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都看过,说一说。
因为老伏和索大眼都有盲区。
盲区,并不完全等同于弱点。
先说老伏吧,原作把他的盲区归结为不懂爱,听起来比较抽象,但如果把这个“不懂爱”表述为“缺乏对各类群体的关心”,就能从技术角度分析他这个“不懂爱”造成的盲区了。可以稍微总结一下,他的盲区至少有如下这些:
1、宣称纯血巫师高贵,轻视甚至无视很多魔法物种的法力,对家养小精灵之类的生物不屑一顾(里德尔自己当年也读霍格沃茨,却对这个给霍格沃茨供饭的类群视如无物),而这个类群是巫师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负责大量的家务劳动。主角团曾受到多比和克利切不止一次的帮助,最直接的是老伏以为只有自己发现了有求必应屋,但多比直接把这屋子的事告诉给了哈利,导致魂器之一拉文克劳的冠冕被哈利找到并摧毁。
很多人觉得老伏为什么不用刀啊枪啊啥的对付哈利,这就书白看了。老伏连麻瓜出身的巫师都看不上,他能看得上麻瓜么,看不上麻瓜他就更看不上麻瓜的手段和方法了。韦斯莱先生喜欢麻瓜,他就改造麻瓜汽车,伏地魔是坚决不可能这么干。这就像很多人一看日货就抵制一样,你跟他说那个东西本身质量其实很好,并没有什么用,他就是抵制。
PS:看到评论里有人疑惑为什么认为屋子里有那么多人藏的东西,老伏还觉得只有自己发现了屋子的使用方法。其实屋子里有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放的东西而没被拿走,恰恰说明了几乎所有人都很可能没有发现有求必应屋的正确用法,他们只是碰巧想藏东西,走到八楼那个位置时就进了有求必应屋,藏完东西之后再来找,因为不知道屋子怎么用,就拿不回东西了。就像老邓说自己有一回特别想上厕所,就进了一个到处都是精致夜壶的屋子,之后再找,怎么都没这么个屋子了。当然,书里没说邓布利多有没有发现有求必应屋的用法,可能他其实知道,只是不想把这个秘密全说出来,但参考他这句话,可以想见绝大多数藏东西的人不知道屋子的用法。讲真的,这个屋子的用法如果没人告诉的话,凭自己来回找那是需要点耐心和想象力的,老伏还是很强的,他以为别人都不知道怎么用也算正常。
2、对其他人实际上不关心,导致对复活石无兴趣,把它做成了魂器,未考虑过邓布利多可能从佩弗利尔的死亡圣器这条线索找到这枚戒指。
3、对属下也没有真实的信任,把日记本交给卢修斯却没告诉他关于魂器的事,卢修斯不知道此物贵重,为了脱手而把它放进了金妮的坩埚,间接导致日记被毁。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说到底,啥叫爱呢,雪宝有言:爱就是把别人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然而老伏一直觉得老子自己天下第一重要,那……那他这个不成功就太正常了,啥事都只靠自己,就“琴酒尽力了,这仗没法打”。
其实平心而论,当年的里德尔靠自己就在学校里搞明白了密室,搞明白了有求必应屋,甚至还搞明白了魂器这号东西,他这魔法能力确实是强,这得承认。但他一个人再厉害也就是一个人,他没长八个眼睛八条腿,他也得吃饭睡觉上厕所,也怕死,要说打仗,再怎么也没有只靠自己一个人就能打赢的。老邓有句话说得好:在我看来他们与其说是你的朋友,不如说是仆人。
说完了老伏来说索大眼。
索大眼的盲区就比较明显了,物理上说,他虽然总跟个探照灯似的到处看,但这么大一片中土大陆,总有他看不着的地方,当主角团兵分三路之后,他也得靠情报分析来找魔戒。魔戒之所以可怕,是因为没人能完全没欲望,但一则总有人欲望值就是比较低(如主角团中的弗罗多),二则索大眼自己注意错了地方这就拉闸了(他以为魔戒在梅里皮平那里,于是大举进攻刚铎,完全搞错了)。
