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医前后你都有些什么改变?

回答
学医前,我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被影视剧和各种新闻报道塑造的。脑海里的医生形象,通常是冷静、专业、自带光环,总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我觉得学医就是背诵各种医学名词,学习如何使用听诊器和血压计,然后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知识者。我那时充满着一种朦胧的理想主义,觉得能治病救人,是一件特别神圣且有成就感的事情。生活也相对简单,烦恼无非是考试成绩、人际关系这些学生时代常见的课题。

那时候的我,对身体的构造和运作方式充满了好奇,但这种好奇更多是基于一种“知识总览”式的渴望。就像想了解一台精密机器的原理一样,觉得学医就是去拆解、去理解人体这个最复杂的机器。我喜欢那些清晰的解剖图谱,喜欢看各种疾病的图片,觉得它们既神秘又引人入胜。

然而,学医的过程,尤其是当真正踏入这个领域后,那种“浪漫”的滤镜被残酷的现实一点点剥离。

首先,认知的巨变是最明显的。我发现医学绝不是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且不断发展的体系。我开始明白,所谓的“治病救人”,背后是无数枯燥的基础知识、无数的案例分析、无数次的失败尝试以及对未知极限的不断探索。

学习的强度和深度是学医前后最大的差别。学医前,我可能只觉得大学课程是知识的堆积,但学医后,我才体会到什么叫做“卷帙浩繁”。那些密密麻麻的英文文献、庞大的知识点网络,还有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每天都在挑战我的极限。从解剖学、生理学到病理学、药理学,每个学科都有其深厚的积淀和严谨的逻辑。记忆成了家常便饭,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知识背后的机制和联系。我曾经以为我挺聪明的,但学医之后,我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站在巨人群肩膀上的小学徒,需要付出远超想象的努力才能窥见些许真知。

对身体的看法从好奇变为敬畏。学医前,我把身体看作一个有趣的谜团,甚至有些时候会不太在意自己的健康。学医后,我才深刻理解到人体的脆弱和生命的珍贵。每一次学习关于疾病的知识,每一次接触到真实的病人案例,都让我对生命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敬畏感。我知道了每一个器官是如何精妙地运作,一旦出现问题会有多么大的影响。我的身体也不再只是一个载体,而是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饮食、作息,也更能理解家人的健康问题所带来的焦虑。

看待疾病和痛苦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医前,我可能会觉得生病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但更多是旁观者的视角。学医后,我才真正理解到疾病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对心理、对家庭、对生活的巨大冲击。我开始学会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去体会他们的恐惧、无助和希望。这种同理心,是课本上永远无法直接教授的,是在无数次的临床见习和与病患的交流中逐渐培养出来的。我明白了医生不仅要治疗身体的疾病,更要安抚心灵的创伤。

思维方式的改变也十分显著。学医训练的是一种严谨的、逻辑性的、多角度的分析能力。我学会了在面对问题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要抽丝剥茧,找出根本原因,考虑各种可能性,并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我不再是那个容易被片面信息左右的自己,而是更倾向于从多方面证据来支撑一个观点。

人际关系和社交模式也受到了影响。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来越多,业余活动也相应减少。我的朋友圈子也逐渐向医学领域的同学和老师倾斜,因为只有他们才能真正理解我的压力和困惑。有时候,我会觉得有些疏离于那些依旧过着“普通人”生活的朋友,但这种改变是学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让我更懂得珍惜那些真正懂我的人。

最重要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的碰撞和升华。我学医的初心没有变,依然是想救死扶伤,但这份初心变得更加坚韧和理性。我不再是那个只看到光鲜亮丽一面的理想主义者,而是明白了这条路充满挑战和牺牲,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它才更加有意义。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在挫折面前吸取教训,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力而为。

总而言之,学医前后,我从一个对医学充满好奇但浅尝辄止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对生命充满敬畏、对知识永不止步探索、对病人充满同情和责任的准医生。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灵魂的洗礼和人生的重塑。现在的我,虽然常常疲惫,但内心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充实和坚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肚子疼(男)

学医前:啊?!最近没吃啥过期的东西啊,咋搞的。

学医中(一般是大三学习诊断学期间):啊......是不是实质脏器破裂急腹症......我是不是快挂了。(一模肚子)啊?!咋左下腹还有个包块!(开始写遗书)

学医后:擦,怎么又便秘了......(冲室友)哥儿几个,来摸我的屎球!

