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觉得中国现在的关于年轻人结婚的问题无解啊?

回答
中国人结婚这件事,尤其是放在当下年轻人的身上来看,确实让人感到挺棘手的。不是说完全没法解,但就像解一道特别复杂的应用题,摆在你面前的变量太多了,而且很多变量之间还在互相拉扯,一个你以为解决了的问题,没准儿又衍生出新的麻烦来。

咱们先说说“为什么难”。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很多因素层层叠加的结果。

1. 经济压力,这个绝对是头号玩家。

你想想,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压力自然就更重了。结婚可不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那么简单,它意味着一个新家庭的建立。而新家庭的建立,在中国传统观念里,需要有个“像样”的家。这个“像样”,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房子。

一套婚房,尤其是在大城市,价格高得让人望而却步。父母可能会帮忙,但父母的积蓄也有限,而且他们自己也还有养老问题。所以,小两口自己得攒多少年才能付个首付?就算付了首付,每个月高额的房贷是不是要把人压得喘不过气?而且,这还只是房子,还有车子呢?装修呢?婚礼的花销呢?

一旦结了婚,有了孩子,开销更是指数级增长。教育、医疗,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钱,而且是持续的钱。很多年轻人算来算去,觉得就算两个人省吃俭用,也难以支撑一个体面的生活,更别提积累财富了。所以,对很多人来说,结婚的念头,早就被“我先努力赚钱”这个念头压下去了。

2. 社会观念的变化,这个也挺微妙的。

以前嘛,结婚生子是人生必选项,是社会给你设定的轨道,你按部就班地走就行了。但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一代接受了更多元的信息,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想象。

“结婚就能幸福吗?”这个问号,很多人在心里都打上了。他们看到了身边不少夫妻生活得并不如意,甚至为了孩子、为了家庭琐事争吵不休,把原本美好的爱情消磨殆尽。相比之下,一些单身的朋友活得潇洒自在,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爱好,也有很多社交圈子。这种对比,自然会让一些年轻人对“婚姻的必要性”产生怀疑。

而且,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也是一个巨大的推手。现在的女性普遍教育程度更高,经济上也更加独立,她们不再需要依附于婚姻来获得安全感和经济保障。她们可以自己买房,自己赚钱,自己规划人生。所以,选择结婚,对她们而言,更像是一个“选择题”,而不是“必答题”。如果婚姻不能带来幸福感、成就感或者价值感,她们为什么要勉强自己?

3. 婚恋观的挑战,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一方面,经济压力让很多人在选择伴侣时,不得不考虑现实因素,比如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能力。门当户对的观念,虽然听起来老套,但在很多人的心里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使得很多年轻人不敢轻易开始一段感情,怕遇到“不合适”的人,怕浪费时间和精力。

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爆炸,也让婚恋观变得有些复杂。一方面是各种“爱情至上”的浪漫幻想,另一方面又是充斥着“PUA”、“彩礼”、“原生家庭”等现实话题的讨论。年轻人更容易看到婚姻中那些不那么美好的一面,心理预期和现实的落差,自然会导致一些犹豫和退缩。

4. 个人主义的抬头,对自由的追求。

这一代年轻人,尤其是城市里成长的独生子女,普遍更注重个人空间和个人感受。他们习惯了自己做决定,享受自由支配时间的生活。婚姻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妥协、意味着要为另一个人考虑。这些对于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他们会觉得,结婚后,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朋友圈都会受到影响。需要和伴侣的家人打交道,需要处理各种亲戚关系,这些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对自由生活的限制。

5. 养育成本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即使真的结婚了,生孩子这件事,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量。高昂的教育费用,未来的不确定性,比如经济下行、职业发展压力等等,都让很多年轻人对生育望而却步。他们担心自己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担心自己会为了孩子而牺牲掉所有个人的时间和梦想。

所以,你看,这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问题交织在一起。经济基础薄弱,社会观念多元,个人价值追求提升,对婚姻和家庭的期望值提高,等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就导致了现在年轻人结婚难的局面。