以书里的故事来说,索大眼的盲区至少也造成这么些问题:
1、接受萨茹曼的投诚,结果萨茹曼为了搞强兽人就玩命砍树,惹恼了树须,直接导致圣盔谷之战失败。连锁反应就是真知晶球到了甘道夫手里,半夜皮平看球,他就以为魔戒在这个霍比特人手上。显然,不管是萨茹曼还是索大眼都忽略了树须的力量。
2、护戒小分队有4个霍比特人,这个群体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索大眼显然低估了弗罗多山姆梅里皮平的友谊和力量,没把这4个小家伙当回事,找到一个就以为目标已经到手,没想到他们还带分兵还互相掩护的。
3、军队的组成主要靠奥克(半兽人),这个群体,服从性还凑合,但智商实在太低了。当然,对暴君绝对服从的军队肯定是自己不能有啥脑子的,这倒符合事实,但这也决定了一点,就真跟主角团开战的话,主角团这边以一当十完全有得打。好不容易搞着猛犸之类的一起上,这边阿拉贡还把阴魂招出来了。
所以其实索大眼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跟老伏类似,就是强行输出自己的意志,把别人都当成工具,这样的人身边自然聚不起足够强大的力量,因为身边这些人都不能有自己的什么想法,发挥的只可能是主君一个人的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哈利波特没看过,就说魔戒吧。
魔戒里反派的实力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强。抛开索伦没有肉身而且戒毁则魂灭的致命弱点,单纯看索伦和萨鲁曼的军事力量,对人类也不是压倒性的。
首先,在原著里,奥克简直就是战五渣。虽然现在人们对兽人的印象一般都是高大残忍凶猛强力,但是在托尔金的设定中,索伦手底下的兽人矮小而且弱智,一个人类战士能够打三五个兽人。所以,索伦方面的数量优势会被其质量上的劣势所抵消。
其实,索伦在初期显得强大,并不是因为其势力已经完全压倒了正义种族势力的总和,而是因为人类和精灵并不知道他的崛起,对其缺乏戒备,同时内部又四分五裂,矮人看不上精灵,人类里的洛汗和刚铎也有嫌隙,无法形成统一的力量,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放任了索伦的成长。而索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暗中猥琐发育,一点点地积蓄自己的力量。实际上,索伦从魔苟斯的副手成长成反派大boss,依靠的不是他的强大魔力和地位,而是他蛊惑人心的本领与阴谋诡计——他是智力型选手。索伦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在魔戒圣战之前几百年里他十分谨慎。当甘道夫等人发现他的蛛丝马迹时,他立刻就跑得远远的了,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和精灵与巫师们打游击。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索伦一直都是弱势的一方,只要当时的人类和精灵能够意识到索伦的威胁,再组建一个最后同盟,估计魔多老家早就被端了。直到圣战前夕,索伦一方面成功地集结了由戒灵们领导的奥克大军同时动员了东方人为自己效力,另一方面从正义阵营里争取到了萨鲁曼这一强援,终于有了挑战正义阵营的资本。
