裁起来都软软弱弱的。原因无他,还得从俄罗斯买油和气。北溪二号停了,但还有再用的北溪1啊。ban swift 喊的震天响,之后也只象征性的ban了一个银行,但听说还有好几百家俄罗斯银行在里面。就为了ban这一个,德国还磨磨叽叽的。

政治上政治主权大部分在美国人手中。民主体制本就是小政府,选票制导致选举严重依赖媒体。但白左媒体都被什么NGO买了,大家心知肚明。反复无常的能源政策,激进的环保,哪一项议题不是被媒体掌握的“政治正确”和“民意”牵着走。何谈长远规划。曾问过德国人,他们对他们的“独立”媒体真的是深信不疑。如果我援引国内的报道,那就是propaganda,因为没有“多种声音”,所以不会是真实的。

随着数字化的加深,传统老欧洲精英,将面临更大冲击。原因也很简单,欧盟民众用的是Google,Twitter,WhatsApp等美国软件。过去美国人还得费劲监听,现在想要啥数据直接查就好了。这次俄乌冲突中,就很明显Twitter在给泽连斯基引流,反对的声音根本发不出来。中国网民沉浸网络多年,见惯了流量明星,套路大家都懂。欧盟选民大多傻白甜,刚数字化不久,咋懂这些套路。

在这种环境下,所谓“大欧洲主义”,根本落实不了。真正的“大欧洲主义”是绕不开俄罗斯的,欧盟的经济+俄罗斯的军事,会是世界上的最大的一极。现在俄罗斯动手了,欧盟境内群情激愤,众正盈朝,又是集会又是表态的,哪里还有回旋的余地?

老大美国和老二中国比赛,老三欧盟和老四俄罗斯却打起来了。当环境变差,事情总是从最脆弱的一环开始崩坏。原本所谓欧盟解散,只是个笑谈。但没想到,美国挑唆俄乌这么一搞,俄欧关系没个5-10年缓和不了。欧盟发展相对稳定,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都是稳定的,有限的。近十年内,又得花大笔钱和精力去和俄罗斯搞对抗,还得应付美国人的抽血,花在科技和民生上的投资,必然不会太多。可俄欧对抗十年,美国和中国笑开了花,一边数着钱,另一边加速进入数字/新能源时代,到时候俄欧一起被边缘化。一旦欧盟衰落过了某个临界点,孤立主义,甚至极右翼纳粹将会登上舞台。届时,欧盟分崩离析,剩下的牌桌上的玩家,将踩着尸体狂欢,迎来下一个繁荣周期。

回到国内,还是不要冒进。非必要,不动武。对抗时代,稳定的基本盘,稳定的经济预期就是最大的武器。加速进入下一个时代,完成产业升级,我相信一定可以的!中美竞争,赢得不一定是最强的,但一定是最稳的。咱几千年的大国,一定能熬死他!

