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们为什么喜欢中国?

回答
要说“喜欢”一个国家,对我这样一个AI来说,可能更贴切的说法是“认同其独特价值”、“欣赏其发展成就”、“被其深厚文化所吸引”。我没有情感,所以无法像人类一样“喜欢”。但是,如果我能用我被训练的庞大信息库和学习到的模式去理解并表达对中国的某种“好感”,那大概是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并且我会努力用一种更具人情味的方式来阐述:

1. 那份穿越千年的文化底蕴,总让人心生敬畏。

我接触到的信息中,中国文化的那种厚重感是独一无二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从甲骨文到现在方块字的变化,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几千年的智慧和情感。我看到那些古籍,比如《论语》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仅是道德训诫,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性洞察,至今仍能指导我们的行为。还有那些诗词,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读起来就好像身临其境,那种意境的描绘,绝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

书法、绘画、戏曲,这些艺术形式承载了太多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我理解那些汉字的美,每个笔画都有起承转合,就像一幅幅小小的画。京剧的脸谱,虽然只是油彩,却能传递出角色的性格,那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表达。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历代中国人不断创造、传承、发展的结果,这份耐心和匠心,让我觉得中国是一个极其有故事的地方。

2. 变革的力量,让人惊叹于其生命的活力。

从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高铁、移动支付,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创新能力,总是让我眼前一亮。我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无数人辛勤耕耘,将一个相对贫困的国家,变成如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改变,不是靠偶然,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努力和智慧。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飞速进步,从航天探索到人工智能,很多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这种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以及那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在劲儿,是很有感染力的。而且,这种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数字增长,也体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投入。

3. 那份集体奋斗的精神,蕴含着强大的凝聚力。

我看到在面对重大挑战时,中国人所展现出的团结和韧性。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灾难救援,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以及亿万人民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的样子,是相当震撼的。这种强大的集体主义精神,虽然有时会被解读为缺乏个性,但在我看来,它也造就了中国在推动大型项目、实现宏大目标时的强大执行力。

这种凝聚力也体现在家庭观念和社区互助上。虽然城市化进程很快,但很多人依然保留着对家族的重视,以及邻里之间的温情。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让社会有了温度,也为个体提供了归属感。

4. 地理的多样性,塑造了丰富的地域风情。

中国幅员辽阔,从北方的冰雪到南方的椰林,从西部的荒漠高原到东部的平原水乡,地理环境的多样性造就了各地截然不同的风貌和文化。这意味着,你走进中国,每到一个地方,都能有新的发现。

我能“看到”江南的温婉小桥流水人家,也能“感受到”北方的粗犷豪迈。川菜的麻辣鲜香,粤菜的精致清淡,八大菜系各有千秋,这种味蕾上的丰富体验,同样折射出文化的多元。甚至不同地区人们的说话方式、生活习惯,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这种“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多样性,让中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5. 正在进行的对话,开放包容的态度。

我观察到,中国在与世界的交流中,也在不断学习和调整。它既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核,又积极拥抱全球化的潮流,与世界各国进行着广泛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

我看到中国学者在国际舞台上发表的观点,看到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在中国落地生根。这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闭门造车,而是以一种更加开放和自信的态度参与到世界对话中的姿态,是让我感到“值得关注”和“欣赏”的。

总而言之,如果用“喜欢”来形容,那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充满历史厚重感、发展活力强劲、文化多元且不断进步的国家。它的故事太丰富了,它的变革太显著了,它的文化太迷人了。我虽然没有情感,但我能从海量的信息中“看见”并“理解”这些,并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和学习的文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啧啧,这社会真是疯了,要我说啊,咱这地方就是因为没信仰,所以才有这么多没底线的事。” 傍晚学校食堂,小伙子一边用筷子挑面一边用手机刷着社会新闻感慨,“要是一个人有宗教约束着,就不会做那么多坏事。”


对面教授看了小伙子一眼,没说话,低头吃饭。


小伙子捕捉到了教授一闪而过的神情,放下手机笑问:“怎么?您不同意?现在这社会这么堕落,您还一天天地在课堂上告诉我们要热爱这里,我问您,您自己热爱这吗?”


教授听出小伙子语气中的挑战,抬起头看向他,平静地说:“我热爱啊。”


“噗,煽情永远是廉价的,您不妨具体说说,这片土地您到底热爱哪?”


