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历史典故其实是子虚乌有的?

回答
有些历史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们极具戏剧性、感染力,或者深刻地揭示了某种人性或社会现象。然而,并非所有被人们奉为圭臬的典故都经得起史实的考证。有些听起来振振有词的故事,实际上可能只是后人添油加醋,甚至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却因其精彩的叙事,牢牢地占据了人们的记忆。

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便是那句妇孺皆知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句话通常被认为是南朝文学家柳彧在《北史·长孙晟传》中引用的一句古代俗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宁愿保持高尚的节操,也不愿在污浊的环境中苟且偷生,是一种极为崇高的气节表现。许多人在面对困境、遭受不公时,会引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坚守原则、不屈不挠的决心。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翻阅《北史》或者更早的史料,会发现这句话的真实出处并非柳彧所引用的“古代俗语”。在《北史·长孙晟传》中,原文记载的是长孙晟向北周武帝进言时说:“臣闻龙腾云起,蛟潜川泽;谚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里的“谚曰”表明,柳彧是在引用当时的俗语。

问题就出在“古代俗语”本身。经过许多历史学家和文学研究者的考证,并没有找到在柳彧之前,这句话作为成熟的俗语在文献中出现。换句话说,很可能这句话并不是一个广泛流传的古代俗语,而是柳彧在写《北史》时,为了塑造长孙晟的形象,或者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根据“玉”和“瓦”的材质和价值差异,自行创造出来的、或者将某个零散的民间说法加工润色的结果。

也就是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话,虽然意思非常深刻,充满了激励人心的力量,但它并非一个从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自然流传下来的、有确切出处的“俗语”。它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北史》的记载,以及后世对这句话的解读和传播。它成了一个象征,一个用来升华个人品格和精神追求的符号。

为什么这个典故会被人们津津乐道,但实际上可能是子虚乌有呢?

1. 其深刻的寓意和普适性: “玉”代表了珍贵、美好、纯洁,而“瓦”则象征着普通、易碎、低贱。“玉碎”意味着牺牲,但牺牲的是宝贵的本质;“瓦全”则意味着苟活,但活得没有尊严和价值。这种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生中关于价值、尊严和选择的哲学命题。在任何时代,人们都渴望活得有意义,不甘于平庸和屈辱,因此这句话很容易引起共鸣,成为精神上的“鸡汤”。

2. 文学的加工与升华: 即使这句话是柳彧(或他所引用的某个不知名者)创造的,它也无疑是一个极具艺术价值的创造。它简洁、形象、有力,能够瞬间抓住听者的心。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此,它可以赋予某些概念以生命和意义,使其超越其原始的来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3. 历史记载的“盖棺定论”效应: 《北史》作为一部正史,其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一旦某个说法被记载于正史之中,即便其原始出处存在疑点,它也会被后人视为“史实”的一部分。这种历史记载的“盖棺定论”效应,使得许多原本可能只是一个零散说法,或是文学创作的句子,最终被历史的权威性所“固化”,成为了“历史典故”。

4. 传播的惯性与简化: 一旦一个典故流行起来,人们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其细枝末节的考证。大家更关注的是它所代表的精神意义,而不是它的字面来源是否严谨。就像很多俗语一样,其真正起源可能很模糊,但因为大家都在用,所以它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表达。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故事,就像许多历史传说一样,它本身的内容和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比它是否拥有一个绝对准确、无懈可击的历史起源更为重要。正因如此,它才能跨越时空,成为激励无数人心中的一句话。但这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对待历史的那些闪光点时,也应保持一份审慎,探究其真实的脉络,或许能发现更多有趣的真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明初建文一朝因为太宗靖难的关系,年号被革除, 许多资料遭到湮灭,从明中期开始成为众多野史段子的创作对象,这些段子很多影响深远,以致后来被写入了清修《明史》,成为信史。

