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打脸的话?

回答
历史长河中不乏一些振聋发聩、极具讽刺意味的“打脸”之语,它们或是一句精辟的评论,或是一个反击的妙语,都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话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们往往能揭示人性深处的弱点、社会的弊端,或是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改变了事件的走向。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述一些历史上的著名“打脸”之语:

1. 狄摩西尼与亚里士多德:言语的力量与真理的较量

背景: 古希腊时期,雅典城邦的伟大演说家狄摩西尼,以其雄辩的口才在公众集会上抨击马其顿的腓力二世。而亚里士多德,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曾经是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的老师,也与腓力二世有过接触。
“打脸”之语:
狄摩西尼(对雅典民众说): 他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揭露腓力二世的野心,描绘马其顿的威胁,号召雅典人团结起来对抗。他可能会说:“你们这些雅典的公民们!难道你们看不到腓力二世正在一步步蚕食我们的自由吗?他的士兵比我们的军队更精锐,他的财富比我们的库房更充裕,但他并非不可战胜!我们必须行动起来!”
亚里士多德(后世对狄摩西尼的评价或他可能对狄摩西尼的回应): 虽然没有直接的对话记录,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他对理性和现实的关注,与狄摩西尼那种充满情感和煽动性的演讲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亚里士多德要“打脸”狄摩西尼,他可能会说(或后世学者根据其思想推测):“情感的洪流固然能激起一时之勇,但缺乏冷静的分析和切实的准备,只能是无谓的牺牲。真正的智慧在于洞察事物的本质,而非仅仅煽动情绪。”
详细阐述: 狄摩西尼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雅典人,但最终雅典在与马其顿的战争中失败,狄摩西尼本人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则更加注重逻辑、分类和对世界的系统性理解。当后人回顾这段历史时,将狄摩西尼的激情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放在一起比较,就能看到一种“打脸”的效果:狄摩西尼的雄辩虽然动人,但在面对强大的实际力量和周密的战略时,显得苍白无力。这提醒我们,煽动性的言辞固然有其力量,但最终能否取得成功,还需要严谨的思考和扎实的行动。 这句“打脸”的含义在于,再动听的语言,如果不能转化为有效的行动和现实的胜利,终究是镜花水月。

2. 伯里克利与其政敌:民主与民粹的博弈

背景: 古希腊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是雅典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对民主的深刻理解,将雅典推向了辉煌的顶峰。然而,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存在着反对者和批评者,他们有时会利用民众的情绪来攻击他。
“打脸”之语(假设性对话或评价):
伯里克利(面对政敌的指责,例如说他奢侈浪费或独裁): 他可能会平静地回应道:“我的朋友,你们总是指责我的政策,却从未提出过真正可行的替代方案。你们看到的是我倡导的公共工程,是那些让雅典更美丽、更繁荣的建筑和艺术,但你们却看不到我为保卫雅典而付出的心血和承担的责任。‘我的决策并非出自野心,而是为了雅典的荣耀与安全。你们的批评若是为了城邦的福祉,我愿洗耳恭听;若是出于嫉妒和狭隘,那便只是噪音。’”
政敌(在伯里克利去世后,雅典陷入困境时): 伯里克利去世后,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遭遇了重大挫折,城市也遭受了瘟疫的侵袭。此时,那些曾经批评过伯里克利的人可能会说(或后人这样评价):“我们错怪了伯里克利。他才是那个能够带领我们穿越风暴的舵手,而我们当初对他毫不留情的指责,如今看来是多么短视和愚蠢!”
详细阐述: 这是一种事后“打脸”。当伯里克利在世时,他要面对来自政敌的质疑,需要用行动和言语去捍卫自己的决策。他强调自己的出发点是为了城邦的荣耀和安全,这是一种高尚的辩护。而当他去世,雅典陷入困境时,人们才恍然大悟,意识到他当年的重要性。那些曾经攻击他的人(或者说那些曾受政敌煽动的人)的言论,在现实的失败面前,显得无比讽刺,这就是一种事后的“打脸”。这句“打脸”的意义在于:伟人的价值往往在他们离去后才能被真正理解,而那些基于短期利益或个人情感的批评,在历史的洪流中显得多么渺小。

