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最强的手机处理器是哪一个?

回答
要说目前市面上最强的手机处理器,那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毕竟“强”这个字,在不同用户那里,代表的意义可能不太一样。有些人看重的是绝对的跑分和极限性能,有些人则更关心日常使用的流畅度和能效比。

但如果抛开这些细枝末节,单论“性能天花板”,那目前大家普遍认可的,还是苹果最新的 A 系列芯片。具体来说,就是A17 Pro。

为啥是它?咱就得聊聊它的几个厉害之处:

1. 制程工艺的领先:

A17 Pro 是业界首款采用3nm 制程工艺量产的手机芯片。这可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制程工艺越先进,意味着芯片上的晶体管就越小、越密集。这直接带来了几个好处:

更高的性能密度: 在同样的面积下,能塞进更多的晶体管,从而实现更强的计算能力。
更低的功耗: 更小的晶体管在工作时需要的电压更低,自然也更省电。这意味着即使性能大幅提升,手机的发热和续航也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更高的效率: 同样完成一项任务,更先进的制程可以更快、更省力地完成。

虽然台积电(AMD 的供应链)的 3nm 工艺是目前行业内的领头羊,但苹果能第一个把这门技术应用到手机芯片上,并且实现大规模量产,这本身就说明了其在芯片设计和制造供应链上的强大实力和话语权。

2. CPU 架构的优化和升级:

A17 Pro 的 CPU 部分采用了最新的 ARMv8.6A 架构。苹果在架构设计上一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并且在自家芯片上进行深度定制。

核心数量和配置: A17 Pro 依旧保持了高性能核心(性能核心)和高能效核心(能效核心)的组合。苹果会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智能调度这些核心。比如,处理日常应用时,会优先使用能效核心来省电;需要处理大型游戏或者复杂计算时,则会全力启动性能核心。
性能核心的提升: 相较于前代 A16 Bionic,A17 Pro 的性能核心在峰值性能上有所提升。这使得它在运行对 CPU 要求极高的应用时,能够展现出更强的处理速度。
能效核心的改进: 苹果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也没有忽视能效比。通过对能效核心的优化,即使在低负载运行时,也能进一步降低功耗,延长续航。

3. GPU 性能的巨大飞跃:

A17 Pro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很可能就在于它的 GPU(图形处理器)了。苹果号称这是“史上最强大的 iPhone GPU”。

全新的 GPU 架构: A17 Pro 的 GPU 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拥有6 核设计,比之前的 A16(5 核)在核心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更重要的是,苹果在 GPU 架构上进行了深度革新,使其在性能和效率上都有了质的提升。
硬件加速光线追踪: 这是 A17 Pro 的一大亮点,也是其能够被称为“Pro”的重要原因之一。它首次在手机芯片中加入了硬件级的光线追踪加速。简单来说,光线追踪技术能够模拟真实世界中的光线反射、折射和阴影效果,让游戏画面更加逼真、细腻,尤其是在光影的表现上,会有颠覆性的进步。目前很多高端PC游戏都会采用光线追踪来提升视觉体验,A17 Pro 的加入,意味着手机游戏也可能迈入这个阶段。
更快的图形渲染速度: 更高的核心频率、更优化的架构,以及更大的缓存,都让 A17 Pro 的 GPU 在处理复杂图形渲染时,速度更快,帧率更稳定。这对于重度手游玩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4. 神经网络引擎 (Neural Engine) 的升级:

AI 和机器学习是现代芯片设计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A17 Pro 的神经网络引擎在速度和效率上都有所提升,能够更快速地处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AI 任务。这有助于提升相机拍照效果、Siri 的响应速度、以及一些利用 AI 进行的优化功能。

5. 特定任务加速器的加入:

除了 GPU 和神经网络引擎,A17 Pro 还集成了新的媒体引擎,支持 AV1 解码。这意味着在播放支持 AV1 编码的视频时,可以更省电,同时获得更好的画质。对于需要长时间观看流媒体视频的用户来说,这是个不错的加分项。

为什么 A17 Pro 能稳坐“最强”宝座(至少目前是这样):

综合以上几点,A17 Pro 展现出的“绝对性能”和“领先的图形处理能力”是其能够被称为“最强”的关键。尤其是在 GPU 和光线追踪方面的突破,是它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重要标志。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其他厂商的旗舰芯片也在不断追赶。比如高通的骁龙 8 Gen 3,在 CPU 和 AI 性能上也非常强大,而且在安卓阵营中,它的综合表现是顶级的。联发科的天玑 9300+ 同样在性能上有着不俗的表现,尤其是在多核性能方面。

