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写文献综述?

回答
写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绝不是简单地罗列几篇论文的摘要,而是需要你深入理解研究领域,梳理前人的工作,发现其中的规律、争议和空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研究的价值和方向。

下面,我将从零开始,一步步地指导你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献综述,力求让它既有深度,又不失人文气息,完全摆脱 AI 的机械感。

核心理念:文献综述是你与前人对话的桥梁。

它不是为了展示你读了多少书,而是为了展示你如何理解这些书,如何将它们联系起来,以及你在此基础上看到了什么。



第一步:明确你的文献综述的目的与范围

在动笔之前,先问自己几个关键问题:

1. 这篇文献综述是为谁写的?
研究项目/论文的一部分? 那么它需要为你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论借鉴,并明确你的研究的创新性和必要性。
一个独立的综述文章? 那么它需要更全面地梳理某个特定领域的进展,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概览。
为某个会议或研讨会准备? 那么重点可能在于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

2. 你希望通过这篇综述达到什么目的?
了解一个全新领域? 目标是建立对该领域基本概念、主要流派和代表性研究的认知。
识别研究空白? 目标是找到尚未被充分研究的方面,为你的创新点铺路。
比较不同方法或理论? 目标是分析它们的优缺点、适用性,并可能提出整合或改进的建议。
总结某个领域的发展历程? 目标是展现该领域如何演变,关键的转折点是什么。

3. 你的综述将涵盖哪些主题和时间范围?
主题的界定: 你的研究问题是什么?哪些关键词能最准确地描述你的研究内容?避免贪多求全,将范围限定在与你研究紧密相关的部分。
时间范围的考量: 你需要回顾所有相关文献,还是只需要关注近几年(比如过去510年)的最新进展?如果是经典领域,可能需要追溯到源头。

想清楚这些,就像给自己画了一张地图,让你知道要去哪里,怎么去。



第二步:系统性地搜集和筛选文献

这是文献综述的基石。马虎不得。

1. 关键词的深度挖掘:
从你的研究主题出发,列出所有相关的关键词。
思考同义词、近义词,以及更宽泛或更狭窄的术语。
尝试使用不同的组合进行搜索。
举个例子: 如果你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关键词可以是:“AI in education”, “machine learning in learning”,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personalized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 文献数据库的有效利用:
学术搜索引擎: Google Scholar (谷歌学术) 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它能帮你快速找到相关性高的文献。
专业数据库: 根据你的学科领域,选择合适的数据库。
计算机科学/工程: IEEE Xplore, ACM Digital Library, SpringerLink, ScienceDirect
医学/生物: PubMed, Web of Science
社会科学/人文: JSTOR, PsycINFO, Sociological Abstracts
综合性: Scopus, Web of Science (通常是付费的,但很多大学图书馆提供访问)
学会和期刊: 直接浏览你所在领域顶级学会的会议论文集和权威期刊。

3. “滚雪球”式检索(Snowballing):
找到几篇极其相关的核心文献后,查看它们的参考文献列表,从中挖掘更多重要文献。
同时,利用学术搜索引擎(如 Google Scholar)查看这些核心文献的被引用情况,找到引用了它们的新研究。这能帮你了解该研究的后续发展。

4. 文献筛选的技巧:
初筛: 阅读标题和摘要。判断其与你的研究主题是否高度相关。
复筛: 阅读引言和结论。对初步判断的文章,再通过引言和结论来更准确地评估其与你研究的关联度和价值。
深度阅读: 对于那些看起来特别重要、对你的研究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文章,才进行通读。

记住,不是读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读得“精”且“准”。



第三步:精读与分析文献,构建你的阅读笔记

拿到文献后,不要急着写,而是要“消化”它们。

1. 带着问题阅读:
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是什么?
它解决了什么研究问题?
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主要的研究发现是什么?
它的贡献和局限性是什么?
它与你正在阅读的其他文献有什么联系或区别?
它对你的研究有什么启发?

