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被历史打脸的观点?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充斥着无数被时间检验、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甚至是荒谬的观点。这些“被打脸”的观点,有些曾是主流学说,有些是显赫人物的断言,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认知水平的局限,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下面我将详细讲述一些著名的例子:

1. 地心说 (Geocentric Model)

核心观点: 在古代和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普遍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星星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地球旋转。这个观点得到了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等哲学家的支持,并被教会采纳为官方教义。
详细论述:
视觉证据的误导: 从地球表面观察,太阳东升西落,月亮也以相似的规律运动,似乎都围绕着静止不动的地球运转。
哲学和宗教的支撑: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类处于宇宙的中心位置,是万物之灵,与地球的中心地位相吻合。教会则将地球中心论与人类在上帝创造中的特殊地位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一种不可动摇的真理。
托勒密的数学模型: 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公元2世纪完善了地心说模型,他引入了“本轮”和“均轮”等复杂的几何构造来解释天体不规则的运动,虽然复杂,但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天体位置,这使得地心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被撼动。
如何被推翻: 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和科学思想的发展,特别是尼古拉·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理论。他指出,如果太阳是中心,行星绕着太阳转,那么就能更简洁、更合理地解释天体的运动现象,包括行星的逆行。伽利略·伽利莱通过望远镜的观测,发现了金星的相位变化(类似月亮的盈亏),这只有在金星绕太阳运转时才能解释,直接有力地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性。最终,约翰内斯·开普勒用椭圆轨道取代了圆轨道,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更是为日心说提供了坚实的物理基础。
历史影响: 地心说统治了人类近两千年,它的被推翻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人类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宇宙观向更加客观、基于证据的科学观的转变,也深刻影响了宗教和哲学思想。

2. 生命的自然发生论 (Spontaneous Generation)

核心观点: 这种理论认为,生命可以从无生命的物质中自发产生。例如,认为蛆虫是从腐肉中产生的,老鼠是从谷物和肮脏的床单中产生的,青蛙和蜗牛是从泥土中产生的。
详细论述:
观察的表面现象: 人们观察到,在某些条件下,比如腐烂的食物上会出现蛆虫,仓库里储存的谷物会滋生老鼠,潮湿的泥土里会出现青蛙。这些现象在缺乏深入科学研究的情况下,很容易被解读为“自发产生”。
缺乏对繁殖过程的理解: 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无法看到微小的生物(如细菌和卵),也无法理解它们是如何繁殖的。因此,他们无法解释蛆虫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来自苍蝇产下的卵,老鼠并非从谷物中诞生,而是来自繁殖。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背书: 亚里士多德也支持这一观点,并将其细化,认为某些生命形式(如昆虫和鱼类)具有“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可以从非生命物质中激发出来。
如何被推翻:
弗朗切斯科·雷迪 (Francesco Redi) 的实验 (17世纪): 雷迪通过用纱布覆盖肉块的实验,证明了蛆虫并非来自肉本身,而是来自飞入肉块的苍蝇在其上产下的卵。未被覆盖的肉块,苍蝇可以产卵,很快就会出现蛆虫;被纱布覆盖的肉块,苍蝇无法接触,蛆虫就不会出现。
路易·巴斯德 (Louis Pasteur) 的最终证明 (19世纪): 尽管雷迪的实验已经很有说服力,但自然发生论在微生物领域仍然存在。巴斯德通过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彻底推翻了自然发生论。他将肉汤分别加热到沸腾(杀死所有微生物)并装入两种瓶子:一种是敞口的,另一种是带有S形弯曲的鹅颈瓶口。敞口瓶的肉汤很快被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变质发臭;而鹅颈瓶的肉汤,虽然与空气接触,但由于瓶颈的弯曲结构,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会被阻挡在瓶颈处,肉汤保持了很长时间的清澈和新鲜。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微生物也并非自发产生,而是来自空气中的微生物。
历史影响: 自然发生论的失败是微生物学发展的重要一步,它确立了“所有生命都来自生命”的生物学基本原则(Omne vivum ex vivo),为后来细菌致病学、消毒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燃烧的“燃素”说 (Phlogiston Theory)