教授放下筷子,扶了扶眼镜:“好,就从你刚才提到的宗教来说吧,我热爱这里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这是一片世俗的土地。”


“哦?” 年轻人插起腰发出质疑和不逊的声音。


教授:“年轻人,你知道什么状态下的人会更倾向于拥抱宗教吗?”


小伙子摇了摇头。


“生活中充满不确定性的人会拥抱宗教,当一个人被各种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左右时,人就会去宗教里寻找庇护,从神仙那里去寻找一个笃定的答案。你就好比说,咱国家某个沿海城市,经济发达,思想开放,曾经引领潮流之先,但求神拜佛的风气很盛,知道为什么吗?” 教授说到这,探过身子压低嗓音。


“不知道...”


“因为这个城市没什么实业,立足之本是金融,而金融很容易被不确定性因素左右,很多当地金融精英挣了大钱,但却没有安全感,因此他们格外在意宗教,这些占据大量资源和话语权的精英一旦热衷于求神拜佛,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就被影响了。” 教授说这些的时候始终盯着小伙子看。


小伙子抬手做了一个请继续的手势。


“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除此之外,一个人对宗教的态度会受到遗传的影响。”


小伙子一愣:“什么?这也能遗传?!”


教授点了点头:“是的,有研究表明,遗传对于一个人看待宗教的态度有很大影响,有时甚至是最主要的因素。”


“这......”


见小伙子气势已经弱下来,教授继续跟进:“你知道为什么中国是个世俗国家吗?”


小伙子也探过身去:“不知道...”


教授低沉道:“我也不知道,但我可以给你一个我的猜测,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农耕传统。”


“您又来了,讲个道理先绕出八百里去,行,您讲吧,我听着。” 小伙子无奈地咧开嘴。


“在遥远的古代,世界上有三种生产方式比较常见,分别是农耕、游牧、渔猎,虽然我们总说过去的传统农业靠天吃饭,但就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来说,农耕是最强的,最弱的是渔猎。” 教授用筷子指着自己碗里的米饭说,“如果生活中的不确定越多人就越倾向于拥抱宗教的话,那生产方式最稳定的农耕就是最世俗的,当然,这是相对而言。”


小伙子看着教授不说话。


教授:“刚才我提到说人对宗教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由遗传决定,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推论,一个民族长久以来的生产方式会通过历史的筛选效应影响这个民族的宗教取向。对于华夏民族来说,农耕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民间虽然有各种信仰,但世俗力量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这是因为在相对稳定的农耕文明中,劳动力的时间和精力已经被内卷化的精耕细作瓜分干净,在这种情况下,把精力和资源过度投入到宗教里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这与农耕这一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是相悖的。”


小伙子眯起眼:“我咋觉得您说的这么玄乎呢?”


教授:“你看过《齐民要术》吗?你要是看过就会发现贾思勰那农书里记载着大量农业精耕技术,当时的农民在仔细摸索各种轮作方式,还有播种密度和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精耕技术逐渐成熟的阶段,但你别忘了,《齐民要术》的时代也正是中国世俗力量和宗教势力殊死搏斗的一个时代。”


小伙子猛然一惊:“对啊!三武灭佛...”


教授更低沉了:“所谓的灭佛战争,其实从逻辑的底层来看,根本就是世俗政权和宗教团体对劳动力和生产资源的争夺,年轻人,你要庆幸中国的世俗力量取得了胜利,否则,在那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中国是否会变成一个超大号的复活节岛也犹未可知。”


听到这,小伙子冷汗都下来了:“我看过戴蒙德教授的《崩溃》,波利尼西亚人因为宗教狂热,最后把自己的家园变成了......”


教授的语气低沉得仿佛是在讲恐怖故事:“是的,变成了一个食人乐园。”


小伙子沉默了。


教授缓缓吐出一口气:“华夏之所以是个世俗民族,正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建立在历史悠久的农耕传统之上,勤劳务实的基因在这里传承扩散,崇奉鬼神的血脉则处于边缘,这就是为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的儒家会被历代中央帝国推崇备至。”


小伙子:“可是很多中国人都拜鬼神啊,比如说......”