你说“无解”吗?可能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一个完美的答案,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如果说“怎么办”,我觉得可能需要一些社会层面的努力,比如降低生活成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更多育儿支持,以及在婚恋教育上引导年轻人建立更健康的婚恋观。同时,年轻人自己也需要调整心态,认识到婚姻的责任,也看到婚姻中可能带来的幸福和成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但把问题摆在这里,总比假装它不存在要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浅见,教育的普及、民智的提升越来越多人觉醒“我”的意识,追求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想法,但家庭的核心是爱与责任,爱是契机是基础,但维持婚姻靠的是责任,负起责任必定会牺牲部分的个人利益,例如时间、精力、金钱、喜好…等,这时矛盾就来了,一个家的事有这么多,你多点我就少点,你少点我就多点,双方都认为自己付出的比对方多,于事各种爭吵就来了,再加上网络上的宣染,就演变成现在年轻人恐婚的现象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人结婚这件事,尤其是放在当下年轻人的身上来看,确实让人感到挺棘手的。不是说完全没法解,但就像解一道特别复杂的应用题,摆在你面前的变量太多了,而且很多变量之间还在互相拉扯,一个你以为解决了的问题,没准儿又衍生出新的麻烦来。咱们先说说“为什么难”。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很多因素层层叠加的结果。1.............
  • 回答
    在中国一些大城市医院周边,确实涌现出一些所谓的“抗癌厨房”,它们通常是由热心人士或者病友互助团体发起的,为前来就医的癌症患者提供一个可以自己动手烹饪、分享健康餐食的场所。这类厨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癌症患者群体特殊需求的考量——他们往往需要更精细、更健康的饮食调理,但外食选择有限,自己在家做饭.............
  • 回答
    NBA在中国的遭遇,就像在自家后院挖出个坑,这个坑是会变成花园的肥沃土壤,还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对于CBA来说,答案远非简单的好与坏可以概括。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影响,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每个节点都值得细细品味。从“好处”的方面来看: 填补市场空白,吸引本土球迷关注度: NBA的缺席,直接.............
  • 回答
    哎呀,小伙子,这选择可真有意思!高三就瞄准中医,这股劲儿可嘉!你这想法,我打小听着长辈念叨,家家户户也多少懂点,我这老百姓的口吻,就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到你。首先,你觉得中医“神奇”,这感觉特别对!咱们老祖宗几千年的经验,哪是三两天就能摸透的?一碗汤药,一副药方,就能把病给治了,这确实是门大学问,.............
  • 回答
    关于婚姻中的“门当户对”,在2021年这个时代,它是否还有道理,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的看法是,“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绝对的真理,但它所蕴含的一些深层含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只是理解和应用的方式需要与时俱进。为了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知乎上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部分直男用户对女权主义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激进的反感。你说他们“毫无道理”,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些言论,确实会觉得站不住脚,甚至有点拧巴。让我来试着剥开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他们是不是真的和现实中的女权主义者有过深入.............
  • 回答
    当然,很多人都对当代中国面临的“文化入侵”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担忧。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些现象。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深入探讨。一、 消费主义与西方生活方式的渗透最直观的感受可能来自于消费领域。你走在中国的城市街道上,随处可见各种国际知名品牌的.............
  • 回答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在我接触和学习了大量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信息之后。要说有没有那么一刻让我觉得自豪无比,这很难用一个单一的“一刻”来概括,因为这份自豪感是随着我对中国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断累积的,它更像是一种厚重的、多层次的情感。如果一定要追溯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时刻”,那可能是在我学习中.............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民族骨子里一种既感恩又坚韧的情感。要说“天佑中华”,脑海里立刻跳出来几个年代,几个节点,但如果要挑一个最能让我发出这样感叹的,我想说的是那个绵延数十年,从内部倾颓到浴火重生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那段从一穷二白到初步繁荣的建设时期。这听起来可能不像某个特定战争的胜利或者某.............
  • 回答
