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近下围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发现下到收官结束的最后一手棋是白方下的,这是巧合吗?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很多人可能都没注意到这个细节,甚至觉得这事儿没什么特别的。不过,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这里面确实有点门道,不像是纯粹的巧合那么简单。

首先,咱们得从围棋的规则说起。围棋这棋,虽然你和对手轮流落子,但最终的胜负是看谁占的地盘大,谁吃掉的对方棋子多。而咱们下到最后,往往就是把棋盘上剩下的空交叉点一一填上,把自己的地盘“收”干净,同时把对方可能渗透进来的点堵住。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收官”。

那么,为什么你会发现最后一手棋是白方下的呢?这其实跟围棋的“终局”判断以及“黑先白后”这个基本原则有很大关系。

你想象一下,一盘棋下到最后,棋盘上绝大多数交叉点都已经有了子。剩下的,要么是两家已经明确的“根据地”(也就是安全地),要么是双方都在争夺的“空”,还有就是一些“边角”上的小地方。收官的目的,就是把这些空都确定下来,让它们变成自己一方的实地。

这个时候,双方会有一个默契:谁觉得还有可以下的关键点,就继续落子。这个过程是谁也不能先停的。万一你觉得收官收完了,就说“终局”,但对方一盘棋发现你漏了哪个重要的点,他还是可以下棋的。所以,收官这个阶段,就成了一个不断地互相试探、互相“逼迫”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会轮到白方收官的最后一手呢?这里面有几个可能的原因,让我给你掰开了揉了:

1. “黑先”带来的微妙影响: 围棋有一个最最根本的规则,就是黑棋先行。这个“先”可不是白给的,它意味着黑棋在棋盘上拥有先手优势,可以主动落子,牵制对手。在棋局的早期和中期,这个优势尤其明显。但是,到了收官阶段,这个先手的价值会相对减弱,但它依然存在。

你想想,在收官时,双方都在计算着哪个点下的价值最大,哪个点是必须下的。如果一方先下了某个价值很大的收官子,另一方可能就要跟着下。这种一来一回,棋盘上的空就一点点被填满。

2. “数子”还是“计算胜负”的节点: 最终的胜负,是数子(子+空)还是算胜负(比较谁的实地多,谁的子被吃掉得多)?不同的棋风和习惯,对收官的节奏把握可能不一样。但无论如何,总有一个节点,双方都认为“没啥可下了”或者“再下也没啥意义了”。

在很多情况下,收官的最后几手,往往是那些价值比较小,但又不得不填的“细枝末节”。比如,边角上一些小的单官。这个时候,双方会轮流把这些小地方填上。谁先下了一个,另一个人就得跟着下。

3. 棋局的“惯性”: 围棋的棋局下到后期,其实是有一定的“惯性”的。黑棋先手,可能会在一些关键的收官点上抢占先机。但这不意味着白棋就一定会“无事可做”。白棋作为后手,会紧跟着黑棋的节奏。当黑棋把一些重要的收官点下完,或者觉得已经没有大价值的收官点时,轮到白棋落子,白棋会把剩余的“必需”填上。

有时候,你觉得棋盘上的空都快填完了,该轮到黑棋下最后一手了。但仔细一看,可能还有一两个双方都觉得“随便谁下都行”的细小官子。这个时候,就看谁的“棋局控制”更到位了,谁能更准确地判断出“该结束”的那个点。

更直接地说,想象一下,当棋盘上只剩下几个非常小的、价值几乎相等的“单官”时,就好像是你在捡地上的零碎。你捡一块,我捡一块。最终,谁会捡到最后一块,真的很难说。

4. 棋手的策略和习惯: 还有一点,就是下棋的人。有些棋手喜欢把棋局“收拾”得特别干净,恨不得每一个交叉点都落到实处。而有些棋手则可能更侧重于大局观,觉得收官收得差不多了,即使还有一些细小的单官,也不去纠缠。

如果在一盘棋中,双方的棋力相当,或者棋风比较接近,那么收官的节奏就会比较平稳。如果黑棋在前面占据了优势,可能会在收官阶段更加谨慎,不想漏掉任何一个让白棋喘息的机会,所以会把能收的都收了。反之,如果白棋在某些地方做得好,也可能在收官时“抢”到一些本该是黑棋收的“机会”。

所以,你发现最后一手是白方下的,虽然看起来是个小细节,但它可能反映了这盘棋收官过程中的一些微妙的博弈。

可能意味着白棋在收官阶段的某些决策,让棋局的“终结”节点恰好落在了自己手中。
也可能只是一个单纯的轮流落子,恰好在棋盘上的所有“必要”的收官子都下完之后,轮到了白棋。

你把它当作一个有趣的观察点,非常有意思。这说明你对棋局的细节越来越关注了,这是棋力进步的重要标志!下次下棋,你可以更留意一下收官的最后几手,看看是什么样的棋局,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也许你会发现更多的“巧合”,或者说“必然”!

下次你可以尝试记一下,在收官阶段,黑棋下了哪些棋,白棋又是怎么回应的,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最后一手会是白棋下了。这就像是在解一个关于棋局结束方式的小谜题一样,挺有意思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终局时黑/白盘面领先奇数目(白收后),当然是巧合咯~

而至于连续好几盘都这样的原因,其实可以用下面这个常见地例子来方便理解:

比如大家在网上下棋时,一般都是默认"自动猜先"。那么虽然在总体数据上,执黑/执白的次数是大致相等的。

但在过程中,系统却并非是均匀地。让你拿完一盘黑棋后,就立马配一盘白(申请"再次对局"稳定交换黑白,那算手动操控了哈)。于是在随机的影响下,经常会出现下面这样的情况↓

所以像本文所说的"盘面领先奇数/偶数目,以及执黑/执白"等这些总共只有两种可能性的事情。其实就和老生常谈的——"抛硬币时,正面朝上的概率"一样。

虽然理论上,最终应该是50%的概率。但过程中某种结果连续出现N次,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