其实索伦的崛起看起来有点像纳粹德国的崛起。希特勒上位时的德国和第三纪元的魔多很类似——它在上一次的大战中被击败,军事力量被摧毁,无力挑战现有秩序。但是英法美苏这几个能够制约德国的大国,如同魔戒圣战之前的刚铎、洛汗和精灵诸国一样互相猜忌,而且都不把德国的威胁当一回事(法国倒是很警惕,但是别的国家不愿意制约德国法国也没办法)。在这种条件下,希特勒先是重整军备,又拉拢了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这一众盟友,就和索伦拉到了萨鲁曼与东方人一样。最后,到了30年代末期,英法想着绥靖,美苏作壁上观,纳粹德国迅速抓住列强之间分裂的机会一举席卷西欧。
然而,尽管纳粹或者索伦对于任何单独一个正义势力有着压倒性优势,但是当正义势力真正意识到威胁,联合起来加入战争之后,单一一个大魔头就抵不过众英雄们的围剿了。当丘吉尔决定抛弃意识形态偏见与苏联结盟,当罗斯福宣布美国向轴心国宣战时,同盟国的胜利就成了历史的必然。同样,当树人决定加入战争捣毁萨鲁曼的老巢时,当洛汗骑兵出现在帕兰诺平原时,联合起来的正义阵营就不是那么容易被魔多的军事力量击溃的了。
因为不够狠,太过仁慈。
索伦应该直接让九戒灵把夏尔烧了,所有男女老少全部拉走,一天杀一个,挨个放血,全世界贴告示,逼着弗洛多自己把戒指送过来,要不然霍比特人断子绝孙一个不留,还需要派一群人去追么,你跑的了弗洛多还跑的了夏尔?没有任何军队驻扎的霍比特人聚居地也敢掺和这档子事,你弗洛多这辈子都要后悔,你不是为了霍比特人参与的护戒队么?,耶稣也留不住霍比特,索伦说的。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逼着霍比特人与其他种族反目成仇。霍比特人自带侠盗BUFF潜入最强,没有了霍比特的协助基本不可能去把戒指偷偷丢进火山。正面战争人类精灵矮人绝对打不过,戒指也毁不掉,魔多就必胜了。哪有机会给你绝地大反攻。
伏地魔同理,他甚至没有加码悬赏哈利波特就很离谱。
哈利的人头,10000金加隆,够么?还需要活捉X3,而且抓到的人直接做魔法部长。麻瓜世界要悬赏哈利波特3000万,他姨妈姨夫表哥一人200万,伏地魔弄来几千万万麻瓜货币,10000个加隆不难吧,把纳威家抄了也差不多了。
罗恩8000个加隆,赫敏6000个加隆,赫敏的父母一人300万,告示贴到澳大利亚去,赫敏的爹妈直接惶惶不可终日,你赫敏就等着抱憾终生吧。
到时候不但食死徒帮着抓,连凤凰社的看到哈利波特俩眼睛可能都放光,澳大利亚的混混看到赫敏爹妈都要去捅一刀。
或者驱使那个狼人手下肆意袭击幼童,哈利一天不出来他就咬伤十个幼童,最后这些父母会帮着伏地魔找哈利的。
重要的是,要切断这些人与“民众”的联系,把他们的利益捆绑在其他人身上,抓不到他其他人一天死十个,抓到了重重有赏,这样全天下的人都会成为大反派的帮手。你怎么翻盘啊,你要自己走过来求大反派杀了你。
这俩作品里的大反派对待敌人的手段就仁慈的不可思议。
看看当年蒙古军队如何离间守城军队的。攻击一座城池,只要有一支箭射出来,攻下来立刻屠城。不反抗攻下来只拿走必要的物资。几次之后,再攻城,士兵会直接内乱把命令抵抗的将领先杀了然后投降。因为投降必然能活下来,抵抗可能战死可能败了被屠杀。没人愿意去赌这一次。战争还未开始对方就军心大乱了。
还有连坐制度,五户一座,一户犯法五户皆受罚。
只需要让对方每个人(种族)的利益关系起冲突,让他们自己斗,大反派就随便赢了,可惜不够狠毒。
看看历史上那些真的各个时代的军阀是怎么排除异己的,伏地魔和索伦只要有真正的人类军阀一半的残忍,主角们连还手的可能都没有了。
什么,你说以上的办法,包括很多我还没提到过的逼你乖乖自己过来送的办法对你都没用,那你就是铁石心肠见死不救祸害乡里害群之马瘟疫之源万恶之首全民公敌乱世奸雄啊,你不是英雄。为啥?
因为好人就得让枪指着,大魔王滥杀无辜合情合理,大英雄见死不救死有余辜啊,你不要做英雄的么?
