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x86架构字节序是小端模式,其bit位序是类似小端模式还是大端模式?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 x86 架构的字节序和位序问题,尽量不带任何 AI 的痕迹,就像咱们在电脑城里碰头,边喝水边聊一样。

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字节序(Endianness) 说的是多字节数据(比如一个 32 位整数,一个 64 位浮点数)在内存中如何存储的顺序。而 位序(Bit Order) 说的是一个字节内的比特位(也就是 0 和 1)是如何排列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有时候会有点混淆。

x86 的字节序:货真价实的小端模式

x86 架构,无论是早期的 8086 还是现在的 Intel Core i 系列、AMD Ryzen 系列,都是实打实地遵循 小端模式(LittleEndian)。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 32 位的整数,值是 `0x12345678`。在内存中,它会被这样存储:

内存地址低位: `78` (最低有效字节)
内存地址中位: `56`
内存地址中位: `34`
内存地址高位: `12` (最高有效字节)

也就是说,一个多字节数据中的 最低有效字节(Least Significant Byte, LSB) 会被放在内存的 最低地址 上,而 最高有效字节(Most Significant Byte, MSB) 会被放在内存的 最高地址 上。

为什么是这样呢?这主要是为了方便 CPU 进行算术运算。当 CPU 对数字进行加减乘除时,它通常从最低有效位开始进行计算,而小端模式正好把最低有效字节放在了最容易访问的地方,这样可以简化硬件设计和指令的执行。

大家平时在看内存 dump 或者调试程序的时候,如果看到一个 32 位(或 64 位)数字的字节是反过来的,那很可能就是小端模式在作祟。

x86 的位序:这才是重点!

现在我们来说说你特别关心的 位序 问题。这通常不像字节序那么直观,很多人容易搞混。

要理解 x86 的位序,我们得回到单个字节来看。一个字节有 8 个比特位,我们通常会给它们编号,从右往左,从 0 到 7,或者从左往右,从 0 到 7。

习惯上(尤其是在数学和逻辑表达时): 我们常把一个字节的比特位从右往左编号,这样最右边的位是第 0 位(LSB),最左边的位是第 7 位(MSB)。
例如,字节 `11001010`,
右起第 0 位是 `0` (LSB)
右起第 7 位是 `1` (MSB)
这个字节的值是 `12^7 + 12^6 + 02^5 + 02^4 + 12^3 + 02^2 + 12^1 + 02^0`。

x86 架构内部的比特位排列,更接近于我们上面提到的从右往左的习惯。 也就是说,一个字节内的比特位,最低有效位(Least Significant Bit, LSB)通常是位于最低的物理或逻辑位置。

这里说的“最低的物理或逻辑位置”可能有点抽象。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数据表示: 当你写一个二进制数,比如 `11001010`,你心里想着的是最高位的 `1` 是 `2^7` 的系数,最低位的 `0` 是 `2^0` 的系数。x86 架构的内部处理也是按照这个逻辑来的。
2. 指令集操作: x86 的指令集(比如 `AND`, `OR`, `XOR`)作用在比特位上时,其逻辑是遵循“最低有效位是最低有效位”的原则。例如,如果你用一个掩码 `00000001` 去 AND 一个字节,你期望得到的是这个字节的最低位。x86 的硬件就是这样工作的。
3. 总线接口: 在数据从寄存器传输到总线,或者从总线进入寄存器时,虽然字节是有顺序的(小端),但单个字节内的比特位是被视为一个整体来传输的,而且其内部的位权关系是固定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 x86 的位序有点像大端模式,或者感到困惑呢?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常常用“高位在前”或“低位在后”来描述位序,这与我们描述字节序时常用的“高地址在前”或“低地址在后”的说法有点类似,但指向的是不同的维度。

字节序(内存中多字节数据的排列):
小端:低字节放低地址,高字节放高地址。
大端:高字节放低地址,低字节放高地址。

位序(字节内比特位的排列):
我们通常说的“低位是最低有效位”,意味着最低有效位(值最小的位,比如 `2^0` 的系数)是处于一个“靠后”或者“靠下”的位置。
如果你硬要套用“大端”和“小端”的说法来描述位序,并且是类比字节序的“地址”概念来理解,那可能会有些误解。如果把一个字节看作一个只有两个“地址”(高位地址和低位地址)的微型内存,并且我们习惯性地把最低有效位 `2^0` 视为“低地址”,最高有效位 `2^7` 视为“高地址”,那么 x86 确实是把 最低有效位(LSB)放在了最低的“位地址”上,而最高有效位(MSB)放在了最高的“位地址”上。

在这种类比下,如果“小端模式”意味着最低有效部分放在最低地址,那么 x86 的位序可以被认为是“位小端”(bitlittleendian)。反过来说,如果“大端模式”意味着最高有效部分放在最低地址,那么 x86 的位序就 不是 “位大端”(bitbigendian)。