3. 拿破仑与他的一位军事将领:军事决策的智慧与傲慢的代价

背景: 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军事才能举世公认。在一次战役前,他的一位将领可能因为对地形或敌军实力过于自信而提出某种激进或冒险的战术。
“打脸”之语(推测性):
将领(自信满满地对拿破仑说): “皇帝陛下,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一个大胆的侧翼包抄,这将能迅速击溃敌军,减少我们的损失!”
拿破仑(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回应): “你看到的是眼前的树木,而我看到的是整片森林。你的计划固然大胆,但忽略了地形的陷阱和敌军的伏兵。‘我宁愿看到你因为谨慎而错失一次机会,也不愿看到你因为鲁莽而葬送整个军队。’记住,战略的艺术在于预见危险,而非制造危险。”
详细阐述: 拿破仑以其精妙的战略和对战场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他能够预见到普通将领可能忽略的潜在危险。当他用这句话“打脸”将领时,实际上是在批评对方的战略思维不够全面和深刻。他通过“我宁愿看到你因为谨慎而错失一次机会,也不愿看到你因为鲁莽而葬送整个军队”这句话,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军事行动的原则:安全第一,稳扎稳打,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这句“打脸”的意义在于:经验丰富的领导者往往能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待问题,他们的决策并非基于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风险评估。对他人“打脸”,也是对一种不成熟的军事思想的否定。

4. 丘吉尔与他的政治对手:政治辩论的犀利与幽默

背景: 温斯顿·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之一,以其卓越的演讲才能和机智的反应而闻名。在英国下议院,他常常与他的政治对手进行激烈的辩论。
“打脸”之语(著名的例子):
女议员南希·阿斯特(Nancy Astor)对丘吉尔说: “温斯顿,如果你是我丈夫,我一定会毒死你。”(“Winston, if I were your wife, I'd poison you.”)
丘吉尔(平静地、带着一丝狡黠地回应): “南希,如果你是我妻子,我倒是很乐意喝下去。”(“Nancy, if you were my wife, I'd drink it.”)
详细阐述: 这是非常经典的政治“打脸”范例,充满了智慧和幽默。女议员阿斯特试图用一种侮辱性的方式攻击丘吉尔的人格,暗示他是一个令人讨厌、甚至可以被毒死的人。而丘吉尔的回答则巧妙地化解了对方的攻击,并将其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局面。他没有直接反击对方的恶意,而是以一种“接受”对方的假设,并加以“利用”的方式,让对方的攻击变得荒谬可笑。他等于在说:“你认为我会让你有机会毒死我吗?不,如果我是你的丈夫,我反而会主动喝下你手中的毒药,来摆脱这场不幸的婚姻。” 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语言策略,让对方的恶意回归到自己身上,同时又展现了自己的幽默感和政治智慧。这句“打脸”的意义在于:在政治辩论中,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武器。高明的政治家能够用幽默和智慧化解攻击,将对方的意图反噬,从而赢得舆论和尊重。

5. 亚历山大大帝与他的一位士兵:勇气与责任的平衡

背景: 亚历山大大帝以其无畏的勇气和亲临前线的作战风格著称。在一次战役中,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打脸”之语:
一位士兵看到亚历山大大帝独自冲入敌阵,惊呼道: “大王!您就一个人冲进去了!”
亚历山大大帝(毫不迟疑地回应): “是的,我一个人冲进去了,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朋友们都在我身后!‘如果我一个人冲过去,那也是为了让你们知道,勇气的所在,以及前进的方向!’”
详细阐述: 这句话虽然不是典型的“反击”式打脸,但它却有力地“打脸”了那位士兵的担忧和可能的畏缩情绪。士兵的担忧源于对亚历山大安全的顾虑,但也可能暗含着一种“为什么国王比我们还危险”的疑问,或者是一种对自身力量的怀疑。亚历山大用这句话,既肯定了士兵对自己的关心,又将个人的危险行为升华为一种领导者的责任和榜样作用。他巧妙地指出,他的冲锋不是鲁莽,而是为了鼓舞士气,指引方向。这句话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无声的“打脸”,它“打脸”了士兵对领导者职责的狭隘理解,也“打脸”了可能存在的怯懦,让士兵明白,领导者的勇气是为团队的胜利服务的。

