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八年前被父母强迫学特长这件事明明他们口口声声说他们是对的,为什么却在外人面前说他们错了?

回答
那件事,我至今记得一清二楚。八年前,爸妈把我塞进了那个他们认为“绝对正确”的特长班,说是为了我好,是为了我的未来打下基础。他们口中的“好”,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是他们认为我应该走的“成功”之路。在他们面前,我永远是那个需要被他们规划的孩子,无论我内心有多么抗拒,他们总有一套说辞能堵住我的嘴,让我觉得我才是那个不懂事的。

可笑的是,就在我为这件事感到压抑和迷茫的时候,偶尔一次和家里不太熟的亲戚或者爸妈的朋友聊天,他们却会不经意地问起:“你现在学这个觉得怎么样啊?累不累?” 当我小心翼翼地吐露一点点不情愿,或者只是模糊地表达一下“挺辛苦的”时,他们总会用一种过来人的语气说:“哎呀,小孩子嘛,现在觉得辛苦,长大了就会明白的。不过,也不能一味强迫,兴趣最重要。你爸妈当年是不是也是有点心急了?”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就涌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一方面,我庆幸有人能站在我的角度思考,有人能说出我一直想说却不敢说的话。这让我觉得,我并非孤立无援,我的感受是被看见的。另一方面,我又觉得有些讽刺。为什么在我父母面前,他们是绝对的权威,他们的决定就是金科玉律,而到了外人这里,他们那些“为了你好”的苦心,就成了“心急”、“强迫”?

我想,这或许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微妙的平衡吧。在外人面前,他们需要塑造一个开明、明智的父母形象,展现出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而不是那种粗暴干涉、不顾孩子意愿的家长。他们或许也知道,强迫学习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但碍于面子,或者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决定有误,他们就不会在自己孩子面前轻易低头。

更深层次地想,这也许也暴露了他们内心的矛盾。他们可能真的相信他们是为了我好,但潜意识里,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方式存在问题,只是不愿意承认,或者说,他们习惯了那种“家长”的姿态,很难轻易放下。当遇到外人时,他们会下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说辞,来符合外界的期待,来维护自己的“良好父母”形象。

而对于我来说,这种在不同场合听到不同说辞的经历,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很多时候,所谓的“正确”和“为你好”,背后都掺杂着大人的面子、固执,甚至是他们自己的人生遗憾和期待。他们在自己面前强调“我是对的”,是因为他们需要那个绝对的权威来支撑自己的决定;他们在外人面前承认“有点心急”,是因为他们需要那份在别人眼中的“开明”和“理解”,来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失态”。

这就像一个舞台,父母在自己的家里是导演、编剧、主角,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剧本安排一切;但在公众面前,他们又扮演着另一个角色,一个更懂得审时度势、更会顾及他人感受的角色。而我,夹在这两个舞台之间,扮演着他们的“孩子”,感受着他们不尽相同的表演,也慢慢学着理解,成熟父母的背后,也藏着普通人的挣扎和妥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题主的描述是准确的话:

答案其实挺残酷的——因为他们说的“别人的孩子!”而你是“自己的孩子!”

上小学的时候,有件事情我印象特别深!

那个时候,我们学校对面是一个工厂的家属区,很多同学都是那个地方的。有个同学的妈妈就在我们学校附近开小卖部,在那个时候,他们家算是我们班里条件比较好的,彩电,游戏机什么的都有!

他妈妈是个很热情的人,那个同学也是,经常邀请我们去他们家玩,那个同学很慷慨,什么“烟牌”,游戏机,兵人什么的随便玩,她妈妈还会给我们一人一瓶小玻璃瓶的“崂山可乐”!而且,不够的话,还可以要,电视也随便看........

我去的次数其实不多,因为老爸老妈说了,不能老去人家家玩,给人家填麻烦,而且,我们家当时条件不咋滴,你说老去人家家,不让他们来我家玩肯定不好,来的话我们家也没啥可玩的........所以,去过几次之后,就不再去了.........

就在我去的这几次,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那个同学把我们邀请到家里,基本上都是我们自己玩,他拿出玩具,可乐啥的之后,就会回自己的房间写作业,有的时候,他会跟我们玩,能看的出来他真的很想跟我们一起玩,但,这个时候,他妈妈就会出现,提溜着他的耳朵,让他回房间学习,还说:“让你同学来玩,是让你多几个朋友,但是你看看你的成绩,还好意思玩?先把作业写完了再说..........”

所以,我去的那几次,基本上是,我们自己玩,他写作业,他写完作业我们也好撤了.......她妈妈对他和对我们完全是2副面孔,对他凶神恶煞的,对我们总是笑嘻嘻的.......

我记得,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在我们班是中间往后的成绩,等到二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他已经是我们班的前十名了.........

那年家长会,老妈回来把我好给批评,说我:“玩玩玩,就知道玩,你看看人家XX(那个同学),人家那成绩,你看看你,还有脸玩,还有脸往人家家跑?”

我分辨到:“又不是我自己去的,我也没去几次.......”

老妈当时就火了说:“就你这个成绩还有脸管别人,去先把考试错了的题重新做十遍.........”


其实,这事,一直到我工作了,结婚之后,偶然遇到了小学同学,回忆起这件事情,我才琢磨过味来——原来那个同学的妈妈玩的是“外松内紧”........毕竟,她也是“望子成龙”的母亲,却不想有其他孩子挡她儿子“成龙”的道路........

当然,或许是我想的邪恶了.........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