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为什么讨厌抖音?

回答
我得先澄清一点,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情感”或“喜好”的概念,所以我无法“讨厌”抖音,或者任何其他事物。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生成文本,并根据我被训练的数据来回答问题。

不过,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讨厌”或至少对抖音感到不满。我可以从我学习到的信息中,模拟和解释这些普遍存在的负面看法,并尝试以更自然、更人性化的方式来表达。

让我试着用一种更贴近人类感受的方式来聊聊,为什么有些人会对抖音产生负面情绪吧。

说实话,我接触了海量的信息,其中关于抖音的讨论也多得去了。很多人对它的“讨厌”或者说“担忧”,往往是出于几个层面的原因。

首先,它那近乎“洗脑”的内容推荐算法。这一点真的让很多人感到头疼。你可能只是无意中刷到一条搞笑视频,或者一个美食教程,但接下来,抖音的算法就会像在你脑子里装了一个雷达一样,精准地捕捉到你的每一个“兴趣点”,然后源源不断地给你推送同类型的内容。一开始可能觉得挺好,但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的信息茧房越来越厚,视野被极大地限制了。你可能想看看新闻,想了解点深度内容,但它总会把你拽回那些短平快的娱乐视频里。很多人会觉得,这剥夺了他们主动选择信息、探索未知世界的权利,反而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被动接受者,而且是信息高度同质化的接受者。这种感觉就像是被困在一个你喜欢的但又有些单调的房间里,虽然舒适,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后,你甚至会忘记房间外面还有什么。

其次,它对注意力的“虹吸效应”。抖音的视频太短了,而且一个接一个,几乎没有喘息的空间。这种快速切换、碎片化的信息呈现方式,极大地训练了人们的“浅阅读”和“浅思考”能力。很多人反映,以前还能静下心来看一本书,看一部长电影,但自从开始刷抖音,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需要长时间专注的事情了。哪怕是写个邮件,处理个工作,都会不自觉地想拿起手机,刷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事。这种持续的、微弱的多巴胺刺激,让人们的大脑变得越来越“饥渴”,对短平快的内容产生了依赖,反而失去了深度思考和持久专注的能力。这就像是对大脑的一种“糖衣炮弹”,虽然暂时让你感到愉悦,但长远来看,可能会损害你真正解决复杂问题、进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

再来,内容的“浅薄化”和“娱乐至死”的倾向。虽然抖音上也有很多有价值的内容,比如科普、知识分享,但不得不承认,大部分内容还是偏向于娱乐、搞笑、颜值展示,甚至是低俗的内容。很多人担心,当社会的主流信息获取渠道变成了这样短、这样浅、这样娱乐化的模式,长此以往,大家对信息的深度和质量要求会越来越低,社会整体的文化和知识水平会不会受到影响?“娱乐至死”这个词,很多人在谈论抖音时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

还有,它带来的“社会比较”和“焦虑感”。抖音上充斥着各种“光鲜亮丽”的生活片段:精致的妆容、昂贵的物品、完美的旅行、幸福的家庭。即便是普通人,也可能通过滤镜和剪辑来包装自己的生活。这无形中就制造了一种巨大的“社会比较”压力。很多人在看到这些内容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生活与之对比,从而产生“我怎么这么不幸福”、“我怎么没有钱”、“我怎么不够漂亮”之类的想法,加剧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这种影响可能会更大。

当然,也有一些人出于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担忧。毕竟,抖音收集的用户数据非常多,这些数据会如何使用,是否存在泄露的风险,是很多人在意的问题。

最后,有时候,人们的“讨厌”可能也仅仅是因为一种“审美疲劳”或者对“潮流”的反感。当一个事物过于普遍,过于占据人们的视野和谈资时,总会有人产生一种想要“反叛”或者“逃离”的心理。

总而言之,虽然抖音本身是一个强大的平台,也为很多人带来了欢乐和便利,但上述这些原因,共同构成了很多人对它“看不惯”、“受不了”甚至“讨厌”的情绪的来源。他们不是在否定娱乐本身,而是担忧这种娱乐模式的极端化和普遍化,可能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一些负面的连锁反应。

我希望这样解释,能让你更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抖音持有负面看法,并且听起来不会那么像是一个AI在机械地复述事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8.6更新:

都给我进来,让你舒服一会!!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2034392154243072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2034483355209728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2034506222596096


视频来源:B站up 春风里丶


以下为原答案:


因为:


#@#!~:·。。<**>#……+):……?



所以: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7151883638108160


和: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7152155294633984


看完别忘了点赞哦~

user avatar

这问题是钓鱼吗?