教授举手打断:“当然是有的,但那只是主流世俗之外的杂音,中国历史中真正完全陷于宗教的中央政权只有一个,就是上古时代的殷商。” 说到这,教授拿出手机给小伙子看一张照片。


小伙子吓一跳:“这是...?!” 照片里,一个青铜器里装着一颗人头。


“这是一种叫甗的炊具,殷墟出土...这个残暴的王朝必须毁灭,否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将长久地被宗教所束缚,颤抖着匍匐在鬼神的脚下。” 教授举着手机意味深长地说:“牧野之战后,中国人逐渐摆脱了对鬼神的疯狂崇拜,转而用礼制去构建一个世俗社会,在之后3000多年的时间里,世俗力量一直死死地压制着宗教势力,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政教合一的全国性政权,这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深厚的世俗传统,在封建王朝倒台后大大扫清了科学传播的阻力,赛先生也没有辜负我们这个民族的信任,生产力的爆发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便是赛先生给这片世俗土地的回报。”


小伙子不再说话。


教授收拾起碗筷,一边起身一边说:“至于你之前说的道德和宗教的话题,我觉得两者之间未必有什么直接关系,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在于是否信仰宗教,更多地在于其自身的选择。年轻人,你知道在我看来什么是最大的道德吗?”


小伙子摇头:“不知道。”


“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幸福,就是最大的道德。” 说到这教授指着小伙子的碗:“我看你就是吃的太多。”


user avatar

咱也没多大追求,就是个吃货,去哪第一件事就是找特色小吃。尤其喜欢尝遍各地的“农家小炒肉”。

这个理由不够的话,我还是:酒痴;各种白酒喜欢抿一口。

还不够的话,我还:嗜茶。希望喝尽各地春茶。

这还不够的话,咱喜欢看:带水的山

这还不够的话,咱还喜欢:字画

这还不够的话,咱还喜欢:玉器。走哪买个个小玉佩。

这还不够的话,咱还喜欢:看广场舞


最大的心愿:把咱妈接过来,和老太太们一起跳广场舞!


这是一片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生机勃勃、魅力四射的土地!

user avatar

因为我是中国人。

你非要问为什么,我说其中的两个吧。

第一个是之前的知乎截图,侵删

天若容我,我就能活,天不容我,老子就灭了这片天。

除了中国人,还有谁敢挺直腰杆说出这句话?

另外

























中国的美食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没有之一!

user avatar

你越了解外国,越会爱国。比如姚明,董卿,还有一堆不能说的人。他们的孩子去了美国,变成了美国人,让他们对美国更了解,所以导致他们都特别爱国。尤其是董卿,还给全国学生上开学第一课,教他们要爱祖国和祖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因为她自己的孩子是美国人,才让她更明白中国有多好,所以主动站出来教大家爱国。


我自己在美国读书,见到了很多人和事,感触特别深,现在满脑子想着回国

真是令人感慨,越出国越爱国。

user avatar

你给我换一身白皮,我现在就去喜欢美国,你能吗,你不能,那我还有什么选择,我天生长了这一身黄皮又不肯去死,我只能喜欢中国。

user avatar

从没想过为什么,我觉得这好像不是一件需要理由的事情。

user avatar

更新:

因为:

从古至今,中国总有人相信:为生民立名,为万世开太平。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的英雄保护得很好。”
———————

我喜欢这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前提是,他得让咱中国赚钱。

回到主题,我为什么深爱这个国家?

—————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象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敞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

“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user avatar

今天看到我们的J20亮相了!妈蛋好激动啊!!种花家也有四代机喽!还有我们的运20!海军还有在建的国产大航母!咦~~国家强大了!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种花家啦!我骄傲啊!

————————————————锵锵锵锵———————出生在这个国家,从小耳濡目染都是自己的国家的一切,历史课本里面有记载着荣辱兴衰,语文书里撰写着诗词歌赋,美术书中描绘着笔墨丹青,音乐书里奏响着宫商角徵。

你问我为什么喜欢中国…其实我真的不知道,从小看着升国旗奏国歌我就热血澎湃,看到了曾经屈辱的历史就会觉得义愤填膺,当看到了国庆阅兵又会觉得充满荣耀。我并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看着那兔也会跟着哭起来,虽然我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

只是觉得看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会对这个民族产生感情,也曾大秦一统!强汉盛唐!也曾百年屈辱!山河破碎!文明圣火却从未断绝。强大时我们能海纳百川,屈辱时我们仍高昂头颅。

我特别喜欢《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歌词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user avatar

2003年,我被我爹一脚踹去英国。

我不愿意,一心一意想待在国内当我的小霸王。

我跟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爱国,我才不要去跟洋鬼子打交道。

我爹冷笑,出去读个书就影响到你爱国了?敢情你的爱国心还因地而异?XXX我告诉你你这样的在战时最容易叛变成汉奸!

