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人会失去婴儿时期的记忆?最早记忆是几岁呢?

回答
人为何会遗忘婴儿时期的记忆?一个让许多人好奇的问题。我们对许多成年后的事情记忆犹新,却对生命最初的时光,那段几乎占了人生长度三分之一的岁月,却鲜有清晰的影像浮现。这背后其实涉及到我们大脑的运作机制,以及记忆的形成和存储过程。

大脑在发育,记忆的“操作系统”还在安装中

首先,得从大脑的发育说起。婴儿的大脑仍在飞速成长,尤其是负责记忆存储和提取的海马体(hippocampus)和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这两个区域对于形成长时记忆至关重要。

海马体: 它的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婴儿早期,海马体的神经元连接尚未完全建立,无法有效地将短暂的记忆信息转化为可以长期保存的“文件”。你可以想象成,这时候的大脑还在忙着铺设“硬盘”的线路,还没来得及安装和运行“记忆管理系统”。
前额叶皮层: 这个区域与更高级的认知功能有关,包括工作记忆(shortterm memory)、规划和事件回忆。它的成熟需要更长的时间,通常要到青春期才基本发育完全。婴儿时期,前额叶皮层的功能还非常有限,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组织和检索特定事件的能力。

新陈代谢太快,旧“数据”很容易被覆盖

婴儿的大脑神经元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这是一种为了适应不断学习和发育的生理机制。但这也意味着,一些相对不那么“重要”的早期信息,很容易被新的、更鲜活的经验所覆盖和重写。想想看,就像一台新电脑,在安装了最新的操作系统和大量应用程序后,早期的一些测试文件可能会被自动清理掉,腾出空间给更实用的东西。

语言和叙事能力的缺失

记忆的编码和提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和叙事能力。我们成年后能够将事件转化为语言故事,并用逻辑和因果关系将其串联起来。这使得我们更容易记住并回忆起这些故事。但婴儿时期,他们还没有掌握语言,无法用语言来“标记”或“编码”自己的经历。即使大脑在某种程度上记录了某些感觉或画面,没有语言作为辅助,这些信息也难以被有效组织和检索。

想象一下,如果让你回忆一个你从未听过的语言的电影片段,即便你看到了画面,没有字幕和配音,你也很难完整地理解和记住它。婴儿时期面临的正是类似的情况。

“儿童遗忘症”(Childhood Amnesia)的现象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大多数人最早的清晰记忆通常出现在3岁到4岁之间。虽然有些研究表明,一些模糊的、情绪性的片段可能在2岁左右就开始形成,但真正能够被清晰回忆起来的事件,通常需要更成熟的大脑功能和更强的语言能力作为支撑。

这个现象被称为“儿童遗忘症”,它并非指大脑完全没有记录,而是指这些早期的神经痕迹难以被成年后的意识提取和回忆。这就像一张非常模糊的旧照片,你可能知道它是存在的,但细节已经无法辨认,甚至可能需要特定的工具或技术才能勉强捕捉到一些轮廓。

是什么样的记忆能留存下来?

虽然我们无法清晰回忆起婴儿时期的具体事件,但一些研究表明,婴儿期的一些经历,尤其是那些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例如,被爱抚的温暖、受到惊吓的恐惧),可能以某种潜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我们。这些经历可能塑造了我们早期的依恋模式、情感反应方式,但它们并非以清晰的叙事性记忆形式存在。