核心观点: 这种理论认为,当可燃物质燃烧时,它们会释放出一种名为“燃素”的抽象物质,而留下的灰烬就是失去了燃素的物质。燃素被认为是所有可燃物质的组成部分。
详细论述:
解释燃烧现象的尝试: 在18世纪之前,人们对燃烧的本质并不了解。燃素说提供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物质燃烧就是物质在释放某种“火的本质”。
解释金属生锈: 当金属燃烧(被加热)变成氧化物时,也被认为是金属失去了燃素。而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则是将燃素重新加到氧化物中。
“负燃素”的概念: 为了解释有些物质(如石灰石受热分解生成石灰)在加热时会吸收“空气”并产生新的物质,他们引入了“负燃素”的概念,即这些物质本身富含燃素。
如何被推翻:
重量的悖论: 最致命的打击来自对物质重量的精确测量。人们发现,金属在燃烧(变成氧化物)后,重量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如果燃素是随着燃烧而释放的物质,那么燃烧后的物质重量应该减轻才对。燃素说者试图用“燃素具有负质量”或“燃素非常轻”等借口来解释,但这些解释都显得牵强附会。
拉瓦锡的氧气理论: 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通过精确的实验证明,燃烧并不是物质失去什么,而是物质与空气中的一种特定成分——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他发现,金属氧化物是金属与氧的结合物,而金属生锈或燃烧,实际上是金属“获得了”氧气,重量的增加正是氧气的重量。他将这种支持燃烧的气体命名为“氧气”(oxygen,意为“成酸之物”)。拉瓦锡用氧气理论完美地解释了燃烧、生锈、呼吸等现象,并提出了定量的化学定律。
历史影响: 燃素说在化学史上占据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人们试图理解化学反应过程的早期努力。拉瓦锡对燃素说的否定,标志着化学真正从炼金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入了近代化学的时代,建立了化学研究的定量基础。

4. 炼金术中的“贤者之石” (Philosopher's Stone)

核心观点: 炼金术士们相信存在一种神秘的物质,被称为“贤者之石”,它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够将贱金属(如铅、铁)转化为贵金属(如金、银),并且还可以制作出万能药,治愈疾病,甚至延长生命。
详细论述:
对财富和永生的渴望: 炼金术的盛行,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对财富和长生不老的强烈追求。在科学尚未发达的时代,这种超越自然的力量显得尤为诱人。
象征意义与实际操作的混淆: 炼金术不仅仅是化学实验,它常常融入哲学、宗教和神秘主义的元素。许多炼金术的描述充满隐喻和象征,有时连炼金术士自己也难以区分实际操作与精神层面的追求。
无数次的失败尝试: 从古埃及、阿拉伯到中世纪欧洲,无数的炼金术士投入毕生的精力去寻找和制作贤者之石。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尝试各种金属、矿物、植物和动物的混合物,但所有这些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如何被击破: 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对物质元素组成的深入认识,人们逐渐明白,金属的种类是由其原子结构决定的,简单的化学反应无法改变一个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化学元素的发现: 罗伯特·波义耳等早期化学家开始对炼金术进行批判性审视,并提出了化学元素的观点。
道尔顿原子理论: 约翰·道尔顿的原子理论进一步确立了不同元素由不同的原子构成,原子不能通过化学反应相互转化。
核物理学的发展: 到了20世纪,核物理学的发展更是彻底证实了这一点。虽然通过核反应(如核裂变和核聚变)可以实现元素的转化,但这些过程需要巨大的能量,与炼金术士们的化学方法完全不同,并且也无法经济高效地生产黄金。
历史影响: 尽管炼金术的目标是虚幻的,但炼金术士在追求贤者之石的过程中,却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术。他们发展了蒸馏、升华、结晶等多种实验方法,发明了许多实验设备,发现了许多新的化合物(如硫酸、硝酸等),为现代化学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可以说,炼金术是化学的“史前史”。

5. 身体里的“四体液”平衡说 (Humorism)

