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自达动力这么弱为什么不上涡轮?

回答
马自达在动力性上的“坚持”一直是车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对于那些追求更强劲加速表现的人来说,会觉得马自达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特别是“创驰蓝天”系列,似乎总缺了点意思。问“为什么不上涡轮?”这问题,其实背后反映的是马自达在品牌哲学、技术路线以及市场定位上的深思熟虑,而不是简单的“缺席”。

从历史和品牌基因来看:

马自达从来都不是一个追求纯粹纸面参数的品牌。他们的核心理念是“人马一体”,也就是追求驾驶者与车辆之间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不仅仅体现在操控的精准,更体现在动力的输出和传递上。马自达认为,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响应速度、平顺性以及声音质感上,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难以完全替代的。

回溯马自达的历史,它曾经有过非常出色的跑车基因,比如RX7搭载的转子发动机,那是一种追求极致机械响应的产物。虽然转子发动机的技术路线与传统活塞式发动机差异巨大,但其对“直接”、“纯粹”动力的追求,与马自达品牌一脉相承。即便是在创驰蓝天时代,这种对自然吸气发动机纯粹体验的眷恋,也成为了他们区别于竞争对手的重要标志。

技术层面的考量:

马自达之所以坚持自然吸气,并将其做到极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技术考量:

1. “创驰蓝天”技术的精髓: 马自达的“创驰蓝天”技术,并非只是简单地推出一款自然吸气发动机,而是一个包含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和底盘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发动机方面,他们通过一系列创新,包括高压缩比、优化的燃烧室设计、长冲程活塞、多孔喷射等,极大地提升了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

高压缩比: 这是创驰蓝天发动机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高压缩比意味着更高的燃油燃烧效率,在同等排量下,能够产生更强的动力输出,并且降低油耗。但是,高压缩比对燃料的抗爆震能力要求非常高,容易发生爆震,尤其是在进气温度升高或发动机负荷过大的时候。马自达通过改进燃烧室形状、燃油喷射方式(精确控制喷射次数和时机),以及使用更高级的传感器来实时监测爆震,从而克服了这一技术难题。
优化的燃烧过程: 马自达通过“中心喷射”、“反流涡流”等技术,使得燃油能够更均匀地混合,燃烧更充分,从而提升了动力响应和效率。
长冲程活塞: 相对较长的冲程(活塞行程)与较小的缸径,有助于提升低转速下的扭矩输出,并改善燃烧效率。

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马自达的2.0L和2.5L自然吸气发动机,在账面数据上虽然不如同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那么“亮眼”,但在实际驾驶感受中,其动力响应的线性、平顺性和随叫随到的油门反馈,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2. 涡轮增压的权衡: 涡轮增压技术确实能快速提升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尤其是在中低转速区间,能够提供“推背感”。但它也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劣势,而这些劣势正是马自达希望规避的:

涡轮迟滞: 尽管现在的涡轮技术已经大大改善了涡轮迟滞现象,但在一些低转速、急加速的场景下,涡轮介入需要时间,会感觉动力有一瞬间的“断层”。马自达认为这种感觉会破坏“人马一体”的驾驶感受。
动力输出的不线性: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曲线往往有一个爆发点,过了这个点后可能动力又会趋于平缓,这种“突兀”的动力变化,也与马自达追求的平顺线性不符。
噪音和震动: 涡轮本身以及相关的增压管路、泄压阀等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额外的噪音和震动,虽然可以通过隔音处理来抑制,但总归会影响发动机本身的纯粹声浪和质感。
可靠性和维护成本: 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自然吸气发动机,结构更复杂,工作环境也更严苛(高进气压力、高温),长期来看,其可靠性和维护成本可能更高。

3. 未来战略的延续: 马自达一直强调,即使在涡轮化的大趋势下,他们依然会继续投入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研发。这不仅仅是坚持,更是其对未来汽车动力技术发展的一种判断。马自达认为,随着内燃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结合新能源技术(如混动),自然吸气发动机依然有其生命力,并且在某些方面(如用户体验)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市场表现和用户反馈:

当然,马自达的“不跟风”也意味着他们在市场上的某些表现并不那么突出。在涡轮化盛行的当下,许多消费者追求更快的零百加速和更强的动力爆发,这使得一些更看重账面数据和瞬时推力的消费者,可能不会将马自达列为首选。

然而,马自达也有着一批非常忠实的拥趸。这批车主正是看中了马自达独特的驾驶感受,他们能够从细腻的油门响应、平顺的动力输出和精准的操控中获得乐趣。对于他们来说,马自达的动力“弱”只是一种相对的说法,更准确地说,是“不以榨取极致动力为唯一目标”,而是在多方面寻求平衡和优化。