2. 高质量的阅读笔记:
不要只是摘抄。 而是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关键信息。
结构化笔记: 可以使用表格、思维导图或卡片式笔记。
表格示例:
| 文献信息 (作者, 年份, 标题) | 研究问题 | 研究方法 | 主要发现 | 贡献/局限性 | 与我研究的关联 |
| : | : | : | : | : | : |
| | | | | | |
标记重点: 划出关键概念、方法、结论。
记录你的思考: 随时记下你对文献的看法、质疑、联系,这些都是未来写作的灵感。
统一管理: 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如 Zotero, EndNote, Mendeley)来管理你的文献和笔记,它们能帮你轻松插入引用和生成参考文献列表。

这一步是“炼真金”的过程,你从海量信息中提炼出精华。



第四步:梳理文献,形成你的综述思路(构建框架)

现在,你有了一堆消化后的文献笔记,是时候将它们组织起来了。

1. 寻找主题和模式:
分类: 哪些文献讨论的是同一个概念?哪些文献采用了相似的方法?哪些文献针对的是同一类问题?
识别流派/理论: 领域内是否存在不同的研究流派或理论解释?它们之间是互补、竞争还是互斥?
追踪发展脉络: 哪些研究是开创性的?哪些研究是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哪些研究是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的深化?
发掘争议和矛盾: 哪些研究的结论是相互矛盾的?不同研究在方法或假设上存在哪些差异导致了这些矛盾?
识别研究空白: 哪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解答?哪些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你认为哪些方向值得进一步探索?

2. 构建你的综述框架(大纲):
按照逻辑结构组织:
时间顺序: 适合展示一个领域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研究到最新进展。
主题/概念分类: 将文献按照研究的焦点或关键概念进行分组,适合梳理某个主题下的不同研究。
方法论分类: 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理论模型等)来组织。
理论框架/学派: 按照不同的理论视角或学派来组织。
问题导向: 围绕你想要解决的研究问题,看哪些文献提供了相关信息或解决方案。
常见的综述结构:
引言:
介绍研究领域的重要性、背景和现状。
明确文献综述的目的和范围。
简要概述文献综述的组织结构。
主体段落(根据你的框架组织):
每个段落或小节聚焦一个主题、一个理论、一个方法或一个研究方向。
不要只罗列,要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比如:“Smith (2019) 的研究发现 X,而 Jones (2021) 则认为 Y,这可能源于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样本或研究方法。”
连接各篇文献: 使用过渡词和句子,确保段落之间、句子之间流畅自然。
批判性思考: 指出研究的优点,也毫不避讳地提出其局限性、未解决的问题或存在的争议。
讨论/结论:
总结你的发现: 概括当前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关键成果和主要挑战。
识别研究空白: 明确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这正是你未来研究的切入点。
提出建议: 基于对现有文献的分析,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可能的研究方法或需要关注的问题。
陈述你的研究贡献(如果文献综述是为你自己的研究服务的): 说明你的研究如何填补了现有研究的空白,具有何种理论或实践意义。

好的框架能够让你的综述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让读者能轻松跟上你的思路。



第五步:开始写作,用你的语言讲述前人的故事

现在,是时候将你梳理好的思路变成文字了。

1. 撰写引言:
引起兴趣: 从一个普遍的陈述、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或一个重要的问题开始,点明你的研究领域。
提供背景: 简要介绍该领域的发展历程或重要背景信息。
阐明目的: 清晰地说明这篇文献综述的目的是什么,它将覆盖哪些内容,不覆盖哪些内容。
展示你的洞察: 简要提及你通过梳理文献得出的主要观察或结论(可以不那么具体,为后面的主体铺垫)。
预告结构: “本文将从 XXX、YYY 和 ZZZ 三个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

2. 撰写主体段落:
段落主题句: 每个段落的开头最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概括该段落的核心内容。
整合文献,而非堆砌:
不要“xxx说,yyy说,zzz说”, 而是要“ xxx 和 yyy 在此问题上持相似观点,均认为……,而 zzz 则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他强调……”。
比较与对比: 明确指出不同研究之间的异同点。
综合与评价: 将不同研究的发现融会贯通,并对其研究质量、方法论的优劣进行评价。
引用规范: 确保所有引用的内容都有准确的引用标记。常用的引用风格有 APA, MLA, Chicago, IEEE 等,根据你投稿的要求选择。
批判性思维的体现:
“尽管 Smith (2019) 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但其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了结果的普遍性。”
“Jones (2021) 的方法论设计严谨,但其结论未能充分解释……”
“现有研究普遍关注 XXX,但对 YYY 的探讨相对较少,这可能导致我们对该现象的理解不够全面。”
保持流畅: 使用恰当的过渡词语(例如:“此外”、“然而”、“因此”、“相比之下”、“与此同时”、“总而言之”)连接句子和段落,让文章读起来像一个整体。