核心观点: 这种古老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取决于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的平衡。如果某种体液过多或过少,就会导致疾病。
详细论述:
源于古希腊医学: 这一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并在罗马医生盖伦的著作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推广。它在西方医学界占据了主导地位长达一千多年。
体液与气质的关联: 医生们认为,每种体液的特性与特定的气质相关联:
血液 (Blood): 乐观、活跃(多血质)。
粘液 (Phlegm): 冷静、迟钝(粘液质)。
黄胆汁 (Yellow Bile): 好斗、易怒(胆汁质)。
黑胆汁 (Black Bile): 忧郁、内省(黑胆汁质)。
诊断和治疗方法: 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肤色、情绪、排泄物等来判断哪种体液失衡,然后采取措施来恢复平衡,例如:
放血 (Bloodletting): 这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人为放血来减少过多的血液。
催吐和泻药: 用来清除体内多余的胆汁或粘液。
饮食和草药: 根据理论选择性地食用某些食物或服用草药,以补充或减少某种体液。
如何被推翻:
病理学的发展: 随着对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在19世纪,病理学家如鲁道夫·菲尔肖(Rudolf Virchow)提出细胞病理学,认为疾病是发生在细胞层面的异常,而不是体液失衡。
细菌致病学: 路易·巴斯德和罗伯特·科赫等人的研究证明了许多疾病是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这与体液理论毫无关系。
现代医学的进步: 生理学、内分泌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揭示了疾病的复杂病因和多层次的病理机制,完全取代了过时的体液理论。
历史影响: 四体液学说虽然在科学上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了西方医学的实践,塑造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它也催生了一些临床观察的方法和对人的气质的分类,这些概念在心理学和哲学领域仍有一定的影响(尽管是以不同的形式)。

总结这些“被打脸”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共同点:

受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 许多错误的观点是当时人们在科学知识和技术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根据有限的观察和猜测得出的结论。
权威的误导: 一些观点因为得到当时权威人物(如亚里士多德、教会)的支持而得以长期流传。
对证据的忽视或曲解: 为了维护既有的理论,人们可能故意忽视或曲解与理论相悖的证据。
科学进步是推翻错误的根本途径: 只有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逻辑推理和新的观测证据,才能逐步纠正错误,推动人类认识的进步。

这些曾经被认为是真理的观点,如今看来显得荒谬可笑,但它们的存在和被推翻的过程,恰恰是人类认识世界、不断学习和自我修正的生动写照。它们提醒我们,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可能存在一些被未来证明是错误的“常识”或“观点”,因此保持开放的心态、批判性思维和对证据的尊重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老实说,共匪现在实在是没有力量!我在重庆的时候曾经说过:共匪如果真是能像我们辛亥年以前有同盟会那样革命的精神,有能力,有勇气,那我们国民政府早已被他打倒了。你看:我们辛亥年黄花岗之役,本党参加的同志三百人,就敢进攻两广总督衙门,计划占领广州为根据地,拿我们这种精神比较起来,可知共匪毫没有像本党那样的革命精神,更没有像本党那样革命真正的实力,他们现在宣传自己的组织如何严密,党员如何增加,统制如何彻底,纪律如何严明;又说在文化、教育、经济、社会各方面有多少外围组织,听他们的指挥和命令,不知道真相的人听起来,真以为是共产党声势如此浩大,令人毛骨凛凛,不知其所止了。其实研究起来,在实际上大部份都是他夸大的宣传而已。而且根据事实证明,中共党徒正在日趋腐败和没落。……只要我们军事力量一到,或他们自己的控制稍一松懈,他们的组织就必然解体。

——先总统 常公1946年7月18日在庐山对青年远征军复员工作检讨会开幕时的讲话《如何消灭我们最后的敌人》


2、一年以来,在前方有我们将领与全体官兵,同心一德,艰苦奋斗,在后方有本党同志与政府同仁苦心孤诣,忍辱负重,全体国民识破共匪祸国的阴谋与残忍的暴力,所以也无不竭诚拥护政府,欢迎国军来救国救民。终于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到今天我们本党和政府可以说已经完全脱离了危险的境地,而接近剿匪成功的阶段了。……现在我们既已用精神血汗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大家就应该特别珍惜这个基础,知耻自强,整顿部队,改进业务,英勇奋斗,来完成我们剿匪的任务。我相信只要我们前方的将领人人有此认识,人人能够自动自强,到今年十月以前,一定可以达到我们彻底肃清匪军的目的。