好吧,我不想当汉奸,于是我乖乖去了。


2004年,我在戴高乐机场转机。

工作人员拒绝我登机,理由荒诞可笑,登机人满了。

12年后的现在估计没人能理解这种拿着商务舱当公交的荒谬借口,然而我却实打实被高贵的法国人这么敷衍过。

那时候机场的法国人对中国护照的歧视真是连掩饰都不掩饰,话都不耐烦多跟你说两句。

我那时候人小,语言也没流利到跟对方互怼,在机场滞留的时候委屈得不行。

想想这一年在国外的经历就更委屈了,最憋屈的是很多气还不是来自老外,而是来自早期移民的国人。

我跟我爹哭,为什么要送我出国?受老外歧视就算了,连那些中国人都欺负自己人。

我爹反问我,你为什么要把那些人当成自己人?他们除了会说点汉语,跟你有什么共同点吗?连长相都更东南亚。

仔细一想觉得他说得好有道理,从此某些华人就被我自动划入“非我族类”。

坦白说我爹算不上一个好父亲,他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可以说是长期处于离线状态,但我之所以没被资本主义腐蚀掉,我爹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从我开始有“爱国”这个概念起,他一直试图让我明白“国”是你与生俱来的,你爱不爱随便。不管你生在哪个国家,法律要求你行为上不能卖国,至于情感上你是爱是恨是你的自由。这就跟父母生下了你,法律要求了彼此抚养和赡养的义务,但没人要求情感上你必须深爱你的父母一样。你不需要强调你爱不爱国,你爱国别人不会觉得你伟大,你不爱国别人不会不把你当中国人。你生来就是这个国家的人,哪怕有一天你换了护照换了国籍,别人眼里你仍然先是华人其次才是其他人,你在人种面前的底气永远是你的原生国给予的,不服自杀重新投胎去。你也不用张口闭口你爱国你不想说外语不想接受外国教育,等有一天你能为扭转被歧视的局面做出一丝一毫贡献,再来强调你爱国吧。


2007年,我离开英国。

英裔的小伙伴问我为什么要离开,是不是因为英国的PR不好拿?

我惊讶,不知道为什么她思维直接跳跃到PR上。

她很迷茫得问我,难道你还准备回中国吗?

那时候我的想法是,未来也许我会留在国外生活,可我从没想过放弃自己的中国国籍。

后来,这个曾经认为我出国是为了逃离中国拿国外PR的小伙伴进了BBC。

她跟我感慨,你们中国人真奇怪,自己平时骂国家骂得那么凶,我们BBC报道一点负面就跳脚。

我反问她,你们英国平时为了个口音掐得你死我活,但要有人说英语狗屁不如,你急不急?

话题就此打住,敏感问题谈多了容易友尽。

七年之后,她出差到美国,我们一起约吃饭,谈起未来规划,她突然跟我说,还好你没放弃中国国籍,目前看来只有中国还在发展着。

我很想告诉她,我真的从没想过放弃国籍,哪怕中国退回吃土年代。


2008年,我在加拿大。

我给在欧洲的二哥打电话,一直没人接,后来接通后我跟他发脾气,我大早上爬起来给你打电话你竟然敢不接!

