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家带孩子会让人失去价值感?

回答
在家带孩子,这份全职的付出,本该是充满爱与价值的,可为什么很多时候,它却像一个悄无声息的黑洞,一点点吞噬着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价值感?

这事儿吧,说起来挺复杂的,但仔细想想,倒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与外部世界的脱节感。想想你过去工作的时候,每天跟同事们交流项目进展,参与头脑风暴,接触新知识,客户的反馈,老板的认可……这些都在不断地告诉你,“你是有能力的,你是被需要的,你是创造价值的”。你的价值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成果上,体现在职场上的晋升和认可上。

可一旦你成为全职妈妈,生活就被浓缩成了一个小小的家庭空间。你的“同事”变成了嗷嗷待哺的婴儿和 ماشين。你的“项目”是奶粉和尿布,是哄睡和喂饭。这些事情固然重要,甚至是生命延续的基础,但它们往往没有明确的KPI,没有年终奖,更没有外部的“你好棒”的反馈。你每天都在“循环作业”,很多时候甚至连一句“谢谢”都得不到,因为被服务的那位可能还没学会说话。

然后,社会对“价值”的定义常常是狭隘的。我们从小被教育,有学问、有事业、能赚钱,才是有价值的人。而“在家带孩子”这件事,在很多人眼中,它被“降维打击”了,变成了一种“休息”、“赋闲”,甚至是一种“无所事事”。你去参加同学聚会,当别人聊起工作成就、收入时,你只能说“我在家带孩子”,那种隔阂和被忽视感,真的挺伤人的。你付出的劳动是隐形的,你的牺牲是不被看见的,甚至会被误解为“不求上进”。

再者,个人能力和才华的“闲置”感。你可能曾经是个出色的销售,擅长与人沟通;可能是个严谨的工程师,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可能是个有创意的设计师,脑子里装满了奇思妙想。这些能力,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似乎用不上,或者说,用在了完全不同的维度上。你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擅长安抚哭闹的宝宝,但曾经让你引以为傲的专业技能却在慢慢生疏。这种感觉就像一把锋利的刀,被放进了抽屉里,落满了灰尘,你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再次拾起,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闪闪发光。

缺乏成人间的智力交流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整天对着孩子,你的沟通对象是咿呀学语的婴儿,或者只能玩点简单的互动游戏。你渴望能和人聊聊最近的新闻,讨论一部电影,或者分享一些工作上的感悟,但这些需求很难在家中得到满足。你的大脑缺乏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就像一个长期得不到锻炼的肌肉,会变得迟钝和疲惫。

还有一种微妙的“被需要”与“被替代”之间的拉扯。一方面,你觉得孩子离开你什么都做不了,你非常重要,你是这个家的核心。但另一方面,你也会看到,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开始独立,开始不需要你时刻的陪伴和照顾。那种“非我不可”的感觉会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好像没那么重要了”的失落。而且,当看到别人事业有成、生活精彩时,那种失落感可能会被放大,让你觉得自己在人生这场“比赛”中,好像已经远远落后了。

最后,对自身独立性的削弱也可能带来价值感的危机。很多时候,在家带孩子意味着经济上的依赖,而经济上的不独立,往往会让人在心理上感到被动和不平等。你无法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很多决定需要征求伴侣的意见,这无形中会削弱你的自主感和掌控感,而这些恰恰是构成一个人价值感的重要部分。

