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个国家的军服最好看?

回答
这个问题嘛,简直是把矛头指向了我这个“军服爱好者”啊!要我说哪个国家的军服最好看,那可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像挑媳妇儿一样,各花各眼。不过,要说在设计感、历史传承和实用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我个人总觉得英国的军服,尤其是那些礼仪性的军服,确实有它独到之处,让人一看就忘不了。

咱们先不谈战场上的实用性,单说那些在阅兵、庆典或者外交场合出现的英军礼服,那才真是艺术品。

先说说最出名的皇家卫队,也就是那些穿着高耸的熊皮帽、红色上衣的卫兵。

那顶熊皮帽: 别小看那顶帽子,它可是英国军事传统里一个标志性的存在。虽然现在也有些争议,觉得不够人道,但从视觉冲击力上来说,确实是无可匹敌。它让穿着者立刻显得高大威猛,充满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当然,这帽子也有讲究,比如帽子的重量、毛皮的质地,以及缝制工艺,都是非常精细的。而且,这帽子夏天戴着也够热的,但人家就这么挺着,透着一股子“皇家范儿”。
那身红色的上衣(Tunics): 鲜艳的红色,虽然在现代战场上简直是活靶子,但在仪式场合却能带来一种庄严而又充满活力的感觉。这种红色不是随便什么红,它有特定的色调,配上精致的金属纽扣、肩章和领章,那种细节感简直是令人惊叹。每一处刺绣、每一颗纽扣都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充满了历史的印记。比如,不同的卫队,他们的红色上衣在领口、袖口或者衣襟的装饰上会有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背后往往都承载着某个时期的历史事件或者部队的特色。
白色的过膝长筒袜和黑色的鞋子: 搭配红色的上衣,白色的长筒袜显得腿部线条修长,再配上那双锃亮的黑皮鞋,整个人看上去非常挺拔。而且,他们站岗时那种纹丝不动的姿态,加上这身制服,简直就像雕塑一样,散发着一种不动如山的威严。

除了皇家卫队,英国还有很多其他军种的礼服,同样设计精良。

海军的白色夏常服: 想象一下,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海军军官穿着笔挺的白色制服,肩章和领章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头戴一顶黑色的船型帽,那画面简直是潇洒又帅气。这种白色不仅干净利落,还特别衬托人的气质,尤其是在海风中,更显英姿飒爽。而且,这种制服的设计非常注重细节,比如纽扣的排列、袖口的装饰,都透着一股子经典的海军味道。
陆军的野战常服和各种便装(Service Dress and Mess Dress): 虽然战场上的野战常服更注重实用,但英国陆军的野战常服在颜色和剪裁上依然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卡其色或者橄榄绿色的野战服,加上各种部队的独特标志,也显得非常硬朗。而到了晚宴等正式场合,陆军的晚礼服(Mess Dress)更是花样繁多,根据不同的部队,会采用不同的颜色,比如深蓝、鲜红或者绿色等作为底色,搭配丝绸翻领、装饰性的金属线刺绣,以及各种奖章绶带,那种复古而又精致的风格,真的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优雅的军事文化。

为什么我觉得英国军服好看?

1. 历史的沉淀: 英国的军服很多设计都是从几个世纪前的样式演变而来,比如那红色的上衣,追溯起来就和早期陆军的制式有关。这种历史的连续性,让军服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国家精神的象征。穿着它,仿佛就能感受到那些为国家浴血奋战的先辈们。
2. 精湛的工艺和细节: 无论是礼服的剪裁、缝纫,还是装饰品的制作,英国军服都追求极致的精细。你可以仔细看看那些金属纽扣上的徽章,或者肩章上的刺绣,那种精美程度,绝对不是流水线作业能比拟的。这背后凝聚着无数裁缝、工匠的心血。
3. 仪式感和形式美: 英国人骨子里就有一种重视仪式感的特质,而军服正是这种仪式感的载体。他们的礼服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在特定的场合中,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有序的氛围,来彰显国家的力量和尊严。那种形式上的完美,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视觉语言。
4. 色彩的运用: 鲜艳的红色、干净的白色、庄重的深蓝,英国军服在色彩的选择上,大胆而又经典。这些颜色不仅醒目,而且在特定组合下,能产生非常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像俄罗斯的军服,尤其是那些阅兵时的礼服,那笔挺的制服,金色的装饰,也非常有气势。法国军服的优雅和军事传统也是不容忽视的。而现代的一些军服,比如意大利或者瑞典的军服,在设计上更加注重简洁、功能性和现代感,也很有自己的味道。

