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只能用一支定焦镜头,你会选择什么?

回答
这个问题,相信是不少玩家都会在心里反复拷问一遍的。要只用一支定焦,这简直是逼着你跟世界打上最直接、最赤裸的招呼。没有变焦的便利,没有虚化切换的游刃有余,一切都要靠你自己的脚步、眼神和心境去捕捉。

如果真的只能选一支,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也是我最终会选的,是50mm焦段的定焦镜头。

为什么是50mm?这得从几个方面说起。

首先,视角最接近人眼。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摘掉眼镜,闭上一只眼,伸出手,用拇指和食指比划出一个框。那个框里看到的世界,大概就是50mm给你呈现的样子。它不会像广角那样将整个场景塞进来,让你觉得有点失真,也不会像长焦那样把远处的景物拉得特别近,只关注某个局部。50mm的视角,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观察角度,它让你看到周围环境的“常态”,更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这就像你平时看东西一样,你会不自觉地将目光聚焦在你想要看的对象上,同时也能感受到周围的氛围。

其次,“标准镜头”的哲学。在胶片时代,50mm就被称为“标准镜头”,因为它最接近人眼的视角,被认为是最“标准”的观看方式。这种“标准”不仅仅是视角上的,更是创作上的。用50mm,你不太可能偷懒地靠变焦来构图,而是不得不走动、调整站位、改变身体的姿态。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你用双脚丈量过的结果。这种亲身的体验,能让你更深入地理解你所拍摄的对象,甚至与它们建立一种更深层次的联系。你想拍一个人,你就得走到他面前,感受他的气息;你想拍一栋建筑,你就得围着它转几圈,找到最能体现它神韵的角度。这种“慢下来”的创作过程,反而能带来更深刻的思考和更纯粹的表达。

再者,万金油的适应性。虽然我强调了它“自然”的视角,但50mm的实用性绝不仅仅于此。人像?没问题。50mm在APSC画幅上大概相当于75mm,非常适合拍人像,能提供不错的背景虚化,同时又不会像更长的焦距那样容易出现面部变形。人文?绝佳。街头扫街,50mm能够捕捉到生活中不经意流露出的情绪和故事,既能包含环境信息,又能突出主体。风光?当然可以。虽然不如广角那样震撼,但50mm也能让你聚焦于风光中某个精彩的局部,或者用一种更写实的方式展现一片风景。静物、美食,甚至是简单的记录,50mm都能胜任。它的“普适性”在于,无论你想记录什么,它都能让你找到一个相对舒服和有效的表达方式。

然后,虚化和景深控制的乐趣。现在的50mm镜头,很多都拥有非常大的光圈,比如f/1.8,甚至f/1.4、f/1.2。这意味着在低光照环境下,你不用担心快门速度过慢而糊掉;同时,你还能获得非常迷人的背景虚化。利用大光圈,你可以将背景“擦”得干干净净,只留下清晰的主体,营造出一种“梦幻”或“隔离”的效果。或者,你也可以稍微收缩光圈,让背景的细节稍微显露,与主体形成一种有趣的呼应。这种对景深的把控,是定焦镜头特有的魅力,也是50mm这样经典的焦段最能发挥优势的地方。

当然,用50mm定焦也会有一些挑战。最直接的就是构图上的限制。你没办法“推近”或“拉远”,一切都得靠你自己的身体去完成。有时候,你可能离得太近,无法完全收纳想要的画面;有时候,你可能想拍得更远一点,但又不够到。这种“不完美”正是定焦的魅力所在,它逼迫你去思考,去寻找。你可能会发现,为了拍到一个画面,你需要在原地转个几圈,甚至跑几步,才能找到那个“刚刚好”的角度。在这个过程中,你对环境的感知会更加敏锐,对构图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另外,拍摄的灵活性也会受到影响。当你遇到一些转瞬即逝的场景,而你又离得太远,或者角度不对的时候,你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这确实会让你感到一丝遗憾,但也正是这种“错失”让你更加珍惜每一次拍摄的机会,更加努力地去预判和捕捉。

