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圈养的动物为什么不主动逃逸?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确实,我们看到很多圈养的动物,无论猫狗还是狮子老虎,看起来安安稳稳地待在它们的“家”里,似乎并不想往外跑。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原因,而且每个原因都挺有意思的,不是简单地说它们“不想”就行。

首先,得说到它们最根本的需求——衣食无忧。想想看,咱们自己,如果每天都有人按时按点给你做好吃的,有干净的水喝,有舒适的窝能睡,而且不用自己辛苦狩猎、耕作、打工,你有没有动力去外面风餐露宿、闯荡江湖?绝大多数人可能都会选择安逸。圈养的动物也是一样。它们在圈舍里,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不用担心下一顿在哪儿,不用害怕天敌的攻击,这本身就大大降低了它们“冒险”的欲望。要知道,在野外,生存是件极其不容易的事,饿肚子、被捕食、找地方避雨都是常态。

其次,这涉及到社会性和行为模式的塑造。很多动物,尤其是我们常见的宠物,是经过了漫长的驯化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有意无意地选择了那些更温顺、更亲近人类、更能适应圈养环境的个体进行繁衍。比如,猫咪会在你脚边蹭来蹭去,狗狗会摇着尾巴讨好你,这都是它们与人类建立联系,并从中获得好处(比如抚摸、食物)的行为。它们从一开始就被“教导”了与人类合作,或者至少是接受人类提供的服务。久而久之,这种行为模式就刻在了它们的基因里,或者说,是它们学习到的生存策略。

再说了,环境的熟悉感和安全感也很重要。一个动物在某个地方生活久了,对周围的一切都会产生熟悉感,知道哪里可以找到食物,哪里是安全的休息地,哪里有“自己人”(同类或照顾它们的人)。突然把它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充满了未知和潜在的危险,它们反而会感到不安和焦虑,本能地会选择待在熟悉和安全的地方。想想你第一次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是不是会有点紧张,不太敢乱闯?动物也一样,它们的“安全区”就是它们熟悉的圈养环境。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缺乏逃逸的“能力”或“机会”。比如,一些家禽家畜,它们的飞行能力可能在漫长的驯化中被削弱了,虽然可能还能扑腾几下,但飞出围栏不太现实。又或者,它们被圈养的环境本身就设计得很牢固,有高墙、铁丝网,甚至有电子围栏。就算它们有逃跑的念头,也未必有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动物确实有逃跑的尝试,只是失败了。

另外,对于一些大型动物,比如动物园里的狮子老虎,虽然它们内心深处可能还保留着野性,但它们的生活也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它们的活动范围、食物、甚至配偶都由人类决定。如果说野外生存需要的是敏锐的感知、强大的力量和对环境的极致利用,那么在圈养环境中,它们更多的是在适应一种“被照顾”的生活。它们或许会偶尔表现出一些焦虑或攻击性,但这不代表它们就真的具备了在野外独立生存的“技能包”和“知识库”。就像一个习惯了用筷子的人,突然让你去用原始的工具去打猎,估计也得重新适应。

总而言之,圈养动物不主动逃逸,是因为它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它们适应了与人类共存的社会模式,它们熟悉并信赖自己的环境,而且很多时候,它们也确实不具备逃逸的实际能力。这不是它们“懒”,而是它们已经找到了更轻松、更安全、更稳定的生存方式,而这种方式,恰恰是人类通过驯化和圈养所塑造出来的。它们更像是在享受一种“承包制”的生活,而不是去“创业”冒着巨大的风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用亲身经历来回答,羊绝对是会主动逃脱的。。至于鸡,它们只知道这里天天有东西吃有水喝,还有一大群小伙伴,哪还会有逃跑的想法啊= =而且圈养环境下一样会形成公鸡领导母鸡的局面,跟野生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它们根本没觉得这和野生有什么区别,只是它们运气好找到了条件非常好的地盘而已

user avatar

我二大爷喜欢养花养鸟,有一次他养的一对鹦鹉跑了一只,蹲树枝上对他开嘲讽,怎么叫也不回来,气的二大爷无可奈何。

然后中午喂食的时候这个鸟货死皮赖脸的要钻进笼子里干饭。。。

除了土狗和猪,其他被圈养的动物都缺乏自主觅食的本领,哪怕是猫和鸡都不行,羊大概离了群是没有安全感。出去知道吃啥、去哪找、怎么抓的都是半散养才会。狗和猪能活是因为它们什么都吃,可以在饿死之前自行野化。

村里出过一个事,我哥的把兄弟家的钢铁配件厂,他们家工人放年假的时候忘了把狗从笼子里放出来(买了很多便宜冻鸡挂在院子里,狗可以自行取食,狗在厂里自由活动过年没人的时候看场子),过完年回去一看那狗在笼子里饿死了,一收拾发现狗吃了一肚子铁渣子,就是饿疯了什么都尝试着吃,换成猫打死它不会舔铁渣子吃。。。