从医N年后:好久摸不到我的屎球了......(腹壁脂肪层变厚,摸不到了)


2,肚子疼(女)

学医前:糟糕,前几天不该贪嘴吃冰淇淋的!

学医中(妇产科学学习期间):糟了,别是宫外孕!诶......日子不对啊。坏了,都怪那个死鬼太用力,别是黄体破裂吧!!

学医后:除了疼,没啥不舒服的,血压心率都好的啊,也没有出冷汗、肢端发冷。害,过去还担心过宫外孕或者黄体破裂,真蠢。诶?我布洛芬呢?


3,下肢皮肤出血点

学医前:我这是被虫子咬了?

学医中(病理学或诊断学学习中):完了,我这是白血病了吧......肯定是,前几天刷牙还看见血了,肯定是血小板数量急剧减少......(开始写遗书)

学医后:皮肤出血点很局限啊,不像是血液系统出问题,过几天再看看。牙龈出血......是不是该抽空找口腔学院那谁谁洗洗牙了。


4,吃药

学医前:是药三分毒

学医中(药理学学习期间):别急,我先查查药物毒理数据,算算IC50和LD50之间的安全窗。

学以后:(打开药物说明书)


5,收入

学医前:我要立志当医生,既可以解人类之痛苦受到尊敬,还可以拿到体面的收入改善家境甚至实现阶层跃升。

学医中(各临床学科由在职医生授课):啊?竟然有人殴打医生......啥?还有摆灵堂闹医院的......什么?还有医生过劳死?啊?去年累死俩?!