这些历史上的“打脸”之语,都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洞察。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揭示了真理、批评了谬误、展现了智慧,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通过理解这些话语的背景和含义,我们不仅能领略语言的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黄巢兵败被杀之后,逃到蜀中的唐僖宗回到了长安。僖宗还搞了一个盛大的仪式,手下人把黄巢和家人的首级献给他,同时献上还有黄巢的姬妾。

唐僖宗责问这些姬妾:你们都是功勋权贵之后,世受国恩,为何从了贼寇?

姬妾中为首的一人回答道:贼寇逞凶叛逆,国家以百万大军,却不守宗庙,迁徙到巴蜀;如今陛下以抵抗不住贼寇,来责备一个女人,置公卿将帅于何地?

唐僖宗听完之后,一言不发,将这些姬妾全部诛杀。

时溥遣使献黄巢及家人首并姬妾,上御大玄楼受之。 (唐僖宗)宣问姬妾:“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 其居首者对曰:“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 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人争与之酒,其余皆悲怖昏醉,居首者独不饮不泣,至于就刑,神色肃然。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二》


2、朱棣在武力获取政权之后,想要方孝孺为其写即位诏书,方孝孺到了之后就号啕大哭。朱棣劝他:先生不要哀痛,我不过是想学周公辅佐成王。

方孝孺:成王安在?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
————《明史•方孝孺传》


3、

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之后,又想让符彦卿来掌军。

符彦卿在五代和北宋初年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仕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三个女儿为皇后,历任多地节度使,封魏王。

赵普当然不会同意如此一个人物来掌兵,就多次劝谏赵匡胤。

赵匡胤不听:你这样怀疑符彦卿到底是为什么?我如此厚待符彦卿,他是不会辜负我的。

赵普屡劝赵匡胤无效,也是急了,说:那陛下为何能辜负周世宗呢?

赵匡胤听了这句话,也就中止了符彦卿掌兵的想法了。

已而,太祖欲使符彦卿管军,赵普屡谏,以为彦卿名位已盛,不可复委以兵权,太祖不从。宣已出,普复怀之,太祖迎谓之曰:"岂非符彦卿事耶?"对曰:"非也。"因奏他事。既罢,乃出彦卿宣进之,太祖曰:"果然,宣何以复在卿所?"普曰:"臣托以处分之语有侏离者,复留之。惟陛下深思利害,勿复悔。"太祖曰:"卿苦疑彦卿,何也?朕待彦卿厚,彦卿岂负朕耶。"普对曰:"陛下何以能负周世宗?"太祖默然,事遂中止。
————《宋史•列传卷九》


4、

赵匡胤要征伐南唐,南唐不能敌,派徐铉来作说客,停止发兵南唐。

南唐已经去了帝号,称南唐国主,所以徐铉说:李煜没有过错,侍奉陛下如同儿子侍奉父亲一样,为何要发兵攻打呢?

赵匡胤回答:既然是父子,为何分为两家呢?

徐铉多次出使北方,赵匡胤与其有多次言语交锋,这次赵匡胤胜。后来赵匡胤也怕了这个能说善变之士,派了些文盲来接待他,任他巧舌如簧,也无用武之地。

冬,十月,己亥,曹彬等遣使送铉及惟简赴阙。铉居江南,以名臣自负,其来也,欲以口舌驰说存其国。于是大臣亦先白帝,言铉博学有才辩,宜有以待之,帝笑曰:“第去,非尔所知也。”既而铉入朝,仰而大言曰:“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帝徐召升殿,使毕其说。铉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其说累数百言。帝曰:“尔谓父子为两家,可乎?”铉不能对。
……
十一月,徐铉及周惟简还江南,未几,国主复遣入奏,辛未,对于便殿。铉言:“李煜以被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甚切至。帝与反覆数四,铉声气愈厉,帝怒,因按剑谓铉曰:“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续资治通鉴•宋纪八》


