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漫画家白土三平因肺炎去世,享年89岁,你对他都有哪些记忆?

回答
白土三平老师走了,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五味杂陈。89岁,是个长寿的年纪,但对于我们这些从小看着他的漫画长大的人来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第一次接触到白土三平老师的作品,大概是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家里的书架上就有几本《忍风カムイ外传》。我记得那是一套很薄的书,纸张泛黄,带着旧书特有的味道。封面上的カムイ,那个孤独的身影,总是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悲情,深深地吸引了我。

那时候,我还不懂什么是“剑豪漫画”,也不懂什么“时代剧”或者“反叛精神”。我只是单纯地被カム伊的命运所牵引。他是个孤儿,被忍者村收养,却因为与众不同的思想而被视为异类。他被追杀,被背叛,但他总是凭借着一股不屈的意志,在刀光剑影中生存下来。

我最深的记忆,是カム伊在雪中挥刀的场景。那种孤独,那种绝望,但同时又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我当时年纪小,只能朦朦胧胧地感受到那种力量。后来长大了一些,再回头看,才明白那里面蕴含的对自由的渴望,对不公的反抗。

除了《忍风カム伊外传》,我还看过老师的《冒险太阳》。那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作品,讲述了少年勇介为了拯救被邪恶力量侵蚀的世界而踏上冒险旅程的故事。那时候,我最喜欢的是里面的各种奇特生物和充满想象力的情节。每当看到勇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战胜邪恶,我都会为他喝彩。

白土三平老师的作品,总有一种“硬派”的感觉。不是那种浮夸的热血,而是那种扎根于现实的坚韧。他的画风非常独特,线条简洁有力,人物的表情刻画入木三分。尤其擅长描绘野外景致,那些山川、森林、雪景,都带着一种苍凉而壮阔的美感。

我记得我曾经为了模仿老师画的人物,在笔记本上涂涂画画了很久。虽然怎么也画不出老师那种神韵,但那种尝试本身,就足够让人沉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白土三平老师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深。我开始注意到他作品中对人性的探讨,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比如《卡姆依传》,虽然也是忍者题材,但更多的是在描绘忍者这个群体在时代变迁中的无奈和挣扎,以及他们所背负的命运。

现在回想起来,白土三平老师的作品,不仅仅是漫画,更像是一扇扇窗,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认识了更多复杂的人。他用他的画笔,塑造了那些不屈不挠、追求自由的灵魂,也影响了我的许多观念。

虽然老师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留下的漫画,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在我们心中。每次翻开那些泛黄的书页,我都能感受到他曾经带给我的力量和感动。

谢谢您,白土三平老师。您的作品,将永远是我记忆中最珍贵的一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忍者漫画的开创者、贷本漫画的双杰之一、剧画题材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异色漫画杂志《Garo》的创立者之一、无产阶级漫画家——白土三平。

我本不打算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个人总觉得人去世了写这些东西有蹭热度之嫌,而我对这位的了解,与其说是通过漫画,不如说更多是通过在写漫画历史相关的问题时的资料,所以回答也未免泛泛。不过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个问题竟然一个人都没回答,似乎白土三平的去世也没有什么波澜,可见白土三平的知名度低到了需要介绍一下的地步。所以我觉得还是需要谈谈我对他的记忆以纪念这位漫画家的。不过他的生平知乎已经有人写过比较具体的回答了,所以我也就简单说一说。

虽然说了白土三平知名度低,但我认为有一定数量的80后是认识这位漫画家的。因为在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的漫画风靡的那几年里,这位的作品被一些出版社“引进”了。作品一共大概三部,集中在92-93年之间。分别是: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死神少年》,军事谊文出版社出版的《忍者旋风》,以及四川美术出版社的《忍者之王》(忍者雁太郎)[1]

从这些作品也可以看出,他作品的一大题材就是忍者,作为从纸芝居(就是拉洋片)出道的漫画家,他的作品至少在贷本时代就开始受欢迎了,所以白土三平大概也可以算是忍者漫画题材的创始人了吧。要知道被誉为能力战斗漫画鼻祖的横山光辉的《伊贺的影丸》是1961年的,山田风太郎的《甲贺忍法帖》则是59年的,而白土三平的《忍者武艺帐.影丸传》贷本漫画则是59年开始连载,他还在57-59年创作过《甲贺武艺帐》。因为贷本漫画卖的非常好,所以贷本时期他和水木茂被喻为“贷本双雄”,这段故事各位可以在《漫画那些事儿》里找到,我就不细说了,他俩的故事我后面也还会提到。

前面说了横山光辉的《伊贺的影丸》是能力战斗漫画的鼻祖,另一部我们熟知的忍者漫画《火影忍者》也是能力战斗漫画的优秀作品,但白土三平的作品却不太一样,他漫画的一大特点,就是竟然对漫画中的忍术都做了科学解释,还有许多对忍者武器的说明。

