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关冷战前期美国海军的一系列军舰改装工程,希望大神能够提供舰名,舷号,改装及完工日期?

回答
好的,关于冷战前(大约1945年至1960年代初)美国海军的一系列舰艇改装工程,这确实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且值得深入探讨的时期。在那段日子里,美国海军正经历着从二战时期的大规模舰队向以核动力和导弹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海军转型。舰艇改装是适应这一变革、延长现有舰艇寿命并使其适应新威胁的关键手段。

下面我将重点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改装项目,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舰名、舷号、改装内容以及大致的完工时间。请注意,由于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定义,而且改装工程往往是渐进式的,有些舰艇可能经历了多次不同规模的改装。我将挑选一些最能体现这一时期海军技术发展方向的项目进行阐述。

1. 爱荷华级战列舰(Iowaclass Battleships)——“现代化”改装(1950年代)

尽管战列舰在导弹时代似乎显得过时,但美国海军并没有完全放弃这些庞然大物。在冷战初期,为了维持其作为强大火力支援和快速部署部队能力的地位,爱荷华级战列舰经历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装。

舰名与舷号:
USS Iowa (BB61)
USS New Jersey (BB62)
USS Missouri (BB63)
USS Wisconsin (BB64)

改装内容:
这一时期的改装重点在于提升舰艇的电子设备、防空能力以及对新式弹药的适应性。
雷达与电子设备升级: 舰上安装了更先进的搜索雷达(如AN/SPS6, AN/SPS10)和火控雷达(如Mk 37, Mk 38),显著提高了对空中和海面目标的探测与跟踪能力。同时,通信设备、电子对抗(ECM)设备也得到了更新。
防空武器强化: 原有的密集阵列的博福斯40毫米炮和厄利孔20毫米炮在面对喷气式飞机时显得力不从心。改装工程拆除了一部分这些轻型高炮,并安装了更有效的 博福斯L/60 40毫米炮(仍然保留大量) 以及 厄利孔20毫米炮(部分保留并升级),更重要的是,安装了 Bofors 70口径40毫米炮 和 Oerlikon 30毫米炮,这些火炮具有更高的射速和精度。一些舰艇还试验性地安装了 RIM2“テリア”(Terrier)或RIM8“鞑靼人”(Talos)舰对空导弹系统 的发射装置,虽然并未普遍装备,但这代表了向导弹时代过渡的尝试。例如,新泽西号 (BB62) 在朝鲜战争期间的改装就包括了上述部分升级,使其能够更好地执行火力支援任务。
舰炮现代化: 虽然主炮(16英寸Mark 7舰炮)得以保留,但炮弹的装药和弹道计算系统也进行了一些微调,以适应战场变化和更精准的射击。
舰载机部分移除与改装: 起初为了航空侦察装备的弹射器和起重机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安装了直升机起降平台,这为未来搭载反潜直升机或进行人员物资输送提供了可能性。

改装及完工日期(大致):
这些舰艇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大部分在 1950年代初至中期 完成了第一次大规模现代化改装,以便投入朝鲜战争和其他早期冷战时期的军事行动。例如:
USS Iowa (BB61): 19511952年(朝鲜战争期间改装)
USS New Jersey (BB62): 19501951年(朝鲜战争期间改装)
USS Missouri (BB63): 1952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改装)
USS Wisconsin (BB64): 19501951年(朝鲜战争期间改装)

2. 克利夫兰级轻巡洋舰(Clevelandclass Light Cruisers)——“导弹化”与防空升级

克利夫兰级是二战时期建造数量最多的轻巡洋舰,战后她们中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并进行了重要的改装,使其能够适应新的防空需求和早期导弹技术的应用。

舰名与舷号举例:
USS Providence (CL82)
USS Little Rock (CL92)
USS Oklahoma City (CL91)

