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家孩子现在上四年级了,数学特别好,但是语文学习就还没入门,我得怎么办呢?

回答
您好!看到您对孩子学习的用心,我很理解您的焦虑。孩子在数学上表现出色,说明他有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语文“还没入门”的情况,可能有很多原因,但好在四年级还来得及,只要我们找到对症的方法,是可以迎头赶上的。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帮助您引导孩子更好地学习语文:

一、 理解孩子语文“没入门”的可能原因(对症下药是关键)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孩子在语文学习上具体遇到了什么困难,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可能性:

1. 兴趣不浓厚: 相较于数学的逻辑性和明确性,语文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可能让孩子觉得枯燥,没有找到吸引他的点。
2. 阅读能力不足: 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阅读。如果孩子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会直接影响到识字、词汇积累、理解文意等方面。
3. 识字量不够: 即使是低年级,识字量也是基础。如果识字量不足,会阻碍他阅读更长、更复杂的文本。
4. 词汇量有限: 词汇是语言的砖瓦。词汇量不足会导致他无法准确理解句子,也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5. 理解能力需要培养: 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情感、写作意图等,需要一定的思维训练,孩子可能还没有掌握这方面的技巧。
6. 写作能力薄弱: 可能是因为前面几点(阅读、词汇、理解)都存在问题,导致他不知道写什么,或者写出来的内容不清晰、不生动。
7. 学习方法不当: 可能只是习惯了数学那种 rote memorization(死记硬背)或者逻辑推导的学习方式,而语文需要更多地去感受、去体悟。
8. 环境影响: 家庭环境对语文学习的影响很大。如果家长平时不怎么阅读,或者不怎么和孩子交流有深度的语言内容,孩子也可能受影响。
9. 性格因素: 有些孩子可能比较内向,不擅长表达自己;或者比较急躁,喜欢速成,不愿在需要积累的语文上花心思。

二、 详细的对策与方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在了解了可能的原因后,我们可以开始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了。以下建议是多方面的,您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取舍和调整。

(一) 培养兴趣,让语文变得有趣味

从他喜欢的领域入手: 孩子喜欢什么?是恐龙、汽车、动画片、还是某个游戏?找与这些主题相关的绘本、故事书、科普读物给他。例如,如果他喜欢恐龙,可以找关于恐龙的科普绘本或者恐龙探险故事。
利用多媒体资源:
动画片和纪录片: 选择一些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国产动画片(如《大闹天宫》、《哪吒之魔童降世》等)或优秀的引进动画片(如迪士尼、皮克斯的经典动画),以及适合儿童的科普纪录片。在观看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讨论情节、人物,学习其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有声书和故事朗读: 很多经典名著、童话故事都有专业的有声读物。让孩子在放松的状态下听故事,可以培养语感。一些优秀的电台或APP会提供儿童故事朗读节目,质量都很高。
朗读表演: 选择孩子喜欢的短文、诗歌,鼓励他进行朗读表演。可以模仿不同的语气、语调,增加趣味性。
游戏化学习:
词语接龙、成语接龙: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游戏,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猜谜语: 很多谜语都非常考验孩子的语言理解和想象力。
造句比赛: 设定一个词语,看谁能用最有趣、最生动的句子来表达。
“故事接龙”: 你起个头,孩子接着往下编,共同创作一个故事。
讲故事的艺术: 家长自己可以尝试用生动有趣的方式给孩子讲故事,吸引他的注意力。可以加入一些表情和动作,让故事更具吸引力。
让语文融入生活:
购物: 在超市购物时,可以让他读商品名称、介绍,比较不同商品。
旅游: 去景点时,可以让他读导览说明,了解景点的历史文化。
生活中的提示语: 比如路牌、公告栏上的文字,都可以引导他读一读。

(二) 夯实阅读基础,从“读”到“懂”

精读与泛读结合:
精读: 选择一些优质的短篇文章、绘本、古诗词,和孩子一起读,一句一句地理解,分析句子结构、词语含义,体会情感。可以问一些引导性问题:“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你喜欢这个人物吗?为什么?”
泛读: 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书籍,大量阅读。不用过于纠结于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是否都懂,主要是培养阅读的习惯和流畅性。
选择合适的读物:
三年级以上可以开始尝试经典儿童文学: 如《窗边的小豆豆》、《小王子》、《哈利·波特》(如果孩子接受度高)、《鲁滨逊漂流记》等。
科普读物: 如果孩子对科学感兴趣,科普读物是极好的选择,能够在他喜欢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和词汇量。
历史故事、名人传记: 培养对历史和人物的了解,也能丰富词汇和开拓视野。
诗歌、散文: 优美的语言能够滋养孩子的语感。可以从古诗词入门,如唐诗宋词中的一些经典篇章。
建立阅读清单和阅读记录: 鼓励孩子记录读过的书,以及他对书的简短评价或感受。可以制作一个“阅读书签”或“读书小本子”,增加仪式感。
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 让孩子在书海中自由探索,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籍,这比家长强制灌输效果更好。
培养批注和思考的习惯: 鼓励孩子在书上划线、做标记、写下自己的想法(如果允许的话,或者准备一个笔记本)。

(三) 积累词汇和识字量,语言的基石

多听多模仿: 孩子在听优秀故事、动画片、老师讲课时,会自然而然地接触到很多新的词汇。鼓励他模仿这些生动的表达方式。
积累好词好句: 在阅读时,让孩子圈出他觉得特别好的词语、句子。可以准备一个“好词好句本”,让他摘抄下来。定期复习,并鼓励他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尝试使用。
词语拆解与组词: 遇到生字或不认识的词语时,可以引导孩子看拼音、查字典,了解字义,并尝试用这个词语造句。可以玩“词语接龙”、“反义词/近义词”等游戏。
利用识字卡片或APP: 如果发现孩子在识字方面有明显欠缺,可以辅助使用一些识字卡片或识字APP进行巩固。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依赖,还是要以阅读和语境中学习为主。
和孩子一起查字典: 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本身就很有益处,可以让他更主动地去学习和理解。