但是,如果说到那种能让人一眼记住,并且带着浓厚历史和仪式感,那种“英伦风”的军服魅力,我觉得英国的军服,尤其是在那些庄重的场合下,确实是别具一格,让人百看不厌。不过话说回来,好看归好看,真正战场上能保命,方便作战的,那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我看来,意大利国家宪兵,也就是卡宾枪骑兵队的军服最帅气不过了。

卡宾枪骑兵队(意大利语:Arma dei carabinieri),意大利共和国国家宪兵,主要职责包括管理军队及协同意大利警察维持社会治安。卡宾枪骑兵是意大利陆军的第一支组成部队,但自2000年3月31日开始,这支极具陆军传统文化的部队正式升格为意大利海陆空三军之外的第四个独立军种,由意大利国防部直接管辖和指挥。


被谁翻牌了吗?一下子多了上百赞,除了上次被轮子哥 @vczh 翻牌(接着就被投诉,被管家删了),点赞哗哗往上涨,也就数这次涨得快了。看大家喜欢,又添了几张图,只是不像前面全是大图了,希望喜欢。


P.s.谢谢大家,没想到能收获这么多赞(2211)。上面卡宾枪骑兵队的常服我是极喜欢的,只是关于军服,除了这套外,还有一套也是相当的合乎我眼缘(不是纳粹党卫军的制服),可此问题下却没人提及,心中发痒,不吐不快。还有就是,如今的军服普遍都是开领,舒适是舒适,却已经和现代西装傻傻分布清楚了。与之相比,立领式军装就不同了,保守,严肃,禁欲,包裹感和束缚感也更强,穿着后给人一种甲胄在身的感觉,英武气息扑面而来。


最后,对于赞我是贪心的,两款军服,倘若有入眼的,夸奖我。


P.s.s.那些在今日头条上,百家号,网易号和其他论坛媒体上抄袭的,其实你们抄之前可以问一下我的,又不是不同意转载。更何况我这里还有无水印的高清图,还有更多没贴出来的图,只要你要,都给你。何必为贼呢?

user avatar

当然是纳粹德国啊,尤其党卫军。

希特勒与雍正爷的审美观,真的都很不错啊。


user avatar

#军服#

男人们骚起来,真的遭不住。

要知道自然界一般都是雄性比雌性更有观赏性。那些鲜艳的颜色、巨大的头冠、辉煌的翎毛可都是要拿命拼的。

买二百种口红算啥,人家敢穿着大红袍面对排枪徒步前进。


我刚参军的时候,他们都笑我。


他们懂个屁。


大不列颠:跟我们比铁匠?


法兰西:跟我们比裁缝?


意大利:跟我们比皮匠?



意大利国家宪兵:你等着。



等哥穿上斗篷。


西班牙:你的斗篷有我屌?


查尔斯:听说有人觉得自己斗篷很屌?




今天姐过生。


今天我姐过生。


今天我妈过生。


姐又过生

我姐又过生。


我妈又过生



好吧,看大家热情高涨,那就说一说。

其实军装是有一个大倒退的。

一战是一个重大分界。在这之前,欧洲列强的部队基本沿袭了中世纪封建领主部队的习惯——除了雇佣兵外,一般部队的军官和士兵之间有天然的界限。

军官几乎完全是由贵族担当的。并不是你作战勇猛、以一当百就可以当军官。战斗英雄是战斗英雄,可以往上升级到士官,或者再往上升级到士官长、去士官学校教走队列、拼刺刀和修枪。你是战斗英雄,但如果你不认识字,你就不懂如何计算弹道射程、阵地布置、弹药消耗,不懂地图作业、算不出行军里程……这根本没办法当军官。