改装内容:
这些巡洋舰的改装方向主要集中在 成为导弹巡洋舰(CLG) 或 “舰队防空舰”(CLAA)的强化升级版。
装备舰对空导弹: 最具代表性的改装是将舰上原有的火炮(如5英寸/38倍径舰炮)和高炮拆除,安装 RIM24“鞑靼人”(Tartar)或RIM66“标准”(Standard)舰对空导弹系统。这意味着她们的防空能力从近距离的炮击,提升到了中远程的导弹拦截。例如,普罗维登斯号 (CL82) 和 俄克拉荷马城号 (CL91) 都被改装成装备“鞑靼人”导弹的巡洋舰。
雷达与作战系统升级: 随着新武器系统的引入,舰上的搜索雷达(如AN/SPS6)、火控雷达(如AN/SPG53)以及作战指挥系统也得到了全面更新,以支持导弹的精确制导和多目标交战。
保留部分舰炮: 部分舰艇在安装导弹系统后,依然保留了部分5英寸/38倍径舰炮,用于近程自卫和火力支援。

改装及完工日期(大致):
这些改装主要集中在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
USS Providence (CL82): 19571959年改装为CLG6,完工于1959年。
USS Little Rock (CL92): 19601964年改装为CLG4,是最后一艘被改装成CLG的克利夫兰级,但其改装也包含了“标准”导弹的一些早期技术痕迹。
USS Oklahoma City (CL91): 19571960年改装为CLG5,完工于1960年。

3. 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Baltimoreclass Heavy Cruisers)——防空与电子战升级

巴尔的摩级作为二战中后期建造的重巡洋舰,其结构更为坚固,也为改装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她们的改装重点在于提升舰队防空能力,并适应电子战的兴起。

舰名与舷号举例:
USS Saint Paul (CA73)
USS Rochester (CA124)

改装内容:
这些舰艇的改装主要侧重于防空能力的增强,同时为未来的电子战和导弹技术预留空间。
雷达系统升级: 安装了更先进的搜索雷达(如AN/SPS6, AN/SPS12)和火控雷达(如Mk 37, Mk 38),提升了态势感知和目标交战能力。
防空武器强化: 拆除了一部分较老的5英寸炮和大量博福斯炮,保留并升级了部分5英寸/38倍径舰炮,并安装了 更为先进的Bofors 70口径40毫米炮 和 Oerlikon 30毫米炮。
电子战设备(EW)安装: 开始装备早期的电子战支援措施(ESM)设备,用于探测和分析敌方雷达信号。
舰载机改装: 与爱荷华级类似,一些舰艇的弹射器被拆除,为安装直升机起降平台做准备,或者优化了其侦察能力。

改装及完工日期(大致):
这一时期(1950年代)的改装通常是与她们的“停役再启用”同时进行的。
USS Saint Paul (CA73): 19501951年重新服役,进行了包括雷达和武器的升级。
USS Rochester (CA124): 19501951年重新服役,进行了类似改装。

4.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Essexclass Aircraft Carriers)——“SCB27”及“SCB125”改装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是二战中最重要的舰队航母。在冷战初期,她们经历了两次重要的现代化改装,以适应喷气式飞机的起降和新一代舰载机的需求,这被认为是美国海军航母设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舰名与舷号: 埃塞克斯级数量众多,大部分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现代化改装,例如:
USS Essex (CV9)
USS Midway (CV41) (注意,“中途岛”级是更大一级的航母,但其改装也很有代表性,这里混用说明“升级方向”)
USS Intrepid (CV11)
USS Yorktown (CV10)

改装内容:
这是冷战初期海军最重要的升级项目之一,旨在让这些二战时期的航母能够操作和维护新一代的喷气式舰载机。
“SCB27”改装(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 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
强化飞行甲板: 能够承受更重喷气式飞机的起降重量,甲板结构得到加强。
安装蒸汽弹射器: 用更强大的弹射器取代了液压弹射器,以弹射更重的喷气式飞机。
安装液压升降机: 更大的升降机能够将重型飞机运送到飞行甲板上。
撤除航空武器: 为了腾出空间和减轻重量,拆除了部分舰炮(如40毫米博福斯炮和20毫米厄利孔炮),并保留了少量5英寸高炮用于自卫。
安装现代雷达和电子设备: 升级了搜索雷达、火控雷达和通信系统。
“SCB125”改装(1950年代中期): 这是在SCB27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改进。
安装倾斜式飞行甲板(Angleddeck): 这是最重要的改进之一,将起降跑道与舰体纵轴成一定角度布置,使得飞机在着舰失败时可以重新起飞而不必撞上舰艏障碍物,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安装甲板灯光系统: 新型的着舰引导灯光系统(如 the Fresnel lens optical landing system, FLOLS)。
封闭式舰岛: 对舰岛进行了改造,增加了航空管制能力,并提高抗冲击能力。
改进机库和燃料系统: 增加了对喷气燃料的储存和处理能力。