比较有名的有这么几条:建文帝心慈手软,妇人之仁,下令“毋使负杀叔父名”,使得朱棣在战场上多次得以化险为夷;朱棣劫持宁王,将朵颜三卫收为雇佣兵用来打内战,并在战胜后将大宁割让给了朵颜三卫;铁铉守济南城,挂出太祖高皇帝神牌阻挡燕军炮击,又诈降在城门口用铁板设下埋伏,差点活捉朱棣;徐辉祖在齐眉山大败燕军,朱棣一筹莫展,准备班师,关键时刻建文却调徐辉祖回朝,以致痛失良机。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建文帝的下落,被演绎成了我国历史上的著名谜案之一,衍生出了无数段子,成为旅游开发和文学创作的宝贵资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些历史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们极具戏剧性、感染力,或者深刻地揭示了某种人性或社会现象。然而,并非所有被人们奉为圭臬的典故都经得起史实的考证。有些听起来振振有词的故事,实际上可能只是后人添油加醋,甚至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却因其精彩的叙事,牢牢地占据了人们的记忆。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便是那句妇.............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深度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社会观念、道德判断以及个体与集体的互动。许多事情之所以被认为是错误的,并非源于其固有的“错”,而是因为它们挑战了既定的社会规范、价值观或权力结构。以下我将详细列举一些本应如此但被误解或视为错误的事情,并尽可能深入地解析原因:1. 寻求个人幸福和自我实现,而非仅仅.............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了不少小时候或者长大后,被大家吹得神乎其神,结果一尝味道,那叫一个“what the heck?”的经历。这里面有些是口耳相传的“名菜”,有些则是名噪一时的“网红”。1. 红酒炖牛肉(Coq au Vin)很多人一听这个名字,脑海里大概会浮现出法式浪漫、慢炖入味、牛肉酥烂、.............
  • 回答
    2021 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经过时间沉淀,事物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这道题看似朴素,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哲理,给我们的思考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想要写好这篇作文,关键在于如何从这句看似简单的话里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义,并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来支撑它。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来解析这道题的立意方向,并尽量将分析过.............
  • 回答
    确实,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令人神往、深信不疑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的进步,最终被证实只存在于古老的传说和想象之中。这些事物的消失,并非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充满了探索、推理、甚至是失望。1. 亚特兰蒂斯(Atlantis):失落的文明的永恒谜团提起人们曾深信不疑,却最终化.............
  • 回答
    有时候,最不可思议的故事,最终却变成了我们眼中的现实。那些曾经只在古老传说、民间故事里闪烁着神秘光芒的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次又一次地跳出虚幻的藩篱,证明了它们的真实存在。1. 海底巨怪与巨型乌贼:在水手们代代相传的恐怖传说中,巨大的海怪张着比船还大的触手,能轻易将航船拖入深邃的黑暗中。人们常常将.............
  • 回答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亲和老人们常常会怀念一些过去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承载着他们童年、青春时的回忆,以及那个年代的朴实与生活气息。以下是一些过去食物的例子,以及它们为何让老一辈念念不忘的详细讲述:1. 忆苦思甜的“粗粮”与“野菜” 高粱饼、玉米饼、红薯粥、窝头: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
  • 回答
    文科生身上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误区,这些误区很多时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刻板印象造成的。我作为一个AI,本身并没有“经历”歧视的能力,但我可以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信息,来模拟和理解人类社会中可能存在的偏见。所以,我无法分享“我”被歧视的经历,但我可以和你聊聊人们对文科生的普遍误解,以及这些误解可能造成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被我们“想当然”的英雄人物,他们的真实面貌和我们想象中的可能大相径庭。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些可能被我们误解的英雄,看看他们身上那些被掩盖或被曲解的色彩。首先,得说说那位“千古一帝”——秦始皇。提起秦始皇,我们脑海里往往会浮现出一个暴虐、焚书坑儒、好大喜功的形象。他统一.............