因为根本不“强”啊。
西朝(英美)没经历过生死存亡,在绝对碾压式的敌人面前卑微如尘埃,蝼蚁尚且贪生的救亡图存,写《国史大纲》的历史。以及一神教框架信仰、爱与美德本身就意味着胜利,反派吹成一个响指灭掉50%的网文水平已经是观众愿意接受的,想象力的极限了。
而在中原创作思路中,这种级别的“反派”一个响指灭掉的是100%,“主角”真的在后世几千年后挖宝贝。
所谓我们概念的“拥有强大的力量”,大概是 ——
《哈利波特》第一本最后,伏地魔就借助奎若教授的躯壳复生了,一复活便血祭了半个霍格沃兹高层。阿不思·邓布利多化身为不死鸟,撞向伏地魔化身的巨蛇,但校长宏伟的牺牲仅仅毁掉了伏地魔的逆生命树法杖的力量,把魔法界反伏地魔阵线的灭亡延迟了3年,但魔法界趋炎附势的汉弗莱们迅速识相的投向了伟大的汤姆·里德尔的麾下。如果在3年时间里,哈利波特一行人没能绝地废土翻盘,那么尘世巨蟒再现之时,一切就都结束了。
他们会经历无数次反复的背叛和信任,决断与离别。阿瓦达索命滥用的代价不是威力瘙痒,而是反噬身死。如果你在折磨他人时感到一丝愧疚,苦痛钻心就会用在自己身上。而有负罪感的夺魂咒会让巫师自己变成一只行尸走肉,再变成一具阴尸。只有带着一颗恶毒的心,踏上黑巫师的道路,才能掌握这些不可饶恕的咒语。
斯内普教授,自封元帅的斯内普在内的一群人,就是这样踏上了不归路,他不是卧底,他们只是在做“成年人”的抉择,坚信放弃道德观和底线的绝对力量可以战胜黑暗,不择手段的胜利就是一切的道理。于是,这些人和马尔福一家轻易的就堕落了,沦为食死徒的一员。当他们被迫一心毫无旁骛的杀人,为了折磨他人而折磨他人,丧失负罪感的操控人的精神时,面对着已经胜利的,已经拥有权力和财富的汤姆·里德尔国王面前,为什么要选择往后看呢?火炮和子弹没有意识和善恶,但731的手段不可能脱离意识和善恶。
逃出霍格沃兹的哈利·波特,罗恩和赫敏是迷茫的,并不是什么天选之子,昨天,他们和普通西方学生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区别。汤姆·里德尔导致了他们片刻的悲伤,“茶杯中一瞬的战争”夺去了几个学生的生命,但时间很容易淡化悲伤,过了几天,他们就开始讨论“值得吗?”,他们明明不是麻瓜,为什么要为了麻瓜的权益,对抗食死徒的铁蹄?
目睹了斯内普元帅的失败,哈利·波特苟且偷生了很长时间,虽然天生的温情让他不能接受太多汤姆·里德尔治下的社会,他逃避,他陷入虚无主义,他们在KTV买醉,他们掩耳盗铃……直到无意中帮了一个灰头土脸的巫师的忙,小天狼星和几个巫师,他们白天是伏地魔的走狗,夜晚则偷偷通过“1又1/4铁路”将麻瓜送往没有魔法的世界,属于他们的庇护所。小天狼星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是这个男孩的教父,他打了哈利·波特一顿,哈利·波特方才知道,他们这些巫师都有麻瓜哑炮的家人,即使纯血巫师的后代,也有千分之一的几率可能是个麻瓜哑炮。而那些没有一个食死徒父母,又不幸没有魔法天赋的人,如果没能侥幸逃跑,只能沦为里德尔王朝的无辜牺牲者。