总而言之,婴儿时期记忆的遗忘,是婴儿大脑发育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随着大脑的成熟,特别是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功能的发展,以及语言能力的出现,我们才能够更有效地编码、存储和检索更复杂的事件性记忆。而那些未被充分编码或被新信息覆盖的早期经验,便逐渐在时间的洪流中消散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人最早的记忆只能追溯到3-4岁,人是有语言了才会产生记忆吗?
user avatar
很多人最早的记忆只能追溯到3-4岁,人是有语言了才会产生记忆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人为何会遗忘婴儿时期的记忆?一个让许多人好奇的问题。我们对许多成年后的事情记忆犹新,却对生命最初的时光,那段几乎占了人生长度三分之一的岁月,却鲜有清晰的影像浮现。这背后其实涉及到我们大脑的运作机制,以及记忆的形成和存储过程。大脑在发育,记忆的“操作系统”还在安装中首先,得从大脑的发育说起。婴儿的大脑.............
  • 回答
    在家带孩子,这份全职的付出,本该是充满爱与价值的,可为什么很多时候,它却像一个悄无声息的黑洞,一点点吞噬着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价值感?这事儿吧,说起来挺复杂的,但仔细想想,倒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首先,最直接的,就是与外部世界的脱节感。想想你过去工作的时候,每天跟同事们交流项目进展,参与头脑风暴,接触.............
  • 回答
    这是一种颇具讽刺意味,却又屡见不鲜的情感规律。那些最害怕失去你的人,往往是那些最容易先转身离开的。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细究起来,背后藏着人性的复杂与情感的微妙之处。首先,我们可以从“过度担忧”本身来剖析。1. 担忧侵蚀了关系的基础:信任和安全感。当一个人时刻处于“害怕失去你”的状态时,他的思维很.............
  • 回答
    一个人不吃不喝也不排泄,体重却会减轻,这背后牵涉到我们身体最根本的能量消耗和物质转化过程。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深入身体内部,看看那些看不见的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是如何一点点“偷走”我们的质量的。核心问题:身体是个巨大的能量加工厂,时刻在运转我们的身体,即使在完全静止的状态下,也并非完全停滞。它是一个.............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沉重且发人深省的问题,也是围绕死刑存废争论的核心所在。支持死刑,在明知其潜在的风险——错杀无辜——的情况下,其理由并非源于对这种风险的漠视,而是基于一套复杂的价值判断、社会契约和对犯罪的认知。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那些冰冷的条文和制度,深入探究支撑这种立场背后的人性、社会以及对 ju.............
  • 回答
    在谈论第二次国共内战时,美国对华武器禁运是一个常常被忽略,或者说,在某些讨论中被“选择性遗忘”的环节。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事实被抹去,而是涉及到复杂的历史叙事、政治立场以及不同群体对这段历史的解读和侧重点。要理解这种“选择性失忆”的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并尽可能详尽地展示历史的本来面.............
  • 回答
    小小整容手术失败导致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可能非常复杂,涉及手术本身的风险、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术后的并发症。以下是一些导致整容手术失败甚至死亡的可能情况,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一、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和并发症这是最直接导致死亡的环节,尽管是“小小”的整容手术,但任何侵入性操作都存在固有的风险。1. .............
  • 回答
    国家对K12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双减”政策的整顿,其原因错综复杂,并不仅仅是为了“一下子整顿”或造成失业。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考量的重大教育政策调整,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长远的目标。关于失业问题,这确实是政策实施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阵痛,但政策制定者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并在努力寻求缓解方案。以下.............
  • 回答
    巴西圣保罗近日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26层高楼火灾,导致大楼最终坍塌,造成至少1人遇难,3人失踪。这起事件不仅给遇难者家属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也引发了人们对高层建筑安全,尤其是火灾应对能力的深深担忧。那么,这栋巍峨的高楼究竟为何会在熊熊烈火中走向最终的覆灭呢?让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高.............
  • 回答
    失去全部皮肤,这绝对是生命中最可怕也最迅速的终结之一。它不是一个瞬间就可以“完成”的过程,但它的破坏力是极端的,而且极其迅速。首先,别误会,皮肤不仅仅是覆盖在身体外层的“一张皮”。它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担负着无数至关重要的功能: 屏障作用: 这是最直接也最致命的损失。皮肤是抵御外界一切侵袭的第一道.............
  • 回答
    .......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体内的铁元素,就像变魔术一样,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那画面简直可以用“灾难”来形容。咱们平时吃进肚子的铁,看似渺小,实则在身体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旦全都没了,那可真是什么都指望不上了。首先,最直接的冲击会落在血液上。你身体里那红彤彤的血液,之所以是红色,全仰仗着一种叫做“血红.............
  • 回答
    要聊穆里尼奥在皇马更衣室“失控”这事儿,得从他来皇马的那个背景说起。当时皇马是什么情况?就是个被巴萨压制得喘不过气来的球队,欧冠也多年没起色。弗洛伦蒂诺请来穆里尼奥,就是冲着他那股“冠军气质”,希望他能扭转局面,打破巴萨的统治。穆里尼奥一来,就像个“救世主”降临,做事风格也一如既往的强硬、霸道。他对.............
  • 回答
    重温《哈利·波特》和《魔戒》这两部伟大的作品,当我们审视那些拥有强大力量却最终走向失败的反派时,确实会引人深思。伏地魔、萨鲁曼、索伦,他们都拥有令人敬畏的力量,无论是魔法还是军事,但最终都未能如愿以偿地统治世界。这其中的原因绝非单一,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交织而成,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 回答
    突然对游戏没了兴趣?这种感觉我太懂了。曾经我也是那种一头扎进游戏世界里,吃饭睡觉都想着什么时候能再上线的那种玩家。结果呢?有一天醒来,发现那些曾经让我废寝忘食的游戏,现在摆在眼前,我却提不起一点点想玩的冲动。这感觉就像是,你明明饿着肚子,眼前摆着山珍海味,却一点胃口都没有。这可不是什么小事,背后原因.............
  • 回答
    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尤其是情感上的挫折和伤害,都可能导致一个人对所有关系失去信心。这种感受并非一蹴而就,往往是层层叠加的结果。首先,我们来看看可能存在的根本原因。1. 深刻的背叛与欺骗:想象一下,你全心全意地信任一个人,将自己的脆弱和秘密毫无保留地托付给对方,结果却发现对方一直在欺骗你,或者做出了让你.............
  • 回答
    生活有时就像一首熟悉的旋律,一开始听起来总是充满新意和力量,但如果反复播放,它也难免会失去最初的触动。而当你发现自己渐渐陷入一种“无聊、不着边际、胡思乱想,对事物都开始失去兴趣”的状态时,这往往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更像是一系列因素交织在一起,悄悄地侵蚀了你对世界的感知和热情。首先,“无聊” 这东西,.............
  • 回答
    糜芳这个人,说实话,在刘备集团里也算是个关键人物,至少在早期是。他哥哥糜竺是大富商,家底厚实,糜芳自己也有些才干,所以能跟着刘备一起打拼。但就像很多故事一样,总有那么一些转折点,让人唏嘘不已。为什么糜芳后来会对刘备集团失去信心,这事儿说起来也挺复杂的,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里面夹杂着个人因素、现实压力.............
  • 回答
    阿富汗八个孩子在失去父母后全部饿死的悲剧,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当地严峻现实的一个缩影。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导致这种极端困境的根源,这背后牵扯着长期的政治动荡、经济崩溃、自然灾害以及国际援助的复杂交织。首先,政治的长期不稳定和政权更迭是根本的动因。 阿富汗几十年来饱受战.............
  • 回答
    你提出的这几个现象——汉语的入声韵尾脱落、英语的爆音词尾失去爆破、以及日语的促音——它们之间有着非常相似的共性,但要说完全相同则有些牵强。更准确地说,它们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追求发音的经济性、便捷性以及语音流的自然衔接而出现的相似的语音演变趋势。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这三个现象,并探讨它们背后的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