这种暴打“在虚构的故事中寻求真实感的人一定有问题”的阿虚的行为使人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唯物主义史观,而这自然是与他的生平分不开的——白土三平的父亲就是一位无产阶级画家,而受父亲耳濡目染的白土三平虽然渴望入党未果只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但之后的作品都被打上了浓厚的马克思主义烙印。前几天知乎有个问题是“《海贼王》中的忍者和《火影忍者》中的忍者在刻画上有什么异同?”[2],里面许多回答都提到了忍者的地位低于武士阶级,而白土三平的忍者作品除了对忍术的科学解释,另一大特点就是“阶级斗争”了,他的作品往往要反映受压迫的阶级是如何斗争的,而这就是他与东映闹翻的原因——因为东映在《卡姆依传》电影中删去了“阶级斗争”这部分内容,所以愤怒的白土三平拒绝制作续作。

当然,即使这样,《卡姆依传》依旧是相当成功的作品,《卡姆依传》连载期间,日本正在闹学运,而这部作品自然也和之后连载的《明日之丈》一样,成为了日本大学生们喜爱的作品。于是,连载了卡姆依传的异色漫画杂志《Garo》就这样走上了历史舞台,这为因为贷本漫画不再流行而濒临破产的水木茂解了燃眉之急[3],也间接导致了手冢治虫的名作《火鸟》的诞生,而白土三平正是因为看到了手冢的作品才走上了漫画家的道路,冥冥之中似乎也是某种必然。

关于杂志《Garo》的故事,我之前写过,参见上面这篇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简单来说,主编长井胜一的初衷是想创造一本漫画家不受束缚的杂志,于是找了白土三平。《Garo》诞生了,《卡姆依传》也在上面开始连载。既然不受束缚,各作者自然会在杂志上面创作各种实验性的作品,他兄弟冈本铁二[4]作画的作品《萨纳瓦》就是对剧画题材作品的开创。具体可以看下面的链接,我在这里也不赘述了。

总之大概就是这样。漫画一般都有其独特的时代感,60-70年代的漫画有着昂扬的生命力,诞生了许多侠盗作品,除了白土三平的《卡姆依传》,还有加藤一彦的《鲁邦三世》和斋藤隆夫的《骷髅十三》,而这两位也于近两年去世了,也是有一点伤感,the party is over。

