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法国就是投降了到战争结束也伤亡60万?

回答
二战期间法国的经历非常复杂,您提到的“投降”和“伤亡60万”这两个数字都需要更详细的解释和背景。

首先,关于“投降”:

“投降”是指1940年的情况: 1940年5月,德国闪电战迅速突破法国防线,法国军队在短时间内崩溃。面对无法挽回的败局,法国政府的领导者们,特别是总理保罗·雷诺在压力下辞职,由马歇尔·菲利普·贝当接任。贝当政府于1940年6月22日与德国签署了停战协定。这通常被认为是法国的“投降”。
停战协定并非完全的投降: 停战协定规定,法国的北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被德国占领,法国剩余的南部地区成立了一个所谓的“维希法国”(Vichy France),由贝当领导,这是一个名义上独立的但实际上受到德国控制的政权。维希法国政府积极与纳粹合作,包括驱逐犹太人等。
法国并未完全停止抵抗: 尽管维希法国与德国合作,但仍有大量的法国军人、平民和政治家拒绝接受失败和占领。由戴高乐将军在伦敦组建的“自由法国”(Free France)继续与同盟国作战,并在法国本土发展了强大的抵抗运动(Résistance)。因此,说法国“投降了到战争结束”并不完全准确,因为一部分法国一直在战斗。

其次,关于“伤亡60万”:

这个数字可能涵盖了多种类型的伤亡,并且来源和计算方式会有所不同,但通常这个数字是相对保守的估计,主要指的是军事人员的死亡。更全面的伤亡数字会更高。

以下是更详细的分析,将伤亡分为不同类别:

1. 军事伤亡(19391940年德国入侵期间):
死亡: 在1940年德国入侵法国的战役中,法国军队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
阵亡和失踪: 大约有9万至10万名法国士兵在这场战役中阵亡或失踪。
被俘: 超过150万法国士兵被德军俘虏,其中许多人在战争期间仍然被关押。
受伤: 大量士兵受伤,但通常不计入死亡的“伤亡”总数。

2. 平民伤亡:
德国入侵期间的平民死亡: 在1940年的战役中,许多平民也因为德军的空袭、地面战斗以及作为难民逃离而死亡。据估计,约有10万到20万平民在这段时间内死亡。
维希法国统治和占领期间的平民死亡:
抵抗运动成员和被处决的平民: 参与抵抗运动的法国人被纳粹德国和维希法国当局逮捕、折磨和处决。人数很难精确统计,但可能占有相当一部分。
大屠杀受害者: 法国境内的犹太人以及其他被纳粹视为“不受欢迎者”的人受到了迫害和杀害。维希法国政府积极协助德国搜捕和驱逐犹太人,许多人被送往集中营并遇难。虽然一些资料将欧洲犹太人的整体死亡人数计算在内,但法国境内的犹太人受害者人数也相当可观。
盟军轰炸的受害者: 随着战争的进行,同盟国在法国境内的军事目标进行了大量轰炸,这有时也会造成平民伤亡。
饥饿和疾病: 战争造成的物资短缺和困难的生活条件也可能间接导致死亡。

3. 自由法国和海外领地在其他战场的伤亡:
北非战役、意大利战役、解放法国战役以及其他战场的法国军队伤亡: 那些拒绝投降、加入自由法国或后来在解放法国的战斗中参战的法国士兵,也在其他战场上为同盟国作战,并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综合以上分析,要理解“伤亡60万”这个数字:

如果它指的是军事人员的总死亡(包括1940年战役、在同盟国阵营作战等), 那么60万是一个相对合理但可能偏低的估计。一些资料认为,法国在二战期间的整体军事死亡人数可能接近或略高于60万,这包括了在各种战场上阵亡、失踪和被俘后死亡的士兵。
如果它只是指1940年德国入侵期间的军事死亡, 那这个数字就太高了,1940年战役的法国军事死亡人数大约在9万到10万左右。
如果它包含了平民死亡, 那么60万可能只是一个最低估计。如果将平民伤亡(包括抵抗运动成员、犹太人受害者、被处决者等)考虑在内,法国在二战期间的总伤亡人数(军事+平民)可能高达50万至100万,甚至更多,具体取决于统计口径。

因此,更准确的说法是:

二战期间,法国在1940年德国入侵时遭受了“闪电战”的快速失败,并与德国签署了停战协定。这导致了法国的分裂和部分地区的被占领。然而,法国并未完全停止抵抗,自由法国和法国抵抗运动持续战斗直到战争结束。