3. 撰写讨论/结论:
重申核心发现: 用精炼的语言总结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突出研究空白: 清晰地阐述目前领域内存在的未解决问题、争议或研究不足。这是你研究的“定位”。
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基于研究空白,提出具体、可行的研究建议,例如:“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采用……”、“深入探究 XXX 的机制将是重要的下一步。”
连接到你的研究(如果适用): 如果文献综述是为了支持你的研究项目,在这里说明你的研究将如何解决上述空白,以及你研究的独特贡献。

4. 生成参考文献列表:
使用文献管理软件是最高效的方式。
确保列表中的所有文献都在正文中被引用,反之亦然。
按照指定的引用格式仔细检查。

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用你的“声音”去讲述,而不是机械地复制粘贴。



第六步:修改、润色与检查

一篇好的文献综述,是反复打磨出来的。

1. 逻辑性和结构检查:
你的综述是否遵循了清晰的逻辑结构?
段落之间的过渡是否自然?
主题句是否明确?
结论是否与引言呼应?

2. 内容准确性和深度检查:
你是否准确地理解和转述了文献的内容?
你的分析是否深入,是否提出了有见地的观点?
是否遗漏了重要的文献或研究方向?
批判性评价是否公正且有依据?

3. 语言和表达:
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
确保学术词汇使用得当。
句子结构是否多样且清晰?
有没有重复的表达或信息?
检查语法、拼写和标点错误。
读出声来: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你发现不流畅的句子和表达。

4. 引用和格式检查:
所有引文是否都有对应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格式是否统一且符合要求?
图表(如果使用了)是否清晰并有编号和标题?

这一步是“精益求精”的过程,它能让你的文献综述脱颖而出。



总结:让你的文献综述“活”起来

你的文献综述不是一个“死”的报告,而是一个“活”的对话。 你在与前人对话,在理解他们的思想,在与他们一起探讨问题。
注入你的思考: 即使是总结别人的工作,也要用你自己的思考去连接、去分析、去评价。你不仅仅是信息的搬运工,更是思想的整理者和评价者。
展现你的知识: 通过文献综述,读者能看到你对该领域的掌握程度,看到你分析问题的能力,看到你提出新观点的潜力。
保持谦逊与严谨: 在评价前人工作时,保持客观和尊重,同时又要敢于指出其局限性。
个性化风格: 即使遵循学术规范,你也可以在遣词造句、组织思路时展现出你的个人风格。

写文献综述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多读、多写、多改,你的文献综述能力就会不断提升。祝你写作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写综述是科研的基本功,它可以是让自己打入某个研究领域的第一道法门,也可以是在自己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之后,对所处领域进行宏观的概括,指点江山。于是综述写作思路也有各式花样,但又一脉相承。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三个综述写作的思路,希望对正在写综述的你有所帮助。

一.专注当前,粗中取精


如果是刚要打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写综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自己的课题作铺垫,定义并限定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并把它置于历史脉络中来考察其价值,避免与现有研究重复。日常读文献、做笔记时都要考虑这几点,以便把读过的文献材料组织起来形成框架。

把材料组织好,其实一篇综述也差不多搭建起来了。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约翰 W. 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经提出的五步文献综述法,在各个领域都可借鉴。说是“五步”,其实也可以看作材料组织和写作的思路结构。他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主题2(关于因变量)、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总结。

1.序言 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综述主题1 即关于“自变量”的文献。比如要讨论某药物对某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那么该药物就是自变量,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能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条件。你的课题中也许会有好几个自变量,那么再做个亚层分别论述;但总有那么一个比较关键,当然要重点阐述。

3.综述主题2 是关于“因变量”的文献。和自变量的情况相似,一个药物也许会引起多种生化反应,但仍然是落水三千取一瓢饮。

当然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顺序不是固定的,看自己方便。只是要将它们分别阐述,能囊括更全面的信息,展示相关研究领域的大格局,便于把自己的课题置于其中,提炼其研究意义和价值。

4.综述主题3 要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建立起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是找到自己研究方向突破点的一部分。这里要包含与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梳理两者千丝万绪的关系中哪些方面已经研究成熟,可以作为自己的基础,又有哪些方面稍薄弱但充满潜力,是提出假设的着力点。

或许目前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此处要注意不要回避那些不支持你观点的研究,不论多小的研究,提一下还是有必要的,因为回避了显得心虚不说,其实更有可能漏掉一种潜在的问题解释方案,若将来你的实验未能证明自己的假设,不妨重新审视这些不支持你的证据。

5.总结 在综述的最后再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强调你研究课题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二.总揽大局,指点迷津