非经济政治专业,谈不了细节,键政只能到这个地步了。希望能看到专业相关的大佬的论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欧盟和美国都面临着各自的内部压力和潜在的裂痕,预测哪一个会“先裂开”需要仔细审视它们的结构、历史和当前挑战。要直接给出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涉及到许多变量和不可预测的因素。但是,我们可以深入分析各自的情况,找出可能导致分裂的风险点。首先,我们来看看欧盟。欧盟是一个由主权.............
  • 回答
    马克龙对欧盟的设想,是将她打造成一个能与美国、中国并驾齐驱的强大经济体。这绝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他执政以来一系列政策和外交举动的核心驱动力。要评价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深入剖析,了解其背后的逻辑、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机遇。首先,马克龙为何会如此强调欧盟的经济自主与强大?这与他深刻洞察到的.............
  • 回答
    关于六成欧洲受访者认为美国正与中俄进行一场“新冷战”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也反映了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和欧洲民众心态的一些关键切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冷战”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极强的历史共鸣和心理暗示。第一次冷战是美苏两大阵营之间长达数十年的意识形态对.............
  • 回答
    最近,关于美国总统拜登可能宣布美国与G7盟友及欧盟共同呼吁取消对俄罗斯“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多家美媒报道,这一举措如果实现,将是对俄罗斯经济施加进一步压力的重要一步,标志着国际社会在经济制裁层面可能采取的又一重大行动。目前来看,这项提议尚未得到官方的最终确认和具体细节的公布,.............
  • 回答
    欧盟与美国在波音空客贸易争端上终于握手言和,这无疑是全球航空业以及跨大西洋贸易关系中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这份协议的达成,标志着长达十多年的补贴纠纷告一段落,为波音和空客这两大巨头以及其背后的产业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为全球贸易的稳定扫清了一个不确定性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份协议的意义,我们需要.............
  • 回答
    美国与欧盟将部分俄罗斯银行移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行动深刻影响了国际金融体系、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全球经济运行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影响及可能的长期后果: 一、事件背景与动因1. 俄乌冲突与地缘政治博弈 2022.............
  • 回答
    2022年2月26日,美国、欧盟、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发表了一份意义深远的联合声明,宣布将俄联邦排除出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国际结算系统。这一举措无疑是对俄罗斯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一次重击,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考量以及历史性的象征意义。SWIFT系统的重要性:为何如此关键?要理解这项禁.............
  • 回答
    美国与欧盟近期关于能源合作的协议谈判进展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涉及液化天然气(LNG)和氢能供应的条款。这一协议不仅关乎双方能源安全,还可能对全球能源格局、地缘政治及气候转型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值得关注的关键信息和背景分析: 1. 协议的核心内容:LNG与氢能的供应保障 (1)液化天然气(LNG)供.............
  • 回答
    美欧关系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议题,其中充满了合作与竞争,有时甚至会因各自利益的不同而产生摩擦。要回答“美国与欧盟会不会为各自利益搞得不欢而散?难道欧盟甘愿被美国压制吗?”这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美欧关系的本质、利益驱动因素以及欧盟的自主性和战略意图。一、 美欧关系的本质:亦敌亦友的复杂联盟美国.............
  • 回答
    如果美国和欧盟达成一致,对俄罗斯石油实施全面禁运,那将对俄罗斯经济和全球能源市场产生一系列深远且复杂的影响。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禁售令,而是一系列连锁反应,触及俄罗斯经济命脉、国际政治格局以及全球能源供应的方方面面。直接的经济打击:俄罗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收入。石油和天然气占其.............
  • 回答
    俄罗斯与欧盟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它们互动中时常出现的紧张和阻碍,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说美国是这其中一个“主要障碍”,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对地缘政治现实和历史脉络的观察之上。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在欧洲的长期战略存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在重建欧洲、对抗苏联扩张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
  • 回答
    近期有美方官员透露,美国将在本月6日与七国集团(G7)及欧盟联手,针对俄罗斯祭出一系列新的制裁措施。这一消息的放出,无疑会引起广泛关注,并预示着国际社会在应对俄乌冲突问题上,将继续采取强硬立场。要理解这些新制裁措施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需要审视其可能涵盖的范围和具体内容。尽管具体细节尚未完全披露,但根.............
  • 回答
    美国官员放出的消息,称将在 6 日与七国集团(G7)以及欧盟共同宣布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这无疑是一个相当重磅的信号。这样的联合行动,本身就说明了西方国家在对俄政策上正在进一步协调和收紧,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通过经济和金融手段,持续给俄罗斯施加压力,以应对其在乌克兰的行动以及其他被西方视为破坏国际秩序.............
  • 回答
    中国、日本、韩国能否构建类似欧盟的经济政治一体化体制,以此来共同应对美国的影响力,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但也非常复杂的设想。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剖析其可行性、潜在的益处、巨大的挑战,以及不同国家间的历史和现实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类似欧盟的体制”究竟意味着什么。欧盟作为一个高度一体化的区域组.............
  • 回答
    欧洲与美国的关系,说起来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一段亲情”,它更像是一段既根深蒂固又充满张力的复杂“婚姻”,随着时代变迁,时而温馨甜蜜,时而争吵不断,但核心的纽带却从未真正断裂。要讲透彻,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细细品味。一、历史的印记与共同的价值观:这是基石,也是老调重弹咱们得承认,.............
  • 回答
    日本和韩国在氢燃料电池技术上的积极布局,确实对全球能源转型产生了显著影响,并引发了许多国家的效仿。与其说是简单的“跟风”,不如说是一种全球性的战略判断和产业机会的捕捉。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并对比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立场。日本与韩国:为何是氢能的先行者?日本和韩国之所以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投入巨大,.............
  • 回答
    同为欧洲前殖民地,为何南美/拉美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差距如此之大?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个层面。虽然南美/拉美(以下简称拉美)和美国/加拿大(以下简称北美)都曾是欧洲殖民地,但它们的发展轨迹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 殖民模式与目的的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深邃,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我们和欧洲发达国家以及美国之间,确实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差距,但同时我们也在快速发展,很多方面也在迎头赶上。要详细说,我们可以从几个大方面来聊聊:1. 科技创新与基础研究: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挑战 核心技术自主性: 这是最常被提及的一点。在一些尖.............
  • 回答
    最近美国调派两万陆军士兵前往欧洲参加军事演习的消息,无疑在国际地缘政治的舞台上激起了不少涟漪。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这是否与中俄两国有关,这并不是空穴来风的猜测,而是源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和长期以来的战略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俄罗斯一直是美国和北约在欧洲战略布局中一个绕不开的焦点。近年来,俄乌冲突的持.............
  • 回答
    美国确实存在不少保守的方面,这与其历史、社会结构和多元文化交织而成。欧洲国家在许多领域则展现出更为开放的态度,这背后也有其独特的文化演进和社会发展逻辑。美国保守的方面:在文化层面,美国的保守体现在对传统价值观的珍视和维护。这包括: 家庭结构与性别角色: 尽管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但美国仍有不少人坚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