兔子是个例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确实,我们看到很多圈养的动物,无论猫狗还是狮子老虎,看起来安安稳稳地待在它们的“家”里,似乎并不想往外跑。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原因,而且每个原因都挺有意思的,不是简单地说它们“不想”就行。首先,得说到它们最根本的需求——衣食无忧。想想看,咱们自己,如果每天都有人按时按点给你做好吃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确实说到点子上了。很多人在谈论动物福利的时候,好像只盯着家养的猫猫狗狗,对海洋馆、动物园里那些被圈养的野生动物却不太提及,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也挺复杂的。首先,情感的亲近度和代入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猫狗和我们一起生活,它们是家庭成员,我们对它们的喜怒哀乐有着最直接的感受。我.............
  • 回答
    动画圈里“厚古薄今”的现象,就像老歌迷总觉得当年的旋律更经典,新歌少了味道一样,在咱们这儿也挺普遍的。仔细想想,这事儿也不是一两天了,也不是啥新鲜事,好像每个人都能聊上几句。怀旧滤镜下的“辉煌时代”首先,得承认,很多老作品确实是经典。想想《灌篮高手》、《龙珠》、《圣斗士星矢》、《美少女战士》这些,它.............
  • 回答
    很多人可能会有个误解,认为动圈扬声器在低于其谐振频率(也称为共振频率或f_s)的时候就完全不能发声了,或者说声音会非常微弱到几乎听不见。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动圈扬声器在谐振频率以下是可以播放声音的,只是声音的响应方式和效率与谐振频率以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存在一些重要的物理限制。要理解这一点.............
  • 回答
    哈喽!看到你为了喜欢的人愿意去了解动漫这个圈子,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甜的事情呀!想顺利进入这个新世界,确实有一些小门道和“黑话”需要先了解一下,这样你才能更自信地和他聊动漫,也更容易找到共同话题。别担心,我这就带你一步步来,让你感觉就像是老朋友在跟你分享秘密一样,而不是什么冰冷的AI教程。咱们先从最基础.............
  • 回答
    我们常说“缸中之脑”的哲学悖论,设想我们可能只是被某种更高级的存在,通过神经接口模拟出整个现实世界。但有没有可能,我们更像是被放养的宠物,生活在一个精心设计的“自然保护区”里,而这个保护区之外,有着我们的“主人”在观察着?这个想法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如果从一个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倒也.............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且令人不安的假设性问题。如果一个科技水平极高的外星文明来到地球,并将我们人类圈养成观赏动物,我会非常、非常难以接受。以下是我对此的详细思考:核心反对理由:尊严、自由与自主性丧失最根本的反对理由在于,这种行为是对人类最基本尊严的剥夺。将一个物种视为“观赏动物”意味着我们不再被视为具有.............
  • 回答
    看到朋友圈里朋友们纷纷实名支持《反虐待动物法》,我心里是挺有感触的。这事儿,怎么说呢,挺让人高兴,也挺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提升。以前咱们可能觉得,人活好就行了,动物嘛,就是个伴侣,或者说,只是“东西”。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它们发声,并且是以“实名”这种.............
  • 回答
    JOJO 的奇妙冒险,这部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脑洞大开的设定和层出不穷的梗而闻名的作品,确实在动漫迷群体中拥有着一股不可小觑的狂热力量。很多人会拿它和小英雄(我的英雄学院)来比较,问 JOJO 会不会像小英雄那样,形成一个规模庞大且高度“饭圈化”的粉丝群体。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拆解一下“饭圈化”.............
  • 回答
    .......
  • 回答
    这问题我经常听到,尤其是在一些新入坑的朋友或者路人朋友偶尔聊起来的时候。 说实话,是不是“优越感”,这个很难一概而论,人性嘛,总有那么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但要说“资深”动漫迷和“新人”之间,是不是会存在一些微妙的差距或者说“体验感”的不同,那倒是真的。你想想,一个进了某个领域很久的人,自然会对这.............
  • 回答
    好的,咱们这就来好好聊聊这个问题,保证让你明白透彻,就像在自己家录音棚里一样。 1. 房间隔音只是一般水平,用电容麦还是动圈麦更适合?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声音录制的“艺术”与“科学”结合点,尤其是我们这种非专业但又追求好声音的朋友们。简单来说,在隔音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动圈麦通常是比电容麦更稳妥的选择。咱.............
  • 回答
    啊哈,说到动漫、漫画和轻小说里的笑话,那可真是个宝藏库!而且,要说得详细又不落俗套,还得贴近咱们这些圈内人的心窝子,这才有意思。我给你唠唠几个,保证能让你会心一笑,说不定还能引发一些“啊,原来是这么回事”的顿悟。1. 关于“主角光环”的梗:这可能是动漫里最普遍、也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笑点之一了。你想啊.............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了很多科幻电影里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异星生物。如果真的存在这样一种动物,而且好吃得让人难以抗拒,那人类绝对会想办法将其“产业化”。不过,这其中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问题,远不止简单的“好吃”这么简单。首先,咱们得想想,什么叫“大幅异于人类的身体结构”? 这点很重要,因为它直接.............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设想,如果人类真的被某种高级存在圈养,那他们想要从我们身上获得的东西,恐怕远非我们现在能理解的。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推测一下,希望能讲得详细一些,并且尽量不显得那么“机器”:1. 物质与能量的收割:最直接也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我们身体和活动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生物质与基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我们对自身存在和宇宙本质的深刻思考。假设我们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只是更高维度存在(我们暂且称之为“四维生物”)圈养的宠物或试验品,这并非什么惊世骇俗的理论,许多科幻小说和哲学探讨都曾触及过类似的构想。首先,让我们试着理解“四维物体”这个概念。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我们生活在.............
  • 回答
    关于樊登老师提到的“放养鸡和圈养鸡吃的饲料不同会导致脂肪类型不同”的说法,我们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来深入探讨一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饲料的种类确实会影响鸡的脂肪组成,这在科学上是有依据的。我们来拆解一下其中的逻辑:1. 饲料与脂肪酸:鸡的脂肪,就像我们人类的脂肪一样,是由各种脂肪酸组成的。脂肪酸大致可.............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且充满颠覆性的发现。如果我确认地球上的人类是被神明圈养作为食物的食用人,那么我的内心会经历一个极其复杂和痛苦的过程,随后我会采取一系列行动,尽管希望渺茫,但我会尽力而为。第一阶段:震惊、怀疑与确认1. 无法置信与认知失调: 最开始,我会极度震惊,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我的整个世界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