5、

北魏孝静帝元善见是一个颇有雄心的人,史书说他有孝文帝的遗风。但奈何虽名为皇帝,却实为傀儡。军政大权被高欢独揽,高欢死后,其子高澄继承了他的地位。

众所周知,北魏高氏做事都有些怪诞。

高澄有一次和孝静帝一起宴会,高澄敬孝静帝酒。孝静帝不高兴,说:自古没有不灭亡的国家,我也没得必要为这些而活。高澄一听就冒火了:你一天朕朕朕,我看你就是一个狗脚朕。说完还让手下给了孝静帝三拳。

孝静帝是又被骂又被打,末代皇帝,大多如此吧。

文襄与季舒书曰:“痴人复何似?痴 势小差未?”帝尝与猎于鄴东,驰逐如飞。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从后呼帝曰: “天子莫走马,大将军怒。”文襄尝侍饮,大举觞曰:“臣澄劝陛下酒。”帝不悦, 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活!”文襄怒曰:“朕!朕!狗脚朕!”文襄 使季舒殴帝三拳,奋衣而出。
————《魏书•孝静纪》


6、

宋真宗封禅泰山,为显虔诚,所有人员一律斋戒。到了山下,宋真宗安慰群臣:你们一路吃素,很辛苦吧。马知节听了,马上跑出来说:不辛苦,还是有人吃驴肉。

封禅完成,回到开封之后,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宴会。开封的官员把一些穷人赶到城外。真宗登上楼,见人物之盛,对臣下说:今都城这样繁华区,都是你们的功劳。马知节听了之后,马上去跑出来说:那是因为把穷人都赶到了城外。

真宗朝,签书枢密院马公知节,武人,方直任诚。真宗东封,下至从臣,皆斋戒。至岳下,抚问执政曰:“卿等在路素食不易。”时宰相臣僚有私食驴肉者,马乃对曰:“亦有打驴子吃底。”及还都,设酺宴。开封府命吏屏出贫子,隔于城外。上御楼,见人物之盛,喜顾宰臣曰:“今都城士女繁富,皆卿等辅助之力.”马乃奏曰:“贫底总赶在城外。”左右皆失色,真宗以为诚而亲之。事多类此。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7、

洪承畴投降满清之后,成为进攻中原的引路人。他对满清可谓功勋卓著,但对明来讲,却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叛徒。

孙兆奎是一位反清义士,却不幸兵败被俘。洪承畴与他是旧相识,想来劝降他。就问他:你从军中来,请问扬州的史可法死了,还是没死啊?因为这个时候扬州已经被清军攻克,史可法战死。洪承畴这样问的意思,其实是在说史可法都死了,你还死扛什么,赶紧投降吧。

孙兆奎说:你从北边来,请问松山战役中的督师洪承畴,是死了还是没死啊?因为松山战役结束后,盛传洪承畴为国捐躯,崇祯还亲自为其祭奠。实际上,洪承畴在松山战役后被俘降清。

洪承畴听了他的话,急呼手下把孙兆奎退出去杀了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全祖望《梅花岭记》



看的人很多啊,那再写几条。

8、

秦二世与赵高二人可谓狼狈为奸、沆瀣一气。秦朝残暴的统治和二人的昏庸无能,最终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皆欲灭秦。在这样的情况下,赵高害怕秦二世问罪于自己,决定先下手为强,起兵作乱。

赵高与自己的女婿阎乐、弟弟赵成商议好之后,派阎乐带兵千余人入宫,很快就抵达了秦二世的寝宫。秦二世招人抵挡阎乐,却没有一个人上前。只有一个宦官没有离开秦二世,侍候在旁。秦二世对宦官说:“你早告诉我赵高是这样的人,何至于此。”那宦官回答:“就是因为我没有说,我才活到了今天。如果我早告诉你,早就被您杀了,那还能活到今天。”

