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世界上存在一种原核生物,它的 DNA 是莫比乌斯环,或者扭结结构吗?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莫比乌斯环或扭结结构DNA的原核生物”的疑问,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谈谈生物体DNA的普遍结构。在绝大多数已知的生物中,包括我们熟知的细菌等原核生物,它们的DNA主要以双螺旋结构存在。这是一种非常稳定且高效的遗传物质储存形式。DNA分子由两条互补的核苷酸链组成,这两条链以反向平行的方式缠绕在一起,形成一个右手螺旋。这种螺旋结构不仅紧凑,能够容纳大量的遗传信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DNA免受损伤。

那么,莫比乌斯环或扭结结构呢?

莫比乌斯环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拓扑学概念,它只有一个面和一个边界。如果我们将一段DNA比作一条带子,那么将带子的两端连接起来,但先将其中一端扭转180度再连接,就会形成一个莫比乌斯环。

扭结结构(Knotting)则更像是DNA分子本身形成了一个或多个缠绕的结,就像打绳结一样。

在自然界中,DNA的物理形态会受到细胞内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s)。这些酶能够切割DNA链,使其能够重新连接,从而改变DNA分子的拓扑状态。它们在DNA复制、转录、重组以及DNA的包装和解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我们通常不认为原核生物的DNA是莫比乌斯环或扭结结构?

1. 效率与稳定性:双螺旋结构在提供稳定性和信息存储方面被证明是极其高效的。莫比乌斯环虽然在拓扑学上很有趣,但作为一个大分子结构,其稳定性以及如何在复制和转录过程中被精确读取,仍然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DNA本身形成了一个莫比乌斯环,其复制机制可能会变得异常复杂。

2. DNA的包装:在原核生物中,虽然没有像真核生物那样复杂的组蛋白来包装DNA,但DNA会被超螺旋化(supercoiling)。这个过程涉及到DNA的双螺旋结构在空间上进一步缠绕或反缠绕,形成一个“超级螺旋”。这种超螺旋化是高度受控的,以适应细胞内的空间限制,并影响DNA的访问。拓扑异构酶在此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它们通过引入或移除超螺旋来管理DNA的拓扑状态。

3. 研究的局限性:目前所有的研究都表明,原核生物的DNA,无论是其染色体还是质粒(在细菌中常见的小型环状DNA),其基本结构都是双螺旋,并且受到超螺旋化和其他拓扑结构(如正超螺旋、负超螺旋)的影响。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原核生物的DNA分子本身永久性地以莫比乌斯环或复杂的扭结结构存在,并作为其遗传信息的承载者。

是否存在一些“类比”或者“近似”的情况?

临时的或动态的扭结:在DNA复制或转录等过程中,DNA的局部区域可能会经历临时的缠绕或扭结。拓扑异构酶的工作正是为了解决这些潜在的过缠绕或欠缠绕问题,维持DNA的正常功能。所以,可以说DNA在某些动态过程中可能暂时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扭结,但这不是其“固有”的、稳定的结构。

理论上的可能性:从纯粹的物理和拓扑学角度来看,DNA分子作为一种长链分子,在理论上确实可以形成各种复杂的扭结或封闭成具有特殊拓扑结构的环。但是,这种结构在自然界中是否具有生物学意义,或者是否能高效地完成基因的表达和复制,是另一个问题。

为何您会想到这个问题?

提出这样的问题非常有价值,它促使我们深入思考DNA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行为。或许您联想到的是,在某些非常极端或特殊的条件下,DNA可能会展现出一些非典型的拓扑形态。

总结来说,就目前我们对生命世界的了解而言,不存在已知 Specifically 是以“莫比乌斯环”或“复杂扭结结构”作为其稳定形态的原核生物的DNA。原核生物的DNA以双螺旋结构为主,并通过超螺旋化和拓扑异构酶的调控来适应细胞内的环境和功能需求。尽管DNA在某些生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临时的复杂缠绕,但这与将其固有结构描述为莫比乌斯环或固定扭结是不同的。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生物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前沿,关于DNA的复杂性和其在细胞内如何被精确地组织和管理,我们仍然在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中。