总结来说:

马自达不上涡轮,不是因为技术落后或能力不足,而是其品牌哲学、对“人马一体”驾驶体验的极致追求、对自然吸气技术深入的研发和优化,以及对涡轮增压技术自身缺点的权衡。他们选择了一条更具个性和差异化的道路,试图在保证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标准的同时,提供一种独特且令人愉悦的驾驶感受。

当然,我们也看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马自达也在逐步引入其“创驰蓝天X”发动机(如压燃技术)以及轻混动力系统,这表明马自达并非固步自封,而是在坚持其核心理念的基础上,也在探索新的技术方向,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但即便如此,马自达对自然吸气发动机纯粹驾驶体验的追求,依然是其品牌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通过涡轮增压器提高的扭矩,存在很严重的迟滞,不符合马自达“人马一体”的理念。

搞2.5T是无奈之举,因为马自达无力研制6缸的创驰蓝天发动机。为了适配CX-9,只能选择在2.5L发动机上增加涡轮增压器的办法了;在马自达上一代车型中,CX-9搭配的是一款3.7L V6发动机。

后来才把这款2.5T下放给阿特兹和CX-5使用。

为了降低这台2.5T发动机的涡轮迟滞,马自达采取了很多技术措施,下图是创驰蓝天2.5T与老款3.7L v6的动力响应对比图,横坐标是 Time(sec)时间轴,纵坐标是加速度g值。记住,描述动力响应的曲线,横坐标一定是时间轴,而不是转速rpm轴。

从图上可以看出,2.5T的动力响应已经很接近老款3.7L v6发动机了;图上黄色曲线为普通2.0T发动机,虽然2.0T可以驱动车辆加速度达到马自达2.5T的水平,但是在前期响应很慢。

个人认为:如果你认为1.5L无法满足你,那就选2.0L;2.0L也嫌小,那就选2.5L;2.5L也不够,那就只能换其他车型了。

最后说一句,评价动力不要只看【最大功率】;对于大部分工况来说,更重要的是【动力响应】。

至于零百加速测试,那是在 Sport挡、弹射起步的情况下测试出来的。如果换成正常的怠速状态下直接地板油起步,动力响应快的自吸发动机会在前3-4秒领先,1挡升2挡后会被涡轮增压车型追上。