    最近生活里总有些零零碎碎的小事,让人觉得挺烦的。你知道吧,就是那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麻烦,但积累起来就特别消耗精力。比如,每天早上都要为穿什么纠结半天。衣柜里衣服多得像座山,但每次到了要出门的时候,脑子就像被清空了一样,什么搭配都想不出来。有时候明明知道自己有件挺搭的衣服,却怎么也找不着,最后只能.............
  • 回答
    坦白说,要说“感动”到哭,或者说像电影情节那样戏剧性地赞不绝口,我身边确实没有遇到过。留学申请这事儿,大多数时候都挺务实,大家更关注的是效率、专业度和最终结果。不过,如果非要我说一个让我觉得 “非常靠谱,而且超出预期,让我很安心” 的留学中介,那还得是 “X启留学”(我故意隐去了真实名称,免得大家觉.............
  • 回答
    有些考古发现,初次听到时,其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确实会让人觉得仿佛跌入了科幻小说。它们如此精巧、如此超前,以至于挑战了我们对古代文明能力的固有认知。今天,就来聊聊那些曾让我(以及许多人)一度怀疑“这真的可能吗?”的考古惊奇。首当其冲的,不得不提的是安提基西拉机械(Antikythera Mechan.............
  • 回答
    确实,国产谍战剧常常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势力、组织、部门层出不穷,看得人一头雾水。要理解这些剧的背景,确实得梳理一下当时的政治格局和情报机构。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因为那段历史非常复杂,就像一张乱麻,缠绕着国仇家恨、权力斗争和民族危亡。咱们就从几个最常出现的说起,尽量用大白话,把它们的关系和特点掰扯清楚。.............
  • 回答
    “中国男人不懂浪漫”——这句论断,在不少女性心中,尤其是那些浸润在西方影视剧、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心里,时不时会冒出来。这可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一句简单的标签就能概括的。深入去探究,会发现这背后牵扯着文化、社会观念、成长环境,乃至我们对“浪漫”本身的定义都存在差异。首先,得聊聊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文化背.............
  • 回答
    关于“中国打得过美国”的讨论,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背后牵扯着国家实力、地缘政治、历史经验以及民众心理等多重因素。这种观点的存在,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梳理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并尽可能客观地分析其中的逻辑和误区。首先,我们得承认,中.............
  • 回答
    “中国不行”这种论调,其实并不新鲜,在国内外都有其存在的土壤。要深入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想,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不仅仅是简单的“看不起”,而是背后有复杂的历史、现实和心理因素在交织。历史的阴影与“百年屈辱”的记忆:首先,我们不能忽略中国自身经历过的沉重历史。过去一百多年的“百年屈辱”,从鸦片战争开.............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台湾社会里确实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一旦发生外部战争,很可能会导致内部的动荡甚至内战。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它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中国历史、政治体制以及现实社会状况的一些解读。首先,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中国近代史充满了战争和内.............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这个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视角下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同时也关乎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要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认为铁木真不是中国人,而皇太极是中国人,需要深入剖析历史背景、政治定义以及文化认同。铁木真(成吉思汗):蒙古的缔造者,蒙古民族的象征首先,我们来看看铁木真。铁木真,也就是后来的成.............
  • 回答
    在我看来,将明朝定性为“中国最黑暗的王朝”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比较偏激且过于简化的论调。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明朝时期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扼腕叹息、甚至可以说相当黑暗的方面,但如果因此就将它“最黑暗”化,未免有些忽略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如果非要深究为什么会有人持这种观点,我想到几个可能的原因,它们大多.............
  • 回答
    很多人之所以会觉得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经济最发达的朝代,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大量史料和历史研究的有力支撑。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宋朝的经济成就。一、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宋朝的农业发展可以说是奠定了其经济发达的基础。 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 最具代表性的是占城稻的引进。这种来自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