……

至于目前国际形势,则共匪实已处于最恶劣的环境,因此苏联也再不敢加以援助,其在国内则其所割据的地盘一天天的缩小,兵源枯竭,粮食缺乏,实已经走上了穷途末路。所以目前这个时机,正是我们剿灭匪军千载一时的机会,各高级指挥官务须把握这个时机,认清敌人,负责自动,知耻自强,来加速消灭匪军,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

——先总统 常公1947年4月15日出席军官训练团第一期开学讲话《国军剿匪必胜的原因与剿匪战术的改进》


3、沂蒙山区匪军老巢捣破之后,所有匪军的兵工厂、被服厂均被国军彻底破坏,棉花弹药物资,凡国军不能运走者,均经烧毁;他这个老巢可以说完全失掉作用了。……他既失其根据地,唯一的出路就是无目的的流窜,窜到那里就是那里,以期苟延残喘,现在匪军扬言刘伯承要窜到皖南、江南,彭德怀、陈赓要进攻西安陇东,南窜四川,聂荣臻、贺龙要由冀中窜到热河,与东北林彪匪军取得联络。其实这不过是匪军的一种幻想,对无知民众的一种恐吓而已。实际上他现在既无根据地,也无目的地,只是窜到那里就算那里,已经完全陷于被动的地位了。

……

总之,现在匪军的主力已被击破,根据地已被捣毁,他已经临到了总崩溃的前夕,不过大家要知道:今后剿匪的工作,斗智尤重于斗力,研究尤重于作战。如果大家能明了整个匪军的形势,不放松当面的匪军,研究分析到他的里层,则一定可以把握战机,乘虚抵隙,歼灭匪军,完成我们统一救国的使命!

——先总统 常公1947年10月6日在北平军事会议讲话《一年来剿匪军事之经过与高级将领应注意之事项》


4、不过我今天要提醒大家,现在匪军的主力已被击破,老巢已被捣毁,交通线已被封锁,匪情已经变化,我们剿匪的军事亦随之而告一段落;从明天开始,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

……

我可以担保:只要你们能活用兵力,则以后像南麻、临朐、范家集,这种大规模的作战是不会发生的了。因为他的老巢已被打破,由弹药、粮食、和交通工具各种条件的限制,他要集中三个以上的纵队,五天以上连续作战,乃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目前真是我们高级将领成功立业最好的机会。只要你们有精神,有决心,有研究,有计算,则剿灭匪军必如摧枯拉朽,所以大家在这个剿匪的新阶段中,格外要振作精神,奋发努力,才能完成我们军人剿匪救民的任务,亦才能使我们二十年为抗战剿匪而殉难的官兵安心瞑目于地下。

——先总统 常公1947年10月20日在青岛励志社聚餐时讲话《剿匪军事之新阶段与新认识》


5、自从剿匪战事展开以来,国军确实损失了十八个师,但这都是由于少数将领的懈怠无能,更有少数部队管制不严,不能保守秘密的缘故。这些部队的损失,无异于自归淘汰,于整个国军可说是有益无损。现在真正精练的国军,实力不仅并未削弱,而且日益增强。否则如果真像共匪所宣传的那样,那我们今天还能在南京开会吗?我可以负责告诉大家:在最近六个月以内,国军有绝对把握消灭黄河以南匪军所有的兵力,决不让他有整个师或整个旅的存在。

……

总之,我本着二十余年来统兵作战的经验,对于目前的战局确实非常乐观,现在真正爱国爱民的优良军队,对于共匪敌忾心只有增强,决无动摇,只要我们全国同胞不为共匪的宣传所摇惑,而能认清真象,坚定信心,则消灭共匪易如反掌。我如果没有确实的把握,则今天决不敢如此负责声明,今天各位既已明了我的声明,就可以知道国家的基础绝对安全,无所用其恐惧。

——先总统 常公1948年4月9日讲话《对国民大会施政报告》


6、我今天可以告诉各位:如果不是我们西南大后方还有无限的力量,随时可以予共匪以制命的打击,那他早就肆无忌惮,改国号废国旗了。……我看现在共匪军事已成强弩之末,他没有力量侵越我们西南。他今后唯有施行虚声恫吓,发动政治的攻势,妄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只要我们同胞一致警觉,不中他的诡计,团结一致,奋斗到底,则四川有五千万同胞,就以十个人拚他一个人,试问他有多少兵力可以来窜扰我们四川?