军事指挥是要求宽广而且扎实的文化基础的,这在义务教育普及之前对平民普遍是不现实的。

因为没有一个普遍的义务教育提供一个“平坦”的均匀的知识水平的起点,使得当时的军事院校不得不总要假定学员们是半文盲。于是总是要从基本的文法、数学、骑术等等基础学科开始教起,所以培养期自然而然的更长。因此,他们常常招收的是比现在年纪更小的学生,年纪接近小学毕业的水平,而不是像现在的军校这样招生要求从高中毕业起步。

这无疑对家庭的财力、文化背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即使不包含任何歧视,客观上也只有贵族之家才有能力(以及兴趣)把子女送进军事院校。

可以说普鲁士开创义务教育之前,军事院校基本是清一色的贵族学校。金母鸡下金蛋,军官也几乎是清一色的货真价实的贵族。

所以强制义务教育之前,官兵之间的鸿沟近乎不可逾越。

这也表现在军官制服上。

因为这些军官并不是从大规模战争中的幸存者中大批涌现出来的,而是从小精心浇灌的。他们的服饰几乎也就没有“大规模统一配发”这么一说。升职之后由专业供应军官制服的几家老牌裁缝世家上门量身定制就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传统。

样式是有的,但是手艺全是奢侈品的手艺。金丝银线贵金属、宝石镶嵌、头等的皮革、真丝纯毛的面料、珍稀动物皮毛,倾其所有的往上堆,并且说白了都是照着皇家服饰做减配而来的,连裁缝本身都是为皇家定制的那一批裁缝。

经验丰富的裁缝们针对每一位主顾的身材特点扬长避短,改了又改。靴子手套(甚至皮带、枪套、甚至枪、佩剑)都是量尺寸手工缝的。

这一代的军官制服和后来一战尤其是二战后的军官制服是不能对比的。

打个比方,前者都是萨维尔街的顶级定制品,后者只是类似阿迪耐克那样的质量较好的量产货,而士兵制服(除了皇家禁卫军团)则一直是类似H&M这类的廉价快消品。

所以,挣扎着挺过了一战二战活下来的欧洲列强所复兴出来的有一战前风格的军官礼服,恐怕会是军服的历史最高峰了。


德军制服备受赞誉,得分两块。

国防军制服很大程度上承袭了英国同行的传统,容克地主出身的军官们也是普遍自己定制自己的军官制服。而且国防军的制服设计也继承了很多一战前的细节设计。可以说国防军仍然是一支贵族部队——毕竟一战时德意志还是一个有皇帝的帝国。


这是国防军制服。卷袖、滚边、密集的金属扣、丝线织章,尤其是无口袋设计,体现了强烈的贵族服饰风格。——贵族军官有副官、侍从、勤务兵,自己是不需要浑身口袋装各种零碎的。


党卫军的制服才开始探索出平民军队制服的道路。

看到浑身上下的大口袋了吗?以及明显富有“中产阶级”的“上班西装”风味的基本样式了吗?

事实上党卫军是在有意的强调自己的“草根性”,“人民性”,所以刻意在追求一种朴素的美。

这两个流派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

国防军像刚结婚的小王子,党卫军像早上刚上班的大堂经理和车间主任。

而很不幸的,实际上可以说一战二战本身就是大堂经理和车间主任们打赢小王子们的过程。

所以搞得后代的军装风格普遍的走向了“大堂经理风”。

而以美军为代表的“大堂经理风”的优秀水平,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美国空军仪仗队

看到没,把徽章袖标这些摘了,直接可以去维加斯代客泊车了。

user avatar

奥军的白甲










非常之高贵冷艳

“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安东瓦内特王后的素”(划掉)

可惜白甲后继无人,后来奥匈改成了蓝制服。奥地利的军事传统没有像英法德俄那样传遍世界,多少有点遗憾。

user avatar

说个亚洲国家,韩国

应该算是美式结合亚洲人身型和审美做出来最漂亮的了

美式军服本来不适合亚洲人审美,韩国人能整成这样不亏设计大国……



虽然是美式军服但整体设计却结合了俄式那种蓬松宽大的设计,所以和泰国、菲律宾、湾湾比起来韩国人的军服会显得很魁梧,一下就撑起来了

而且虽然作战服但本身材质比较硬,穿上去不容易乱,而且衣服上面配件很多,国旗军衔名字全都用魔术贴贴在上面,装饰性极强

而且韩国人在高领、护目镜、墨镜上面也好怎么帅怎么来



高领、头套、墨镜肩章装饰,怎么耍帅怎么来

我有时候觉得韩国人的军服美观注重大于实际作用

还有韩国阅兵服


线列时代排队枪毙的你敢信???