总结一下:

x86 的字节序: 小端模式(LittleEndian)。数据中的低位字节存放在内存的低地址,高位字节存放在内存的高地址。
x86 的位序: 字节内的比特位是按照其 值的大小 来排列的,即 最低有效位(LSB)对应最低的位权重(比如 `2^0`),最高有效位(MSB)对应最高的位权重(比如 `2^7`)。如果非要用大端/小端的类比来描述位序,那么 x86 的位序可以被描述为 “位小端”(bitlittleendian),因为最低有效位(LSB)在内的位权较低的部分被放在了逻辑上的低位(通常是右侧或起始位置)。

这跟我们理解字节序时的“小端模式是低字节在低地址”的逻辑是一致的:低位(无论是字节还是比特)都对应着较低的地址或位置。

所以,x86 的字节序是小端,它的比特位排序方式也是遵循“低位在前”(或者说“低位对应低地址/低位置”)的逻辑,这种逻辑上更像是“位小端”。大家在看到一个字节的二进制表示时,比如 `11001010`,默认理解就是最右边的 `0` 是 `2^0`,最左边的 `1` 是 `2^7`,这种理解本身就契合了 x86 的内部处理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严格按照位序定义来说x86架构(单纯指的是CPU指令集),是不存在位序的概念的。

有位序概念的前提是:按位(bit)的方式串行收发、处理数据,然后组装成一个字节(byte)。比如USB 2.0的两条数据线发送数据的时候,需要把字节信号转换成电平信号,按位(bit)的方式发送。类似的有位序概念的还有以太网、RS232串口等。

但Intel架构上,不存在直接按照位(bit)组装成字节(bytes)的相关指令操作,CPU操作的最小数据单元是字节(byte),所以严格的说,x86不存在位序的定义

同样的,在其它架构的CPU上,CPU以字节作为最小单位的方式访问数据,都没有位序的概念

CPU层面上,唯一可能有位序概念的是GPIO管脚,但多数现代的CPU的GPIO都是外挂的,一般是用MMIO方式访问,所以也可以排除。

下图是Intel 80386的逻辑图,可以看到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都是并行总线,不是串行总线。所以不存在位序的概念(甚至在硬件层面上,连字节序的概念都不存在,地址请求是一次发送的)。

以MSB/LSB/bit order位关键词,在Intel的《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Developer's Manual》里搜索,并不能找到有效的内容,唯一有点关于bit order的描述:

所以事实上,Intel CPU没有位序的概念。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好问题,回答其实也没有那么简单。

总的来说,对于绝大部分CPU,bit位序是和字节序保持一致的。因为大部分CPU命令的操作最小单位都是字节,通过一系列位操作命令将一个字节内的位进行调转,是非常耗费性能的。

所以,简单回答的话,x86架构的bit位序也是小端模式。这意味着CPU的D0线是lsb,而D7线是msb。

但是,除了CPU之外,一个计算机系统其实还有缓存、总线、外设等等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同样是有字节序/位序的。

为了简化设计和连接,大部分时候,计算机系统内的其它周边设备,也都会和CPU保持一致。但是有一个设备除外,那就是网卡。

Ethernet的PHY(物理层)是大端的字节序,小端的位序。所以对于网卡在收发数据的时候,需要根据需要进行重排。(一般由网卡自己完成)