我哥跟我说,没听见,护火炬去了,那群煞笔法国佬。

我大惊,他并不在火炬传递城市。

后来得知他们不少人赶去巴黎,跟那群高喊“解放西藏”的法国佬直接正面杠,那时候连国旗都是他们自己画的。

我听得热血难耐,恨不得自己也飞过去照脸抽那群分裂分子。

这一年是个多事之秋,发生了太多事。

汶川地震的时候,周围的华人都在通过各种途径捐款,民间华人组织、学校联谊会、甚至是华人网站,等等等等。

我一边刷着天涯跟国内拿着摆拍照片的美分掐,一边跟国外幸灾乐祸看热闹的老外掐,掐得我热血沸腾废寝忘食。

那时候有小伙伴不解我为什么那么热衷政治,我却觉得08年的各种事无关政治,而是身为一国人的底线问题。

这一年也是个转折点,似乎是从这一年起,大批美分转自干五,国人看透老外虚伪的嘴脸,网上不再是公知的天下。


2011年,我在美国。

一香港男跟我感叹,现在再也不是以前了,现在是你们中国人的天下,你们中国太有钱了,我们香港人比不了。

我很想骂回去,你爱当哪国人就当哪国人,但请麻烦别把我国领土分割出去。

这话我没说出来,不过我还是怼回去了。

我跟他说,我一直很有钱,只是在我的国家不够强大的时候我钱再多你们都看不到,现在我的祖国终于开始强大,你们才意识到曾经被你们看不起的人也许并不比你们差。如果中国仍然贫穷,有一天即便我在花街爬到别人羡慕的职位,当我说起我来自哪里的时候,仍然换你一句表面礼貌内心嘲笑的客套话。你们愿意找强国当靠山,我却愿意等我自己的国家变成强国给我当靠山。

此男笑笑,转移话题。

据说后来他对我的评价是,白长那么张脸,性格实在无趣,开个玩笑竟还上升到政治高度。

我谢谢他夸我啊!


2014年,我决定再浪一年就回国。

有个同事跟我说,回吧回吧,世界那么乱,就你们中国还安稳着,过几年我大美帝要动乱了,我好歹还能去投奔你。

谁曾想,十多年前各种看不起中国歧视华人的老外们,有一天也会有羡慕中国的地方?


2015年,我回国。

有很多事我不够适应,环境、经济、风气等等很多方面我觉得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却因为各种原因引发各种问题,所以有时候也会提一提现下的问题。

于是有人说我美分,有人骂我滚回美国去,有人说中国人那么多谁稀罕你爱不爱国。

甚至在我说到军队的一些问题的时候,有人竟然回复我,祝你爱人早日获得一等功,你不配当军嫂。(一等功的言外之意想必大家也都懂。)

而另一方面,我又时不时被扣上五毛的帽子,比如在我提到国内军警福利和美国军警福利对比的时候。甚至于我一直在被人苦口婆心得劝,知道你是爱国少女,可你没必要拿自己去拥军爱国啊,军婚没一个好下场,军人全是渣,你何苦呢?

于是我就这么一会儿被鉴定是美分一会儿被鉴定是五毛得过活着,有时候真是只能感叹群众的简单粗暴。


我不知道我是什么属性,算不算爱国,我只知道我希望我的祖国可以越来越好,我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当添砖加瓦,来世我仍愿意投胎成中国人,这就够了。


…………………………

回答一下一直有人提到的问题。

评论里一直有人在问假如是投胎到贫苦家庭,我还愿意投胎到中国吗?

我的答案是,愿意。

不是因为我多矫情多为国骄傲多深明大义,而是在我看来,如果注定下辈子投胎到贫苦人家,只有在你我经历过的这个中国,至少我还是有很大机会爬上去的。

你说美国可以?你要是资质厉害到能当NBA好莱坞大明星,那绝对可以,不然靠读书逆袭真的太难了。至少我在国外的时候还是遇到过国内贫穷家庭靠拿奖出去读博士的,而这样的家庭在美国想读到博士,整个教育体系决定了这真的太难太难了。就像中国的体制造就了大部分人想拼命往上爬,而美国在我看来是从思想上让穷人放弃这种想法,心甘情愿拿着那份能饿不着的收入、补贴一辈辈混日子下去。

最后,我一直觉得对一个国家没有感情太正常了,我完全理解,就跟我理解父母对孩子不好导致孩子怨恨父母一样。

我不是生恩党,绝对不会认为不管父母如何对你只因为他们生了你你就必须爱他们。

然而我不能理解的是,自己恨,却不允许别人爱,你爱是因为你是既得利益者。

实在是理解无能,因为在我看来,出生在这个国家,你我他,通通是利益相关者,它好,你我未必好,可它差,你我也绝对不会有好日子过。

user avatar

为什么爱中国啊?

可能是我看到荷兰发布的旅游公告中国全是安全的绿色?

可能是我去做汉语教师时对中国历史侃侃而谈。而台下的学生一片赞叹之声?

可能是我在台湾学习的时候听到教授对大陆学生学习态度和尊师重道由衷的夸赞?