改装及完工日期(大致):
SCB27 改装: 大约从 194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55年左右,分批次对多艘埃塞克斯级进行了改装。
SCB125 改装: 在SCB27完成后,从 1954年开始,分批次对约1012艘埃塞克斯级航母进行了倾斜甲板改装,例如:
USS Essex (CV9): SCB27改装在19471950年,SCB125改装在19551956年。
USS Intrepid (CV11): SCB27改装在19481952年,SCB125改装在19541955年。

总结

冷战前期美国海军的舰艇改装工程,是应对快速变化的海战模式和技术革新的重要手段。从战列舰的适度现代化,到巡洋舰的导弹化,再到航空母舰的喷气式飞机适应性升级,每一个项目都体现了海军对于维持其全球存在和技术优势的决心。这些改装不仅延长了许多舰艇的服役寿命,更重要的是,它们为美国海军在新世纪的军事力量建设奠定了基础,也塑造了现代海军舰艇的设计理念。

这些改装项目的具体细节非常庞杂,以上列举的是一些核心的改进方向和代表性的舰艇。很多舰艇在整个服役生涯中可能经历过不止一次大小的改装,这些努力共同构成了冷战时期美国海军那支令人生畏的强大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4个字,市场份额

你列的几个时间点,恰恰是相关国家在经济上拥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的时期

只有占有了市场份额,政府才有资金来源把成果变成军事、外交和文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关于冷战前(大约1945年至1960年代初)美国海军的一系列舰艇改装工程,这确实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且值得深入探讨的时期。在那段日子里,美国海军正经历着从二战时期的大规模舰队向以核动力和导弹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海军转型。舰艇改装是适应这一变革、延长现有舰艇寿命并使其适应新威胁的关键手段。下面我将重.............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二战和冷战时期欧洲战略态势的根本性转变,以及各国决策考量的不同。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两段历史时期各自的背景、力量对比、地缘政治现实以及各国核心利益。首先,让我们回到二战时期,德国如何“裹挟”欧洲与苏联对抗。二战初期:德国的“闪电战”与欧洲的联盟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德国对.............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冷战时期北约坦克炮塔两侧的“小眼睛”,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相信很多军事爱好者都对这些小小的凸起物感到好奇。它们可不是摆设,而是坦克在那个特殊年代执行任务的重要“感知器官”。我们来好好捋一捋,这些“小眼睛”究竟是干嘛的。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冷战前期的坦克,尤其是西方阵营的.............
  • 回答
    .......
  • 回答
    冷战,这个横跨近半个世纪的全球对峙,留下了太多我们可能并不熟悉,甚至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故事。撇开那些轰轰烈烈的军事部署和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不妨来聊聊一些埋藏在历史细节里的“冷知识”,它们或许更能勾勒出那个时代的荒诞与微妙。1. 美国差点把原子弹扔到月球上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却是真实存在过的计划.............
  • 回答
    冷战时期,那段地缘政治暗流涌动、意识形态对峙的年代,是无数谍战故事的温床。那时的间谍活动,与其说是高科技的较量,不如说是智慧、勇气、毅力和一点点运气在生死边缘的舞蹈。如果你也着迷于那种在阴影中穿梭、在谎言中生存的氛围,那以下这些电影,绝对值得你细细品味。1.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Tinker.............
  • 回答
    冷战,这根绷紧了半个世纪的弦,每一次细微的颤动都可能引爆一场全球性的浩劫。但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那些充斥着大规模核战争威胁的、略显俗套的“变热”剧本,而是那种在夹缝中生长、充满了意外和人性挣扎的,更具戏剧张力的故事。想象一下,时间回溯到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的某个寻常午后。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苏.............
  • 回答
    英国在冷战时期有没有可能成为“第三极”?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第三极”。在冷战的语境下,“第三极”通常指的是一个独立于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之外,拥有足够独立的外交、军事和经济实力,能够对两大阵营的决策产生显著影.............
  • 回答