(阎)乐遂斩卫令,直将吏入,行射,郎宦者大惊,或走或格,格者辄死,死者数十人。郎中令与乐俱入,射上幄坐帏。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扰不斗。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於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诛,安得至今?”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9、

1004年,辽萧太后和与辽圣宗率精兵二十万,再次南侵,浩浩荡荡,直抵澶州北城。

面对敌情,大宋朝野震惊。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建议真宗南逃金陵。陈尧叟是蜀人,建议真宗避难成都。这两个重臣如此行径 ,让主战派大为不满。

寇准极力建议宋真宗亲征,宋真宗到达了澶州。黄河把澶州一分为二,一个为北城,一个为南城。真宗到了南城就不愿意过黄河了,寇准和太尉高琼极力劝真宗过河。当时反对的意见很多,其中佥署枢密院事冯拯就呵斥高琼。高琼少时为强盗,不识一字,纯属一介武夫。但他冒出一句话来,把冯拯噎个半死:“你因为文章写得好位居高位,今敌情紧张,你还指责我无礼,那你为何不赋诗一首退敌呢?”

寇准和高琼几乎是挟持着宋真宗到了北城,宋真宗的到来极大的鼓舞了前线将士的士气。辽军攻击受挫,损失先锋猛将萧挞凛。最终,宋辽双方议和,史称:澶渊之盟。

寇准固请幸北城,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且王超领劲兵屯中山以扼其吭,李继隆、石保吉分大阵以扼其左右肘,四方征镇赴援者日至,又何疑而不往?”高琼亦固请,佥署枢密院事冯拯在傍呵之,琼怒曰:“君以文章致位两府,今敌骑充斥如此,犹责琼无礼,君何不赋一诗退敌邪?”即麾卫士进辇扣陛。帝遂幸北城。
————《续资治通鉴二十五》
user avatar

12.12说要用战车把全斗焕送上天的张泰玩

1212事件中见到长官就喊“忠!诚!”的陆军士兵

当晚遇到友军喊“团!结!”的水兵队

还有告诉卢泰愚“永远的同志!”的全斗焕

认为只要改革不断推行人们就会忘记光州的许和平

最后还有合作停不下来的金大中金泳三

user avatar

1.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泰坦尼克号设计师安德鲁斯


2.敌人的轰炸机是不可能飞到鲁尔工业区的,如果有一架飞到,那我就改姓迈耶。 ——德国空军元帅赫尔曼迈耶


3.十九世纪,物理学取得了伟大成就,物理大厦已经落成,所剩知识一些修饰工作,只是天边还有两朵小乌云而已。

——1900年,为了迎接20世纪,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男爵在英国皇家学会做的演讲


4.我丝毫没将中国军队放在眼里,他们手里只有步枪,我们有飞机坦克,如果他们敢参战,我将让整个战场变成屠宰场,让中国军人躺满整个朝鲜。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


5.汽车已经没什么可发展的了。这些年内燃机的原理就没有什么改进么。

——美国科学杂志,1909.


6.美国人用电话,我们英国不需要的。因为我们有足够多的儿童信使。

——英国邮报局总工程师 威廉·普利丝,1876年


7.交流电是无用的,因为他太危险了,他可以像闪电一样劈死一个人。直流电才是安全的。

——爱迪生


8.我的好朋友们,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二次从德国回到唐宁街,带回了体面的和平。我相信这是我们的时代的和平。

——慕尼黑会议后英国首相张伯伦的演讲


9.丢尺寸之土,减一分版图,即非我爱新觉罗氏子孙。

——大清祖训


10.据说拿破仑指着奥地利公主的画像说:“她的长相如此丑陋,只有傻子才会娶吧!”但是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和琢磨不透,三年后拿破仑自己却迎娶了这位公主。

user avatar

唐懿宗年间的奸相路岩,因罪被贬到地方当节度使。按照惯例,节度使赴任时,会有人专门鸣锣开道。路岩的锣声一响,围观群众就开始用石头砸他,搞得他十分狼狈。

事后,路岩对京兆尹(长安市长)薛能阴阳怪气地说:“您长安治理的好啊,临行都有人用飞石为我饯行。”