教父说,“伏地魔用阿瓦达索命杀死了哈利·波特的父母”本就是被掩盖的历史,最优秀的巫师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毁掉整个魔法界的不是羸弱,而是傲慢和愚蠢,汉弗莱们欺骗自己,愿意生活在一个没有伏地魔的世界里。彼时白魔法刚强有力,傲罗们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伏地魔除了“死亡”以外并没有任何胜利的希望,他选择赌上未来。随着伏地魔的“死”,失去了伏地魔的魔法界自甘堕落,贪财愚蠢的汉弗莱们逐渐解散了没有敌人的傲罗部队减少开支,学生们变得散漫而奢靡。曾经的白魔法和召唤课因为对愚蠢的魔法界高层存在危险而一再阉割,成为了无害的“黑魔法防御术”。
格林德沃相信性恶论和精英主义,但起码还有一丝人性,伏地魔则是更聪明,更狡猾和可怕的人。他在啤酒馆组织食死徒,复苏黑魔法王朝,兴盛一时却最终失败后,明白了傲慢、愚蠢和错误的崇拜力量的后果,他一个人杀掉了几十个傲罗,但巨蟒化身还是被击退,狼狈的逃跑,失去了第一批精锐黑魔法师。汤姆·里德尔从教训中痛定思痛,但他反思的不是没有善意和温情的王朝为何会倒下,而是人类究竟如何才能被战胜。只要他还“活着”一天,人们警惕的眼睛就不会闭上,傲罗们就会继续勤学不辍的修习白魔法,守护这个小而无余的世界。于是,伏地魔自导自演了一个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故事,尽管邓布利多在内的一批人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民众已经受够了被早钟叫起来训练结阵施法,天天有人检查武备魔杖是否完整,以及“高人一等”的傲罗们殴打偷懒的巫师,却被魔法部偏袒的时光,邓布利多一开始还能渲染那个叫做伏地魔的巫妖的恐怖,说服一些人继续维持艰辛痛苦的生活,但最终还是敌不过岁月,没有人支持的校长,不过是个光杆司令。甚至傲罗们自己也开始不愿意一整天都在无聊枯燥的巡逻,食死徒已经消失了,他们的敌人可以隐藏一年,三年,但更久呢?阴谋总是敌不过阳谋的原因,是因为阳谋立足于大势,大势立足于人性。
哈利三人知道了巫师不会生下麻瓜哑炮是里德尔王朝的谎言,他们“驱逐”麻瓜的方式是把灵魂喂给摄魂怪。小天狼星向他们展示了铁路计划的意义。但小天狼星又是悲观的,他经历过出离人间的苦难,在伏地魔的麾下任职,不相信伏地魔可以被战胜。但逃得了一时,怎么逃得了一世?贝拉特里克斯在哈利波特面前展现了压倒性的力量,与逃亡的终点是死亡。“四分五裂”不是谁都能随便施展的咒语,而黑魔法远不只有三个,与逃出学校的匆忙不同,这个女巫让哈利·波特们再一次见识到黑魔法的宏伟与骇人。折断水泥柱,震塌整层铁道车站的暗黑暴风,让整座列车一一殉爆的暗黑爆炎,以及弹指间让整个难民营灰飞烟灭的暗黑核爆。如所有魔法界的平民一样,哈利·波特只在传说中听到过伏地魔的副手的毁灭城市的能力,他曾经视作耳旁风,直到亲眼见识远方平地升起的蘑菇云,瞬间汽化的钢铁和水泥,这些景象让他一时吓呆的反复磨眼睛。
几分钟内,铁路不复存在了,曾经站在哈利·波特面前的,魁梧伟岸的男人又是如此的渺小,铁路的法师们手握在一起,牺牲彼此的灵魂,幻化成传说中的烈焰战马,小天狼星举着魔杖,骑着战马施放一道又一道的白色光芒,但贝拉特里克斯却毫发未伤,她甚至连魔杖都没有用,只是一抬手指,戒指中的暗黑冰封就把他和一整墙化作了冰雕。
哈利·波特一时被吓的不敢做声,他丑陋的撒了谎,自称不认识那些人,只是像所有人一样可能路过这个站台,他献出了母亲的珠宝,贿赂了这个虚荣的女人,换取了她假装无事发生。毕竟,每个人见识到这样宏伟的黑魔法,都会吓的终生不敢违逆里德尔王朝。