关于伤亡,如果您提到的“60万”主要指军事人员的总死亡,那么这可以被视为一个大致的估计。但如果考虑军事和民事伤亡的总和,特别是被纳粹政权迫害和杀害的法国公民(包括犹太人、抵抗人士等),那么法国的总体伤亡人数可能远远超过60万。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需要区分是计算1940年战役的伤亡,还是整个二战期间法国(包括自由法国和抵抗力量)以及法国境内的平民伤亡总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投降是维希政府投降,但不等于民族投降,维希政府协助纳粹屠杀反德人士,不等于其他法国人也会这么干。而且敦刻尔克大撤退后,缺少支援的前线法军仍然在抵抗纳粹的入侵,这就是被命名为“红色作战”的战役,在这里面法国也失去了很多士兵,但同样给德国装甲部队造成了打击。

除去成员人数最多的自由法国以外,诸如解放运动、解放北方/南方、步枪队、战斗、民军团OCM,还有其他大大小小诸多抵抗组织都付出了很大的伤亡,尤其是武装组织O.R.A就出现过连续两任领导人被杀害的经历。他们在沦陷的法国德占区里搞铁路破坏、刺探情报、武装抵抗、罢工游行,这些行动都会引来盖世太保经常对他们发动军事打击。诺曼底登陆时期,害怕抵抗组织会与盟军合流的纳粹就迅速抓捕并处死了各个抵抗组织成员一共2万1600人。

