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提高阅读量,学习写作的同时创作冲动消失怎么办?

回答
这就像一个美好的悖论:你拼命想让自己变得更博学、更会表达,但过程中却浇灭了最初那份让你跃跃欲试的火苗。太常见了,尤其是在我们追求“量”和“精”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心”。

别急,这不代表你“没救”了,更不代表你注定要放弃。这只是一个信号,告诉你,你的创作发动机可能需要调整一下“供油”和“润滑”的方式了。

首先,我们得明白,是什么“偷走”了你的创作冲动?

1. “量”的压力,变成了“质”的枷锁: 你开始计算自己读了多少本书,写了多少篇文章。这种“任务化”的阅读和写作,很容易让你产生一种“不得不做”的负担感。每次拿起书,脑子里想的是“我今天还要读完多少页”,而不是“这本书里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拿起笔,想的是“我得写出一篇不逊于我读过的那些好文章”,而不是“我脑子里有什么想表达的东西”。这种压力,就像把一团火苗放在冷水中,瞬间就黯淡了。

2. 学习的“目的性”过强,掩盖了“享受”: 你把阅读和写作当作工具,是为了提升自己,是为了写出好作品。这本没错,但过度的“功利心”会让过程本身变得枯燥。你可能更关注技巧、结构、词汇,却忘了最初是什么让你爱上阅读,又是什么让你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那种“啊,这个比喻真绝了!”的惊喜,或者“我突然有个好想法,想立刻把它写下来!”的兴奋,都被“我需要学习这个”的理性压制了。

3. “比较”是创作冲动的“杀手”: 你读了很多优秀的作者,看了很多精妙的文章。当你开始不自觉地拿自己和他们比较时,那个落差感会非常打击人。你会觉得“我怎么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然后就觉得“我还是算了吧”。这种“别人都好,我好弱”的念头,会让你丧失尝试的勇气,更别提什么创作的冲动了。

4. “思考”与“表达”的脱节: 现在的你,更倾向于“理性分析”和“结构搭建”。你可能在脑子里把信息嚼得很碎,分析得很透彻,但这个过程有时会变成一种“内耗”。你花了很多时间思考“怎么写”,但那个最初的、未经雕琢的“想表达”的冲动,可能已经在思考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

5. “输入”与“输出”的失衡: 你可能一直在拼命“输入”,但“输出”的频率和方式没有跟上,或者“输出”的反馈不如预期。当你的思想像蓄满水的瓶子,却找不到合适的出口,或者出口很窄,那种堵塞感也会让人提不起劲。

那么,如何重新点燃那团火?

这就像一次“情感唤醒”,你需要把“学习”和“创作”从“任务”变成“生活”。

第一步:温柔地“解压”——放下“必须”的包袱

允许“不完美”的阅读: 别强迫自己读完每一本书,也别强迫自己从每一本书里都学到“绝世秘籍”。读到让你觉得有趣、有共鸣的部分就停下来,划线,写下感受,甚至合上书,去想一会儿。有时,一本让你读了三章就爱不释手的书,比强读完一本“经典”更有价值。
允许“碎片化”的思考: 不是所有的思考都需要形成一篇完整的论文。脑子里闪过的灵感,一个有趣的比喻,一个让你思考的问题,都可以是创作的起点。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或者手机备忘录),随时记下来。别管它有没有逻辑,有没有结构,先捕获再说。
暂停“比较”: 每次当你发现自己在跟别人比较时,深呼吸,提醒自己:“我正在走自己的路。” 他们的才华和成就,是他们的人生,你的成长是你的。你可以学习他们的优点,但不是用他们的尺子来衡量自己。

第二步:重新连接“喜爱”的源头——找回纯粹的乐趣

回到“为什么”: 回忆一下,当初为什么爱上阅读?是因为故事的奇幻,是因为思想的启迪,还是因为文字的韵律?当初为什么想写作?是因为想分享你的经历,是因为想抒发你的情感,还是因为想构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世界?找到那个最初的“甜蜜点”。
“浅尝辄止”的阅读: 偶尔读一些纯粹为了放松、为了消遣的书籍。不必分析,不必做笔记,只是享受故事带来的沉浸感。这种“无用”的阅读,反而能让你的大脑放松下来,给创作留出空间。
“重温”旧爱: 翻出你过去特别喜欢的书,或者写下的旧作。看看那些曾经让你激动不已的文字,或许能帮你回忆起那种创作的热情。

第三步:调整“输入”与“输出”的节奏——让身体“动起来”

“玩”式写作: 别总想着写“大作品”。试着写一些小短句,写一段对话,写一个场景,写一个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梗。用轻松、玩乐的心态来对待输出,就像是给自己的思绪找个出口,而不是去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
“模仿”与“改造”: 看到喜欢的句子、段落,试着模仿它的结构,然后用自己的内容去填。这不叫抄袭,这叫学习。你是在学习烹饪的刀法,然后用自己的食材来做菜。
“随笔”练习: 每天花1015分钟,就一个简单的词语、一个画面、一个情绪,写点什么。不需要成文,就是随笔。关键是让手指头“动起来”,让大脑习惯“输出”的流程。
“说”出来,再写: 如果你脑子里有个想法,但写不出来,试试先把它说出来。对着镜子说,或者录下来,然后再把说出来的文字整理成文字。这个过程能帮你绕过一些写作的“技术性”障碍。