薛能反唇相讥道:“以前外放当节度使的宰相多的去了,好像除了您也没谁需要官府护送。”

路岩听罢,无地自容。

路岩出镇坤维也,开道中衢,恣为瓦石所击。故京尹温璋,诸子之党也。岩以薛能自省郎权知京兆府事,李蠙之举也。至是岩谓能曰:"临行劳以瓦砾相饯。"能徐举手板对曰:旧例,宰相出镇,府司无例发人防守。岩有惭色。
user avatar

齐晋鞌之战,齐侯说我把敌人打败了再吃早饭。然后齐国打了败仗。

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另外我以前写过一个蒋蚣的答案,就不复读了

zhihu.com/answer/867002

user avatar

“苏联就像一个破房子,现在我们只需要狠狠的踹上一脚,那么整个建筑就会轰然倒塌!”

“东方的敌人已经被打垮,再也站不起来了!”

“柏林将永远属于德国!”

“只要施坦纳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元首《从莫斯科到柏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历史长河中不乏一些振聋发聩、极具讽刺意味的“打脸”之语,它们或是一句精辟的评论,或是一个反击的妙语,都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话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们往往能揭示人性深处的弱点、社会的弊端,或是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改变了事件的走向。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述一些历史上的著名“打脸”之语:1..............
  • 回答
    NBA 历史上,"打脸"(打脸,原文是 "clapback" 或 "shut down" 的意思,这里我理解为言语或行动上回击,让对方无话可说)的案例可不少,这些时刻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压力、个人恩怨,甚至是时代背景。它们之所以被记住,是因为它们不仅仅是篮球场上的对决,更是关于自信、韧性、以及对质疑的回.............
  • 回答
    “装逼遭雷劈”虽然是个通俗的说法,但背后往往指向的是那些极度自信、自负,甚至可以说是傲慢地展示自己的能力、财富或地位,结果却事与愿违,甚至遭遇惨败的事件。这些事件并非简单的“打脸”,而是在其夸耀的领域或背后,往往隐藏着深层次的危机或注定要失败的根源。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的“装逼遭雷劈”的事件,我将尽.............
  • 回答
    历史上确实存在许多因误会、误判或技术失误导致的“乌龙事件”,这些事件往往因意外的错误或误解而引发连锁反应,甚至改变历史进程。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乌龙事件及其详细分析: 1. 1942年:菲律宾误击事件(“菲律宾误击事件”) 背景:二战期间,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面临严峻形势。1942年,美军在菲律宾的巴布.............
  •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令人捧腹的笑话,它们或源于对现实的辛辣讽刺,或来自对人性的幽默洞察,或仅仅是巧妙的语言游戏。这些笑话穿越时空,至今仍能引发我们的共鸣和笑声。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的笑话,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的背景和内容: 1. 柏拉图与傻瓜的对话(古希腊)这个笑话虽然没有确切的记录说明是柏.............
  • 回答
    历史上有无数的“糖衣炮弹”例子,这种手段通过看似美好、诱人的事物来掩盖其背后隐藏的真实目的或危险性,常常用于政治、外交、商业甚至个人交往中。以下我将列举一些著名的历史案例,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是如何运作的: 著名的历史“糖衣炮弹”手段:1. 借给你的不是糖,是枷锁:贷款与援助的陷阱 (新殖民主义的早.............
  • 回答
    历史上有无数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临终遗言,它们承载着逝者的智慧、情感、遗憾或是对未来的期许。这些遗言往往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解读。下面我将挑选一些著名的临终遗言,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1. 苏格拉底 (Socrates) “克里托,我们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公.............
  • 回答
    历史上的不讲道理案例,往往是人类愚蠢、偏见、权力滥用或极端情绪的集中体现,它们不仅令人发指,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这些案例通常发生在社会动荡、政治斗争激烈,或者民众被煽动起来的情况下。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不讲道理的案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萨勒姆女巫审判 (The Salem Witch Tr.............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充斥着无数的“著名的遗憾”,它们或因错过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或因一个微小的失误,抑或因人性的弱点,导致了巨大的、至今仍令人扼腕叹息的后果。这些遗憾,不仅仅是失败的故事,更是对决策者、时代和人类命运的深刻反思。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的遗憾”,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汉朝对匈奴政策的摇摆与.............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从来不乏那些因为各种原因,站在了曾经所属阵营的对立面,最终被钉上“叛徒”耻辱柱的人物。他们或为了个人利益,或出于理想信念的转变,或在极端压力下屈服,但无论动机如何,他们的行为都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走向,留下了复杂而争议的印记。要列举“著名”的叛徒,这本身就带有主观性,因为“著名”往往伴随.............