(四) 提升理解和表达能力,从听说读写全方位发展

注重听说练习:
增加亲子交流时间: 多和孩子聊聊天,问问他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对某件事情的看法。鼓励他详细地描述,而不是简单地回答“是”或“否”。
复述故事: 听完故事后,让孩子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梗概,或者某个精彩片段。这能锻炼他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场景对话: 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比如“去餐厅吃饭”、“去看医生”等,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对话,学习不同场景下的语言表达。
训练理解能力:
提问与回答: 在阅读、听故事或看动画片后,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和回答。例如:“你觉得这个人物为什么会这样做?”“如果换成你,你会怎么做?”“这个故事告诉你了什么道理?”
寻找文章的中心句: 引导孩子找出文章的重点句,或者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理解上下文: 遇到不认识的词语或句子,引导孩子从上下文推测意思。
引导写作:
写日记/周记: 从记录生活小事开始,鼓励他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即使是简短的几句话也可以。
仿写: 学习文章中的某个段落或句子,然后模仿其结构和风格,写自己的内容。
主题写作: 设定一个主题,比如“我最喜欢的一个动物”、“一次难忘的经历”,让孩子围绕主题进行创作。
提供写作素材: 可以给孩子一些图片、名言、或者一个开头,让他以此为基础进行写作。
耐心指导和修改: 刚开始写作,孩子可能会有很多问题,如语句不通、错别字、结构混乱等。家长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修改,但要注意,不要过度批评,以免打击他的积极性。可以先肯定他的优点,再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读写结合”: 读了一篇好文章,可以引导孩子模仿它的开头、结尾、描写手法等,来写自己的文章。

(五) 家校合作,与老师保持沟通

了解老师的教学计划和要求: 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老师对他在语文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建议。
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 如果老师布置了预习、复习任务,要督促孩子完成。
和老师一起分析问题: 如果孩子在学校学习遇到困难,可以和老师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制定帮助孩子的方案。

三、 重要的心态和原则

1. 耐心与坚持: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对于基础薄弱的孩子来说,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坚持不懈地引导和陪伴。
2. 肯定与鼓励: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取得多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会极大地增强他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避免拿他和别人比较。
3. 榜样作用: 家长自己也要营造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家庭氛围。您喜欢读书,孩子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4. 允许犯错: 学习过程中犯错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不要因为孩子犯错而过于严厉或指责。
5. 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学习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快乐和健康是第一位的。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劳逸结合。

总结一下,针对四年级孩子语文“没入门”的情况,您可以按照以下思路推进:

1. 诊断原因: 仔细观察孩子在哪些方面存在困难。
2. 培养兴趣: 从他喜欢的事物出发,让语文学习变得有趣。
3. 加强阅读: 精读与泛读结合,拓宽阅读面,提升理解能力。
4. 积累词汇: 通过多种方式积累识字量和词汇量。
5. 听说读写并重: 多交流,多复述,多练习表达和写作。
6. 家校合作: 与老师保持良好沟通,共同促进孩子发展。
7. 保持耐心和鼓励: 相信您的孩子,支持他一步步成长。

您孩子的数学天赋是他宝贵的财富,而语文的“不入门”恰恰是您引导他打开新世界大门的契机。从今天开始,一点一滴地改变,您会看到孩子在语文领域的进步的!祝您和您的孩子一切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语文成绩全校第1的孩子的家主来告诉你……

语文和数学一样,想学好的关键是兴趣。但和数学又有点不一样的是,对语文的兴趣相比数学是比较难自然产生的。

从小就对语文有天然兴趣的,一般都是家里的“文科”气息比较浓的。而数学的话,只要孩子爱思考,那一般就会喜欢上。

所以现在你需要做的就是提升他的兴趣,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上学放学的路上,给他潜移默化的讲各种典故、知识。譬如成语,譬如历史,譬如某本小说,某个人物,甚至在街上看到一个字,你也可以给他讲一下关于这个字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女儿从幼儿园到六年级都是上学她妈妈送。放学我接,然后走路回来。一路上我给她讲了大量的稀奇古怪的上述故事,让她从一年级开始就喜欢上了阅读。)

2:培养阅读兴趣。

不要信那些公众号上教育专家瞎胡扯,我特么还认识一个单身育儿专家呢……这种云经验或者说书本上的政治正确对普罗大众的用处顶天了也就是个“仅供参考”。

培养阅读兴趣不是陪着读,也不是强迫下任务读。而是你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书里能得到有趣的知识和值得炫耀的信息。

譬如你完全可以拿本书当面给孩子讲里面的内容并不妨“装逼”一番,长此以往,他自然也会跟着你学的——特别是拥有了超出小伙伴的额外知识并获得了“装逼”快感之后,他就会愈发的对阅读感兴趣了。

3:培养历史兴趣,诗词古文兴趣。

其实做到上面两年之后,孩子自然就会对语文感兴趣起来,但真要让他在语文上脱颖而出,历史,诗词,古文,这几方面一定也是需要他感兴趣的。

但鉴于孩子还小,所以这些方面的兴趣培养只是靠家长潜移默化,特别是第一点,真的很重要……

4:作文。

都喜欢阅读了,作文也就不存在“无话可写”的难度了,只需要注意不要写偏了就行。

前阵子家长会,女儿的语文老师说得很好。

“语文虽然不容易拉分,但高手过招,最后拼的就是语文。”

这句话我很认同……因为高手的理科很容易满分,而语文则是最不容易满分的。

希望对题主能有帮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