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手术后不能吃牛羊肉或者鱼等所谓的『发』性食物」,这种说法有何道理?

回答
手术后不能吃牛羊肉、鱼类等“发物”,这种说法在民间流传很广,甚至有些人对此深信不疑。但从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并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过时的、带有一定误导性的传统观念。下面我来详细讲讲其中的道理,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说法,并尝试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解释。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发物”?

在中医理论中,“发物”是指那些容易引起人体不适、加重某些疾病或者诱发疾病复发的食物。这类食物的性质通常被认为是“热”或“湿热”。常见的“发物”包括:

肉类: 牛肉、羊肉、狗肉、鹿肉等。
海鲜: 鱼类(尤其是海鱼)、虾、蟹、贝类等。
禽类: 鸡肉、鸭肉、鹅肉等(部分情况下也算)。
辛辣刺激食物: 辣椒、生姜、大蒜、葱、酒等。
某些蔬菜: 香菇、竹笋、韭菜等。
某些调味品: 酱油、醋等(尤其是在伤口愈合期)。

那么,为什么会有“手术后不能吃发物”的说法呢?这里面可能包含了几个层面的原因:

1. 伤口愈合的传统观念与“发”的联系:
传统观念认为,伤口愈合过程中,身体需要的是“清淡”、“滋补”的食物,而“发物”会“催发”身体的炎症反应,导致伤口“发炎”、“流水”、“愈合缓慢”甚至“疤痕增生”。
尤其是一些伤口容易感染的说法,让人觉得牛羊肉、鱼虾蟹这些味道比较重、口感也比较“油腻”的食物,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2. 对某些食物过敏或不耐受的个体化反应:
有些人对海鲜(如鱼、虾、蟹)确实存在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甚至呼吸困难。如果这些人恰好在手术后出现这些症状,很容易被归结为“吃发物”引起的。
同样的,有些人吃牛羊肉后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情况。如果这些症状出现在术后,也容易被误认为是“发物”的禁忌。

3. 中医理论对“热性”食物的顾虑:
从中医角度看,牛羊肉、某些鱼类都属于温热、助湿的食物。如果术后患者体质偏湿热,或者伤口有渗液、红肿等情况,中医会建议暂时避免这类食物,以免“助湿生热”,影响伤口恢复。

4. 饮食不当导致的普遍不适:
在过去,医疗条件和营养知识相对匮乏,人们的饮食结构比较单一。如果术后患者吃了大量油腻、辛辣的食物,或者不新鲜的食物,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很自然地会将矛头指向那些“重口味”的食物,也就是所谓的“发物”。

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观点: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发物”的说法站不住脚,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1. 牛羊肉和鱼类的营养价值:
优质蛋白质: 牛羊肉和鱼类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蛋白质是身体组织修复和生长最关键的原料,尤其对于术后需要恢复的身体来说,蛋白质的摄入至关重要。缺乏蛋白质反而会导致伤口愈合缓慢、肌肉流失、抵抗力下降。
必需氨基酸: 这些食物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以帮助身体合成新的组织,促进伤口愈合。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鱼类(尤其是深海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它们还提供维生素D、B族维生素以及锌、铁等微量元素,这些都对身体恢复有益。

2. “发炎”与食物的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手术本身就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这是身体自我修复的正常过程。食物本身并不会无端“引起”伤口发炎。
真正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更多是饮食的不均衡、不卫生、过度油腻辛辣以及患者自身的免疫力问题。

3. 过敏是特定反应,非普遍禁忌:
对海鲜或牛羊肉过敏,是针对特定个体而言的,并非所有人都存在。对于没有过敏史的人来说,这些食物并不会导致过敏。因此,不能将个体化的过敏反应泛化为普遍的禁忌。

4. 科学的术后饮食建议:
现代医学更强调术后饮食的均衡、易消化、营养丰富。
早期(术后刚恢复胃肠功能): 建议清淡、流质、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蛋羹、鱼汤、瘦肉粥等,以减少胃肠负担。
恢复期: 随着胃肠功能恢复,可以逐渐增加营养密度,补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此时,牛羊肉、鱼虾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在烹饪得当、易于消化的情况下,是非常推荐的。例如,炖煮的鱼肉、清蒸的鱼、炖烂的牛肉或羊肉,都比油炸、红烧的更容易消化,也更适合术后患者。
需要避免的是: 过度油腻、辛辣刺激、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不新鲜的食物,这些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从而影响营养吸收和伤口愈合。

为什么这种说法依然存在?