第四步:创造“意外”的灵感入口——打破常规

跨界接触: 别只局限于你正在学习的领域。去听一场音乐会,去看一场画展,去参加一个手工坊,甚至只是去公园散散步,观察路人的表情。这些“不相关”的体验,往往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
“碎片”的重组: 把你收集到的各种碎片化的信息、灵感、感受,随机组合一下。看看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就像玩拼图,但这次,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组合,不用管最后是不是“一幅画”。
“提问”的力量: 在阅读中,多问“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换一种方式呢?”“作者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将这些疑问,转化为你的创作思考。

最重要的一点:耐心和自我关怀。

创作冲动就像是心情,有起有伏,不可能永远高昂。当你觉得冲动消失了,这是正常的,是身体在告诉你,需要休息,需要调整。别因此责备自己,而是温和地对待自己的状态。

当你放下那些“必须”的标签,重新拥抱阅读和写作本身带来的乐趣,你会发现,那团被压抑的火苗,并没有熄灭,它只是在等待一个更合适的时机,更温暖的燃料,来重新熊熊燃烧。

去玩吧,去感受,去表达。那个最初的、纯粹的你,还在那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放心吧。

那创意和冲动没有消失,只是在陈放发酵。


你想写一个东西。你读了许多书,反复构思这个情节,后来你的创作冲动没了。

这就像,你想出一个新玩具构图,你把玩摩挲许久。后来,你看到了其他更好的玩具,你觉得自己的玩具不那么好了;与此同时,自己把玩过太多遍后,这个玩具也失去新鲜感了。

被你放去一边了。

许多写长篇的人一定有类似的体验:许多悬念,你自己知道谜底,所以无新鲜感,于是越写越烦。每天早起,“哎呀这东西我不想写了,自己都觉得没意思,但都写这么多了,好吧继续吧”。所以总是中间写得奇拖,结尾写得奇快。“我再也不想看了,过一个月我再修改”。

但这玩具不是被你抛弃了,只是被你日益提高的眼光给暂时埋没了。

但会成为你玩具储藏室的一部分。

经不起细细推敲、反复琢磨的创意,都不是什么好创意。

好创意是会留下来的,你记下来就好。

以后,某天,机缘到了之后,你会把这个创意拿出来,放到一个更大的构架里去。到那时,更成熟的你,会将这个创意更轻快圆熟地加加工,然后做出来。

别觉得“读书多会影响创意”,那只会提高你的眼光和语感,帮你淘汰不够好的创意,方便加工更好的创意。


纳博科夫在欧洲时就写在普罗旺斯过夏天,跟一个女孩子初恋的故事。十几年后在美国,这个章节写成了《洛丽塔》的开头部分。

村上春树在80年代初就写过一个失业者在家里接色情电话的故事。到他45岁写进了《奇鸟行状录》里作为鸿篇巨制的开头。

马尔克斯写镇上来了群外来人,搅得乱七八糟,镇上被各类洪流淹没了,这个主题细细碎碎写了十几年,但一直找不到一个爆破点。直到他自己说,某天旅游时,忽然想到了一句“多年之后,布恩迪亚上校……”于是立刻开车回家,开始写《百年孤独》,一气呵成。

