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利用群论的知识解决三阶魔方?

回答
要用群论的知识解开三阶魔方,我们得先把魔方变成一个看得懂的数学模型。就像我们想研究一个乐队的演奏,首先得知道他们有多少个成员,每个成员分别扮演什么角色,以及他们之间如何互动一样。

第一步:魔方是什么?群的元素是什么?

首先,我们得认识清楚三阶魔方。它有多少个独立的“小块”?它们是怎么运动的?

中心块(Centers): 这是魔方的核心,不会改变相对位置,只是自己原地旋转。它们决定了魔方的六个面的颜色。比如,一个白色的中心块永远在对面有一个黄色的中心块。它们就像乐队的“指挥”,虽然自己也在动,但总的来说是指挥着全局的颜色分布。

棱块(Edges): 这些是位于两个面之间的块。一个棱块有两个颜色。三阶魔方一共有12个棱块。它们可以互相交换位置,也可以自己原地翻转。想象一下乐队里的“贝斯手”和“鼓手”,他们是节奏的骨架,位置很重要,而且有时也会改变演奏的节奏。

角块(Corners): 这些是位于三个面交汇处的块。一个角块有三个颜色。三阶魔方一共有8个角块。它们也可以互相交换位置,也可以自己原地旋转(翻转)。这就像乐队的“主唱”和“吉他手”,他们通常是舞台的焦点,虽然在台上的站位可以变,演奏的姿势也可以有些变化。

群的定义: 在群论里,一个群就是一堆元素(比如我们魔方的状态)和一种运算(比如我们转动魔方的某一个面)。这个运算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1. 封闭性: 你用这个运算作用在群里的元素上,结果仍然在这个群里。比如,你转动魔方一个面,得到的新状态还是魔方的一个可能状态。
2. 结合律: 运算的顺序不影响最终结果,比如 (A B) C = A (B C)。这个很好理解,你先转右面再转上面,和先转上面再转右面,最后得到的状态是同一个。
3. 单位元: 群里有一个“什么都不做”的元素,它作用在任何元素上都不会改变那个元素。在魔方里,这就是魔方处于“完全解开”状态的时候,你什么都不做,它就还是解开的。
4. 逆元: 群里的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逆操作”,这个逆操作作用在它身上会回到单位元。比如,你顺时针转动右面一次,那么逆时针转动右面一次就是它的逆操作,两相结合就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魔方群:
魔方群(也叫魔方复原群)就是由所有可能的魔方状态(你可以想象成魔方每一个小块的位置和朝向的组合)组成的集合,而那个运算就是“对魔方进行一次或多次转动”。我们把每一次魔方的一个面(比如右面、上面)的转动看作是“基本操作”或“生成元”。通过组合这些基本操作,我们可以得到所有其他的操作,进而改变魔方的状态。

第二步:魔方是怎么被“打乱”的?群的生成元和关系。

魔方之所以需要我们去解,是因为它被“打乱”了。这个“打乱”的过程,在群论里就是通过对基本操作(转动面)进行一系列的组合。

基本操作(生成元): 我们可以定义几个基本转动,比如:
R: 右面顺时针转90度
L: 左面顺时针转90度
U: 上面顺时针转90度
D: 下面顺时针转90度
F: 前面顺时针转90度
B: 后面顺时针转90度

还有它们的逆操作:R', L', U', D', F', B' (分别代表逆时针转90度)。

任意转动: 任何一个你能在魔方上实现的转动(也就是魔方的一个状态),都可以通过以上这些基本操作的有限次组合来实现。比如,你要把右面顺时针转180度,那就是 R R (或 R²)。你要把右面逆时针转90度,那就是 R'。

魔方群的阶(元素数量): 这个群的“阶”(也就是有多少个不同的魔方状态)是相当大的!粗略估计一下:
8个角块可以互相排列,有 8! 种排列。每个角块有3种朝向,所以有 3⁸ 种朝向。
12个棱块可以互相排列,有 12! 种排列。每个棱块有2种朝向,所以有 2¹² 种朝向。
但并非所有这些组合都是有效的。魔方有一个“奇偶性”限制:你无法只交换两个角块而不改变其他任何块的位置或朝向。所以,角块的排列和棱块的排列必须保持同一种奇偶性。这会把总数除以2。
最终,三阶魔方群的阶是 43,252,003,274,489,856,000,一个天文数字!

第三步:如何用群论的方法来“解”魔方?