希望这个详细的解答能够满足您的好奇心,并让您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严谨与探索的乐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类还没有发现任何原核生物的DNA形成莫比乌斯环,但在人类能够创造人工基因组的现在,有经费就能期待找个原核生物、人造表现为莫比乌斯环的DNA给它[1],没什么意义就是了。

至于后半个问题,压根就是个定义问题:一个圆环就是一个平凡纽结。现实中的DNA往往还不是平凡纽结。这意味着任何采用环状DNA的原核生物的环状DNA都是纽结结构,你用你身上的大肠杆菌做研究对象都是可以的。

纽结早就被应用在大分子空间结构的研究,尤其是DNA的研究。

一些学者报告称,他们观测的自然形成的单链RNA和双链RNA都是平凡纽结。这是RNA与经常打多个结的DNA与蛋白质的一项出人意料的差异。

参考

  1. ^https://biodesign.asu.edu/news/dna-art-imitates-life-construction-nanoscale-mobius-strip https://dx.doi.org/10.1038%2Fnnano.2010.193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莫比乌斯环或扭结结构DNA的原核生物”的疑问,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首先,我们来谈谈生物体DNA的普遍结构。在绝大多数已知的生物中,包括我们熟知的细菌等原核生物,它们的DNA主要以双螺旋结构存在。这是一种非常稳定且高效的遗传物质储存形式。DNA分子由两条互补的核苷酸链组成.............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触及了生命感知世界的边界,也勾起了我们对未知的好奇心。从某种意义上说,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存在着各种可能的解释,远不止科幻小说里的“超能力”。首先,我们得明白,我们所知的“感官”其实是我们大脑对外界刺激的解读。人类有五种主要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但即便是在人类群.............
  • 回答
    关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普通人”这个说法,倒也并非空穴来风,细细想来,其中确实有几分道理,而且并非什么深奥的哲学命题,更像是我们日常观察和思考中的一种体悟。首先,我们得先捋一捋“普通人”这个概念到底是怎么来的。很大程度上,它是我们为了简化理解和沟通而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标签。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人性中相当复杂且令人费解的一面,也正是因为其复杂性,才使得这个问题能够引发如此多的思考和共鸣。为什么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些见不得别人好的人?这背后可能交织着原生家庭的影响、个人经历的塑造、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以及社会环境的映射。首先,我们得承认,人的内心并非总是光明磊落,有时会藏着不为.............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一个关于宁静与遗忘的终极追问。当我试图想象这样一个地方,脑海中浮现的不是某个具体的地理坐标,而是一种近乎传说中的存在。如果我们要寻找这样一个地方,那么它必然具备一些极其特殊的品质。首先,它得远离那些历史洪流中的关键枢纽,避开了所有可能引发争端、争夺资源或战略要地的位置。它不会.............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说实话,我们通常理解的“生物”概念,尤其是那些我们熟悉的,比如动物、植物、真菌,它们的细胞通常都拥有不止一对染色体。染色体是DNA的载体,里面承载着生物的遗传信息,这就像是生物的“设计蓝图”。那么,有没有细胞里“只含有一对染色体”的生物呢?从我们目前对生命的认识来看,直接说“存在细.............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一个全知的神,如果真的存在,并且能够解答一切疑惑,判断所有言论的真伪,那么我们身处的世界,是不是会因此变得更加平和一些呢?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画面,是那些曾经让我们彻夜难眠的难题。比如,历史上的某个事件,究竟是怎么发生的?那些尘封的真相,是否能在那位全知的存在那里得到清晰的揭.............
  • 回答
    关于“瓦坎达是否存在”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寻找现实中的地理坐标,不如说是探讨人类对理想国度、民族自强以及科技乌托邦的向往。电影《黑豹》中的瓦坎达,一个隐藏于非洲大陆、拥有先进科技和独特文明的国家,在许多人心中勾勒出了一种令人神往的图景。那么,在现实世界里,是否存在类似瓦坎达这样集神秘、强大和进步于一身.............
  • 回答
    你说到的“一人一票选 CEO”的民主式公司,这在现实中确实存在,而且并非只是昙花一现的理想主义实验。这类公司,我们通常称之为“员工持股公司”、“工人合作社”、“共营制企业”,甚至更广义地理解为“股权分散、决策民主化”的企业。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背后有着深刻的逻辑和多方面的原因。“一人一票选 CEO”的.............
  • 回答