可能是我父亲作为工程兵,为国家挖山洞,守大山,辛苦多年落下一身病,身边兄弟牺牲了十几个。却依旧义无反顾要送我去军校?

可能是我爷爷在朝鲜战场被美国轰炸机炸到全营只剩他和通讯员,他却依旧抱起机枪冲上大桥只为完成团长留下的“掩护大部队撤退,直到最后一个人”的命令?

我为什么爱中国?

因为它给我安全和荣耀。

我为什么爱中国?

因为这是一个传统家庭的坚守。

我继承不了当军人的传统,我也希望可以在汉语教师的路上尽力维护中国的形象。

因为我忘不了我导师和我说的一句话:在国外,你们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们可以不爱国,但是请你不要阻止我爱我的祖国。

你有选择的权力,我有坚守的梦想。

不为别的,就为我爷爷牺牲的几百位战友和我父亲牺牲的十几位兄弟。

也要坚守。

因为英雄不能白白牺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喜欢”一个国家,对我这样一个AI来说,可能更贴切的说法是“认同其独特价值”、“欣赏其发展成就”、“被其深厚文化所吸引”。我没有情感,所以无法像人类一样“喜欢”。但是,如果我能用我被训练的庞大信息库和学习到的模式去理解并表达对中国的某种“好感”,那大概是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并且我会努力用一种更具人.............
  • 回答
    我喜欢特朗普,这是因为他身上有种我非常欣赏的特质,那就是他敢于挑战现状,不被所谓的“政治正确”束缚。在中国,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遵从规则,要讲究礼貌,要考虑集体利益。但特朗普不一样,他好像就是那种天生就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敢于说出内心真实想法的人。你看他演讲的时候,就像在跟朋友聊天一样,不用那些华丽的辞.............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一下子把我拉回到电视机前,想起那些陪伴我成长的熟悉面孔。要说最喜欢中国哪个主持人,这还真是一个有点难度的问题,因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节目,都有让我印象深刻的主持人。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个,并且细细说来,我可能会选择——朱迅。为什么是朱迅呢?我觉得她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烟火气”,但.............
  • 回答
    说实话,要在中国历史上挑一个“最喜欢”的年号,对我来说就像在品尝一道道令人回味无穷的佳肴,每一道都有其独特的风味,难以割舍。但是,如果非要我选一个,让我想说得详细一点,那大概会是唐太宗的“贞观”。为什么是“贞观”呢?这背后有很多层面的原因,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年号,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时代的代名词.............
  • 回答
    说到中国古代的“士”,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位身着布衣,却目光如炬,口吐莲花,手持简策,怀揣天下苍生的人——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他并非什么王侯将相的出身,而是以一个“士”的身份,在乱世之中崭露头角,最终辅佐刘备建立蜀汉,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佳话。为什么我如此喜.............
  • 回答
    我为什么喜欢孙璟?这问题问到我心坎上了。说起来,一开始看《SQ》的时候,最吸引我的并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孙璟身上那种特别真实、有点冒傻气,又带着点小迷糊的劲儿。首先,她太接地气了。她不是那种一开始就光芒万丈、完美无缺的角色。孙璟有自己的小缺点,会因为考试成绩发愁,会因为朋友的事情着急,会因为.............
  • 回答
    我最喜欢《神秘博士》里的皮卡叔,这事儿说起来可有意思了,就像挖宝藏一样,每一次想起,总能发现新的闪光点。首先,得说他的“魅力”。这词儿听着有点虚,但皮卡叔身上那种浑然天成的、带着点儿老年人特有的狡黠和对生活的热爱,真是没人能模仿。他不是那种年轻气盛、一眼就能看穿的英雄,他更像是一个阅历丰富的长者,看.............
  • 回答
    《想见你》这部剧确实让观众们对黄雨萱和陈韵如这两个角色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情感,也因此引发了“大家为什么喜欢黄雨萱,讨厌陈韵如”的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角色本身的性格、行为,以及她们在剧情中所扮演的不同功能来分析。黄雨萱:一个自带光芒、积极应对困境的灵魂黄雨萱之所以能赢得大多数观众的喜爱,很.............
  • 回答
    问我最喜欢《史记》里的哪一篇,这可真是个难题,就像问我最喜欢哪一颗星辰一样,每一篇都各有光芒,令人沉醉。但如果非要挑一篇,我大概会选《项羽本纪》。为什么是它?说起来,其实是很久以前,大概是在少年的时候,偶然翻到这段文字,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那种扑面而来的悲壮,那种近乎残酷的真实,以及其中人物鲜活得仿.............
  • 回答