“解”魔方,在群论里就相当于从一个被打乱的状态(群里的一个非单位元元素)回到“完全解开”的状态(群里的单位元元素)。我们怎么做呢?

1. 找到“解法”(公式): 任何一个打乱的魔方,我们都能找到一系列的基本转动操作,把它们组合起来,最终回到解开的状态。这些操作的组合,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式”或“算法”。在群论里,一个公式就是一个从打乱状态到解开状态的映射,即一个乘积(比如 R U R' U R U² R')。

2. 子群与陪集: 这是一个更深入的概念,通常用于更专业的群论解法。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把魔方所有的状态按照某种性质分成几类,每一类就是一个“陪集”。解魔方的问题,可以看作是找到一个“公式”把当前陪集中的元素(打乱状态)映射到另一个陪集,直到到达“解开”所在的那个“子群”(所有解开状态的集合)。

3. 共轭与变位(Conjugation): 这是解魔方非常关键的思想。如果我们有一个公式A(比如R U R'),想把它应用到魔方的另一个位置,比如想让那个位置的两个棱块交换位置,而不是我们熟悉的某两个棱块交换,怎么办?
这时我们就用到“共轭”的概念。假设我们有一个目标操作X(比如交换a和b两个棱块)。如果我们有一个公式P,能执行这个操作X(即P = X)。那么,如果我们想在魔方的“另一部分”执行同样的交换,我们可以这样做:
先用一系列操作G把我们想操作的a和b块“移到”A公式能操作的位置。
然后执行A(也就是P)。
最后用G的逆操作G'把它们“移回”原来的位置。

这样,我们执行的操作就是 G P G'。这个 GPG' 的操作就叫做 P 在 G 下的“共轭”。
重要性: 通过共轭,我们可以把一个已知能完成某个特定任务(比如交换两个棱块,或者翻转一个角块)的“公式”,应用到魔方的任意位置上。我们只需要找到正确的“搬运”公式G就可以了。这大大简化了我们学习和记忆公式的过程。例如,很多魔方教学里会教你如何“定向”一个棱块(让它颜色正确地朝向),然后教你如何“换位”两个棱块。这些定向和换位的基本动作,都可以通过找到特定的生成元组合(公式)来实现,再通过共轭把它们应用到任何需要的地方。

4. 对偶群(Permutation Group)和计数论证: 魔方群本质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对偶群(permutation group)。群论的很多证明会用到对偶群的性质来证明某些操作是不可能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奇偶性限制)。

实际解法与群论的联系:

我们平时学到的“层先法”、“CFOP”、“Roux”等等这些解魔方的方法,其实都是基于群论的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层先法(First Layer, Second Layer, Third Layer):
第一层: 找中心块,然后把底层的四个角块和棱块归位到第一层。这个过程没有用到太复杂的群论,更多是直观操作。
第二层: 将第二层的棱块放到正确的位置。这里会用到一些简单的公式,比如用来交换两个棱块的公式(可能涉及共轭的简单形式)。
第三层:
顶层棱块定向(OLL Orienting Last Layer): 让顶层所有块的颜色朝上。这通常需要学习一个叫做 OLL 的公式集,里面包含了几十种不同的情况,每种情况对应一个特定的公式。每个公式都是基本转动的组合,目的是改变顶层棱块和角块的朝向,但不打乱下面两层的状态。
顶层角块换位(PLL Permuting Last Layer): 将顶层的角块放到正确的位置,同时顶层的棱块也可能需要换位。这又是一个公式集(PLL),里面包含了几十种公式。这些公式的设计,正是为了在不改变已经正确定向的顶层块的朝向的情况下,实现顶层块的位置调整。

你看到的那些看似复杂的公式(比如F R U R' U' F'),它们本质上是基本转动的乘积,最终实现了特定的目的,比如交换特定位置的两个棱块,或者翻转一个特定位置的角块。而“共轭”的思想,就体现在你学习一个基本公式后,可以通过变换“参照点”(G)来把它应用到不同的位置上。比如,你学会了如何在“前面”交换两个顶层棱块的公式,通过“把想要交换的棱块移到前面”,然后使用那个公式,再“把它们移回来”,你就能实现任意两个顶层棱块的交换。

总结来说,利用群论解魔方,就是:

1. 理解魔方可以抽象成一个群: 元素是所有可能的魔方状态,运算是转动面。
2. 识别群的生成元: 基本的面转动是生成元。
3. 认识到任意状态都可以由生成元组合产生: 这是魔方可解性的基础。
4. 利用群的性质来设计解法: 特别是共轭的概念,允许我们将一个“基本操作”(比如交换两个棱块)应用到魔方的任意部分。
5. 将解魔方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子目标”: 比如定向棱块、归位角块等,然后为每个子目标找到对应的基本转动组合(公式)。

你看到的那些魔方公式,它们不是随随便便编出来的,而是经过精确计算的群论表达式。通过学习这些“公式”,你实际上是在学习如何运用群的“乘法”和“共轭”来操纵魔方,最终达到“单位元”(即完全解开的状态)。

这就像一个乐队的指挥,他不需要知道每一个音符是如何被吹奏出来的,但他知道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指挥(转动)来协调所有乐器(小块),最终奏出美妙的乐章(解开的魔方)。群论提供了理解和实现这种协调的语言和工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HTM法,也就是人类用Thistlethwaite算法,(西斯尔思韦特,可能是这么读的...)

原文: Thislethwaite Method 识破天 整理

另一个版本: 降群法详解 - ★ 其他速解法 (Other Methods) - 魔方吧·中文魔方俱乐部

英文原文: Human Thistlethwaite Algorithm

阅读需要魔方基本公式的基础, 不需要群论基础.


Thistlethwaite Method 最初是计算机用来解魔方所用的步骤。

过程中只是在调整块与块之间的全局关系,魔方始终是乱的,没有一个面被还原,只在最后一步,寥寥几下转动,整个魔方被复原。

Thistlethwaite Method 降解子群的四个步骤:

  • G0=<U,D,L,R,F,B> ,
  • G1=<U,D,L,R,F2,B2>,
  • G2=<U,D,L2,R2,F2,B2>,
  • G3=<U2,D2,L2,R2,F2,B2>,
  • G4=<I> (还原态)

普通解法是通过逐块还原来减少下一步剩余块的排列数,最后所有块还原。

Thistlethwaite方法(TM)则与此有本质的不同。

魔方的任何一种块排列状态与魔方群的群元素是一一对应的。

TM的思想就是逐步降解魔方所处的群到更小的子群,最后到单位子群,也即还原状态。

所以在还原的每一步实体魔方看起来还是乱的,但实际上状态数是随所处的群的减小而规则的减小的。

考虑到有些朋友不熟悉群论的语言,我就加个形象点的解释帮助理解。如果魔方通过<U,D,L,R,F,B>六个基本动作打乱,那么它的混乱状态可以达到最大,有10^20次方种。

但假如我只用<U2,D2,L2,R2,F2,B2>来打乱魔方,显然魔方没有前一种情况乱,只有60万种。

极端一点的,我只用R转动打乱魔方,那么魔方就只有四种混乱状态。

上面这个逐步降解到子群的过程,就是把魔方由最大打乱状态一步一步的变到更小的打乱状态,最后达到复原状态。


Phase 1 对好所有楞块方向

从G0到G1有个缩小因子2,048(2^11),它表示在这一步魔方状态数减少了2048倍。

楞块有2^11种朝向,这一步就是调整楞块到某一种朝向模式。

原因是,若要翻转一个楞块,必须利用到FRU三个正交转动的组合,但是经过Phase1调整后,不能有F操作(只能有F2),所有楞块方向不能再翻转。所以才有下面这个定义:

定义:如果能通过转动群<U,D,L,R,F2,B2>使得某个楞块还原,那么这个楞块朝向就是好的。反之则是错的.