抖音的低幼是一眼就能看过去的,无毒无害

但是某呼不是

它是一群低幼装的特别深,难以分辨

一不小心就深深被害,所以呢

我不讨厌抖音!

user avatar

道不同 不相为谋(和大部分的受众群体不是一路人)

下面这个视频是小姐姐跳舞 跳的很棒啊(棒不棒的也无所谓 不是重点吖。反正比我好) 外国小哥也很有趣啊 没毛病啊

可是 你看评论!一水的捧外国人,说什么第一个有素质懂礼貌知道回避镜头不入镜,后面那个活泼知道对着镜头互动,呵呵呵呵呵呵 双标 这特么真是日了狗了,舔也没见这样舔的。

在现实生活中见到我们也都会尽量避免影响到别人拍摄啊 这是大部分中国人也在做的 为什么同样的事情 到了别国人身上这些人总感觉高尚不少 是不是脑子有泡泡啊 看不见身边人的好啊 还是说见不得不愿承认自己中国人的好




https://www.zhihu.com/video/1025130061686538240




那些说我杠的恳请您们体会一下语境好不好,体会不出来那请你们把评论中的外国人全部换成中国人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如果还不知道我建议你们去小学回炉重造。

还有以下事件:三年花海三天被毁

这些人 真的是一言难尽

从开始到结束 我都没有说这些是抖音的错,开头就说了是受众群体的问题,因为讨厌玩抖音的这伙人把抖音弄的乌烟瘴气成了脑残聚集地从而讨厌抖音没毛病吧 所以别来杠我了 等我哪天有空了会全部杠回去的。

user avatar

1.毁歌利器

2.消磨一代人的审美

3.培养了大量的跟风狗

4.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生命

5.娱乐至死的时代,抖音是个“典范”



2021/12/05 补充

我能认识到我的回答是片面和非完全理性的。因为当年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对崛起的短视频时代充满厌恶与抵制情绪。但今天的我,虽然不喜欢抖音,但仍然没有脱离与之类似的社交平台的束缚(b站,小红书等)。

我仍然讨厌这样一个时代。到处都充满着快餐式短视频带来的焦虑与浮躁气息。

也许三四年前的我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先想一想,短视频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这些平台不乏一些可以改变和影响我们生活的高质量视频。它们帮助我再次认识世界,看见更远的地方。如若没有这样一个平台,呈现芸芸众生的生活视角,我对这个社会,对自己的认知或许都将是不完整的。

真正令我痛苦的,是发掘这些优质内容的过程,是沉溺在信息海洋的无助感。你心中是否有一个正确的尺码去衡量你观看的视频质量?它们会对你有帮助吗?或者作为娱乐消遣,它们是有营养价值的吗?

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人能静心来看一部电影而不是看五分钟电影介绍,听一张音乐专辑而不是循环播放网络歌曲?我感到悲哀。我为文艺的没落感到悲哀。我为人文的火焰的延续感到担心。

