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每天睡前看部电影,两年后会怎样?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好好给你掰扯掰扯,咱就聊聊这“睡前电影两年计划”可能带来的变化,尽量说得接地气点,没准儿你听着就觉得,哎呀,这事儿真能干,也能琢磨出点门道来。

首先,最直接的,你的观影库得炸了。两年,按一年365天算,就是730天。每天一部电影,这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你大概会看过超过700部电影。想想看,这得是什么概念?从奥斯卡经典到小众独立,从好莱坞大片到亚洲艺术片,甚至可能包括那些你压根儿没听过的纪录片或者动画片。你的观影口味会经历一个极大的拓宽,可能一开始你还固守着自己熟悉的类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不自觉地去尝试那些平时你可能扫一眼就划走的东西。你会发现,原来那些你认为“无聊”的题材,也能拍出令人拍案叫绝的故事;原来那些你觉得“晦涩”的导演,也能传递出直抵人心的情感。你的电影知识储备,那绝对是噌噌噌地往上涨。

其次,对世界的认知可能会潜移默化地改变。电影是窗户,它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时代。这两年里,你可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人生:贫民窟里的挣扎,王公贵族的奢靡,科幻世界里的冒险,历史洪流中的波澜壮阔。你会看到不同国家的人们如何生活、如何相爱、如何面对困难。这就像是你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了一场场“平行旅行”,虽然不是亲身体验,但通过影像和故事,你的同理心会得到锻炼,你对一些社会问题、文化差异的理解会变得更深刻,也可能更包容。一些你过去可能从未关注过的议题,比如环保、人权、心理健康等等,可能因为某部电影而让你开始思考。

然后,咱们得说说你的大脑和情绪。睡前看电影,这本身就是一个放松的仪式。如果选择得当,每天一部好电影,确实能帮助你从白天的忙碌中抽离出来,让你更容易进入放松的状态,从而提高睡眠质量。想象一下,每天结束一天的工作,不是立马躺床上刷手机,而是沉浸在一个精心构建的故事里,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当然,反过来说,如果选的电影过于刺激、惊悚或者悲伤,那也可能适得其反,影响你的睡眠。所以,如何挑选电影,变成了一门学问。你的情绪管理能力,也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你看多了人生百态,自然会对自己的情绪有更清晰的认知,也更容易找到共鸣或者学会释怀。

还有一个挺重要的方面,就是你的谈资和社交能力。两年后,你绝对能成为朋友圈里的“电影大神”。无论是和朋友聊天,还是参加聚会,你总能找到与电影相关的话题。你可能能跟人聊起某个导演的独特风格,某个演员的演技突破,或者某部电影背后深刻的寓意。这种“懂得多”的技能,有时候能让你在社交场合显得更有趣、更有深度,也更容易拉近与别人的距离。也许还会因为共同的观影喜好,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当然,咱们也不能只往好处想。时间成本也是个问题。平均一部电影大概1.5到2小时,加上思考和整理的时间,每天你至少要投入23小时在看电影上。这两年,你总共会花掉将近1500小时,或者更多。这时间如果用在学习新技能、锻炼身体、陪伴家人或者工作上,可能带来的回报会更直接更实在。所以,你得权衡一下,这个“睡前电影”的计划,对于你来说,优先级到底有多高。

另外,“审美疲劳”也是有可能出现的。就像吃再好吃的菜,天天吃也可能腻。天天看电影,尤其是如果影片质量参差不齐,或者你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看,可能会逐渐失去当初的新鲜感和热情。你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挑剔,越来越难被一部电影打动,甚至觉得看电影成了一种负担。这时候,就需要你调整策略,比如增加观影的趣味性,或者偶尔暂停一下,让大脑喘口气。

总的来说,这个“睡前电影两年计划”,如果执行得好,你会变成一个更有见识、更有品味、更能理解生活的人。你的大脑会变得更活跃,你的情绪会更稳定,你的社交圈也可能因此而扩大。但同时,你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并且要学会如何保持热情和避免过度消耗。

所以,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你”自己怎么去看待它,怎么去执行它。这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积极的,也可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两年后”的你,就看你这700多部电影怎么选,怎么看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你好。本人也是睡前看部电影的,坚持了两年。跟你说说我的心得。

首先,睡前看部电影坚持两年绝不仅仅是看了730部电影那么简单,如果遇到闰年的话,那就是731部了呀!

然后,为了看完这730部电影,我冲了迅雷的年费会员,在各大学术交流影视论坛之间每天都要游荡至少半小时来选片,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审美品味。虽然论坛里网友们的回复都高度一致,但都是感谢的话语。我能感觉得到我是在与全国最高素质的网友们切磋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过去我只看二人转电影,剧情单调,台词老套,演员少,表演难度系数不大,偶尔下载了一整天只看到单口相声,那真是太遗憾了。而现在我已经进化成了观看团体表演的观众,开始看剧情,也开始记住了演员的名字,更是见识到了许多高难度动作表演,那精湛的表演技术堪比蒙特利尔国际杂技节,无法让我将电影和艺术两个词划分开来。

而且我在这两年的时间内,学会了简单的日语。封面上的一些专业术语,我都能一眼识出。闷绝早漏改善浮气肉食系寝取风俗等一系列专业词汇都是信手拈来,发音绝对是朝日新闻的标准东京口音,就是有点小风骚。

这两年内我不仅是局限于日本市场的电影作品,对于欧美作品我也是有所研究的。毕竟,那里才是电影的发源地嘛。我从中得知,德国高地货才是人类文明建设中的最佳瑰宝,日本那是望尘莫及。而东西方演员的表演风格和演技都各有千秋,欧美的狂野豪迈,日本的欲拒还迎,这是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啊!而我足不出户就可以用眼睛去旅行,见识到这些。

最后,我的身体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经常腰酸腿软,视力模糊,记忆力有所下降什么的。这两年纸巾用得也快,电脑的键盘因有时候有不明液体渗入而导致偶尔会漏电。好了就这么多啦。

---------------------------------------------------------------

5.31更新 追加内容

德国高地货:这个是我自己造的词,德国是高地国家,荷兰是低地国家,所以我有时候会把德国制造的东西称为高地货。

文中提到的高地货就是德国电影。

因为我每次看到德国出品的电影的标题里都会有重口味三个字,皮鞭蜡烛什么的家常便饭,还喝点奇怪的东西,总之是全程高能,看得我都想拨打911了。

看过几次德国电影之后,我觉得日本真是弱爆了···据说有些食人族是德国的哈所以说高地货就是屌得不行。

点赞好多,好感动,发一张自己专用的签名图纪念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