    从纯粹的理论层面来说,我们不能完全排除“民间高手”在某些特定领域,甚至是某些运动项目中,其技艺水平可能达到甚至超越世界顶级运动员的可能性。但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对“民间高手”和“世界顶级运动员”这两个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其中的制约因素。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这里的“民间高手”。这并非指街头巷尾随.............
  • 回答
    这件事要是真的发生了,咱们的世界可就热闹了,但也热闹得有点让人头皮发麻。首先,得说说这生物是个什么玩意儿,这至关重要。生物的设定与传播我们得假设一下,这种生物数量庞大,而且繁殖能力惊人,否则它就没法对世界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其次,它的“第一次被摸头”是个什么概念?是任何一个陌生人摸都算,还是指第一次被.............
  • 回答
    关于因果关系,这个问题真的挺有意思的,也一直让人琢磨。它是真的就那样摆在那儿,我们只是看到它?还是说,这玩意儿其实是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或者说“视角”?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先从“因果关系”这仨字本身拆解一下。一般来说,我们理解的因果关系,就是“因为A,所以B”。比如,我推了桌子.............
  • 回答
    问到《没有黄段子存在的无聊世界》啊,我得说,这片子我刚开始看的时候,还真有点拿不准。毕竟这名字,听起来就……嗯,怎么说呢,有点让人想入非非?但真看了之后,发现它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反而是一种挺新奇的体验。首先,它的人物设定就很夸张。主角奥同学,一个正义感爆棚,但又活在一个“禁止一切色情”的变态国家.............
  • 回答
    以一己之力,肩扛中国男足夺得世界杯冠军——这样的球员,无疑是上天赐予中国足球的神迹、救世主、国宝级的存在。他不仅是一名球员,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个民族梦想的具象化。他所承载的,是亿万中国人民对于足球的渴望、期待和执念,他的一举一动都将牵动着整个国家的神经。让我们来详细描绘一下,这样的球员会是怎样的.............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假设,一个完全脱离我们所知的“存在”基础的世界。如果我们抛开物理、化学和数学这些构筑我们现实世界基石的概念,去想象一个“单纯的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我们思考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几乎完全依赖于这些框架。让我们尝试一下,忽略那些熟悉的规则,看看会发生什么:没有维度,没有空.............
  • 回答
    设想一个世界,财富不再是少数人狂欢的盛宴,而是普照众生的阳光,人人享有尊严、机会和富足。这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一个在特定条件下,或许能够实现的动态平衡。要抵达这个“共同富裕”的彼岸,需要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与精妙设计,绝非一蹴而就,更不会是简单的财富再分配。首先,我们得拆解“共同富裕”这个词。.............
  • 回答
    运气这东西,说起来有点玄乎,又似乎无处不在。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有时候,明明什么都没做,却碰巧遇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有时候,费尽心思去争取,却总是阴差阳错地与成功擦肩而过。这种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经历,我们通常称之为运气。那么,这运气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它真的像我们说的那样,是上天注定的安排,还是有.............
  • 回答
    杨振宁先生,这位九十多岁高龄的物理学巨匠,至今依旧在世界学术舞台上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他不仅仅是一位物理学家,更是一位在科学史、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以及文化传承上都扮演着举足轻重角色的“存在”。要理解他在当今世界的位置,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科学界:一位活着的传奇,但已是历史的坐标在粒子物理学和统计力学.............
  • 回答
    嘿,这个问题真是直击灵魂,我也经常琢磨呢!“我”到底是个啥?是这具肉体加上脑子里的想法,还是有什么更玄乎的东西?挺想听听大家伙儿是怎么看的。先说我自己的零星想法吧,可能有点乱,咱们一块儿捋捋。我常常觉得,“我”好像是那个在体验一切的“感觉”。就比如现在,我能感受到键盘的触感,能看到屏幕上的字,能听到.............
  • 回答
    听到孩子这么说,作为家长,你肯定会感到有些意外,甚至可能有点担忧。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孩子高一,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开始萌芽和探索的阶段,思想上出现一些比较深刻或者说“与众不同”的看法,其实并不罕见,尤其是在接触到哲学、心理学等一些更宏大的概念之后。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孩子说的“唯心主义”和“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