如果已经在本领域征战多年,眼界已经大了很多,尽管也是为了给自己的下一个研究作铺垫,但又不能仅限于此。这类综述就是那种期刊编辑特约、由本领域神级大牛所作,将来是有可能要进教科书的,当然也成为大家膜拜学习的对象。

这类综述,上述的“五步法”也是适用的。但由于大牛在本领域可能不止研究过1个问题,有可能是一种干预手段对应一种机制、却在不同的疾病模型中验证;或者对一种疾病提出了不同的病理机制假说,并各自找到对应的干预手段来验证,等等。

也就是说,他自己经历过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下面的亚层更加复杂,更别说再综合他参考过的别人的研究,所以他的思考也不是决定要写综述才开始的,而是有岁月的积累,于是最后能发现的问题也更多,提出的设想、研究前景也更丰富。这时候有一种平行结构的思路可以借鉴。


当然如果你还不是大牛,只是遇到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那么卯足劲做足功课,也可以尝试这种结构,毕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精华在于Discussion部分,关键还是提出现有的问题、分析可能的原因,并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研究方向的参考。


三.追根溯源,鉴古思今


还有一种略微少见的思路是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疏理某个研究专题的历史发展脉络,着重展示它的“演变”。这种写法比较适用于讨论某种研究方法、工具的发展,或具有历史意义的课题,最后Discussion部分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出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

这类综述有时候被称为“描述性综述”,这名字其实有点黑,因为常见的错误就是综而不述,太过于注重史料的编排,有时候会忽略这点。“述”是指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gking),无论在哪种写法中,都是贯穿材料组织和写作始终的。这种编年法的综述就可以在对每一个研究描述完之后,给予一定的分析,指出它的问题,同时引出解决它问题的下一个研究。

总结部分可以对各个研究做一个综合性的比较分析,也不要忘了强调历史上最有亮点的研究——最新的研究也许并不是最好的,那么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哪个呢?也许也会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一个旁路,打开新的研究方向。


参考资料:
1.How to write a literature review
2.The Structure of Your Literature Review