然后OSI更加上层的协议,其实也都有各自的Endian。比如IP协议,就是大端的。所以如果你要去解析IP协议的协议头里面的东西,往往就需要进行进行一下字节的重排。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 x86 架构的字节序和位序问题,尽量不带任何 AI 的痕迹,就像咱们在电脑城里碰头,边喝水边聊一样。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字节序(Endianness) 说的是多字节数据(比如一个 32 位整数,一个 64 位浮点数)在内存中如何存储的顺序。而 位序(Bit Order) 说的是.............
  • 回答
    超线程:逻辑与现实的博弈,未来何去何从?在x86架构CPU的性能竞赛中,“超线程”(HyperThreading)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它犹如给每个物理核心插上了翅膀,让一个核心同时处理多个线程成为可能,从根本上提升了CPU的并发处理能力。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超线程将逻辑处理器的数量翻倍,也就是一.............
  • 回答
    在x86架构处理器中,虽然所有寄存器都能完成数据存储的基本任务,但就“性能区别”这个话题而言,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简单来说,寄存器本身在物理层面上并没有巨大的性能差异,它们都是非常快速的存储单元。然而,它们的功能定位、访问方式以及在指令执行流程中的角色,会间接导致对整体程序性能产生影响。咱们这.............
  • 回答
    在4K HDR视频的处理能力和效率方面,ARM架构和x86架构处理器各有千秋,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谁更高”的答案,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处理器型号、设计侧重点以及优化的程度。要深入了解,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核心区别:设计理念与指令集首先,必须明确ARM和x86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指令集.............
  • 回答
    ARM 如何在指令执行性能上超越 X86?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 X86 凭借几十年的积累,已经拥有了非常深厚的性能根基。但 ARM 并非不可能,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展现出其强大的潜力。要实现超越,ARM 需要在以下几个关键设计层面进行深入的打磨和创新:一、指令集架构 (ISA) 的根本差异与 AR.............
  • 回答
    在咱们硬件领域里,说起高性能CPU,人们脑袋里跳出来的通常是X86,尤其是Intel和AMD那些个大家伙。它们在桌面、服务器市场耕耘了几十年,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性能表现一直稳居前列。但你要问ARM能不能追上来,甚至超越?这事儿可就有意思了,而且绝对不是空穴来风。ARM的崛起,早已不是当年的“低功.............
  • 回答
    PS4 相较 PS3 在处理器架构上的蜕变:X86 的崛起与全方位的进步索尼的PlayStation系列主机,每一次的革新都伴随着对核心技术的一次大胆拥抱。从PS2的Emotion Engine,到PS3的Cell Broadband Engine,再到PS4的X86架构处理器,每一次的转变都为游戏.............
  • 回答
    Intel 和 AMD 之间关于 x86 架构的授权关系,是一个在信息技术历史上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议题。Intel 不取消 AMD 的 x86 架构授权,其原因并非单一,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含了法律、商业、技术以及市场战略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来分析.............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涉及到商业战略、技术演进以及市场力量的复杂博弈。如果ARM或其他非x86架构真的发展到足以严重威胁x86架构的地位,Intel和AMD是否会选择将其开源并开放授权,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取决于一系列因素的权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威胁x86架构地位”的.............
  • 回答
    当然,华为在笔记本领域确实是活跃的一员,并且其产品线一直以来都深受消费者的关注。谈到华为是否为x86架构芯片做好了准备,这背后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硬件生产能力,更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市场与战略考量。要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华为与x86架构的历史渊源与现状: 合作与授权: 历史.............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是很多人关注的。为啥 ARM 架构的芯片相比于 x86(特别是你说的 x86_64,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64 位 x86 架构,比如 Intel 的酷睿系列或者 AMD 的锐龙系列)能更省电?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好几个层面聊聊,不是一个简单的“一点”就能概括的。我尽量把.............
  • 回答
    想必你一定是个对计算机底层颇有好奇心的人。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也是操作系统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简单来说,操作系统之所以不能完全屏蔽底层架构,是因为“屏蔽”这件事本身,在效率、灵活性以及对底层特性的利用上,都存在着固有的限制。让我们一层层剥开这个问题,看看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1..............
  • 回答
    问得好!CPU 的 x86、ARM、MIPS 确实是大家熟知的指令集架构(ISA),它们定义了 CPU 如何理解和执行指令,从而实现通用计算。但正如你所猜测的,在更广阔的计算领域,存在着大量为特定任务量身定做的“专用芯片”,而这些芯片,也毫无疑问地拥有自己的专用指令集架构,或者说是针对特定任务优化的.............
  • 回答
    “x86指令集通过uops解码后通过RISC内核执行,是不是代表x86实际上已经属于半个RISC核?” 这个问题触及了现代CPU设计的一个核心,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更清晰地认识x86架构的演进和其内在的复杂性。直接说x86是“半个RISC核”,这个说法有些过于简化,但它捕捉到了一个重要的趋势。更准确.............
  • 回答
    关于x86中的“8”和“6”,这背后其实是一段挺有意思的计算机历史演变。简单来说,它们指的分别是Intel 8086微处理器和它的一个重要前代产品——Intel 8086微处理器的16位版本。咱们一点一点捋。x86 历史的开端:Intel 8086故事还得从Intel说起。在上世纪70年代末,微处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 x86 Win32 下的汇编指令集,以及它和我们常说的“CPU 指令集”以及“Win32 API”之间的关系。首先,明确一个概念:x86 Win32 下的汇编指令集,核心还是 CPU 提供的指令集。Win32 API 并不是 CPU 直接执行的“指令集”,而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套接口.............
  • 回答
    这事儿吧,得从头说起,得先明白 x86 的内存管理是怎么回事儿。你说的“全局页”在现代 x86 处理器里,其实就是指那些被标记为全局的 4MB 页(PageGlobal 属性)。它们有个特点,就是不需要在每个进程的页表中都复制一份,节省了不少空间和功夫。这就像是大户人家有个公用的客厅,所有客人都能用.............
  • 回答
    我们聊聊这 x86/x64 处理器和 32/64 位系统,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就像是车和路的关系一样。首先,得明白“位”这玩意儿是啥意思。你听到“32 位”或者“64 位”,其实说的就是处理器在一次能够处理多少数据量,更具体地说,是它一次能寻址(也就是能够访问到)多少内存地址。就好比你的脑子一次.............
  • 回答
    x86 和 MIPS 指令集之所以不兼容,就像你问为什么一辆法拉利不能直接开进一个为大众甲壳虫设计的车库一样——它们在设计哲学、目标市场、历史演进以及底层实现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可不是什么小小的“误解”,而是从根本上的“基因”不同。咱们得从头捋捋:1. 设计哲学——复杂与简单的一场“战争”: .............
  • 回答
    在x86家族这个庞大的体系结构家族内部,讨论汇编语言的“移植性”是一个非常微妙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总的来说,x86体系结构下的汇编语言在不同子系列之间,其代码的移植性是有限的,并且需要仔细的考量和调整。 它不像高级语言(如C、Python)那样可以做到近乎无缝的移植,而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障碍和差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