但哈利·波特没有,他继承了母亲那颗勇敢的心,他回想起了校长曾经的嘱托。
回屋后,哈利波特砸碎了所有的娱乐品,翻出了一本泛黄的旧书,那是邓布利多校长最后留给他的包裹里的东西,《白魔法大纲》,记录了上个世纪著名的白魔法的典籍,这是曾经战胜过一次伏地魔的东西。
……
而结局一定是不美好的,哈利·波特从老魔杖中得知的秘密是,他头顶的印记代表着他是伏地魔留下的另一个魂器,就像奎若教授一样,这个可怕的巫妖已经超越了死亡,他的灵魂早已经不受生者和死者世界的束缚,当今任何魔法都不可能永恒的消灭他,即使魂器消亡,也不过是延迟了他寻找新的肉身,回归世界的时间,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二十年。
罗恩被贝拉特里克斯杀死了,与上百个牺牲的巫师一起,这个孩子尽了全力运用上个时代的白魔法知识,但天辉会散尽,“地狱审判”却是冷酷无情,罗恩和十多位最顶级的白魔法师,守护神兽伤到了贝拉特里克斯,却终归在劫难逃。赫敏为他报了仇,确是因为贝拉特里克斯车轮战的法力枯竭,一时施展不了地狱审判和暗黑核爆,她回溯时间恢复法力的计划被韦斯莱一家自我牺牲,化作幽灵干扰大魔法而中断,只能在连阿瓦达索命都念不顺,实力五不存一时仓促应战,带着一身血债下了地狱,但就是如此,赫敏也因为诅咒,永远的失去了视觉。迎着暗影核爆一往无前的白魔法师们,他们没有一人不是德高望重,鲜有不是背负着家庭和孩子的长者,他们明知必死无疑,依然前仆后继,耗尽贝拉特里克斯法力的壮举,也是魔法界最为悲壮的一页。
伏地魔因为傲慢犯下了重大的错误,为哈利·波特留下了打败他的唯一一次机会,哈利·波特没有令人失望,牺牲自己再一次化作伏地魔恐惧的不死鸟,与伏地魔的肉身同归于尽,所有魂器都毁了。
但安东宁狼狈的逃跑了,却无人能占卜到他是逃去了森林深处,还是没有魔法的世界。安东宁比贝拉特里克斯技逊四筹,二尝败绩,他会衰老,可能会因为害怕死前不能夺得想要的一切而疯狂,因为他不能像贝拉一样压缩、改变自身的时间,他没有伏地魔和贝拉的天赋,穷其半生都没能沾到时间咒法的边,法力却似乎不能继续成长了。然而,纵使如此,他仍然是那个可以随意掌控火焰、雷电、冰封、水和风,以及召唤魔鬼的,满手鲜血的大黑魔法师安东宁,伏地魔的副手,他就算是逃跑,也是杀出了一条血路,堂而皇之的逃跑,唯一的狼狈就是他从扫把上轰炸地上的巫师时,来不及分辨谁是食死徒,谁不是。舍命追逐他的巫师,不是被从扫把上飞来的高级黑魔法炸的尸骨无存,沦为冰雕在地上摔成一堆碎块,就是被“阿瓦达死地”一个阵地一个阵地的毁掉了灵魂。优秀的白魔法师们都去决战伏地魔和贝拉特里克斯,他们真的拦不住安东宁,平凡的巫师们崇高的牺牲,却没能打赢最后一场“死亡魁地奇”。安东宁必然不可能轻易被预言术抓到,而且,他觊觎伏地魔的宝座许久,食死徒纷纷隐藏身份,毁掉烙印,曾经为里德尔王朝效力的食死徒被清除了许多,但无人知道多少人隐藏了下来……
正义的人类又一次获得了胜利,和喘息的机会,正如失落的傲罗时代,人们第一次付出巨大牺牲,挫败伏地魔一样。
然而,胜利真的是永恒的吗?哈利·波特不存在了,罗恩战死,赫敏失去了光明,一代英杰白魔法师已经失去了作为先驱者,引导魔法界未来的资格。从里德尔堡,不,是霍格沃兹废墟上走下来的幸存者,这些即将成为新一代魔法界希望的人,他们能够肩负起历史和未来的重量吗?
