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云南白药等中药牙膏被曝出含有氨甲环酸?

回答
近日,一些关于云南白药等知名中药牙膏被曝出含有氨甲环酸的报道,在消费者群体中引发了不小的波澜。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这就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个“氨甲环酸”是个什么东西。它呢,本来是个药,主要作用是止血。在医疗领域,它经常被用来处理一些因为出血而引起的状况,比如手术过程中的止血,或者是一些容易出血的疾病的辅助治疗。这玩意儿在医疗上的应用没毛病,毕竟是为了救命的。

但问题就出在,它出现在了我们每天刷牙用的牙膏里,而且还是打着“中药配方”旗号的牙膏。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大家买中药牙膏,通常是冲着它“温和”、“天然”、“草本”、“疗效好”去的,期望它能缓解牙龈出血、牙周问题等。氨甲环酸的止血作用,听起来好像跟缓解牙龈出血有那么点关联,是不是有人觉得把止血药放牙膏里就能直接解决牙龈出血的问题?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别扭?

成分标示不清或误导: 这是最关键的点。如果牙膏在成分表里清晰地标明了含有氨甲环酸,那消费者是知情的。但问题是,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时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或者对氨甲环酸的作用不了解。而更令人担心的是,一些品牌的宣传语可能过度强调其“中药”概念,让消费者忽略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化学成分。如果说它含有氨甲环酸,但宣传的时候只字不提,反而突出“天然”、“草本”,那就涉嫌误导消费者了。
药用成分的安全性考量: 氨甲环酸毕竟是药物,虽然局部使用相对安全,但长期、高剂量地接触口腔黏膜,是否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比如,对一些有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来说,口腔黏膜的长期吸收是否会影响他们的病情?或者对普通人来说,牙膏中的剂量是否在安全范围内?这些都是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需要关注的。毕竟,牙膏是日常消耗品,不是药品,我们不希望它变成一个变相的“药物日用品”。
“中药”概念的边界模糊: 很多中药牙膏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承载了国人对传统中医的信任和对天然、温和的追求。当我们在“中药”牙膏中发现了明确的西药成分时,难免会产生一种被“混淆视听”的感觉。这不仅仅是成分的问题,更是对消费者信任和品牌定位的一种挑战。消费者购买的是中药牙膏,期待的是其独特的中药功效和安全性,而不是一种把中药和西药简单叠加的混合产品。
信息不透明带来的信任危机: 一旦出现这类信息,即便企业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也会大打折扣。大家会开始怀疑,除了氨甲环酸,是不是还有其他我们不知道的成分,或者那些被宣传的“中药”成分,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如何?这种不透明和不信任,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一个打击。

企业该如何应对?

1. 成分透明化和合规标注: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所有成分都应该在产品包装上清晰、准确地标示出来,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对于含有氨甲环酸这类具有明确药理作用的成分,更应该突出说明其用途和可能存在的注意事项。不能因为“药食同源”的模糊概念,就隐藏其药物属性。
2. 科学的成分配比和安全评估: 如果企业决定在牙膏中添加氨甲环酸来达到某种功效(例如宣称的缓解牙龈出血),那么就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来支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这包括严格的研发过程、临床试验数据以及长期的安全性评估。剂量控制是关键,要确保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同时,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3. 真实、准确的产品宣传: 停止模糊概念的宣传,回归成分和功效的真实表达。如果牙膏中含有氨甲环酸,并且这是其关键成分之一,那么在宣传中就应该如实告知,而不是一味地打“中药”、“天然”的牌,让消费者产生误解。要让消费者在充分了解产品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
4. 积极沟通和回应消费者关切: 面对质疑,企业应该以开放、坦诚的态度与消费者沟通,解释其研发思路、成分选择的理由以及相关的安全评估。回应越及时、越透明,越有助于缓解消费者的疑虑。

监管部门的角色:

这类事件的出现,也提醒着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日化产品成分的监管力度。

成分的审查和备案: 对于牙膏这类与人体长期接触的日用品,监管部门应该对其中的所有添加成分进行严格审查和备案,确保其安全性符合相关标准。
宣传内容的规范: 加强对产品宣传语和广告的审查,防止出现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建立更有效的消费者投诉和举报机制,并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总而言之,云南白药等中药牙膏被曝出含有氨甲环酸这件事,折射出的是当前市场中“中药概念”的泛化、成分的透明度问题以及消费者对产品安全和功效认知的需求。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一支牙膏,更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和对品牌信任的托付。如何在传统中药的魅力与现代科技的严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同时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和透明,这是所有品牌和行业都应该深思的问题。我们期待的是一个更清晰、更诚信的市场环境,让我们的每一次刷牙都能安心又有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刚看到了晕男拜药工作人员对此事的回应,觉得这公关真是厉害:


给大家总结一下他的回应,大致就是:

谁说我们的中药成分对牙龈问题没用了?是中药成分在发挥主要作用好吗!