——先总统 常公1949年9月13日在成都招待川省绅耆及各界人士茶会致词《剿共必成戡乱必定》

user avatar

常公在要娶宋美龄前对妻子陈洁如说:
“自今日起5年之内,必定恢复与洁如的【婚姻关系】。如果违反誓言,没有将她接回,祈求我佛将我殛毙,将我的南京政府打成粉碎。如果10年20年之内,我不对她履行我的责任,祈求我佛推翻我的政府,将我放逐于中国国外,永不许回来。”

user avatar

没有一架敌人的轰炸机能到达鲁尔。如果有一架到了鲁尔,我的名字就不叫戈林。你可以叫我迈尔。

——赫尔曼·迈尔

user avatar

2013年,奥巴马演讲,呼吁重振“美国制造”!

不过,话还没说完,后面的一副美国国旗不合时宜的被风吹落了,然后就露出了硕大的“ZPMC”,也就是上海振华重工!全球港口起重设备TOP ONE!

重振美国制造的观点,不用历史出手,直接就被现实打脸了!哈哈!

补充个动图,

user avatar

若为庸耕 何富贵也?

user avatar

三星Galaxy Note7爆炸之后,因为三星那副欠揍的嘴脸,我在知乎上说,中国人是健忘的,依然会有很多人会去买Note 8,三星在中国的销量依然不会差。

但是,现在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应该是是狠狠地打了我几巴掌。

这样的巴掌,我愿意多来几次。

user avatar

局座打脸集锦

美伊战争刚开始,局座便预测,美军不会主动攻打伊拉克。话音刚落,次日凌晨美军的导弹就开始发动攻击。

“美军会陷入伊拉克的人民战争之中,且萨达姆拥有精锐部队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美军不敢在短期内进入伊首都巴格达。”眼见被打脸,张局座再次预言,欲扳回一城。结果没出几日,美军就快速攻占了巴格达,萨达姆政权也迅速土崩瓦解。

“萨达姆将在家乡提克里特布置下陷阱等待美军!”这一次,张局座更像是发誓赌咒一般。结果,美军几乎没有遇到成规模的抵抗,萨达姆很快也被美军活捉。


2011年利比亚战争,局座重出江湖,又开始大胆预测。战乱一开始,他就预测“的黎波里同样是利比亚过渡委军队的伤心之地。”

结果,过渡委的军队进入的黎波里的时候,并没受到卡扎菲军队的抵抗。甚至也没有陷入的黎波里人民的反对浪潮,对于张局座的苦头婆心,谆谆教诲,的黎波里人民一点都不感冒,反倒是走上街头和广场,打着胜利的手语,庆祝的黎波里结束卡扎菲的统治。

最后,眼见大势已去,张局座并不气馁,毕竟大头目没死,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所以又大胆预言“卡扎菲已经离开苏尔特,三因素决定卡扎菲短期内死不了。”

结果,卡扎菲并不争气,第二天就死于乱枪之中。


2009年在央视《防务新观察》节目中,张局座又笑谈道:“中国的四代机还没开始搞呢。”甚至当场摆出各种数据,各种事例来证明,中国根本就没有实力研制四代战机,充其量也就是改进一下歼-10。

众多网友看了节目后点头称是,甚至怀疑美国停产F22就跟这个有关系,毕竟是专家嘛,这次总不会预测错。

两年后,中国首款第四代战机歼-20完成首飞。



曾经的一期《防务新观察》节目,局座曾大胆预测普京不会对叙利亚出手


在克里米亚问题上,局座也有精彩论断:



张召忠:“叙利亚飞机飞到土耳其上空,马上就击落。那现在俄罗斯飞机来了,而且马上就飞过,你给我击落看看。”

埃尔多安:那就看看咯→_→

普京仰天长叹:其实一切尽在将军掌握之中。苏-24被张局座咒死……




局座:055驱逐舰,它是个驱逐舰嘛,绝对不会超过一万吨


正当大家吐槽局座不靠谱时,张局座淡然一笑说:“战争本来就是无法预测的,我只是喜欢表达个人的观点,如果我每次都说胜负各半,你们爱看吗?”