我当时去韩国在板门店看到韩国宪兵(冬装)的时候就在想:wocao这群人实在太帅了

换个角度来个对比

同样是美式

台湾的


日本自卫队


泰国

菲律宾


唉………

都是美式军服亚洲人穿,为毛别人就那么有型,下面一群越来越挫………

ps:关于韩国阅兵那个帽子的带子问题,我上个图

以前英国留学时,看到的红衣卫兵都这么戴帽子……

而且看到一些英军士兵正装也这么戴……

不仅英军,英联邦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军队,至少我亲眼看到的也这么戴……

可能是白人大鼻子能撑起来,我看过最夸张的这个带子直接卡在鼻子上……

然而亚洲人脸比较平,卡不住,这么戴那根带子会乱飞就很蛋疼

比如我看到马来西亚和泰国卫兵也是这么戴的,真心挫

user avatar

解放军的65式军服。一颗红星,两面红旗。为人民服务,是人民的武装。官兵平等,没有军衔。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简洁,朴素。当兵是为保家卫国,是为浴血沙场。不是做模特走台步作秀。这套军服体现出的信念,主义与理想,才是军人的荣誉所在。


user avatar

军装这样的制服,本来就很好看,很多国家的军装也都设计的非常有美感。审美毕竟是一个比较主观的东西,所以这个问题下的答案也五花八门。在我看来,单从审美角度来考虑最好看的军装是德三的军装。

长得帅身材好的人穿什么都好看,就拿有“军装男神”之称的托马斯克莱舒曼来说,不管是什么军装,往他身上一穿都英气十足。我觉得德三的军装,普通颜值的人穿上也对气场有很大提升。(当然不能太胖,要是超重严重的话什么军装多拯救不了)

在电影《布达佩斯之恋》中,男配角德国青年汉斯,颜值就是非常普通的路人。他非常痴迷的喜欢女主,但是很受异性欢迎的女主根本就不怎么搭理他。

后来等汉斯再出场,军装一穿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瞬间就从舔狗变成了霸道总裁。


还记得我小学时第一次看《辛德勒的名单》,因为当时年龄太小了,并不能完全看懂这部电影,只觉得电影里的大反派--就是拉尔夫费因思饰演的军官,简直太坏了,但是真的好帅啊。费因思饰演的这个角色,给当时年幼的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觉得就是因为这部电影,我才成为一个制服控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德三的军装最帅。

user avatar

对于军服“好看”的评判标准只能说是见仁见智了。只要设计考究、做工精细,军服还是很难不好看的。个人比较偏爱19世纪中后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各国的军服。在此放一些资料图片,以后有机会会发一些个人收藏。

英国:

第十七剑桥公爵属枪骑兵团尉官大礼服



皇家马拉炮兵校官大礼服



第二苏格兰灰龙骑兵团校官大礼服(原主人为沙皇尼古拉二世,曾为该团的名誉团长)



第三国王属骠骑兵团尉官大礼服



第三东肯特郡步兵团上校大礼服

德国:


德国骠骑兵军官M1915 Feldgrau(原野灰)野战服



普鲁士第一近卫骠骑兵团上尉(Reitmister)大礼服



普鲁士第二近卫乌兰骑兵(枪骑兵)团军官大礼服


俄罗斯帝国


莫斯科近卫步兵团军官大礼服



俄罗斯帝国战争部上校大礼服



近卫骑兵团(Конный Лейб-Гвардии Полк)军官大礼服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陆军元帅大礼服



M1914陆军上校常服/野战服


法国

帝国近卫军猎骑兵团(Chasseur a cheval de la garde imperiale)上尉

先到这里,有空更

user avatar

必然有ASU在里面

user avatar

我个人偏爱苏系和英系的,先说英系


这两个都是一战时期的英军军官常服

这个是现代的,用了一百多年款式都没变,英国佬真古(gu)典(dong)