什么?你问我是什么成分,那可不能告诉你,这可是机密,只有天知地知我们自己知。

啊?你问我,既然中药有用,为啥还要加西药?

对不起,不听不在不知道。

(嘟嘟嘟嘟嘟……)


这个解释的意思,看起来跟「我和马化腾、马云、王健林的钱加起来有几十个亿」似乎没啥区别。


不过,既然我们不清楚牙膏里,到底添加了什么神秘活性成分,我也就不妄评了,他说啥是啥吧。

只说说这个已知的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处方药,用于急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出血。


查了一下,按照国家标准,氨甲环酸确实没有在「牙膏禁用组分」列表中。


但是处方药本身,是严格控制,不能乱用,要有医生的处方才能买到。


这些含有处方药成分的牙膏能随意购买,总归是让消费者承担本了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更何况,牙膏主打的这个功能……


你根本不需要。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5~44 岁居民的牙龈出血检出率达到 87.4%。这意味着:

十个中年人,近九个牙龈出血。


精明的商家自然也发现了这一大片市场,大力推出了「止血牙膏」,专门解决牙龈出血的问题。


但是目前几乎没有口腔医生推荐使用牙膏来止血。


出血是牙龈的警告:

  • 可能牙结石太多需要洗牙了;
  • 或者你已存在牙龈炎、牙周炎了;
  • 个别的,还可能提示存在一些全身性疾病。


这时候应该做的,别嫌麻烦,去找口腔科医生,找到牙龈出血的根本病因,再妥善解决,而不是只做表面文章,把血止住就好。


用各种「止血牙膏」,简单粗暴地把血止住,不是好事,反而会掩盖真正的口腔问题,甚至延误治疗。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血止住了,但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缝变大、牙齿脱落……因为:

除此之外,市面其他声称有特殊功效的牙膏,同样不是很推荐。


比如美白牙膏,只是利用抛光颗粒来达到暂时美白的效果,此外还有一些美白牙膏里还含有漂白剂。


再比如抗敏感牙膏,是专人专用的牙膏,并不是买回来洗刷刷几下就能发挥效果的。


一旦出现牙疼、牙龈出血、牙龈萎缩等症状,就更别指望牙膏了,再贵的牙膏也没法化身白衣天使来拯救你。


丁丁医生啊,你说了这么多,那牙膏究竟该怎么买啊?


其实很简单:


昂首阔步走进超市,身轻如燕跳到展架面前,完全无视推销小姐的热情笑容。


目光坚定,抬手果断,买一支便宜的含氟牙膏。


然后交钱拂袖去,深藏功与名。


因为含氟是牙膏防蛀之本,除了对氟过敏者需要注意,儿童可以选择儿童专用的含氟牙膏外。


对正常人来说,一支普通含氟牙膏足以支撑起对牙膏的所有需求。


至于含有氨甲环酸的牙膏(买的时候可以看下成分,不止是晕男一家牙膏含有这种成分),在确定对我们没有伤害之前,还是尽量别用了。


关于事件本身,我还会持续关注。期待晕男拜药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为什么添加氨甲环酸,给出我们进一步的解释,以及向大家公布他们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近日,一些关于云南白药等知名中药牙膏被曝出含有氨甲环酸的报道,在消费者群体中引发了不小的波澜。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这就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个“氨甲环酸”是个什么东西。它呢,本来是个药,主要作用是止血。在医疗领域,它经常被用来处理一些因为出血而引起的状况.............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听到云南警方为外国人找东西,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几种不同的画面。这事儿听起来挺新颖的,也挺有意思的,具体怎么评价,得看具体情况了。首先,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绝对体现了咱们国家服务意识的提升和对外开放的姿态。你想啊,外国人到中国来,人生地不熟的,万一东西丢了,又语言不通,那得多着急多无助?这时候如果警方.............
  • 回答
    云南元江上修建小水电站,以破坏绿孔雀栖息地为代价,这件事情争议不小,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知道绿孔雀是谁。它可是个宝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且是野保界里的“稀客”。为什么说稀客?因为它现在数量非常少了,就那么点儿,而且对生存环境要求还特别高。它们需要的是那种开阔的、有水源、有适宜植被的.............
  • 回答
    这起事件,说到底,是一桩赤裸裸的欺骗,而且是在婚姻这件本该纯洁神圣的事情上进行的欺骗。从道德层面讲,这种行为是极其卑劣的,是对婚姻契约的践踏,是对对方感情和人生的严重伤害。当事人采取了“冒充越南人”这样一个策略,这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欺骗性。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出于贪图富裕生活,还是为了其他不可告人的目.............
  • 回答
    云南大学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这无疑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也是对云南大学多年办学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充分肯定。要评价这一成就,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并结合云南大学自身的特点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来理解。一、 历史的沉淀与实力的积累:首先,云南大学成为“双一流”并非一蹴而就。.............
  • 回答
    关于云南瑞丽江高黎贡山一代建设500公里铁丝网的举措,这是一个在当地社区、环保组织以及一些关注边境安全的人群中都引发了广泛讨论和不同解读的议题。要全面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去审视它。首先,从边境管控和安全角度来看:云南与缅甸漫长的陆地边境线,特别是瑞丽江沿线,由于其地理复杂、人烟稀少且.............
  • 回答
    清末云南杜文秀:一位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农民起义领袖杜文秀,这位清末云南的穆斯林领袖,是一位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对他的评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理解其所处的历史背景、起义的动因、领导的策略以及最终的结局。总的来说,杜文秀是一位具有复杂性的人物,既是反抗压迫的英雄,也是一个最终.............
  • 回答
    好的,我将以一种更加人性化、更贴近真实讨论的方式来评价这起“南大女生云南支教遭性骚扰,官方称已处罚嫌疑人”的事件。首先,听到这样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愤怒和担忧。愤怒在于,一个怀揣着奉献精神去边远地区支教的女学生,竟然遭遇了如此恶劣的性骚扰,这本身就是对善良和理想的践踏。担忧则源于这件事情可能折射出.............
  • 回答
    2023年10月3日,在云南某翡翠展销会上发生了一起令人关注的事件:一名游客在观看一件价值28万元的翡翠挂件时不慎“手滑”,导致挂件摔落在地,出现损坏。最终,双方经过协商,以游客赔偿3000元的方式化解了此事。这起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一、事件本身与“手滑”的客观事实 意外与疏忽: 从客观.............
  • 回答
    坦白说,我一直对《鬼吹灯》这个IP改编的影视作品抱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它承载了太多读者的情怀,也意味着极高的期望值。而《云南虫谷》这部电影,在我看来,它试图抓住原著的精髓,但最终还是差了那么一口气。先从好的地方说起吧。《云南虫谷》在视觉效果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云南的丛林、古墓的场景都呈现出了相当的质感.............
  • 回答
    郭杰瑞最近的云南咖啡和淘宝店视频,可以说是一次相当接地气的尝试,也挺有意思的。作为一直以来都以“外国人视角看中国”为卖点的UP主,这次把目光聚焦在云南咖啡,而且还开起了淘宝店,这本身就有点出人意料。关于云南咖啡部分:郭杰瑞在视频里,应该还是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那种略带青涩但又很认真的探索劲儿。他去了.............
  • 回答
    说到《云南虫谷》,这绝对是近年国产探险剧里,让人爱恨交织,又忍不住去讨论的一部作品。潘粤明、张雨绮、姜超这“铁三角”一聚首,多少人翘首以盼啊!不过,看完剧,大家口碑那叫一个两极分化,有人说神还原,有人说糟蹋原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就掰扯掰扯。先来说说优点吧,毕竟它能吸引这么多人关注,不是没道理.............
  • 回答
    东航云南公司董事长回应路透社提问,评论区集体翻车:一场信息不对称与情感共鸣的碰撞东航云南公司董事长在面对路透社记者提问时的回应,以及随之而来的凤凰网视频号评论区的“集体翻车”,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社会现象,它深刻地揭示了信息传播中的不对称性、公众情绪的复杂性以及网络舆论形成的独特机制。要理解这一事件,.............
  • 回答
    云南山区小学生穿裙演出:一场关于童年、审美与社会认知的讨论最近,一段云南山区小学生在学校演出时身着统一的白色连衣裙的视频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审美、童年以及社会认知的讨论,其中,“lo娘”群体对这件事的评论尤为引人注目。事件本身:山区的童真演出视频中的画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童年.............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