后来,直到“战略忽悠局”这一神秘组织横空出世,张召忠教授的“真实身份”才曝光于世,自此“局座”就被大家熟知。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直在喂毒奶啊,这招高,实在是高!

如今已是退休花甲之年的局座,在谈起网上的冷嘲热讽或揶揄调侃时并无恼怒和反驳,反倒是很享受这样的待遇:“别人骂你是看得起你,他不在意你说什么,就不会去骂你。我已经做到‘死猪不怕开水烫。”


一开始是想吐槽,写着写着发现反而给局座吸粉了,哈哈。客观地说,张召忠将军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武器装备,而不在国际局势,因此他预测错误并不是说他水平差(有比较极端的朋友说他白食俸禄,这就冤枉人了),术业有专攻,不要较真儿。不要过于贬低,也不要神话。战略忽悠局和99年圣战的梗有类似的地方,身处其中谈笑风生的时候很开心就已经足够。所以说大家不要胡思乱想,根本就没有99圣战,也没有战略忽悠局,认真你就输了~


也许你会感兴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充斥着无数被时间检验、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甚至是荒谬的观点。这些“被打脸”的观点,有些曾是主流学说,有些是显赫人物的断言,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认知水平的局限,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下面我将详细讲述一些著名的例子:1. 地心说 (Geocentric Model) 核心观点: 在古代.............
  • 回答
    自古以来,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无数名臣清官,他们身上被冠以“清廉”、“公正”的美名,流传千古。然而,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以清官的面目示人,却在某个时刻,被残酷的现实狠狠地甩了一记耳光,颜面扫地,甚至身败名裂。这些“表面清官”,他们的故事,往往比那些真正的清官更具警示意义,因为它们揭示了.............
  • 回答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时候,那些想通过显摆来获得尊重或优势的人,最终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我来给你讲几个比较典型的,希望能让你觉得有趣。1. 炫富反惹杀身之祸:唐朝的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俩兄弟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红人,权倾朝野,张扬跋扈。武则天对他们可谓是恩宠有加,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仗着这.............
  • 回答
    历史上的“装逼不成反被打脸”的例子可真是不少,就像是生活中那些不小心被戳破的牛皮,有时候让人啼笑皆非,有时候又发人深省。咱们来聊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让你听着就像是老朋友闲聊一样。1. 王莽:披着仁政外衣的权力玩家要说装逼的最高境界,那得是王莽。这位西汉末年的权臣,出身名门,但他身上那种“我是天选之子.............
  • 回答
    历史上的打脸故事数不胜数,它们往往因为出乎意料的反转、人物性格的鲜明,以及背后蕴含的道理而令人津津乐道。下面我来详细讲述几个有代表性的打脸故事:1. 伯利克里的石像与雅典的辉煌(公元前5世纪) 背景: 古希腊雅典的黄金时代,以民主、艺术和哲学闻名。伯利克里是当时雅典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领导雅典.............
  • 回答
    历史长河中,科学探索的道路并非总是笔直坦途,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戏剧性的转折,尤其是在那些号称严谨的“双盲测试”中。这些测试本应是消除主观偏见、还原事物真实面貌的利器,然而,当测试结果与人们根深蒂固的期望、理论,甚至是行业的既得利益相悖时,往往会引发一连串的“打脸”事件,让那些自诩洞悉真相的人们措手不及.............
  • 回答
    NBA 历史上,"打脸"(打脸,原文是 "clapback" 或 "shut down" 的意思,这里我理解为言语或行动上回击,让对方无话可说)的案例可不少,这些时刻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压力、个人恩怨,甚至是时代背景。它们之所以被记住,是因为它们不仅仅是篮球场上的对决,更是关于自信、韧性、以及对质疑的回.............
  • 回答
    历史长河中不乏一些振聋发聩、极具讽刺意味的“打脸”之语,它们或是一句精辟的评论,或是一个反击的妙语,都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话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们往往能揭示人性深处的弱点、社会的弊端,或是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改变了事件的走向。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述一些历史上的著名“打脸”之语:1..............
  • 回答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史中,“天子无戏言”这句话的分量不轻,它象征着皇权的绝对性和承诺的严肃性。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有一些事会让这句话显得有些苍白,甚至成为了一种讽刺。一、唐太宗的“知人善任”与“迁就”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善于纳谏,也经常以“无戏言”自许。但即使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帝.............