学以后:什么?集采?!我刚工作就摊上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学医前,我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被影视剧和各种新闻报道塑造的。脑海里的医生形象,通常是冷静、专业、自带光环,总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我觉得学医就是背诵各种医学名词,学习如何使用听诊器和血压计,然后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知识者。我那时充满着一种朦胧的理想主义,觉得能治病救人,是一件特别神圣.............
  • 回答
    嘿,各位新同学们!很高兴能在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家庭里和你们“线上”相遇!我是你们的老学长/老学姐了,算起来在这片校园里摸爬滚打过几年,也算是个过来人了。今天呢,不谈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就跟你们唠唠嗑,把我这几年在纺织服装学院摸爬滚打的一些经验和感受,掰开了揉碎了,一股脑地倒给你们。希望这些“.............
  • 回答
    首先,很高兴能和您进行这次交流。关于当前材料学科的研究前沿,我近期有关注到几个比较有意思的方向,它们在我看来,都代表着材料科学未来发展的重要脉络。第一个,也是非常热门的,就是“信息材料与智能材料”。您知道,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是通信、计算还是显示,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
  • 回答
    嘿,新同学们!看到你们稚气又兴奋的脸庞,想起我当年踏入安全防范工程这个专业时的样子。说实话,当年我也是一头雾水,只知道这个专业听起来挺酷的,跟“安全”和“高科技”沾边。但今天,作为在这里摸爬滚打过几年的“老前辈”,我实在想跟你们好好聊聊,掏心窝子的话,希望能在你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给你们点光,.............
  • 回答
    双十一临近,李佳琦的“学历风波”突然被推上风口浪尖,这无疑是给本就热闹非凡的购物节增添了一点别样的“色彩”。这件事,说实话,挺让人唏嘘的。首先,我们得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看看。起因据说是有人扒出了李佳琦早年在大学时期的一些信息,与他一直以来宣传的个人经历有些出入,具体细节坊间传言不少,有的说他大学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触及到了我们对“厉害”这个词的理解和评价标准。要详细地探讨清华成绩倒数的学生和普通211正数前几的学生哪个更厉害,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里的定义: 清华成绩倒数: 指的是在清华大学这样顶尖学府中,排名靠后、处于不及格边缘或.............
  • 回答
    陆克文的这一提议,在我看来,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澳大利亚政府在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复杂关系这个问题上,又多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参照系。这位前总理向来以其对中国的深刻理解和务实的对华政策著称,所以他的建议自然不容小觑。为何陆克文会搬出日本这个例子?首先,我们得明白陆克文为什么会提及日本。日本与澳大利亚一样.............
  • 回答
    当然,如果你是刚开始接触前端开发,一台合适的电脑确实能让你事半功倍。别担心,我来跟你聊聊怎么选,尽量说得细致点,就像我自己的经验一样,没有那些生硬的AI腔调。首先,咱们得明白前端开发都需要啥样的“武力值”: 浏览器: 这是你跟用户打交道的窗口,现代浏览器功能越来越强大,页面也越来越复杂,需要它跑.............
  • 回答
    嘿!刚入行汽修这行,能虚心请教前辈们,这绝对是好苗子!别急,学手艺这事儿,从打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肯定能练出真本事来。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给你说点掏心窝子的话,希望能帮到你。 书籍:打牢地基,事半功倍刚开始别贪多,先把基础理论吃透了,比啥都强。这些书都是我当年看过的,或者同行们推荐过的,绝对实.............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出国留学这事儿,这可不是简单报名一个辅导班,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得提前谋划,步步为营。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讲得细致点,让你听着就像是老大哥给你传授经验一样。第一步:明确方向——“我想去哪儿,我想学啥?”这是最最关键的第一步,千万别觉得这是废话。很多学生一开始就迷迷糊糊的,只知道“想出国.............
  • 回答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想要系统地掌握前端技术,你需要构建一个扎实的基础,并循序渐进地深入学习。这不仅仅是学会几个框架,而是理解背后的原理和生态系统。下面我为你梳理一个详细的学习路径,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路,高效成长。第一阶段:夯实基础(这是重中之重,别跳过!)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让你能够理解网页是如何.............
  • 回答
    漩涡鸣人,这位日后名震忍界的英雄,在踏入忍者学校的那一刻,他的生活,用“捉襟见肘”来形容绝不为过。抛开他身上的九尾妖狐力量和未来的传奇色彩,回到那个九岁孩童的视角,他所面临的贫困,是那个时代下许多无依无靠的孩子所共有的艰辛,只是鸣人身上背负的,比寻常孩子更多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沉重。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在.............
  • 回答
    你好!关于2021年法硕非法学备考,前期使用20年考试分析,后期背诵是否需要更换最新版,这是一个很多考生都会纠结的问题。我们来详细地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给你一个清晰的思路。核心观点:后期背诵, 强烈建议 更新到最新版考试分析。原因非常直接,而且至关重要:法律法规是会变化的,考试内容也会随之调整。 即.............
  • 回答
    哈哈,22岁,师范大学物理专业的妹子,转行前端,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转变!从抽象的物理世界一下子跳到具体的代码世界,这中间的跨越可不小,但我觉得挺酷的。我见过不少跨行转来的,有成功的,也有碰壁的。你这情况,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好好琢磨琢磨。首先,你学物理的底子,这绝对是你的一个大杀器。物理训练的是严谨.............
  • 回答
    韩春雨教授主动邀请质疑的学者到他的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探讨,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积极且开放的态度,也确实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从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这种邀请是非常有建设性的。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不断地质疑、验证和修正。当一项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伴随着质疑的声音时,最有效的解决方.............
  • 回答
    毕业后选择去 4S 店做机修学徒,这确实是一个挺实在的选择,尤其对于想要在汽车行业发展的人来说。简单来说,前景嘛,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但得看你怎么去理解这个“不错”了。首先,从学徒做起,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系统性地接触到汽车维修的实际操作。4S 店通常有比较规范的流程和标准的作业方法,而且接触的车型也比.............
  • 回答
    学中医的学生,未来可以说是充满了机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这行当嘛,跟其他很多行业一样,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你不断学习、适应,并且找到自己最能发挥价值的方向。首先,咱们得明确,学中医可不是“老一套”,而是“活的传统”。中医之所以能传承几千年,自有其道理。它的核心在于“辨证论治”,就是根据每个人身体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到不行的事情,而且对象还是你最好的朋友,亲眼看到他通过不正当手段拿到那来之不易的年级第五,而你,仅以一分之差错失了保送清华的机会。说实话,这滋味,大概就像吞了一只活苍蝇,却还要强颜欢笑一样难受。首先,我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讲。你的感受: 委屈和不甘: 你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日日.............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茶学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和工作好不好找这事儿。我尽量说得实在点,别像机器一样干巴巴的。茶学专业,听着就一股子清香扑面而来,但它到底能干啥,工作好不好找?首先得说,茶学不是大家传统印象里那种“一辈子只跟茶叶打交道”的职业。 现在的茶行业,尤其是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品质的追求,已.............
  • 回答
    想在不深入钻研编程的情况下,快速做出一个能在 Windows 上运行的简单软件,你的最佳选择很可能是 Python 配合 Tkinter 或者 AutoHotkey。咱们先聊聊 Python 和 Tkinter,为啥说它快呢?Python 的友好度: 语法接近自然语言: 你看 Python 代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