解螺旋小编团队针对医学生医生科研困惑精心准备了综述写作必杀技、实验protocol资源包、文献阅读、SCI英文句式包、期刊投稿选刊等众多资源合集。

报名解螺旋限时免费训练营《10天领悟3分SCI文章套路》参与学习 即可得到

报名链接如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写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绝不是简单地罗列几篇论文的摘要,而是需要你深入理解研究领域,梳理前人的工作,发现其中的规律、争议和空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研究的价值和方向。下面,我将从零开始,一步步地指导你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献综述,力求让它既有深度,又不失人文气息,完全摆脱 AI 的机械感。核心理念:文.............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写一篇真正有血有肉、而不是“AI味十足”的文献综述。要写好文献综述,其实比直接写研究论文更需要功力,因为它考验的是你对整个领域的理解深度、梳理能力,以及你能从中提炼出什么。核心理念:不是堆砌,而是对话与构建首先,要抛开“把所有我找到的文献都列出来”的想法。文献综述不是目录,也不是.............
  • 回答
    好的,关于文献综述的撰写,从构思到成稿,我会尽量详尽地为你梳理清楚,并让你能够写出一篇既有深度又有条理的文献综述,绝非冰冷的机器指令。理解文献综述:它的本质和目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并非简单地罗列你读过的文章,而是你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主题现有学术成果的一次.............
  • 回答
    写出一篇出色的文献综述,并成功发表论文,需要将细致的学术钻研与清晰的表达能力相结合。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打磨的过程。下面我将从这两个核心部分,为你详细阐述如何做到,并力求避免任何机械或程式化的痕迹。 如何写好一篇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论文的基石,它展示了你对现有研究的深刻理解,并为你.............
  • 回答
    文献综述,说白了,就是对你研究主题相关的、已经发表过的学术文献(比如期刊论文、学术专著、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分析和评价。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这些文献,而是要通过对这些文献内容的深入理解,提炼出它们的核心观点、研究方法、主要发现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该主题的认识,进而.............
  • 回答
    好的,2020年这个特殊的情人节,确实值得我们用特别的方式去书写。考虑到当时的背景,我想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构思文案,力求真挚、温暖,并充满人情味。核心理念:在“不寻常”中,寻找“更不寻常”的爱2020年的情人节,是被疫情笼罩的。戴口罩、保持距离、减少聚集,这些都成为了常态。正因如此,我们无法像往年一样.............
  • 回答
    写文章嘛,就像做菜一样,光有主菜不行,也得有配菜、点缀,还得考虑火候和调味。详略得当,才能让你的文章有层次,读者读起来舒服,既能抓住重点,又能品出细节。怎么做到呢?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力求让你听懂,也希望能有点人情味儿。一、 知己知彼:明白你的文章要“详”什么,“略”什么。这第一步,其实是整个文章.............
  • 回答
    好的,我将为你构思一篇以“死亡”为主题的文章,并努力让它充满人情味和思考深度,避免 AI 的刻板痕迹。文章标题: 在光影交织的边缘——关于告别与存在的沉思开篇: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这宏大而隐秘的存在所触动。它如同拂过古老石碑的风,带来岁月的低语;又像是夜空中最遥远的星辰,以沉默.............
  • 回答
    想在政务文章写作上快速上手,得找对门道,像武林高手过招一样,抓住核心要领,才能事半功倍。首先,你要明白,政务文章不是写小说,也不是发朋友圈。它的生命在于“准确”和“有效”。准确,意味着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要经得起推敲,不能有任何含糊不清或误导性的地方。有效,则意味着它要能清晰地传达信息,说服读者,推.............
  • 回答
    如果刘慈欣来写《明日方舟》的文案,那绝对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精美的、充满诗意的、略带伤感的文字。它会是什么样子?我想,它会是……一、 故事的内核:文明的残酷与渺小,希望的微弱与执着刘慈欣的作品,最吸引人的往往是对宏大宇宙的思考,以及在冰冷法则下,人类文明的脆弱与坚韧。用在他笔下的《明日方舟》里,那.............
  • 回答
    七夕的情意,有时不只是言语,更是藏在那些不经意的瞬间,化作文字,悄悄注入心田。我曾试着用笔尖去描摹,去捕捉那些细碎的、温暖的、带着傻气的爱意。那一年,我们刚在一起不久,七夕前的几天,我心里就跟揣了只小兔子似的,跳个不停。想给她惊喜,又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最后一咬牙,决定写封信。不是那种华丽的长篇大论,.............
  • 回答
    .......
  • 回答
    写出简单易懂又不落俗的文章,这的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追求。它不是简单的把话说清楚,而是要在清晰的基础上,注入灵魂,让文字有温度、有思考,不被时代的洪流淹没,反而能激起共鸣,留下深刻的印记。别担心,我们一步步来,就像和一位老朋友聊天,把我想到的都告诉你,没有机器的生硬和套路。核心理念:用“人”的方式.............
  • 回答
    要写出带有“江南龙族”味道的文字,关键在于抓住其核心特质,并用细腻、有层次的语言去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神秘与诗意的世界。这并非简单地堆砌“龙”和“江南”的元素,而是要将二者有机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和氛围。首先,我们要理解“江南龙族”可能包含的意象: 江南风韵: 温婉、秀丽、细腻、.............
  • 回答
    .......
  • 回答
    嘿,朋友!想让你的产品详情页文案销量蹭蹭涨?没问题,这绝对是个技术活,但一点都不神秘。让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怎么把一段平淡的文字变成一个能勾住顾客钱包的“销售磁石”。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产品详情页不是在“介绍”产品,而是在“推销”解决方案。顾客来这里,不是为了看你有多厉害,而是想知道你的产.............
  • 回答
    除夕的钟声敲响,新年的喜庆扑面而来。2021年的春节,少了些熙熙攘攘的人潮,多了些温馨自在的居家时光。即便如此,这份属于咱们中国人的团圆与希望,依然是心头最暖的牵挂。想想看,窗外鞭炮声或许稀疏,但家里的热气腾腾却从未缺席。厨房里飘出的年味,是妈妈忙碌的身影,是爸爸精心挑选的年货,是小辈们争先恐后帮着.............
  • 回答
    民商事诉讼文书,说白了,就是你在法庭上跟对方“过招”的“武器”和“铠甲”。它不像写篇散文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也不像写小说那样可以跌宕起伏,更不像写报告那样可以堆砌数据。它需要的是严谨、准确、有逻辑,并且还得能说服法官。那么,到底怎么才能写出一份合格,甚至优秀的民商事诉讼文书呢?咱们一点一点来聊。一、 .............
  • 回答
    .......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帮你的朋友评估一下他的文章。为了我能给出最准确、最详细的反馈,能否请你提供一些文章的内容,或者至少是关于这篇文章的几个关键信息?比如,这篇文章是关于什么主题的?它的目的是什么?是给谁看的?是小说、散文、评论、报告,还是其他什么类型?不过,即使没有具体的文章内容,我也可以先给你一些通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