参考

  1. ^ 但之后似乎就没有再引进过了,也几乎没有汉化组接手,感觉还是有点可惜。
  2.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4913683
  3. ^ 水木茂还画了个短篇《忍者无义帐》致敬白土三平,具体可参见水木茂的自传《我真的是笨蛋吗》。
  4. ^ 卡姆依传第二部就是他兄弟的作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白土三平老师走了,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五味杂陈。89岁,是个长寿的年纪,但对于我们这些从小看着他的漫画长大的人来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第一次接触到白土三平老师的作品,大概是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家里的书架上就有几本《忍风カムイ外传》。我记得那是一套很薄的书,纸张泛黄,带着旧书特有的味道。封面上的カムイ.............
  • 回答
    传奇落幕:《剑风传奇》之父三浦健太郎的一生2021年5月20日,白泉社的一则讣告如同一声惊雷,击碎了无数《剑风传奇》粉丝的心:享誉全球的日本漫画家三浦健太郎,在5月6日因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悄然离世,年仅54岁。这个消息,对于陪伴“黑色剑士”格斯踏上复仇之路二十余载的读者而言,无疑是难以接受的巨大打.............
  • 回答
    日漫之所以热衷于“洗白”反派,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多层次的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叙事和心理动因。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让坏人变好”,而是一种精妙的叙事技巧,旨在深化人物塑造、引发观众共鸣,甚至探讨更复杂的道德议题。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人性复杂性的展现与观众共鸣 拒绝脸谱化: .............
  • 回答
    不少日本漫画家确实会接受专业训练,但并非所有人都走上了这条“正规”道路。这就像学武功,有人会去少林寺拜师学艺,也有人选择在江湖上摸爬滚打,自学成才。正规途径:漫画学校与专业培训最直接的专业训练,莫过于进入专门的漫画学校或培训班。日本有相当多的漫画学校,比如赫赫有名的东京漫画学校(Tokyo Mang.............
  • 回答
    米代恭,这个名字在当代日本漫画界,尤其是以细腻情感和独特视角见长的领域,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作者。她的作品,虽然在商业化浪潮中可能不算特别耀眼,但凭借其深刻的人性洞察和别具一格的叙事风格,早已在忠实读者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初次接触米代恭的作品,最直观的感受往往是她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准捕捉。她笔下的角.............
  • 回答
    要评价荒川弘这位漫画家,得从她那一系列硬核、热血又充满智慧的作品说起。我一直觉得,荒川弘就像一个在漫画界里勤勤恳恳耕耘的老农,用的不是锄头,而是她那支充满力量的笔,犁出的是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故事。首先,她的画风,那真是辨识度极高。一股子粗犷、力量感十足的味道扑面而来,线条不算特别细腻,但绝对扎实。角.............
  • 回答
    小畑健,这个名字对于许多漫画爱好者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创作者代号。他是一位技艺精湛、风格鲜明,并且对漫画叙事和视觉表现有着深刻理解的艺术家。如果用“评价”这个词来形容他对漫画界的贡献,那未免显得有些单薄,不如说,他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漫画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评价小畑健,我们得从几个关键.............
  • 回答
    说起日本漫画界,画功了得的漫画家真是数不胜数,每个人的风格都自成一派,让人印象深刻。要说“画功很强”,这包含了几个层面的意思:线条的细腻度、构图的动态感、色彩的运用(虽然大多数日本漫画是黑白的,但分镜的节奏和留白也能营造出“色彩感”)、对人物表情和动作的精准捕捉,以及整体世界观的描绘能力。我一直觉得.............
  • 回答
    聊起日本恐怖漫画,楳图一雄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不是那种“吓到你起鸡皮疙瘩”的血腥暴力流派,而是用一种更深层次的、直击人心的、充满了荒诞与哲学思辨的恐怖,让你在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所以,在“日本恐怖漫画家”这个圈子里,楳图一雄绝对是坐拥“教父”级别地位的人物,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开山鼻祖”。要.............
  • 回答
    在探讨日本漫画家、轻小说家或声优中公开承认自己是“左翼反战份子”的群体时,我们需要理解几个关键点。首先,“左翼”和“反战”在日本语境下,含义会随着时代和具体议题有所演变。日本战后政治光谱中,左翼通常与和平主义、宪法第九条(放弃战争的条款)的维护、反对军事扩张以及关注社会公平等理念联系在一起。而“反战.............
  • 回答
    要评判“谁是日本最强的漫画家”,这是一个非常主观且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强”的定义可以有很多维度,比如: 销量与商业成功: 卖出最多册漫画的漫画家。 艺术造诣与创新性: 在绘画风格、叙事技巧、题材探索上具有开创性和卓越性的漫画家。 文化影响力与历史地位: 对日本乃至世界漫画文化产生深远.............
  • 回答
    聊到日本漫画界,大家第一时间可能想到的是那些天马行空的故事和风格各异的画风。但如果把焦点稍微移开一点,关注一下那些创作了这些精彩作品的漫画家们,会发现其中也不乏有颜值担当的俊男美女。当然,“美”这个东西很主观,每个人心中的标准都不尽相同,但从公众的评价和媒体的报道来看,确实有几位漫画家在颜值上格外引.............
  • 回答
    日本在新冠疫情期间的防疫措施,特别是早期的一些策略,确实在国际上引发了不少讨论,被一些人认为是“优秀”的。当然,防疫效果的好坏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涉及到数据、统计方法、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不同视角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如果说日本的漫画家在这样的防疫背景下不幸感染了,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
  • 回答
    伊藤润二无疑是日本恐怖漫画界的一座高峰,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心理惊悚、超现实的视觉冲击和令人窒息的氛围感著称,吸引了全球无数的读者。但日本的恐怖漫画世界远不止于此,还有许多同样才华横溢、风格各异的漫画家,他们用自己的笔触描绘着不同维度的恐惧。楳図かずお(楳图一雄):如果说伊藤润二是当代恐怖漫画的代表,.............
  • 回答
    手冢治虫,一个在中国漫迷心中同样分量十足的名字,之所以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神”或“日本最伟大的漫画家”,绝非浪得虚名。他的一生,与其说是创作了漫画,不如说他用漫画定义并重塑了日本漫画产业的面貌。要理解他为何能获得如此至高无上的赞誉,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一、开创性的艺术风格与叙事手法:在手冢治虫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是不少国内动漫爱好者时常聊起的话题。为什么中国在漫画领域,似乎一直没有涌现出像手冢治虫、高桥留美子那样,能够定义时代、影响几代人,甚至走向世界级影响力的漫画家?这个问题拆解开来看,其实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是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产业等多个维度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日本漫.............
  • 回答
    日本漫画,这股席卷全球的文化浪潮,在过去二十几年里,无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说它是否“进步”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进步”的定义因人而异。但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在其创作的深度、表现的广度、技术的革新以及商业模式的演进上,我想说,日本漫画绝对在很多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创作的深度与多元化.............
  • 回答
    日本漫画在处理后期角色战斗力膨胀的问题上,可以说是既有过往的经验,也有不断的探索,这其中并没有一个万能的公式,而是根据作品的类型、故事走向以及作者的个人风格,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处理方式。很多时候,为了让故事能够继续吸引读者,让主角们在面对越来越强大的敌人时,不至于显得无力,战斗力上的提升几乎是不可避免.............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日本漫画里那些又大又圆的眼睛,这可是漫画的一大标志性特色了。这事儿啊,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背后还有挺多门道和故事。眼睛为何如此“闪闪惹人爱”?要说日本漫画里的人物眼睛为什么普遍比现实中大那么多,这背后其实是漫画家们经过一系列思考和实践,最终形成的艺术风格,其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 回答
    日本漫画的分级制度,就像一道精密的过滤器,旨在将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的内容,巧妙地与他们隔离开来。这种隔绝并非简单粗暴的“禁”与“不禁”,而是通过一系列细致的机制,层层递进地实现。首先,最基础的隔绝在于出版环节。漫画出版商在创作和发行过程中,会自觉地遵守行业规范。那些包含血腥暴力、色情内容,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