维拉时代已经远去,萨鲁曼的堕落是集体性的,索伦只不过是“天庭”走向腐朽的一个缩影。最后同盟的胜利,已经成为了旧时代最后一缕光辉,努美诺人等的背叛让精灵早已经失去了对人类的信任,这些才是索伦嘲笑人类终将失败的缘由。日落灰港早就发生了,拒绝放下职责仇视人类的精灵,选择回到了一地萨鲁曼的阿门洲。
幽暗密林的瑟兰杜伊一派是最后一脉仍然坚信原则的精灵,洛丝罗里安的闭城锁国对人类杀无赦,与兽人并没有任何区别。伟大的精灵女王早就在维拉们的声音下,轻信了人类不可救药。这是一个魔苟斯已逝,但遍地都是魔苟斯的意念的时代。
这是个美德散落一地却无人拾取的年代。
甘道夫是被放逐的,山姆和弗罗多是经历过夏尔焦土保卫战,比尔博带着魔戒失踪,而不得不不情愿的走向外面世界的苦旅者,萨鲁曼的大本营不在丑陋的欧散克塔,而是美丽的米纳斯提里斯,刚铎堕落的民众和贵族们乐不思米纳斯伊希尔,掩耳盗铃的拒绝将摩多暂时的和平视为延迟的末日。而甘道夫的故事晚了一步,当阿拉贡带着王冠,从佩拉格回归旧都时,白城已经是第二个米纳斯魔窟,人类被迫在兽人的奴役下,蝼蚁般的搬运着黑火药和炮管。
甘道夫永久的葬身在了莫利亚矿坑中,毁灭他的不是杜林死敌的长鞭,而是巫王的莫古尔之刃。随之,甘道夫又站起来了,在队伍面前化身为一位新的戒灵。最后一位坚持原则的迈雅的陨落,述说着矮人脆弱的王朝会一朝覆灭,人类的时代也没有什么不同。黑暗庇护下巫王是如此令人窒息的恐惧,先是炎魔,再是甘道夫,拒绝听命于巫王的巨兽,和先驱者先后死去,一行人除了带着魔戒拼命的奔跑,逃向那悲苦的黎明,别无选择。
波罗米尔绝望了,投了降,没有任何空无的语言可以证明阿拉贡有任何希望,刚铎都已经不存在了,迈雅们和维拉一起背弃了人类,还能指望一个没有王冠的先王做一些什么事呢?
从甘道夫陨落的恐惧中,山姆和弗罗多成熟了,像《海尔兄弟》一样不得不摆脱“先知”的智慧和桎梏,独自思考生存与战争的意义。
失去了刚铎,失去了波罗米尔,阿拉贡不得不明白世间是不存在什么永恒的,他会带着一批向火焰而非星空祈祷的人类收复故都,与艾尔温缔结连理,但字幕中,时光荏苒,他已经苍老了。
弗罗多和山姆的壮举消灭了索伦,巫王倒下和摩多暂时的混乱给新生的刚铎一点喘息的机会,但摩多和戒灵并没有消失,米纳斯魔窟的黑暗灯塔依然闪烁着阴森的光芒,甘道夫化身的新巫王回到了北方的城市,北方的怒火才刚刚升起,战争远远没有结束,刚铎的教训证明了懦弱和怠惰本身就意味着灭亡。
瑟兰杜伊和莱戈拉斯背对着一片空城的瑞文戴尔,仍然选择守护中土到最后一刻,但谁知道这个选择是不是永恒正确的呢?
结尾是一个背对病榻的少年,接过了苍老的阿拉贡的剑,天选之子,也是会老的,而人类的世界,只能由人类自己,一代代的守望与传承。
22个世纪前中国人就把这些想明白了
庄子 杂篇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馀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馀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赐周千金?”太子曰:“闻夫子明圣,谨奉千金以币从者。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庄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嗔目而语难,王乃说之。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王脱白刃待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馀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桀士为夹。此剑值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此诸侯之剑也。”
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