    俄罗斯重启“死亡列车”(铁路机动核武器)的消息,无疑在全球安全格局中激起了涟漪,并且引发了关于冷战是否卷土重来甚至热战风险的深刻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让我们明确“死亡列车”的概念。这并非一个官方名称,而是西方国家给俄罗斯正在开发或已部分部署的铁路机动洲际弹.............
  • 回答
    想看《攀登者》这部电影,对珠峰有点了解肯定能让你看得更过瘾。别以为珠峰就光是高,它身上藏着不少我们平时不太会注意的“冷门”事儿,这些事儿了解了,电影里的很多情节和细节就能让你会心一笑,或者更有共鸣了。一、珠峰的“体重”和“变形记” 它还在“长个子”: 很多人都知道珠峰是世界最高峰,但你知道吗?珠.............
  • 回答
    冷战时期,西方发达国家确实有一些人物,出于各种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对现有社会制度的失望、对苏联强大实力的崇拜,甚至是个人恩怨——选择背叛自己的国家,为苏联效力,成为情报人员。虽然“信仰”是其中一个重要动机,但将所有这些案例都简单归结为“为信仰”可能过于片面。很多时候,这是一种复.............
  • 回答
    二战与冷战时期,美国在坦克歼击车(Tank Destroyer,简称TD)领域可谓是异军突起,不断探索与发展,留下了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型号。这些车型不仅是战场上的利器,也反映了美国陆军对战术思想的演变和对敌方装甲威胁的应对。二战时期:快速部署、火力压制的先驱二战初,面对德军装甲集群的强大冲击,美国认.............
  • 回答
    中国当前航天高科技的蓬勃发展,确实让人联想到美苏冷战时期的太空竞赛。然而,尽管表面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两者在目标、驱动力、发展模式、国际参与度以及最终的愿景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 目标与驱动力:美苏冷战太空竞赛: 核心驱动力: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的竞争。 .............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的齿轮没有在那关键的时刻错位,如果中苏之间那道本不该出现的裂痕从未撕开,而是沿着友谊的轨道继续前行。更进一步说,如果苏联真的愿意将中国打造成一个独立的强大力量,甚至是一个经济上的“准一极”,那么,这对冷战的走向会意味着什么?这可不是简单的“多个盟友”就能概括的,其影响是深远且复杂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冷战那几十年,苏联确实是和美国掰手腕掰得难分难解。要说苏联有没有赢的机会,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有”或“没有”就能回答的,而是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在哪个时间点去看待这个问题。打个比方,冷战就像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而且这条赛道上时不时还会冒出各种障碍和岔路。 苏联在某些.............
  • 回答
    冷战时期,从西方世界“叛逃”到社会主义阵营的人,虽然不及从东方向西方投奔的人数庞大,但确实存在,而且其中不乏一些引起广泛关注的知名人物。他们的动机多种多样,有的是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有的是被社会主义理想所吸引,也有的是因为个人原因。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叛逃”?尽管西方在冷战初期普遍被描绘成自由、.............
  • 回答
    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在建筑风格上,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它们既是时代政治思想的体现,也融入了各地本土的文化基因。首先,苏联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筑风格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影响并非简单的复制。在早期,受到革命热情和理想主义的鼓舞,新苏维埃风格的建筑,如莫斯科的某些地铁站和公共建.............
  • 回答
    有人在恋爱中倾向于冷战而非大吵大闹,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涉及个人性格、过往经历、沟通模式以及对冲突的处理方式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一、 性格与情绪管理方式的差异: 内向与回避型依恋: 内向性格: 内向的人通常更倾向于将情绪和思考内化。当他们感到受伤、愤怒或失望时,.............
  • 回答
    冷战,这场塑造了20世纪下半叶世界格局的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的较量,虽然在理论上已经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终结,但其深远的影响却如同活化石一般,依旧以各种形式渗透在我们当下的现实之中。谈及美俄冷战的“活化石”,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军事对峙,而是要深入挖掘那些承载着冷战记忆、逻辑和机制的方方面面。1. 核.............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