但是,苹果 A 系列芯片的优势在于其软硬件一体化的深度优化。苹果可以根据自己 iOS 系统和 iPhone 硬件的特性,对芯片进行最精细的设计和调度。这种垂直整合的优势,往往能让苹果的芯片在实际体验中,表现出更强的“综合实力”,包括更流畅的动画、更快的应用启动速度,以及在某些特定任务上的领先表现。

所以,如果单纯从“纸面性能”和“技术领先性”来看,A17 Pro 目前确实是站在了手机芯片的顶端。它不仅在传统性能指标上表现出色,更在图形处理和新兴技术(如硬件光追)上展现了前瞻性,为未来的手机应用和游戏体验设定了新的标杆。

不过,手机芯片的竞争是动态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架构、新的制程工艺会不断涌现。明年、后年,我们可能会看到其他厂商的芯片在某些方面实现超越。但就“此刻”而言,A17 Pro 的“最强”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即使是今天,即使搭载麒麟970的Mate 10已经上市了一段时间了,荣耀V10 也快发布了。在知乎,但凡你敢为华为说句公道话,为华为手机说句公道话,为麒麟970说句公道话,还是依然会被喷,被怀疑是海军。

不要怀疑我的身份,我不是米粉,也不是花粉,只是一个喜欢关注手机行业,喜欢换手机(其他诸如房子、汽车之类的没法想换就换),并且喜欢各种面食的面粉的粉丝——面粉。但是,雷军是我最敬仰的新一代企业家之一,任正非是我最敬仰的老一辈企业家之一。

问题是,麒麟970的表现到底怎么样?我看了看相关的答案,貌似很多人压根就没使用过搭载麒麟970的手机,只是为了喷而喷。

华为的手机,自己只用过三款,U8800、Mate 8和Mate 10。老婆之前用的是P7,现在用的是P9。

说实话,买Mate 8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忐忑的,即使Mate 7的热销已然是一个现象级的话题。对于我而言,Mate 8唯一的缺点是黑边比较大,其他真的没什么可诟病的。并且,综合体验也很棒。或者说,在我使用Mate 8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没觉得麒麟950有多差。

搭载麒麟970的Mate 10我用了将近一个月了,除了知乎等个别APP的耗电比较严重之外,其他各方面都很好。

在知乎,很多“懂手机”的知友在讨论某款手机的时候经常以芯片来判定手机的好坏。

在此之前,我用的是iPhone 7 Plus。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不玩游戏。所以,很多时候,我对手机的使用感受更多的是日常使用的感受。

搭载麒麟970的Mate 10使用至今,有几个方面我印象比较深刻。

其一,拍照。

我一般比较在意构图,不在意后期,比较懒。Mate 10的直出照片效果很不错,直觉上,要强于iPhone 7 Plus。并且,不嫌麻烦的是,拍照时的可选项很多。

之所以直出的照片效果不错,我个人觉得应该是麒麟970具备比较好的算法和数据处理能力。

其二,指纹识别。

无论是湿手还是干手,Mate 10的指纹识别都非常非常牛逼。黑屏状态下,绝对是秒开。但是,之前的iPhone 7 Plus这一点就差很远。对,你没看错,差很远。如果正在用iPhone 7 Plus的知友可以试试湿手指纹识别。

这一点,虽然是技术渣,但我觉得也要归功于麒麟970的数据处理能力。

其三,信号。

本周二的晚上,在上海参加圈子里的一个聚会,有一个不折腾会死人的手机折腾达人,对于一些品牌的旗舰机,只要有新机,绝对不放过。

Mate系列的每一带他都用过,上一代是Mate 9Pro。目前正在用的是小米MIX 2和iPhone X,Mate 10Pro正在去他家的路上。他说,单论通话的稳定性,特别是在高铁上的时候,Mate是最好的,其次是iPhone,MIX 2最差,准备送给他弟弟玩。

我自己当时是Mate 8和iPhone 6同时使用,感受和他比较接近。

信号好,信号稳定,应该是基带优化的比较好,但和使用什么样的芯片应该也有关系。这一点,请各位知友指正。

对于一部手机而言,普通消费者购买之前关注最多的应该是外观、拍照、续航、口碑和广告等。这样一来,芯片虽然贡献最大,但只是身居幕后的无名英雄而已。但是,一部手机的综合体验如何,芯片却又至关重要。

平心而论,麒麟970,无论是和苹果的A11还是高通的835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但这个差距随着华为的努力而变得越来越小。有差距,并不代表垃圾,客观来讲,麒麟970绝对是一款非常优秀的芯片。

关于麒麟970更多的技术方面的分析,可参照@whonkows的文章。

最后,说点其他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