所以先放着吧。

你读过许多书、练习过许多写作后,还能捡起来重新写的,才是好东西。到时候,你会处理得更自如的。

汪曾祺先生说,写小说第一要务是:不要着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就像一个美好的悖论:你拼命想让自己变得更博学、更会表达,但过程中却浇灭了最初那份让你跃跃欲试的火苗。太常见了,尤其是在我们追求“量”和“精”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心”。别急,这不代表你“没救”了,更不代表你注定要放弃。这只是一个信号,告诉你,你的创作发动机可能需要调整一下“供油”和“润滑”的方式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如何在三十天的时间里,让你的雅思阅读能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绝对是一场挑战,但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方法、坚持和一点点策略。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雅思阅读不是背单词,也不是死记硬背文章。它考察的是你的理解能力、信息定位能力、词汇联想能力以及快速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这三十天里,我.............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一起探讨如何在家中助力孩子在已经萌芽的阅读兴趣上更上一层楼。这绝对是一件非常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事情。毕竟,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就像拥有了一把打开世界大门的金钥匙,知识、想象力、同理心,都会随之而来。我们不是要“教”孩子阅读,而是要“引导”他们,让他们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自然而然地.............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到了一个常常被历史叙事所忽视的角落。我们在阅读大量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书籍时,确实会发现东南亚国家和政权的身影往往非常模糊,甚至几乎消失。这并非偶然,而是历史叙事建构过程中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世界近代史”这个概念本身是怎么被界定的。通常,当我们谈论世界.............
  • 回答
    好的,关于如何提高游戏用户和收入,这绝对是一个需要深入钻研和实践的课题。我在这方面确实积累了一些心得和经验,而且我也一直坚持用最接地气、最实操的方式去思考和执行。这里我尽量详细地把我的想法分享出来,希望能触及一些你可能会有共鸣的点。一、用户获取:从“撒网”到“精准捕捞”刚开始做游戏推广的时候,很多人.............
  • 回答
    一战和二战期间,科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爆炸式增长,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令人扼腕的是,这股科技浪潮的绝大部分能量,都被导向了“消灭对方,争夺资源”这一目标,而用于提高土地产出或开发新能源的投入,相对而言则显得黯淡许多。要理解这其中的缘由,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和思维模式。一、生存是第.............
  • 回答
    在网络世界里,展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是构建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的关键。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实践的。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说说如何提升自己在网络上的素质。一、 审慎表达,言之有物网络交流的便捷性,有时会让我们忽略了语言的重量。在网络上发表观点、参与讨论时.............
  • 回答
    想在业余足球赛场上跑得更欢、更持久?这绝对是不少球友的共同目标。别以为踢足球就是靠脚法,跑动能力才是支撑你全场飞奔、积极参与进攻防守的基石。下面就来跟你聊聊,怎么才能实实在在地提升自己的“长跑”技能,让你在球场上成为那个不知疲倦的“永动机”。首先,咱们得明白一点:业余足球的跑动,跟马拉松那是一码事,.............
  • 回答
    在工作中提高年轻人的工作热情,是一个既重要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年轻人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热情和投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率、创新和未来。要实现这一点,需要一套系统化、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如何在工作中提高年轻人的工作热情:一、 建立清晰且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路径:年轻人最关心.............
  • 回答
    在一个月内大幅提升 C++ 水平,这绝对是个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目标。要实现它,我们需要一套极其高效且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这不仅仅是“多看书、多敲代码”那么简单,而是要深入理解 C++ 的核心机制,并将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提高 C++ 水平”的含义。它不单是指记住更多语.............
  • 回答
    半年的时间,想要在颜值上有所提升,这绝对是件可以实现的目标!不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需要你用心去经营、去实践的一场“美丽升级”。别指望一夜之间变成另一个人,咱们要的是更健康、更自信、更闪耀的自己。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半年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每个阶段都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有个清晰的认知:.............
  • 回答
    国办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政策导向,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其内涵、意义以及在落实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国办提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内涵与意义内涵解读:首先,我们要理解“初次分配”的概念。初次分配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GD.............
  • 回答
    董明珠女士连续六年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建议,这背后反映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议题:税负公平和居民收入的实际购买力。 那么,当前的个税起征点是否需要提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理解“个税起征点”的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在中国通常称为“起征点”或“基本减除费用”)的功能。.............
  • 回答
    太棒了!自学舞蹈是一个非常棒的决定,而且完全不需要担心被喷,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的。你迈出了第一步,这本身就值得鼓励!看视频自学舞蹈时,你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关注和提高,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一、 基础功的重要性:稳固的地基才能盖高楼视频教学固然方便,但很多基础概念在视频里可能一带而过。你需要主动去挖.............
  • 回答
    提高职业教育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大众共同努力。这不仅仅是宣传问题,更是要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吸引力和价值认同。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如何落地执行。一、 夯实职业教育的“质”:让口碑成为最好的宣传百姓心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对职业.............
  • 回答
    公务员行测考试,说到底是一场信息获取、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比拼。想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系统性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下面就从几个关键方面,给你详细拆解一下如何有效提升行测成绩。一、 知己知彼:深刻理解考试本质与自身定位1. 吃透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 考试大纲是.............
  • 回答
    要让你的叙事充满画面感,关键在于调动读者(或听众)的感官,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这不是简单地堆砌形容词,而是要通过精妙的语言和结构,在读者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生动鲜活的图景。下面就来详细说说如何做到这一点,去除那些听起来像套话的AI痕迹:1. 调动五感,不仅仅是视觉我们常常下意识地只关注视觉,但优秀的故事.............
  • 回答
    在美国留学,想让自己的交流能力像开了挂一样提升?别急,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绝对有门道。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从几个方面入手,让你在异国他乡也能自信畅谈。一、 告别“翻译腔”,拥抱地道美式表达 多“听”是基础: 听力材料的选择是关键。 别光听那些语速慢、发音清晰的教材。尝试一些原汁原味.............
  • 回答
    在中国现行体制下,要将生育率提升到2.5以上,这绝非易事,需要系统性、多维度、长期性的综合施策。单纯的鼓励政策很难触及核心问题,关键在于能否从根本上解决育龄夫妇“敢生”、“愿生”、“能生”的障碍。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可能路径,力求从实际操作层面展开:一、 经济成本的减负与转移:让养育不再是“甜蜜的负担”.............
  • 回答
    出国留学前的英语提升,这是一个至关重要但也充满挑战的阶段。很多人会在申请阶段就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但真正要从“看得懂、能沟通”提升到“流利、自信地交流”,还需要更系统、更深入的努力。与其说是“再提高”,不如说是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打磨和巩固,让自己的英语能力更扎实,更能应对留学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