  • 回答
    “装逼遭雷劈”虽然是个通俗的说法,但背后往往指向的是那些极度自信、自负,甚至可以说是傲慢地展示自己的能力、财富或地位,结果却事与愿违,甚至遭遇惨败的事件。这些事件并非简单的“打脸”,而是在其夸耀的领域或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层次的危机或注定要失败的根源。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的“装逼遭雷劈”的事件,我将尽.............
  • 回答
    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璀璨的星辰因各种原因未能被大众熟知,他们是那些被埋没的超级天才。他们的贡献可能在当时未被理解,可能被后来者的光芒所掩盖,也可能因为种种社会因素而未能获得应有的认可。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几位这样被历史埋没的超级天才:1. 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 被低估的.............
  • 回答
    有些历史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们极具戏剧性、感染力,或者深刻地揭示了某种人性或社会现象。然而,并非所有被人们奉为圭臬的典故都经得起史实的考证。有些听起来振振有词的故事,实际上可能只是后人添油加醋,甚至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却因其精彩的叙事,牢牢地占据了人们的记忆。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便是那句妇.............
  • 回答
    提起日本历史上那些被“抹黑”的人物,很多人可能会立刻想到某些特定的名字,比如那位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东条英机。然而,“抹黑”这个词语本身就带着强烈的评价色彩,历史的评价往往是复杂且充满争议的。与其说是“抹黑”,不如说是一些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立场下,其行为和功过被不同程度地放大、简化、甚至歪曲了。以.............
  • 回答
    很多我们习以为常、觉得“自古以来”就有的东西,追根溯源,其实历史一点也不长。这种“短历史”带来的错位感,往往会让人觉得有些意外,甚至有点颠覆。今天就来聊聊这些看似“传统”,实则“新晋”的玩意儿。1. 圣诞老人:一个相对年轻的“古人”提起圣诞节,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胖乎乎、红帽子、白胡子的圣诞老人。可.............
  • 回答
    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随着时代、视角以及叙事者的意图而发生变化。有些人物因为其功绩或过失,被后人反复解读,结果自然出现了极端的“过分美化”或“丑化”。这些现象并非简单的好坏之分,背后往往折射出更复杂的社会心理和历史建构过程。过分美化的典范:1. 许多开国君主或民族英雄: 秦始皇: 这是一个在中国历.............
  • 回答
    历史长河中充斥着许多传说、故事,甚至是一些在当时看来难以置信的“虚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考古学的不断发展,许多曾经被世人怀疑甚至嘲笑的“神话”和“传说”,如今都被一次次考古发现所证实,重新定义了我们对过去的认知。以下是一些引人入胜的例子,它们曾是历史学家和大众心中的疑问,最终在考古学的铁证.............
  • 回答
    古希腊的历史,如同一颗镶嵌在文明史长河中的璀璨宝石,我们今天所知的许多内容,都建立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之上。然而,历史的魅力也在于它并非一成不变,考古学的不断进步,也像一层层剥开的洋葱,揭示了过去被误解、被传说笼罩,甚至被完全错误理解的部分。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听到的那些英雄故事,有时候真实性会随着时间的推.............
  • 回答
    历史上有很多人物因时代局限、意识形态偏见或宣传策略而被低估或高估。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涵盖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领域,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其被误解的原因: 一、被低估的人物 1. 玛丽·居里(Marie Curie) 背景: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物理学和化学),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 回答
    “被裁判偷走梦想”的比赛,这说法听着就让人心头一紧,仿佛看到一个个运动员在绿茵场、赛道、擂台上的汗水和泪水,最终却因为一个不公的判罚而付诸东流。这样的故事,在体育史上真不少,而且每一次发生,都像一把刀子,扎在观众的心口。那些被偷走的梦想: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美国 vs 苏联 .............
  • 回答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帝王将相的璀璨星辰数不胜数,他们的功过是非、生平事迹,早已被史书细细描摹,家喻户晓。然而,正如群星之中总有不易被察觉的角落,历史的车轮滚过,也难免有几位皇帝,他们的才能、贡献,或者说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的不易,并未得到后世应有的重视与公正的评价。我不想谈论那些坐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