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有我一个人觉得性别是顾客隐私吗?
手机号,银行卡号,快递地址,邮箱,都是不包含性别的。
所以这究竟是什么机构,又是使用什么方法,统计出顾客性别的?
如果统计结果是准确的,我对其侵犯隐私问题表示出严正抗议;如果其并未侵犯隐私,那么我对此胡编的统计结果表示严正抗议。
总而言之,给出这个统计结果的机构没____。能堂而皇之的讨论这种统计结果,说明这个媒体没有____。
如果连“数据来源的可靠性”都无法保障,那么回答也就无从谈起。
前几天写过几乎一样的观点,复制下:
当前互联网有个非常糟糕的现象,那就是用摸棱两可的数据来达到影响公众认知的效果。
至于目的是什么,不一定。
可能是纯粹为了流量,可能是想要激发社会矛盾,也可能是把公众当傻子忽悠着玩。
还记得前几天某媒体搞的“00后希望年入百万”调查吧?还记得某招聘平台弄出来的“仅有多少人上班时间达到9小时”吧?
数据来源完全不明,却利用掌控舆论渠道(简单来说上热搜炒作)等形式,让身处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公众,在潜意识当中形成印象,并且大多数公众并不会深究数据来源与调查方法。
如此一来,当他们事后被问及印象时,留下的就是非常简单的“年入百万”或者“9小时”。
而所谓“6成男性买粉色”,也同样是基于这个逻辑,试图达到一种引发争议、左右印象的结果。
它哪怕编一个“街头调查,发现粉色iphone用的大多数都是男人”,也比没头没脑的新闻有用。
我认为目前在进行互联网生态治理时,必须要将这种“让毫无根据的信息占据重要舆论曝光渠道”的现象消失。
当然,想解决这个问题的阻力必然很大,可如果不去做……
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被这种“无来由信息+高频率曝光”的手段,变成听到关键词就流口水的——
巴甫洛夫的狗。
查出消费者的性别,在大数据时代,应该不困难吧?
至于说为什么被6成男性购买,和自媒体大力的宣传密不可分。
比如钟文泽、小白测评等,在他们动不动全网几百万的播放量的iPhone13系列测评视频里,向大家极力宣称:粉色版本的iPhone是最值得购买的。男生女生都适合,男生更适合。
吴晓波曾经采访过王自如,王自如表示测评锤子T1那期节目播出之后,让锤子失去了几十万的订单。
可见科技自媒体这个新兴的媒体形式的影响力。
当然,那时候王自如声誉还没有臭。
这些自媒体极力给大家推荐粉色系的iPhone13,或许这是苹果营销部门的一种策略,也是吸睛的一种。
比如这个提问就上了热榜。
昨天我上手看了一眼,那种粉色,和女孩子平时穿用的粉色还是不太一样。
在不同的光源和可视角度下,颜色是变换不定的,还有一些淡金色的味道。
这种粉色的iPhone属于是男女通吃。
当然, 黑色白色才是最最耐看的颜色,不要跟风,不要觉得大家都说这个粉色好看,那么你在短时间之内,你喜欢了这个粉色。
其实内心深处你不喜欢粉色,那么你不要买,买完过一段时间你肯定会后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