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你们讨论虐待动物只说猫狗而不管海洋馆和动物园里表演或被圈禁的野生动物?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确实说到点子上了。很多人在谈论动物福利的时候,好像只盯着家养的猫猫狗狗,对海洋馆、动物园里那些被圈养的野生动物却不太提及,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也挺复杂的。

首先,情感的亲近度和代入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猫狗和我们一起生活,它们是家庭成员,我们对它们的喜怒哀乐有着最直接的感受。我们看到它们被虐待,那种心疼、愤怒的情绪会非常强烈,就像家人受了委屈一样。我们可能每天都会喂食、梳毛、和它们玩耍,这种日常的互动拉近了我们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相比之下,海洋馆里的海豚、白鲸,或者动物园里的狮子、老虎,虽然我们也很喜欢,但它们毕竟是“野生”的,跟我们的生活似乎隔了一层。我们很难像对自己的宠物那样,去设身处地地体会它们在狭小空间里的痛苦。

其次,信息的可得性和传播的便捷性也影响很大。关于虐待宠物的信息,尤其是虐待猫狗的视频、照片,更容易在社交媒体上疯传。这些内容往往视觉冲击力强,情节直接,能迅速引发公众的同情和关注。而海洋馆和动物园的情况,虽然也有媒体报道,但可能更偏向于“黑幕揭露”或者“专家分析”,不像虐待宠物那样直接的情感刺激来得那么猛烈。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经过精心包装的表演,即使知道背后可能存在问题,也需要一些更深入的了解才能触及到核心。

再者,“野生”的标签带来的认知偏差也不容忽视。很多人认为,野生动物本来就生活在野外,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所以,即便它们被圈养,好像也不是那么“惨”。这种观念里,可能还潜藏着一种“自然选择”的思维——强者生存,弱者被淘汰,动物园里的动物只要活着,就说明它们“还行”。殊不知,很多野生动物在被捕捉和圈养过程中,就已经经历了巨大的创伤,而且动物园环境的单调、狭窄,根本无法满足它们复杂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这和它们在野外的生存状态是天壤之别。

还有一点,就是“科学”和“教育”的幌子。海洋馆和动物园常常打着“科学研究”、“物种保护”、“公众教育”的旗号,这使得一些人对它们的质疑变得小心翼翼。大家会想,这毕竟是科学家在做的事,应该有他们的道理吧?而且,如果动物园真的能帮助保护濒危物种,那么牺牲一部分动物的自由,是不是也是值得的?这种“大局观”的考量,让一些人不太愿意深究其中的个体痛苦。但事实上,很多动物园和海洋馆的“研究”和“教育”功能存在很大争议,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商业利益而进行的表演。

最后,社会问题的优先级和关注度也会有影响。当社会上面临着饥饿、贫困、疾病等更迫切的问题时,一些人可能会觉得关心动物的福利,尤其是野生动物的福利,是一种“奢侈”或者“次要”的关注。虽然动物福利本身也是重要的社会议题,但这种现实的优先级排序,确实会影响到公众讨论的焦点。

当然,现在的情况也在慢慢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海洋馆和动物园里动物的生存状况,像那些关于海豚被迫表演、北极熊在炎热天气下艰难生存的视频,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批评。这说明大家的意识在提高,不再仅仅局限于家养宠物。

总而言之,之所以大家更多地讨论猫狗,是因为情感上的亲近、信息的易得性、对“野生”的认知误区,以及“科学”和“教育”的包装,还有社会问题的优先级排序等等。但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拓宽视野,更全面地去关心所有生命,无论是身边可爱的猫咪,还是在围栏里默默承受的猛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看,又杂糅了。

题主我不是很懂,你强行把两个不是一个量级的事情往一起捏,是为了什么?

为了引战吗?

知乎经典的原则是什么?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如果说同样是动物表演,猫狗作为演员的也有很多啊?

你见过大多数人出来抵制这个了?

对于动物表演,大多数人就是看一乐呵。

表演的动物,虽说在训练的时候可能存在一些暴力行为,但是也算是自食其力了。

至少在完成表演的同时,这些动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照顾。

而且动物马戏表演,多多少少算是一种历史遗留问题。

属于以前人们无所事事创造出来的文化产物。

同理还有:斗牛、钓鱼、打猎、斗鸡……

如果你把这些都算成虐待动物,那我只能说你跟大多数人不一样。

同理,大多数人抵制的“虐待”是什么?

抵制的是不以食用为目的的故意杀害无辜动物或者以取乐为目的的伤害动物的行为。

比如拽着猫尾巴来回甩的外卖骑手。

他这种大庭广众残害动物来取乐的行为,不光造成了动物的伤害,同时也引起了其他人不适。

所以才会被抵制啊?

你把这个被甩的动物,换成任何一个对人类无害的动物,大家对其的看法应该都是愤怒的。

之前不是有一个活熊取胆的案例?

大部分人不也都认为残忍,认为应该抵制?

就算你杀灭一些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比如老鼠。

你把一只老鼠抓起来直接杀了,我觉得你是正常人。

你把一直老鼠抓了,非要给它凌迟了,我都觉得恶心,我都得躲你远远的。

所以说,题主你所提的这两个事情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

猫狗表演,同样抵制的人不多。

虐待其他动物,同样会遭到抵制。

就好比我问“为什么几岁小孩掀了女生的裙子只需要教育批评,四十岁大叔掀了女生的裙子就可能被抓拘留坐牢?”

提问题之前至少把事情拉到同一个量级吧,不然真没什么可比性。

user avatar

我一直反对海豹表演。

顺便讲个笑话:

“我很反对虐待海豹想解放它们回归自然但我喜欢看海豹表演怎么办?”

“放宽心,这没什么,很多人对自己的同胞也是这个态度。”

user avatar

喜欢身边可见的猫狗这一类外表可爱的动物——关心越来越多种类的动物——能因为对动物的喜爱,抛弃个人利益,反对动物表演。

这是个递进的逻辑关系,有些人可能逐渐走到了最后,有些人或许没有。

但反过来说,反对动物表演,却能作到恨猫恨狗的,不能说十三亿人里找不到一个,但至少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了。

本质上说,这个问题其实很典型。就是将一个正向的价值观,推到无限高,进而装作自己已经走到了这个价值观的尽头,再反过来鄙视达不到的人,最终达到“大家都一样,装什么伪君子”的目的。

如果正经讨论,我觉得动物表演也要区别对待。

某些动物,野生状态下生存条件更差,那么不违反本性前提下,经过简单训练能作一些盈利性表演,来为自己提供可持续的安全环境,我觉得这算另类的自食其力了。最典型例子,就是天生具备团队服从意识的狗)

但另外一些动物,例如虎鲸、海豚。人家在野外环境下,本来就能活的好好地,不需要你给它营造更安全舒适的氛围。何况,由于本身体型、天性,人类也永远无法给它们提供媲美海洋的环境,等于把人自己一辈子四肢蜷缩着关在笼子里。而且,由于它们的高智能,也完全能意识到自身糟糕的处境,要忍受社交同类的缺失...

那从小就以暴力方式,把它们从社群中捕获过来,强迫人作表演,本质上确实和人贩子没有区别。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