  • 回答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考古乌龙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研究者们过于急切、信息不足、伪造或误解所致。它们不仅给考古学带来了困扰,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以下是一些比较著名的考古乌龙事件,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 1. 皮尔特当人 (Piltdown Man)这是考古学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伪造事件之一。 .............
  • 回答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六人组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一些在不同领域里极具影响力的六人组合,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他们的故事:一、 音乐领域: The Beatles (披头士乐团): 成员: John Lennon (约翰·列侬), Paul McCartney (保罗·.............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涌现过无数令人瞠目结舌的“不要脸”行为,这些行为的“不要脸”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出于自私和贪婪,有的源于权力的腐蚀,有的则是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扭曲。下面我将尝试详细讲述一些不同类型的著名“不要脸”行为:一、 欺世盗名,窃取他人劳动成果 秦桧与岳飞的故事: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广为人知的“不.............
  • 回答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地震,它们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深刻地影响了历史进程、科学研究以及我们对地球的认识。下面我将根据时间顺序,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地震,并尽可能详细地讲述:1. 吕底亚地震 (7.5级,公元前612年) 背景与地点: 这次地震发生在古希腊的吕底亚王国,位于今土耳其西部地.............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充斥着无数的罪恶与悲剧,其中一些因其残忍性、复杂性或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而被铭记为著名的杀人案。以下是一些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杀人案,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 一、 古代与中世纪的著名杀人案 1. 该隐谋杀亚伯(Cain and Abel) 时间: 圣经创世记记载,人.............
  • 回答
    历史长河中,人类为了各种目的修建了无数令人惊叹的建筑工程,其中一些便是以“隔离”为核心理念。这些工程往往是社会、政治、军事或卫生考量的产物,它们在特定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以下我将为您细数其中几项颇具代表性的隔离建筑工程,力求还原其历史背景与具体细节,让您身临其境地感受它们的存.............
  •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字承载着思想,而拼写,虽然看似细微,却也能引发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甚至改变历史的走向。我脑海中浮现出几桩令人津津乐道的“错字事件”,它们并非简单的小瑕疵,而是如同历史剧本中的意外转折,至今读来仍觉妙趣横生,甚至带点儿小小的震撼。1. “诸事不宜”与“嫁娶不宜”:一段未成行的婚事这绝.............
  • 回答
    历史上的“反诗”(或称“反词”)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它指的是那些表面上歌颂某种事物或人物,但实际上却通过巧妙的用语、暗示、双关、讽刺等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批评、不满、嘲讽甚至颠覆意图的诗歌或词作。这类作品往往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历史背景、文化常识和细致的洞察力才能领会其中的深意。它们之所以著名,.............
  • 回答
    历史上有许多令人费解的失踪案,它们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成为了后世不断猜测和研究的谜团。这些案件往往因为当事人的身份、失踪的离奇程度以及缺乏线索而更加引人入胜。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失踪案,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1. 罗阿诺克殖民地失踪案 (The Lost Colony of Roanoke.............
  • 回答
    历史上的黑火药定装弹步枪是火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们将射击的便捷性和射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直接促成了单兵武器性能的巨大飞跃。虽然“定装弹”的概念在早期黑火药枪械中就已经萌芽,但真正意义上普及并广泛应用的定装弹步枪,主要集中在19世纪中后期。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历史上著名的黑火药定装弹步枪: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