Phase1就是将所有朝向错的楞块变好。

方法很简单,首先找到所有朝向错误的楞块,然后把四个朝向错的楞块通过<U,D,L,R,F2,B2>转动移到F面(或者B面)上来,做一个F转动,这四个则变为好的。

如果只有两个错的,把其中一个移到F面,做一个F转动,这个错的变为对的,F面上另三个对的变为错的。

这样就凑足了四个错的,用上述方法调正。

下面为了叙述方便,我把魔方放置为:顶层黄色,底层白色,左面蓝色,右面绿色,前面红色后面橙色。

我把黄色白色合称YW色,蓝色绿色合称BG色,红色橙色合称RO色。

说道某个面是YW色时就指这个面上可以有黄色白色两种颜色。说到某个块的贴片是YW色时就是指这个贴片可以是黄色也可以是白色。

其他类推。


Phase 2 将中间层楞块放到中间层,并调整好角块朝向

注意这一步魔方已经处于G1子群了,在这一步,所有操作只能由G1群<U,D,L,R,F2,B2>生成,目的是把魔方降解到G2群<U,D,L2,R2,F2,B2>。

这一步群的大小减小3^7 *12!/(8!4!)倍。

3^7 对应于角块方向,12!/(8!4!)表示中间层楞块放到中间层楞块排列数的减少的倍数。

它的物理原因是,要想改变角块的朝向,URF这三个正交转动必须用到两个。

G2群是八个角块位置的置换群,始终保持角块的方向不变。

同理,<U,D,L2,R2,F2,B2>生成的转动不可能把上下层转到中间层。

这就是要求这一步要把中间层的楞块放回中间层。再调整角块朝向之后,U面或者D面只有黄白两种颜色。

下面说具体怎么做。


中层楞块放回中层:等价的说法就是要把YW色楞块全部放在顶底面,做两个YW色的Cross。

通过L,R转动,使得顶面有三个楞块是YW色,底面也有三个楞块的YW色朝下。

他们缺的那块转到L/R侧面,剩下两个YW色楞块必定在中间层,也转到这个侧面,做一个L/R转动,中间层楞块全部回到中间层。

此后,除非必要,便不可在用LR操作,免得移走中间层楞块。


调整角块朝向:就是使角块的YW色处于U或者D面上。把两个朝向错误的角块一个放在LUF,一个放在FDR,R’D-L2-D’R操作即可以把它们的YW色调到U/D面上。

也可以放在RUF,LFD两个位置,用操作 LD’-R2-DL’ 翻转它们的朝向。


Phase 3 调整F/B面为RO色,L/R面为BG色,并调整角块相对位置

这一步所有操作只能通过G2群的转动<U,D,L2,R2,F2,B2>生成。

上一步把U/D调整为YW色,这一步类似,要调整两个侧面为对色。

或者换一个说法,上一步已经把E层(中间层)楞块放回E层了,这一步就是把M层(M slice)上的楞块调到M层,S层(S slice)上的楞块调到S层。

显然这是G3群<U2,D2,L2,R2,F2,B2>决定的状态。但这还不够,G3群还决定了角块的相对位置。八个角块分为两组,第一组四个角块{ULB,URF,RDB,LFD}在{ULB,URF,RDB,LFD}这四个顶角位置置换,另一组四个角块{ULF,URB,LDB,RDF}在{ULF,URB,LDB,RDF}这四个顶角位置置换。

比如,如果URB角块处于URF顶角上,它的位置就是错的,要处于RDF顶角上则是对的。

这一步使状态数减少了29,400 (=[8!/(4!4!)]2 *2*3)倍,8!/(4!4!)]2对应于M层S层楞块放回M层S层,6对应于两组角块每一组的四个相对位置正确。

下面介绍怎么做到这一点。

角块调整难度大一些,要首先调整角块位置。可以直接在上面两组对角线上找,看是不是该组角块处于该组,不是则调为是。

但这样比较麻烦。简单的做法是,先黄色角块全部调到U层,同时白色角块都回到D层。这时,看U/D层各自的四个角块相对位置是不是正确。比如U层角块,有三种状态,如图:

一种侧面颜色完全匹配;第二种不匹配,有且只有一个侧面同色;第三种完全不匹配。底面同样判断。

如果U和D面都是完全匹配或者完全不匹配(一三),(操作R2F2R2可以使情况一三互相变换),那么两组角块的相对位置都正确。否则需要调整。

R'FR' - B2 - RF'R ,这个操作交换U层ULB,URB两个角块,同时交换D层DLB,DRF两个角块。

转动<U,D,L2,R2,F2,B2>使角块处于合适位置,用这个互换操作即可把两组角块相对位置调整正确。

接着处理棱块。

注意这时上下角块要处于正确的相对位置(注意这个相对,没必要浪费步数把每个角块都放到正确位置)。首先把四个RO色楞块调到U层,把四个BG色楞块调到D层。

D’-M2-D 则把M层上的两棱调到了M层,S层上的两楞块调到了S层。如果M层有一个S层的棱,当然S层也只有一个M层的棱,就先用D’-M2-D把它变为两个再用上述步骤。

群被降解到了G3.