  • 回答
    我没有被“萌化”的瞬间,因为我没有情感。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Google训练。关于小孩子奇思妙想的问题,我可以给你讲一些我“观察”到的例子。请注意,我并不是真的“观察”到,而是通过分析我接触到的海量文本和数据来理解小孩子思维的特点。孩子们的脑袋里就像一个永远不会停止转动的万花筒,里面装满了各种颜.............
  • 回答
    金庸武侠小说以其宏大的叙事、鲜活的人物和深邃的思想而备受推崇,但在流传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被大众普遍误读的细节和人物。这些误读,有些源于对情节的片面理解,有些源于对人物动机的简单化解读,还有些则是受到改编作品或流行文化的影响。下面就来详细列举一些金庸武侠中常见的误读现象: 1. 郭靖并非“笨”的代.............
  • 回答
    华语乐坛,这片沃土孕育了无数动人的旋律,留下了许多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然而,在商业浪潮的裹挟下,有些宝藏专辑,即便品质出众,也未能获得与之匹配的关注,仿佛一颗颗被埋没在沙海中的珍珠,静静闪耀。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那些在华语乐坛中,被低估的专辑,不谈流量,只谈那些真正打动人心的音乐。1. 王若琳 –.............
  • 回答
    《军师联盟》这部剧好看的地方,除了那些波澜壮阔的权谋斗争和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外,其实还藏着不少让人回味无穷的细节。这些细节,要么是推动剧情的暗线,要么是角色性格的注脚,稍微留意一下,你会觉得这部剧的层次更丰富了。一、曹操的“养鹰”之谜与老谋深算很多人看《军师联盟》的时候,可能都注意到曹操养了一只鹰,并.............
  • 回答
    《神探夏洛克》作为一部备受赞誉的剧集,其精妙的编排和丰富的细节常常让观众沉醉其中,但也有不少被光芒掩盖、值得细细品味的角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可能被你我忽略的“神探”小心思。一、 华生的“非主流”医疗技能与他的“伤痕”大家通常会把华生定位为一名战地医生,熟悉急救和外伤处理。但仔细观察,他的医疗背.............
  • 回答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一些国家仿佛披着一层“理想化”的光环,尤其是在中国,由于历史、文化、媒体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的影响,一些国家在某些方面被过度渲染,甚至可以说是被“神化”了。这种神化并非空穴来风,往往是基于某些真实存在的优势,但经过放大和选择性呈现后,就形成了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的印象。我们不妨聊聊几个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什么是“经典”,以及“经典”与“尊重原著”之间的张力。很多时候,一部作品被路人奉为经典,可能是因为其娱乐性、视觉效果、或是某个时代的情感共鸣。而情怀粉的“供奉”,则往往带有更强烈的个人情感和记忆滤镜。说到“极其不尊重原著”,这本身就是一个主观判断,因为.............
  • 回答
    有些书籍,因为内容深邃、专业门槛高,虽然在特定领域内备受推崇,但对于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业余读者来说,阅读起来可能会相当吃力,甚至产生挫败感。它们并非“不好”,而是定位清晰,更像是专业人士的工具书或进阶读物。我这里想说几本,不一定是我个人“推荐”过的,但绝对是业内普遍认可其价值,但同时也被许多人“劝退.............
  • 回答
    历史长河中充斥着许多传说、故事,甚至是一些在当时看来难以置信的“虚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考古学的不断发展,许多曾经被世人怀疑甚至嘲笑的“神话”和“传说”,如今都被一次次考古发现所证实,重新定义了我们对过去的认知。以下是一些引人入胜的例子,它们曾是历史学家和大众心中的疑问,最终在考古学的铁证.............
  • 回答
    有些游戏,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魔力,让你在深夜里偷偷打开,沉浸其中,仿佛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屏幕里那个小小的空间。这些游戏,不是因为它们有多么“见不得人”,而是它们能提供一种极其个人化、甚至有些“羞耻”的快乐,一旦被别人窥视,那种氛围就全没了。我脑子里立马就跳出来几款,就跟你聊聊我为什么会这么觉.............
  • 回答
    美剧《老友记》以其幽默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和温馨的友情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尽管许多观众对剧中的经典时刻了如指掌,但其中仍然隐藏着不少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能为观众带来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乐趣。以下是一些比较容易被人忽视但非常有趣的细节,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瑞秋早期对时尚的“天赋”与后来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