1. 历史原因和经验传承: 在过去,人们对食物的理解和对身体的认识相对有限,很多经验是基于长期观察和传承下来的,虽然不完全科学,但也积累了一些朴素的智慧。
2. 个体案例的放大: 就像前面提到的,如果一个人术后吃了牛羊肉,恰好又发生了感染或伤口愈合不佳,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地将其归因于“吃了发物”,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如个人体质、术后护理不当、其他饮食不调等)。这种“幸存者偏差”或“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的误解也很常见。
3. 对身体的过度保护: 人们总是希望术后万无一失,宁可信其有,对身体进行过度保护,也容易接受一些传统的“禁忌”说法。
4. 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参考意义(但要注意区分): 比如,对于有伤口瘙痒、红肿倾向,或者有湿疹、皮肤病等容易“发”的疾病史的患者,在中医指导下,在伤口愈合初期可能会建议适量控制某些被认为容易“助湿生热”的食物,但这与“所有手术患者都不能吃牛羊鱼”的说法是不同的,是个体化的、有特定原因的建议,而非普遍规则。

总结一下:

“手术后不能吃牛羊肉或鱼等所谓的‘发’性食物”的说法,更多是源于传统观念、个体过敏反应的误判以及对饮食影响的片面理解。从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牛羊肉和鱼类是优质的蛋白质和营养来源,对于术后身体的修复和恢复是极其有益的。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食物的烹饪方式、个人是否对某些食物过敏,以及整体饮食是否均衡、易消化。如果你没有对这些食物过敏的病史,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恢复饮食,那么适当食用炖煮、清蒸的牛羊肉和鱼类,对你的康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因此,与其盲目遵循老一辈的“禁忌”,不如多与你的医生或营养师沟通,了解适合你身体恢复情况的科学饮食方案,这才是更重要、更有效的做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发物”这个说法,让狮子老虎在野外受伤以后很为难啊!

平常上班的时候也要经常被患者问这个能不能吃,那个能不能吃。我的回答一般是:

一句话,术前只要是吃了不过敏的食物,术后你就放心的吃

如果说有禁忌的话大致是这些:

1.辛辣刺激:容易引起瘢痕增生。【1】

2.烟酒:手术前后吸烟轻则引起伤口不愈合,重则引起致死性并发症。【2】而且尼古丁可以收缩血管,恶化创面血液供应。酒精在体内代谢时可以产生乙醛,乙醛可以和蛋白质的氨基结合(蛋白质加成反应),引起组织修复时产生的活性蛋白质失活,延长愈合周期。另外酒精代谢过程会造成肝脏的损伤,不利于身体的康复。

扩展阅读:酒精的危害和机体解酒的原理

3.过于甜腻的食物:这一点是给糖尿病患者提的。糖尿病患者糖代谢机能紊乱,高糖饮食会引起血糖的波动,血糖过高也会延缓创面的愈合。另外血糖过高的患者也更容易发生感染——细菌吃糖。

4.难消化食物:经过全身麻醉的患者胃肠蠕动会受到抑制,尤其是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更加明显。而且外科病人合并水电解质紊乱的也不在少数,尤其是低钾血症很常见。这类患者胃肠动力本身就很差,肯定要吃些柔软易消化(同时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这就能够有效预防胀气和肠梗阻。


另外就是,术后根据手术部位和麻醉方式的不同,医生会安排术后禁食或者流质饮食,遵医嘱即可。恢复固体饮食后就没什么了。

如果不选择医院营养膳食科的餐食(这是最简单最靠谱的),自己配餐的话,大致有这几点可以参考:

原则:“三高一低”: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糖、低脂肪

细则:

1.注意营养结构,不要过分迷恋高蛋白:不吃碳水化合物只吃蛋白质则好不容易吸收的氨基酸被拿去提供能量,而不是参与创面得修复,岂不可惜。没有膳食纤维的话,对胃肠功能的恢复也绝非好事,

2.不要迷恋各种煲汤:很多南方的患者家属喜欢给患者熬制靓汤。有时奶白色的汤看上去营养丰富,实则为富含脂肪悬滴的,富含动物油脂的盐水。营养不高不说,喝多了还容易蓄积过多的钠离子。另外油脂摄入过高容易让患者反胃、消化不良。

3.不要迷恋粥:碳水化合物是够了,但是身体恢复最需要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却缺乏了。

4.干嘛不去吃营养膳食科的配餐呢......多方便啊!!!


参考文献:

1.贾文波,王润秀,林源等,广西壮、汉族深Ⅱ度烧伤及一期愈合手术切口缝合伤患者伤后瘢痕增生程度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 (5) :743-6

2.Pierre S, Rivera C, Le Maître B, et al. Guidelines on smoking management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naesth Crit Care Pain Med. 2017;36(3):195-200

3.张亚利,手术后病人的饮食选择,中国保健营养,1996(3):50-0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