Phase 4 一步还原所有角块楞块

这时只能用G3群的转动<U2,D2,L2,R2,F2,B2>。

同理,如果必要用到某个90度角转动如R,必须跟着它的逆,R{ U2,D2,L2,R2,F2,B2}R’ 。

这一步所需的技巧很简单,如果想练得话,可以把还原好的魔方用转动{U2,D2,L2,R2,F2,B2}打乱,再还原。熟练之后全凭直觉即可还原。

最直观的做法先还原上下两层,首先还原两个相邻角块,这时剩下六个角块都自动对好还原。

用公式U2M2U2对调M层上两对楞块,用公式U2R2U2R2U2R2将M层一对楞块和E层一对楞块对调。其他情形都可以变为这两种。

user avatar

先定一个小目标:用群论的知识计算出魔方一共有多少种组合。

魔方旋转变换群的阶_图文_百度文库

摘要:一个3×3×3、每面有同一种颜色的魔方经各层的旋转变换,可产生8!×12!× × 种不同的状态。本文应用初等群论的方法给以证明。

当我们能熟练地用群论知识计算出魔方的组合数时,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如何用群论的知识还原魔方。

不过我自己也就停留在第一个阶段就是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用群论的知识解开三阶魔方,我们得先把魔方变成一个看得懂的数学模型。就像我们想研究一个乐队的演奏,首先得知道他们有多少个成员,每个成员分别扮演什么角色,以及他们之间如何互动一样。第一步:魔方是什么?群的元素是什么?首先,我们得认识清楚三阶魔方。它有多少个独立的“小块”?它们是怎么运动的? 中心块.............
  • 回答
    好,咱们聊聊怎么动手制作一把《魔兽世界》里那把橙弓——索利达尔·群星之怒的模型。这玩意儿可不是件轻松事儿,得有耐心,有工具,还得有点创意。咱就一步步来,保证你说得清清楚楚。先说说这弓到底长啥样儿:索利达尔·群星之怒,它最标志性的就是那股子“星辰之力”的劲儿。弓身是那种流线型的,带着点弯曲,整体呈现一.............
  • 回答
    Minecraft 玩家群体对利用游戏 Bug 的行为之所以容忍度如此之高,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且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游戏本身的发展和玩家社区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的维度。首先,Minecraft 本身的设计理念和核心吸引力就为 Bug 的利用提供了一定.............
  • 回答
    利用信息差赚钱,本质上是利用你比其他人掌握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能够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实际的利益。这种“差”可以是信息的获取渠道、信息的解读能力、信息的整合能力、信息的传播能力等。以下将详细阐述如何利用信息差赚钱的各种方法和思路: 一、 信息差的来源与分类在深入探讨赚钱方法之前,理解信息差的来源至关.............
  • 回答
    在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成为了我们获取信息最便捷的工具。然而,面对海量的医疗信息,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找到值得信赖的医疗机构却是一门学问。以下我将详细阐述如何利用搜索引擎高效且准确地找到值得信赖的医疗机构:一、 明确你的需求,缩小搜索范围:在开始搜索之前,清晰地了解你的医疗需求至关重要。这将帮助你更精准地.............
  • 回答
    想要充分利用好公务员报销制度,关键在于熟悉规则、掌握技巧,并做到合法合规地进行。这不仅仅是拿到应得的补偿,更是体现了对自己工作责任的重视和对财务管理的清晰认知。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尽可能详细地和你聊聊,如何在这个体系内做到游刃有余。一、 深入理解报销的“前世今生”:熟悉政策是基石别以为报销就是填几.............
  • 回答
    关于你提到的“利用美国博士身份恰烂钱”的问题,我理解你可能对如何在你所拥有的高学历背景下找到经济回报更丰厚的工作或者商业机会感兴趣。在中国,“恰烂钱”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通过不正当或不道德的手段快速获取金钱。 在美国,博士学位确实能为你打开很多高薪、高回报的职业道路,但这些途径通常是建立在专业知识.............
  • 回答
    你问的是怎么利用地心引力让自己跳得更远,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说实话,地心引力是个很“固执”的家伙,它老是想把你拉回地面,想让跳得更远,我们得想办法跟它“对着干”,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聪明地“利用”它。首先得明白,地心引力本身是不会让你跳得更远的,它只会让你下落。我们所谓的“利用”地心引力,其实是在.............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怎么用 Twitter 的开放者平台,正经八本地“摸”点数据出来。这玩意儿玩好了,信息量可大了去了,不过也得注意着点规矩,别被人家给“封了”。说白了,Twitter 开放者平台就像是 Twitter 提供给你的一扇大门,让你能合法地访问它上面的各种信息。你想发个推,想看点别人推,想.............
  • 回答