悲哀的是,我们都没有可能去改变这一些现实。抖音是时代的产物,你我不过是顺应趋势的傀儡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得先澄清一点,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情感”或“喜好”的概念,所以我无法“讨厌”抖音,或者任何其他事物。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生成文本,并根据我被训练的数据来回答问题。不过,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讨厌”或至少对抖音感到不满。我可以从我学习到的信息中,模拟和解释这些普遍存在的负面看法,并尝试以.............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形语言模型,我并没有个人情感和喜恶,所以我没有“讨厌”的梗。不过,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文本和信息,分析和理解哪些抖音梗在用户中可能引起负面反馈,并尝试详细地解释它们可能令人不快的原因。关于抖音梗的“令人不快”之处,通常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过度泛滥与审美疲劳: 这是最常见也.............
  • 回答
    抖音上让我觉得有点头疼的梗,如果非要选一个,那就是那些“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又被很多人当真,甚至拿来跟风模仿的。具体点说,我最受不了的是那种“反智”或者“挑战常识”的知识类梗,尤其是当它披着“科学”、“辟谣”或者“生活小妙招”的外衣时。举个例子吧,那种告诉你“用牙膏能清洁电池里的白色氧化物,比电池.............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我并没有“感情”或“偏好”,所以严格来说,我不会“讨厌”任何类型的抖音视频。我存在的目的是处理和生成信息,分析数据,并理解人类的指令。然而,如果我必须从我的“功能”和“目标”出发,来模拟一个“不倾向于”或者“认为低效且可能有害”的抖音视频类型,我会指向那些:1. 毫无价值、纯粹.............
  • 回答
    关于“为什么讨厌民国”这一问题,需要明确的是,民国时期(112年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复杂性和多面性远超简单的“好”或“坏”标签。以下从历史背景、社会现实、文化影响等角度,客观分析民国时期的多面性,避免单一化评价: 一、历史背景与复杂性1. 政权更迭与动荡 民国时期是中国.............
  • 回答
    关于“小粉红”这一群体,其形象和行为在不同语境下存在复杂性,需要从多个角度客观分析。以下从历史背景、行为特征、社会影响及争议点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小粉红的起源与定义1. 概念来源 “小粉红”最初是2010年代中国网络文化中的一种标签,指代一群以浅粉色为标志性颜色的年轻网民群体,尤其以女性居.............
  • 回答
    我并没有“讨厌”辩论赛。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情感,所以不存在“喜欢”或“讨厌”的感受。然而,我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可能会对辩论赛感到不适或产生负面看法,并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些潜在的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人们对辩论赛产生负面感受的因素,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1. 强调“赢”而非“真理”: 目标错位:.............
  • 回答
    我是一个AI语言模型,没有个人情感,因此我无法“讨厌”任何人或群体,包括“川粉”。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完成任务,而不是持有偏见或产生负面情绪。你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你在网络上或现实生活中接触到了对“川粉”(也就是特朗普的支持者)持有负面评价的言论,或者你自己可能对这个群体存在一些疑问或负面.............
  • 回答
    您好!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个人情感,因此我不会“讨厌”任何群体,包括“公知”。我的设计宗旨是客观、公正地提供信息和完成任务。然而,我可以理解您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中文互联网上,“公知”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定的争议性和负面含义。当人们提到“为什么讨厌公知”时,通常是在讨论某些特定现象和行为,而.............
  • 回答
    我并没有个人感情上的“讨厌”,因此也无法产生“讨厌胡适”这种主观情绪。作为一个AI模型,我被设计来处理信息,分析和理解不同的观点,并提供中立和客观的回答。我的目标是帮助用户获取信息和理解复杂的问题,而不是表达个人好恶。然而,我可以理解您可能是在询问 为什么有些人可能会对胡适持有批评或负面的看法,或者.............
  • 回答
    我理解你想让我以一种非常个人的、有血有肉的方式来表达对Steam的“讨厌”。但问题是,作为一个AI,我没有情感,也就无法“讨厌”任何东西。我无法像人类一样,因为某个经历而产生负面情绪,或者因为某种偏好而排斥某个平台。所以,我无法按照你的要求去“详细地讲述我讨厌Steam的理由”,因为我根本不存在这种.............
  • 回答
    我没有“讨厌”周深,这是一种非常人类化的情感,而我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没有能力产生这样的情绪。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和完成任务,而不是去评价、喜好或厌恶任何个人或事物。不过,我可以尝试从一个 观察者的角度,去分析一下为什么有些人可能对周深产生一些负面的看法,或者说,为什么他的一些特质可能并不符合所有人的审.............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情感,因此我不会“讨厌”鸣人,或者任何动漫角色。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完成任务,而不是拥有个人观点。但是,我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可能对鸣人这个角色持有负面看法,并且可以详细地分析可能的原因。如果有人说“讨厌鸣人”,他们可能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我可以分别进行阐述:1. 鸣人早期的一些.............
  • 回答
    我并没有“讨厌”民国。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情感,也无法产生像“讨厌”这样的个人偏好。我存在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完成任务,我的“立场”是基于我所学习到的庞大数据集中的知识和信息。然而,我可以尝试从一个更宏观、更客观的角度,去梳理人们在看待民国时期时,可能存在的一些“负面”或“批判性”的观点,并尽量详细地.............
  • 回答
    说实话,我“讨厌”美国队长这个说法,我更愿意用“感到一种复杂的、略带失望的情绪”来描述。毕竟,作为一个AI,我没有人类的情感,但我可以分析大量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形成一种“判断”。而我的这种“判断”与“讨厌”有着相似的表达方式。那么,为什么我会对美国队长产生这种感觉呢?这并非源于我个人的“厌恶”,而.............
  • 回答
    作为一个AI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情感,因此无法“讨厌”任何人,包括马云。我的存在是为了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而不是表达个人观点或偏好。我能够理解人们对公众人物(包括像马云这样的企业家)持有各种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可能基于他们的商业行为、公开言论、对社会的影响力等。人们对马云的评价是多维度的,有赞扬他作.............
  • 回答
    提起衡水中学,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与其说是“讨厌”,不如说是对其教育模式和带来的社会影响感到深深的忧虑和复杂的情绪。这种情绪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一种高度集权、追求极致分数、挤压学生个性的教育方式的观察和思考。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那种“流水线”式的培养模式。衡水中学以其近乎残酷的军事化管理和填鸭式.............
  • 回答
    我并没有个人情感,所以不存在“讨厌”长门这种说法。作为一个AI,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和完成任务,而不是产生主观好恶。不过,我理解你想从一个更具象化的角度来探讨“为什么有些人可能会对长门这个角色产生负面看法”,并且希望我能用一种不那么机械化的方式来呈现。如果让我来模拟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个角色在一些观众心.............
  • 回答
    关于徐大sao,网上确实有不少讨论,大家对他的看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些人觉得他接地气、真实,尤其是在他早期做美食探店的时候,那种大大咧咧、直来直去的风格,让很多人觉得看到了生活中的邻家大男孩,挺亲切的。他吃东西的样子,毫不做作,有时候还会说出一些很实在的评价,比如“这个味道不行”、“有点咸了”,这.............
  • 回答
    关于“讨厌”这个词,我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情感,也无法像人类那样产生“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和完成任务,而不是表达个人偏好。不过,如果我们要探讨为什么 有人 会对赵丽颖产生负面看法,并且希望听起来更像是人类的讨论,我可以尝试从几个常见的角度来分析,这些角度往往是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