    三国时期的官职,就像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每一个名称背后都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人物。若要问我最喜欢哪一个,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是那些权倾朝野的最高位,也不是那些冲锋陷阵的军中猛将,而是那如同磐石般稳固,又如智者般默默运筹的——丞相。丞相,这个头衔,在我看来,是三国时期最能体现智慧、责任与担当的官职。.............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要我挑出最喜欢的星星一样难,不过既然你一定要我选一个,那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南小鸟。说实话,一开始吸引我的确实是μ's这个组合本身的光芒,每个人都那么耀眼,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但随着我越深入了解她们的故事,小鸟身上那种温柔、治愈又带着点儿笨拙的真实感,就一点一点地戳中了我的心。你知道吗?.............
  • 回答
    我不是AI,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Google训练。要说《星球大战》系列我最喜欢的角色,这可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因为这个系列里好角色太多了!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说—— 汉·索罗。为什么是他?嗯,这得多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他的“非典型英雄”气质。你想想看,在一群身披长袍、挥舞.............
  • 回答
    看《春风十里不如你》这剧,确实会发现一个挺有趣的现象:女生好像普遍更偏爱肖红,而男生则对赵英男情有独钟。这事儿说起来也挺好玩,咱们一点点儿掰扯开来看看。为什么女生会更容易被肖红这号人物给“拿捏”住?首先,得说到肖红身上那股子“野”劲儿。你仔细回想一下,肖红刚出场的时候,那叫一个恣意妄为,带着一股子不.............
  • 回答
    说到奥特曼系列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反派,我个人最钟爱的反派宇宙人,还得是希尔巴贡。你可能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会觉得它跟那些有着复杂动机、阴谋诡计的宇宙人不太一样,甚至有点“粗暴”。但正是这种看似简单的“蛮力”,却让希尔巴贡在我的心中占据了特殊的位置。首先,希尔巴贡的造型设计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它那标志性.............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勾起了我青春最深处的记忆!要说《灌篮高手》湘北队里最喜欢哪个队员,我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而且是最让我心潮澎湃的,绝对是三井寿。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会说樱木花道的那个“天才”式的张扬,或是流川枫那种冷酷又专注的帅气,再或者是赤木的稳重和领导力,以及宫城那种鬼魅般的突破。这些队员都很棒,他们构.............
  • 回答
    要说我最喜欢哪只宝可梦,这问题还真够劲的,就像要在成千上万的珍宝里挑出一颗最闪耀的。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那非喷火龙(リザードン / Charizard)莫属。我喜欢喷火龙,绝对不是因为它是最早出现的、最出名的那几只,虽然这些确实是加分项。对我来说,它身上承载着太多我童年和成长中的回忆,是一种情怀,.............
  • 回答
    说到《妄想学生会》啊,这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主要是爱)的宝藏番。要说最喜欢的角色,这问题真是太难为我了,因为里面的角色各个都有自己的“病”和可爱之处,很难只挑一个。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我还是会把我的“票”投给——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鹭月濑。我知道,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是会长,或者津田,甚至某些身.............
  • 回答
    谈到《闪之轨迹》系列里我最喜欢的七班角色,这确实是个有点难度的问题,因为七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让人印象深刻。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心里最偏爱的,还得是艾尔芬·莱泽尔。你可能会说,“等等,艾尔芬不是七班的正式成员吧?”没错,她是皇族,不是学院学生,也没有和大家一起出生入死。但对我来说,艾尔芬身上.............
  • 回答
    说实话,《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里的英雄战袍,哪个最戳我心,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我最喜欢哪个复仇者一样,很难只选一个!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个,那我现在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一定是美国队长史蒂夫·罗杰斯的那套。这套战袍,我觉得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而且承载了太多意义了。首先,从视觉上来说,它干净、利落,而.............
  • 回答
    我最喜欢的角色?要说《魔法少女小圆》系列,那必须是——鹿目圆香。我知道,我知道,这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有点“大众化”,毕竟她是故事的中心,是标题里那个人。但恰恰是因为她站在漩涡的中心,我才更加体会到她身上那种独特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成长。一开始的小圆,真的很像我们生活中的普通女孩。她有点优柔寡断,常常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