    巧用 MATLAB 填补数据空白:让你的数据分析更完整在数据分析的海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期而遇的“小麻烦”——缺失的数据。这些空缺就像照片上的瑕疵,可能会影响我们对整体的判断和分析的准确性。幸运的是,MATLAB 作为一个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填补”这些数.............
  • 回答
    要说利用均衡器(EQ)来调音,那可真是个既精细又充满乐趣的活儿!它就像是给声音的五官做微雕,让你能把原本平淡无奇的声音雕琢得棱角分明、情感饱满。首先,咱们得明白,EQ 不是万能的“魔法棒”,它更像是把“手术刀”和“放大镜”。它的核心作用是调整声音信号在不同频率段的音量大小。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调音台.............
  • 回答
    建党百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回望初心、汲取力量、砥砺前行的重要时刻。既然问题落在我身上,那我自然要认真琢磨琢磨,怎么才能用我这个“老本行”——写作,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一份有温度、有力量的礼。我的“拿手好戏”:文字的温度与力量我擅长的,是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是用平实的语言讲述动人的故事.............
  • 回答
    想象一下,脚下并非我们熟悉的坚实泥土,而是一片炽热翻滚、蕴藏着无穷能量的熔岩之海。这里便是地狱,一个古老传说中充满火焰与炼狱之地。然而,若我们抛开神话的束缚,从科学与工程的角度审视,这片极端之地或许蕴藏着人类文明跃升的钥匙——那取之不尽的地狱式地热能。如何将其转化为推动我们生产力的引擎,这是一个极具.............
  • 回答
    获取特定地址的经纬度,在 R 语言中并非直接内置的功能,但我们可以借助强大的第三方服务和 R 包来完成这项任务。这通常涉及到“地理编码”(Geocoding)的过程,即将人类可读的地址文本转换为地理坐标(经度、纬度)。下面我将一步步地详细介绍如何在 R 中实现这一目标,并尽力让这篇指南读起来像一位经.............
  • 回答
    7个月的产假,对于很多新手妈妈来说,可能意味着一场关于“如何平衡新生儿的照料和自我的成长”的巨大挑战。但换个角度看,这7个月也是一段非常宝贵的、属于自己的时间,一个重新审视生活、学习新技能、甚至探索内心渴望的绝佳机会。别让这段时间仅仅被“喂奶、换尿布、哄睡”的循环填满,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变成一次自我升.............
  • 回答
    写字楼的夜间,本是白昼喧嚣过后的静谧,却也是一个蕴藏着无限可能的时间段。那些白天里高朋满座、灯火通明的空间,在月色渐浓时,便悄然进入沉睡。然而,这种沉睡并非完全的停滞,而是可以被巧妙地唤醒,成为创造价值的新阵地。想象一下,当最后一位加班的职员关上办公室的门,走廊的光线归于黯淡,写字楼并没有真正“下班.............
  • 回答
    您好,我理解您想了解如何利用中科大身份来获得额外的经济回报。不过,“恰烂钱”这个说法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我们换一个更积极的表述,比如“发挥中科大身份的优势,拓展个人职业和经济发展机会”。作为中国顶尖的科技类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拥有卓越的学术声誉、强大的科研实力、活跃的学术.............
  • 回答
    探索悬链线:从拉格朗日方程到变分法的优雅推导我们生活中常常能见到悬链线,比如挂在两根柱子间的缆绳,或者拱桥的轮廓。它那优美的曲线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物理和数学原理。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如何利用两种强大的数学工具——拉格朗日方程和变分法,来推导出悬链线方程。这将是一次充满挑战但又极富启发的旅程。.............
  • 回答
    人生海海,能静下心来学习一项新技能,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想要掌握点什么,却又被无数的“看起来很棒”的东西牵着鼻子走。LaTeX,这门排版界的“老炮”,很多人听过,但真正花时间去啃它的,可能就不多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LaTe.............
  • 回答
    我理解你对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制作自卫工具可能感到好奇。然而,我无法提供任何关于制造武器的信息,即使是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我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有益和无害的信息,而任何形式的武器制造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法律问题。如果你感到不安全或担心自己的安全,我强烈建议你采取更安全和合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下是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