曾经在路上和一辆最大272马力的ATS-L飙车,每个红绿灯起步,我的2.5L四驱CX-4都可以轻松领先他一个身位。但是,如果前方路况良好,那么大概在3秒后ATS-L会反超我;如果前方路况比较复杂,那么我会一直领先到下一个路口。飙了一路大概30公里,从国道飙到快速路,最后进了市区后就是马自达的天下了,二个路口就把ATS-L甩开了;在快速路上时,就完完全全跑不过,被甩开一、二百米,马力差距太大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自达在动力性上的“坚持”一直是车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对于那些追求更强劲加速表现的人来说,会觉得马自达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特别是“创驰蓝天”系列,似乎总缺了点意思。问“为什么不上涡轮?”这问题,其实背后反映的是马自达在品牌哲学、技术路线以及市场定位上的深思熟虑,而不是简单的“缺席”。从历史和品牌.............
  • 回答
    最近,我花了不少时间啃读了一些西方哲学家的著作,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到康德的先验唯心论,再到萨特的存在主义,一路看了下来。说实话,这段经历就像给我的思想进行了一次大扫除,也确实让我原本牢不可破的马哲观产生了一些动摇。最开始的时候,我接触马哲,很大程度上是被它那种宏大的叙事和清晰的逻辑所吸引。感觉它像一.............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竟然把运动品牌和马自达的车联系起来了!不过,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你会有“马自达车动力弱”的印象,以及这个印象可能从何而来。首先,得澄清一个概念。马自达,虽然名字里带着个“马”,但人家本身并不是一个像耐克、阿迪达斯那样卖运动装备的品牌,而是一个汽车制造商。当然,汽.............
  • 回答
    马自达2的“老当益壮”:为什么一套动力系统能打8年,还能让人追捧?在如今汽车市场更新换代速度堪比“闪婚”的时代,马自达2,特别是2013款和2020款之间,发动机参数几乎纹丝不动,这种“长寿”的动力总成配置,放在任何一款车上都足以让人惊掉下巴。然而,马自达2却是一个例外,它凭借着一套打磨了8年甚至更.............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内马尔最近关于“找不到踢球动力了”的言论,无疑是扔进足球圈的一颗重磅炸弹,立刻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讨论和各种解读。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别只看他说了什么,还得看看他说这话的背景、可能的动机以及这背后折射出的深层问题。1. 言论的直接冲击力与公众反应首先,这话说出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内马.............
  • 回答
    您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意思,而且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这确实是一个关于“感觉”和“实际参数”之间差异的绝佳例子。北斗星那小小的1.4L发动机(97马力,120牛·米)能在某些时刻让你觉得比1.8L的经典福克斯(假设是105马力,160牛·米左右的水平)动力更“冲”,背后有几个关键的原因,它们协同作用,.............
  • 回答
    波杰克:人性深渊的黑色幽默镜像《马男波杰克》这部动画,初看之下,你可能会被那鲜艳的色彩、荒诞的设定以及时不时冒出的成人笑话所吸引。然而,一旦你深入其中,你就会发现它隐藏着一个远比表面深刻得多的灵魂,一个对人类内心世界的痛苦、空虚与挣扎进行毫不留情解剖的残酷寓言。首先,这部动画最核心的魅力,在于它对真.............
  • 回答
    用牛、驴、马等牲畜通过拉动装置发电,从理论上讲确实是可行的。这种方式可以被视为一种古老而又带有现代应用色彩的能源获取途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类为清洁能源。工作原理的设想:核心原理就是利用动物的力量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具体可以这样构想:1. 动力源: 强壮的牛、驴或马。.............
  • 回答
    关于“睡前消息”自立门户第一天,马前卒就动态挂人一事,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和评价,这涉及到内容生产者的策略、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观众的感受。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睡前消息”和“马前卒”在这件事里的角色。 “睡前消息” 作为独立的内容品牌,它的“自立门户”本身就意味着一个重要的转折。这不仅仅是形.............
  • 回答
    马黎司长之言:童趣与成人化,动画创作的“双刃剑”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马黎的一席话在动画界和公众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她提出,“动画应更符合童趣,而不是成人化”,这番言论直指当下部分动画内容泛滥的“成人化”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如何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深意?又该如何看待动画内容创作中“童.............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也很重要。即使你不骑马,了解马具对马的影响也很有意义。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人,包括许多经验丰富的骑手和马匹福利专家,都认为马嚼子和马刺在某些情况下,或者在不正确使用时,可能对马造成残忍。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马匹的生理、心理、训练方法以及使用者的技术和.............
  • 回答
    青海贵德通报马金瑜事件调查结果,披露了她与前夫的婚姻关系中存在“经常吵架、偶尔动手”的情况,但未发现家暴求助警情。这一结果,无疑让原本就备受关注的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的讨论和思考。对调查结果的看法:首先,这则通报提供了一个相对清晰的事实层面信息。它证实了马金瑜在陈述中提到的婚姻内部矛盾是存在的,她与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而且触及到了很多观众对《睡前消息》和马督工的观察和期待。关于《睡前消息》在俄乌战争这个热点问题上,确实不像一些其他账号那样“大张旗鼓”地蹭热度,这其中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值得我们仔细梳理一下。首先,咱们得明白《睡前消息》的定位和风格。马督工团队的核心特点是什么?是那种基于大.............
  • 回答
    .......
  • 回答
    除了那三位家喻户晓的战场伙伴——马、犬和象之外,人类在漫长的战争岁月中,还曾将许多其他动物纳入了军事的考量,让它们或直接或间接地为战争服务。这些身影虽然不如前三者那般声名显赫,却也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信鸽:传递胜利与绝望的消息要说用途最广泛、也是最持久的动物之一,非信鸽莫属。早在古罗.............
  • 回答
    要说汽车发动机的马力和扭矩哪个更能体现动力性,这问题其实有点像在问“力量和速度哪个更重要?”——两者都重要,但它们体现的是发动机工作的不同层面,缺一不可。不过,如果非要分出个主次或者说哪个“更能”体现动力性,我觉得 扭矩更能直接、更直观地反映发动机的“劲儿有多大”。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扭矩:发动.............
  • 回答
    说实话,《神秘海域》这部电影,从上映前我就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在关注。一方面,我是卡普空(Capcom)旗下同名经典游戏系列《Uncharted》的忠实玩家,对这个IP有着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我也对荷兰弟(Tom Holland)和马克叔(Mark Wahlberg)这两位主演抱有好感,他们各自的特.............
  • 回答
    雷克萨斯2.5L混动版发动机马力相对较低,这确实是很多消费者关注的点。但实际上,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了解雷克萨斯混动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特点。它并非简单地追求“大马力”数值,而是更加注重整体的驾驶体验、燃油经济性以及平顺性。首先,我们要明白雷克萨斯2.5L混动系统是一个协同工作的系统,它不仅仅依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