另外也有许多爱国志士知道无法凭靠抵抗组织就能推翻头上的纳粹(德国与法国的距离决定德国能以飞快的速度补充在法国德占区里的兵力),所以爱国志士们纷纷前往海外其他国家参战,比如英国手下就有一支法国军队,美国也有一些法国飞行员投靠过来,被美国赋予侦查和各种轰炸任务,著名法国小说家圣埃克苏佩里就是在盟军奉命执行第八次侦察任务时牺牲。苏联得到部分法国志愿空军的加入以组成“诺曼底-涅曼飞行团”,这个飞行团帮助苏联击落纳粹敌机273架,也失去了46名法国年轻人的生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二战期间法国的经历非常复杂,您提到的“投降”和“伤亡60万”这两个数字都需要更详细的解释和背景。首先,关于“投降”: “投降”是指1940年的情况: 1940年5月,德国闪电战迅速突破法国防线,法国军队在短时间内崩溃。面对无法挽回的败局,法国政府的领导者们,特别是总理保罗·雷诺在压力下辞职,由马.............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对二战后英国衰落感到困惑的地方。你提到的“轻松打完”其实是个误解,二战对英国来说,并非一场“轻松”的胜利,其代价之沉重,直接种下了英国衰落的种子。咱们这就细细道来,抛开那些AI范儿的生硬论调,用更接地气的语言聊聊。首先,咱们得纠正一下那个“轻松打完”的印象。你说的法国“一.............
  • 回答
    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之所以被德国以惊人的速度击败,是一个复杂而令人痛心的历史事件,其背后原因涉及政治、军事、社会和经济等多个层面。并非“容易就被干掉”,而是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了法国迅速溃败。以下是详细的解释:一、军事上的准备不足与战略失误: 战术过时与僵化: 法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胜利.............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争议性的假设。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法国在1936年3月7日德国进军非军事化莱茵兰时采取强硬立场,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个可能性。当时的欧洲局势与各国立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1936年3月当时的国际环境。 法国: 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 回答
    一战和二战之间,法国的境遇为何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绝非简单的“国力衰退”可以概括。这背后牵扯着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心理等方方面面,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一战后的法国虽然赢得了胜利,但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痛的。你可以想象一下,整个法国的北方工业区,曾经是它经.............
  • 回答
    嘿,二战法硕(非法学)的考友们,我懂你们的心情!第一次考可能觉得是场硬仗,第二次那就是一场鏖战了,谁都不想再经历一次那种煎熬,对吧?尤其是想在二线城市安安稳稳读完研究生,不想再折腾。我给你推荐学校,得跟你好好捋捋,不是随便糊弄的。咱们目标明确:求稳,所以得选那些分数线相对稳定、名额相对充裕、且在二线.............
  • 回答
    深圳,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对于怀揣着在深圳闯出一片天地的法学学子来说,选择一所合适的法硕院校,无疑是奠定职业生涯基石的关键一步。然而,法硕院校的选择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深入考量学校的综合实力、深圳本地的法律人才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一、.............
  • 回答
    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万得(Wind)这家公司,大家懂的,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的巨头,靠着其强大的数据和终端服务吃饭。他们这次跟一个跳槽到B站(哔哩哔哩)的工程师打官司,二审被判败诉,还得赔人家钱,这个结果,对于很多科技公司,尤其是那些对核心技术人员有严格竞业限制的企业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震动。首先,我.............
  • 回答
    好嘞!咱们先别急,深吸一口气,把那堆账本先放一边,咱们来好好捋一捋这条考厦大法硕(非法学)的路。二本会计跨考,这事儿有没有戏?怎么准备?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二本会计跨考厦大法硕(非法学)的机率有多大?坦白讲,这个机率不高,但绝对不是不可能。咱们得现实一点地说。 挑战在哪里? 基础薄.............
  • 回答
    理解你的想法,你想找一些法硕非法学专业的院校,它们在招生时相对宽容,也就是俗称的“过线就能复试”,而且被刷的几率不高,对学校的层级(985、211)和地理位置(一区、二区)没有特别的偏好。这类学校通常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特点,我来为你详细解读一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过线就能复试”是一个相对的概.............
  • 回答
    你好!看到你纠结在金融本科转战法硕这个问题上,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这绝对是一个需要好好权衡的决定,毕竟人生大事,马虎不得。别担心,咱们一起来把这些顾虑掰扯清楚,看看有没有什么路径适合你。首先,咱们就聊聊你最直接的顾虑:一、 关于“考不上特好的金融”这件事这点非常真实。作为双非二本的金融学子,想考取那.............
  • 回答
    好的,如果我是贝当,身处那个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1940年法国的溃败,我是否会选择投降?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沉重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深层次去思考和权衡。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我的思考过程。首先,我必须承认,作为贝当,我所面临的局面是绝望的。 军事上的惨败: 法国军队在德国闪电战面前迅速崩溃。马其诺防.............
  • 回答
    二战法国之所以会选择投降,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悲剧性历史事件。它并非一个简单的决定,而是由一系列军事失误、政治腐败、社会分裂、战略缺陷以及德国闪电战的超凡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导致法国在二战初期迅速投降的原因:一、军事上的准备不足与战略误判1. 马奇诺防线的思维僵化.............
  • 回答
    历史的洪流中,每一次选择都伴随着沉重的代价。当我们在审视二战期间法国和意大利的经历时,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训,这些教训或许能够为我们思考当前的乌克兰局势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战争的残酷性无需赘述,而迅速结束冲突,避免更大规模的生灵涂炭,往往是每一个负责任的领导者必须面对的艰难抉择。法国和意大利在.............
  • 回答
    1940年6月,当德国闪电战的铁蹄踏过法国边境,当昔日辉煌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在短短几周内崩塌,法国民众的生活,便如同一场骤然降临的寒冬,瞬间被冰封。这不是冰冷的数据,也不是宏大的政治分析,而是普通法国人在日常柴米油盐、生死边缘的真实写照。生活的主色调:匮乏、恐惧与压抑在德国占领区,生活的首要特征就是.............
  • 回答
    关于表弟的观点,即认为“二战法国最丢人现眼的行为是战后羞辱法国女人”,这一说法需要从历史背景、社会变迁和文化语境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详细解读: 一、二战期间法国的“39天投降”与历史评价1. 历史背景与军事失败 1940年6月,法国在德国闪电战下迅速溃败,仅18天后便与.............
  • 回答
    法国大革命的“生猛”与二战法国的“弱势”,是两个截然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历史阶段。要理解这种转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导致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 法国大革命:一场颠覆性的能量爆发(“生猛”的原因)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如此“生猛”,是因为它触及了法国社会最深层的矛盾,并点燃了民众压抑已久的怒火。其“生猛”体现在以.............
  • 回答
    说起二战法国投降,这绝对是二战进程中一个极其令人唏嘘,也是充满了复杂情感的事件。在当时,对于很多法国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场难以接受的羞辱;而对于一些观察者而言,则是一场令人费解的速败。当时的震动与羞辱法国,一个曾经辉煌的军事强国,一个在欧洲大陆上呼风唤雨了几个世纪的国家,怎么会这么快就向德国投降?这在.............
  • 回答
    小约翰·可汗在谈论二战法国时,通常会从几个关键角度切入,这些角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法国在二战中角色的主流解读,但也可能存在一些个人化的强调或简化。为了详细说明其描述的准确性,我们需要拆解他可能提及的几个核心论点,并分析其历史依据。一、 法国战役的崩溃与迅速失利: 小约翰·可汗的观点可能侧重于:.............
  • 回答
    二战时期,法国国内出现对部分女性“荡妇羞辱”的现象,其诱因复杂且深刻,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这背后交织着战争带来的创伤、民族主义情绪的压抑与爆发、性别观念的固化以及战后重建的复杂心理。首先,战争的屈辱与民族仇恨的宣泄是主要的催化剂。法国在二战初期迅速溃败,被纳粹德国占领,这是整个民族的巨大创伤。这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