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配色实际上就是车漆领域的香槟金,首饰领域的玫瑰金。属于土豪金的变种。
虽然名字里边带粉。但它本质上是金色而不是粉色。
把这个粉色iPhone跟标准的粉色多比较,来回看看,只要你的屏幕色彩正常,应该看到的就是正常色彩。你会发现,两者一比较,那款iPhone怎么看都不像粉色,对吧?因为它确实,不是粉色,只能说有那么一点点粉色的感觉而已。
另外,60%这个来源已经有了,是来源于京东,而京东的用户本来就是60%是男性。所以这个意思是,因为京东本来就有60%用户是男性,所以如果60%男性购买了粉色iPhone,那说明购买粉色iPhone的男女比例没有差别。原因我已经指出来了,因为这款颜色事实上并不是真正的粉色,虽然名字叫粉色而已。
顺便吧,苹果不是没充电器么,这有个粉色充电器,点进去看看,不买没关系,哈哈。
当前互联网有个非常糟糕的现象,那就是用摸棱两可的数据来达到影响公众认知的效果。
至于目的是什么,不一定。
可能是纯粹为了流量,可能是想要激发社会矛盾,也可能是把公众当傻子忽悠着玩。
还记得前几天某媒体搞的“00后希望年入百万”调查吧?还记得某招聘平台弄出来的“仅有多少人上班时间达到9小时”吧?
数据来源完全不明,却利用掌控舆论渠道(简单来说上热搜炒作)等形式,让身处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公众,在潜意识当中形成印象,并且大多数公众并不会深究数据来源与调查方法。
如此一来,当他们事后被问及印象时,留下的就是非常简单的“年入百万”或者“9小时”。
而所谓“6成男性买粉色”,也同样是基于这个逻辑,试图达到一种引发争议、左右印象的结果。
它哪怕编一个“街头调查,发现粉色iphone用的大多数都是男人”,也比没头没脑的新闻有用。
我认为目前在进行互联网生态治理时,必须要将这种“让毫无根据的信息占据重要舆论曝光渠道”的现象消失。
当然,想解决这个问题的阻力必然很大,可如果不去做……
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被这种“无来由信息+高频率曝光”的手段,变成听到关键词就流口水的——
巴甫洛夫的狗。
买了又不一定是给自己用。
你以为有多少男性的钱的使用权是男性自己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