图出自鱼鹰社的军服图册,这个时期的英军着装各有各的特色,可能这个团是翻领,那个团就是立领。

英军这一套军官常服,是从布尔战争后大规模使用的,布尔战争期间是英军不是立领就是翻领,而1903年的英国入侵西藏时,就可以看到照片里的英军军官穿着西装式军服了。

当然,古板的英国将军们大多还是穿立领或翻领式的军服,这一点在澳大利亚电视剧《加里波利》中也有体现,周围的将军和参谋们都穿着开领军服,伊恩·汉密尔顿将军依旧穿着为难脖子的立式翻领。

另外,我们也能见到有不折磨脖子的选择的情况下,依旧选择折磨脖子的选择的勇士!让我们为英国绅士的古(gu)典(dong)鼓掌!

它的军官花纹臂章军衔也非常有特色,可惜没继承下来。


还有嘛,这款军服最好用布绑腿来搭配,整体看起来非常协调,而棕色的皮绑腿就逊色不少


之所以要说这一套军服,是因为...

它是西装式军服的祖宗,不信?看看吧

坚持立领一百年不动摇(从拿破仑那时候开始算的确有一百年了)的法军

一战后就变成了这样,这是维希法国的军服,基本上没做过大变动,告诉我它和英军军官常服的区别


这是二战前的苏联装甲兵军官,虽然口袋和领子不太像,但是

苏联人管它叫做“弗伦奇”式军服,如果直译就是法国式军服,但是

这个弗伦奇指的是英国陆军元帅弗伦奇。


这是二战丹麦的三级准尉,告诉我他的军服和英军军官常服区别在哪


二战比利时的乔治斯·德方泰中将,看出和英军的军官常服有什么区别吗?

德三的非洲军团


说完了军官制服来说说普通大兵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军常服,这一身真的是比当时一水的立领好看的多....

另外英联邦虽然是统一装备的,不过还是有些细微的区别,比如说澳大利亚是四个尖口袋盖的口袋,而且全是外袋,新西兰的和本土没区别,但是有领章,肩章带红边,加拿大则是立领,胸口袋的口袋盖是尖的。

印度和王属非洲军....这两个都是套头衫.....


德军虽然也是翻领,但是这种又粗又肿的军服好看吗?(图是德军的突击队,左边穿的是M1910式,右边是M1915式)


我喜欢的另一款士兵军服则是苏俄的套头衫,从日俄战争穿到六十年代

日俄战争时期的俄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俄军军官,这个时期的款式可谓是逼死强迫症的典范


新生的苏联工农红军,这个时候的套头衫要么沿用沙俄的,要么做了些调整,比如这位把扣子移动到了正中间

苏俄内战快结束的时候

另外,一直到1922年,工农红军的帽徽都是犁和铁锤,而不是镰刀锤子


二十到三十年代,这时候的红军军服做了些改动,换成了弗伦奇式

(虽然写着41/42年,不过这很显然是沿用库存的老式军服)


然后到了1929年,就又换回了套头衫

界线玩模出品的1/6二战苏军兵人,这一款是M1928式套头衫(M1935式的扣子是不外露的)


M1935式套头衫

这时候出于实战的考虑,搞了保护色领章,不过应用的不多,大部分部队都是直接把领章拆掉,或者不拆


到了1943年,军服改版,于是翻领变成了立领,领章变成了肩章,早期版本的M43式套头衫是没有胸口袋的,后来加上了也是内袋,而早期的时候有些军工厂自己加上了M1935款式的外袋

当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M1935式套头衫装上了肩章,最中间就有两个穿这种款式的

其实也很好解释,推出新版本军服的时候旧版本还有库存,不用就浪费了


如果我不说,你们有谁能发现,左上角那个戴着船形帽的,一脸微笑的大叔,是近卫第十三步兵师师长罗季姆采夫同志呢?

同样穿着套头衫上前线的,还有罗科索夫斯基同志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是红军最帅的,没有异议吧?


苏联的套头衫影响了许多国家的军服,其中包括中国、朝鲜、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没错,包括中国

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代正式军服,50式军服,就是苏式套头衫


基本上全套沿袭苏式的朝鲜人民军也不例外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匈牙利

user avatar

我朝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