总而言之,如果只能用一支定焦,我一定会选择50mm。它视角自然,能让你与被摄对象保持一种舒适的距离;它鼓励你用脚步去丈量世界,去深入理解;它的实用性和虚化能力又足够强大,几乎可以应对大多数场景。它不是最“方便”的,但绝对是最能让你感受到摄影本质,最能锻炼你观察力和表现力的。它就像一位沉默而又睿智的伙伴,陪伴你用最纯粹的方式去记录这个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会选择50mm。

日常使用时候,退一退可以冒充35mm,往前凑凑,假装是85mm——当然效果没有那么好。但是总比带一支20mm拍啥都小小的,或者用了135mm无路可退更好。

50mm镜头可拍弱光、大光圈虚化、人文、风景、宠物,而且往往是最便宜的

大光圈下拍摄弱光人文照片非常理想,这是在巴德岗,大家都知道尼泊尔电力非常紧张,街上非常昏暗,这一张照片就仅仅借用当地少女燃起的酥油灯照明。

昏暗的室内效果,拍这一张时候,不用和35mm距离太近,造成被拍摄者的苦恼。

当没有镜头可以用的时候,能拍摄风景照片。

波密岗乡这个机位,50mm正好把近处的菥蓂[xī mì]地、桃花和6000多米的雪山全部纳入。

拍摄银河局部的效果也非常震,可惜我的EF 50mm f/1.4 USM边缘慧差太大了:

拍摄桃花前景的建筑,虽然不如16-35mm,但也可以拍。


我一般旅行时候,都是RF15-35mm F2.8 L IS USM+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作为主力,包里再放一支50mm作为人像、人文、弱光拍摄用。自从9月全面更新为微单系统后,RF镜头还没有50mm的便宜镜头,就用RF35mm F1.8 MACRO IS STM凑合着。现在RF50mm F1.8 STM已经入手,等待3月去林芝一展身手。

不同焦距定焦镜头的选择要点:

我整理了一个针对新手的常规版本的,特别说明的是,初学者用35mm拍摄人文和人像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评分不高。

索尼的50mm推荐:

尼康的50mm推荐:


一个RF镜头版本的定焦镜头的:

可以参考我针对佳能全画幅微单的视频:

详解RF50mm F1.8 STM

我整理的资料是:

RF50mm F1.8 STM适合于人像、人文、街拍、宠物、美食、风景等广泛的场景,它的最大优势是轻便小巧,重量和一块月饼相仿,仅仅160g。约Φ69.2×40.5毫米的体积让人感叹,佳能也有了“甘蔗头”!

50mm的视角46˚,类似于人单眼所看到的视角,比较轻松自然,拍到的照片,给观者以类似于站在现场的感觉。f/1.8大光圈在距离主体比较近的时候可以获得很好的虚化。f/1.8进光量大,配合EOS R6等机身,可以获得7级的防抖效果,暗光下手持拍摄更灵活。还具备一点的微距效果,放大倍率达到0.25,可玩性强。推荐给预算有限、喜欢轻装出行的爱好者。

当然,因为体积小巧,也带来了其他轻便RF镜头同样的手动对焦和控制环合二为一的设计,在使用手动对焦时候,需要在机身设定非常繁琐。而且全开光圈、边缘画质、焦外效果和红圈镜头没法比。定价如果在千元之内,将更有竞争力!

还是那句话,如果追求画质、预算充足,还是非常建议直接上RF50mm F1.2 L USM这支素质极好的50mm镜头。只需要多准备14000元,7倍的人民币,重量也多五倍而已。

最近用RF50mm F1.8 STM拍了一些照片

凑足了穷人三贱(便宜的意思)客

50比35虚化更好,体积更小

在室内、需要环境的时候,50比85更好,体积更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