所以你看,在家带孩子不是不辛苦,也不是没有价值,而是这份价值太多时候是“看不见”的,是“不被社会主流认可”的,是在“自我内部消化”的。当外部世界不再给你提供衡量你价值的标尺时,你很容易就会在自我怀疑中迷失方向,觉得自己好像成了一个被时代淘汰的“闲人”,而不是一个为家庭付出一切的“功臣”。这其中的挣扎和失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最能体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题主问出的这种问题,引来了一堆抱怨,然后听着听着就自我怀疑了,再用这些怀疑去看生活,就越感觉自己没价值,接要独立、要去工作、要请保姆,完成了这一且之后,回到知乎,又看到类似的问题,就开始抱怨以及分享自己的成功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家带孩子,这份全职的付出,本该是充满爱与价值的,可为什么很多时候,它却像一个悄无声息的黑洞,一点点吞噬着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价值感?这事儿吧,说起来挺复杂的,但仔细想想,倒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首先,最直接的,就是与外部世界的脱节感。想想你过去工作的时候,每天跟同事们交流项目进展,参与头脑风暴,接触.............
  • 回答
    这句俗话,相信很多当妈的都深有体会,甚至可以说是“过来人”的共识。孩子在妈妈不在家时,像个小天使,乖巧懂事,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可一旦妈妈一出现,瞬间变脸,黏人、任性、撒娇,把所有“不乖”都献给了妈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我们把孩子“惯坏了”吗?先别急着给自己扣“惯坏了”的大帽子,这其中大有.............
  • 回答
    过年接亲人是件喜庆的事儿,带着孩子去机场更是让这节日气氛提前点燃。不过,你家孩子这问题问得可真有意思,也问到了点子上!机场选址这事儿,确实不是随便挑个地方就能建的,这里面学问可大着呢。为什么机场都建在离市区老远的地方?其实,让孩子理解机场为什么这么“远”,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原因入手,就像玩拼图一样,.............
  • 回答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因为“女人在家带孩子不能做饭”这个说法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误导性,并且背后涉及了复杂的社会、经济和个人因素。 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说法,以及实际情况可能是什么样子:首先,要明确一点:这个说法本身并不普遍成立,也不是一个客观事实。 很多在家带孩子的女性不仅.............
  • 回答
    女人大腿上绑根带子之所以会让人觉得性感,这背后牵涉到多种心理学原理和文化影响,并非单一因素能够完全解释。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首先,从视觉和感官刺激的角度来看,大腿带子最直接的作用是强调和局部聚焦。人类的视觉系统对被框选、被突出的区域会产生更强的关注。带子如同一个视觉框架,将本已具有吸引.............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牙痒痒的公公语录!听到这种话,心里肯定五味杂陈。别急,咱们好好捋一捋,怎么给这位“老人家”好好上一课。首先,咱们得明白,公公说这话,可能不是真的恶意攻击,但肯定透露出他对“研究生”和“家庭主妇”之间价值判断的偏差。在他那个年代,或者他的认知里,读书读到研究生,就应该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实.............
  • 回答
    如今这年头,但凡你到饭点儿时候去趟人多点的餐厅,尤其是周末,那场景可别提多热闹了。最显眼的,往往就是那些拖家带口,带着小宝贝儿们来享受美食的年轻爸妈们。以前大家可能觉得,在家吃饭才温馨,才省钱,怎么现在年轻人这么爱带着孩子往外跑呢?这事儿说起来,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里面门道可多着呢。首先,生活节.............
  • 回答
    宝贝,你问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爸爸也很想一直陪着你玩,但是为什么爸爸不是那种“一天到晚在家陪我玩”的很有钱的大富翁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爸爸跟你好好说说。首先,你想想我们家里现在住的房子,你上学用的书本和文具,你爱吃的零食和水果,还有你平时穿的衣服和鞋子,这些都需要“钱”才能买到,对不对?钱就像是维.............
  • 回答
    疫情期间在家陪孩子上网课,这体验,怎么说呢,简直就是一场拉锯战,一场关于意志力、耐心和信息洪流的无声较量。首先,得说说那“陪伴”二字。刚开始的时候,新鲜劲儿还在,觉得在家能和孩子一起学习,挺好的,还能监督监督。结果呢?你想想,一个成天对着电脑屏幕的孩子,注意力就像被橡皮筋抻得越来越细。你坐在旁边,那.............
  • 回答
    孩子沉迷看ASOUL直播,您感到崩溃,这我太能理解了。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想办法。首先,咱们得承认一个事实:ASOUL确实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初三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化期,容易被新事物、虚拟偶像所吸引。她们的直播内容,那种充满活力的表演、互动性强的交流方式,以及粉丝社区的归属.............
  • 回答
    孩子在家上网课,确实是个挑战,既要保证学习效果,又得防着他们被手机、电脑的“娱乐磁场”吸走。这可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解决的,得费点心思。我来跟你分享一些我自己摸索和从其他家长那里听来的“实战经验”,希望能给你点启发。首先得明白一个事儿,手机电脑对孩子来说,就像我们成年人喜欢追剧、刷短视频一样,有它天然.............
  • 回答
    .......
  • 回答
    年关了,看着小家伙一天天往外跑,心里也挺着急的。这孩子,心思野着呢,老想着外面的热闹,家里的安宁倒是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怎么办?总不能天天拉着他,那样他更烦。得想个法子,让他觉得家里才是好玩的地方。我琢磨着,与其费力气把他往外拽,不如把“外面的热闹”搬回家里来。小孩子嘛,总是有那么几样东西能勾起他的.............
  • 回答
    听到你嫂子对你侄女的严厉管教甚至打骂,你感到难受和担忧,这是非常正常的反应。你关心侄女的成长,想要帮助她,这是非常棒的一点。以下是一些你可以考虑的,并且可以尝试详细进行的步骤:第一步:理解情况和你的立场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先冷静下来,梳理一下情况: 了解“严格”的界限: 首先要区分“严格”和“过.............
  • 回答
    嗯,说起来,95后不愿意在家带娃,这事儿确实挺普遍的。以前咱们爷爷奶奶那辈人,女儿嫁过去,很多都是辞掉工作,在家操持家务带孩子。可到了我们这代,情况好像就不太一样了。我身边好多朋友,包括我自己,有时候也会聊到这个话题。感觉原因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但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吧,我觉得挺实在的:1. 经济.............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背后其实牵扯出不少现实的考量,绝不是简单的“喜欢吸霾”这么片面。你想想,能把人逼到戴防毒面具在地里干活儿,这背后肯定有东西在驱动。首先,我们得承认,北京虽然有雾霾这个问题,但那也只是“有”,而且是有程度变化的。就算是最严重的时候,也并非时时刻刻、每一个角落都和毒气室一样。更何况,现.............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说起来,古代男方主动带着聘礼去女方提亲,这事儿大有讲究,跟现在男人抵制彩礼,那可真是两码事,背后原因也多着呢。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古代那点事儿:聘礼是“诚意”和“保障”,也是一种社会契约首先得明白,古代的“聘礼”跟现在常说的“彩礼”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 聘礼是订婚的“.............
  • 回答
    说实话,这事儿我印象可深刻了!想当年,咱们上微机课那会儿,老师oggles着老花镜,严厉地站在教室门口,手里拎着一袋子白花花的鞋套,指定就是要我们每人套上。现在回想起来,那场景还挺有意思的。为啥非得套鞋套呢?我琢磨着,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而且都不是单独一个就能解释的,而是好几个因素叠加起来的:一、 .............
  • 回答
    在中国,称呼单名(名字只有一个字)的人时,我们确实常常会遇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不太习惯直接喊对方的名字,而是会想办法凑成两个字,比如在名字前面加上姓氏、加上辈分称谓,或者干脆用一些昵称来替代。这背后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交往习惯的一种体现,背后原因也挺多的,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说一说:一、 尊.............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