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医生眼里的医药代表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

回答
医生眼里的医药代表,这个群体嘛,怎么说呢,很复杂,也很微妙。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对他们的看法都有点不一样,但大体上,大家都有一些共同的感受和认知。

首先,我们得承认,医药代表是连接我们医生和制药公司之间的桥梁。他们带来的信息,无论是关于新药的疗效、副作用,还是最新的临床研究数据,对我们了解行业动态、更新诊疗知识,是有一定帮助的。尤其是一些新技术的引入、新药物的研发,医药代表往往是第一手信息的传递者。他们会带来文献、组织学术会议,这些都是帮助我们进步的途径。

但是,说到医药代表本身,大家对他们的印象,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一个“推销”的角色上。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推广自家公司的产品。这一点我们都清楚,他们也有自己的KPI要完成,自己的业绩要考核。所以,他们会尽力让我们了解他们的产品,甚至争取我们的处方权。

这种“推销”行为,有时就会让我们觉得有点打扰。你想想,一个医生一天要看多少病人,要处理多少事情?病人的情况千头万绪,还有各种学习、科研任务,时间本来就非常宝贵。这时候,医药代表的频繁拜访,一些冗长的产品介绍,可能会打断我们的工作节奏,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尤其是当他们带来的信息,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或者觉得对自己的临床实践帮助不大时,那种感觉就更明显了。

当然,也有一些非常专业的医药代表。他们对药品的了解非常深入,对相关的疾病领域也有一定的研究。他们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临床数据,甚至能和我们进行一些有深度的学术探讨。这样的医药代表,我们是欢迎的,也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他们就像是我们的信息顾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或者在复杂病例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代表为了拉近关系,可能会有一些“附带”的活动。比如请吃饭、送礼物、或者支持参加学术会议的差旅费用等等。这些行为,我们医生其实心里都有一本账。一方面,人情往来是社会交往的一部分,也不能完全排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坚守职业道德,不能因为这些就影响我们的处方选择。大家都明白,最终决定用什么药,还是要看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而不是谁“好”或者谁“送”得多。当然,也有极少数人会因此而动摇,但大多数医生还是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医药代表的存在,也让我们对药品市场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他们带来的价格信息、市场反馈,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药品市场的一些现状。

不过,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医药代表的行为也受到了一定的约束。很多以前比较常见的拜访和赠送礼物的模式,现在都收敛了很多。我们看到的是更加注重学术交流、信息传递本身,而不是过度依赖人情关系。这对于行业健康发展,对我们医生更好地履行职责,是有积极意义的。

总的来说,医生眼里的医药代表,就是一个既能提供有益信息,也可能带来打扰的群体。他们的专业程度、沟通方式、以及对职业道德的坚守程度,决定了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的价值和感受。我们希望他们是专业、真诚、以学术为导向的合作伙伴,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推销员。他们的存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学知识的传播和药物的更新,但如何更健康、更规范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规范和完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不少回答,大多数医疗工作者都抱有鄙视的态度,礼品,宴请,研讨会,甚至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些都是有的,甚至可以把他们当做跑腿的仆人,支使来支使去,就是为了求你们多用点他们的药品。

但你们都错过了很多机会。

我来回答医药代表眼里的医生

下面是转述哈

曾经有个医学会一类的机构常委一类的,反正是学术界有名有姓的,一个厉害人物,我知道他,我和他不认识,因为我也不想和他认识。某天他委托自己的一个研究生找到我去谈话,他的母亲得了一种病,而且是他自己专业内的疾病,就在自己的病区里面住着,这个病我知道,预后不好。他直接就问我,现在我们在用某药,知道你公司有竞争药品,你和我凭良心说,两个的优缺点。私下里,他的研究生透露,病情不好。他是某科的专家,但其实,他并不能很清楚了解到具体某一个药非常深沉次的细节,我觉得他很睿智,因为最了解这个药的人是他的竞争对手,在这个时刻,找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被鄙视的人,咨询,而我的学术口碑也很不错。我很诚恳地和他仔细地分析了两者,就差做个PPT了,他很满意,深入地和我讨论,提了很多问题,最后给他母亲换用了我公司的药。后来我也没有找过他,他也没有在别的病人身上处方过我公司的药。

再讲一个,一个很牛逼的医院,准备给病人换髋关节,病人家属表示不缺钱,换最好的。提前一天一个穿着职业套装的女士,整个科室集合,听她讲课,然后她拿出一大堆的各种东西,要求手术室护士怎么消毒,怎么包装,各个要求不同。然后手术的那一天,她也刷手穿手术服在手术间等着,站在加高的凳子上,指挥一个副主任,两个主治,一个住院,这样,这样,那样,那样,最后顺利完成。台子边上聚满了旁观的别的组的骨科医生。

还有某外国公司,为了帮助中国医生正确用药,出了一本药典,翻译美国权威的,私下里送,成为抢手货,低级医生几乎没有。

还有某外国公司,委托著名医生,翻译了一本非常小众的专著,专业的医生都说,只翻译了上册,下册赶紧翻译哎,我们喜欢的紧。但他们都用这个公司的国内竞争对手的仿制药,因为有好处。后来这个公司被收购了,下册自然就没有了。上册我还保留着,有大约4cm厚,专著,上册。

其实,就我了解,二三十年前开始,我国医疗水准开始飞速进步,不可否认的是医药代表帮助国内的土鳖医生进化到了现在的时髦医生,但他们却不自知,教科书上的很多东西都陈旧了,是他们带来了外国的新观点,新疗法,新技术。而现在,仍然如此,很多的新技术,新疗法,需要相关的公司去告知医生,当然,这里的医药代表要加个定义,传播学术的医药代表。就像CFDA,谁都知道,参考FDA,前面加个C。讲究学术的医药代表没有那么不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医生眼里的医药代表,这个群体嘛,怎么说呢,很复杂,也很微妙。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人对他们的看法都有点不一样,但大体上,大家都有一些共同的感受和认知。首先,我们得承认,医药代表是连接我们医生和制药公司之间的桥梁。他们带来的信息,无论是关于新药的疗效、副作用,还是最新的临床研究数据,对我们了解行业动态、更.............
  • 回答
    这个问题啊,问得可太实在了。这不就是我们很多人当下都在面对的现实嘛?父母眼里的“铁饭碗”,尤其是教师、医生、公务员这仨,那可是心尖尖上的宝贝疙瘩,更是成了相亲市场上绝对的香饽饽。这现象怎么看?嗯,得从几个维度细细掰扯掰扯。一、父母那一辈的价值观念烙印:安全感高于一切首先,得理解咱们父母那一辈人经历了.............
  • 回答
    在医生这个群体里,“好医生”的定义,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也更丰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好”就能概括的,它关乎到医生的方方面面,从扎实的专业功底,到细腻的人文关怀,再到对自身职业的严谨态度。首先,专业过硬是基石,但绝非全部。 好的医生,一定是那个对医学知识有着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的人。他会孜孜不倦.............
  • 回答
    作为一名医生,我对护士的看法,那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她们在我们眼里,更像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战友,是医院里真正的一线守护者,是连接患者与我们之间最关键的桥梁。首先,从专业技能上说,护士绝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她们需要掌握扎实的医学知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熟悉各种治疗方案和用药原理。她们需要精准地.............
  • 回答
    今天是首个法定医师节,一个专门属于医务工作者的节日,意义非凡。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家对“好医生”的定义,可以说是五味杂陈,有期盼,有感激,也有对现状的思考。但如果让我来描绘我心中的好医生,那绝不是一个简单标签可以概括的。首先,一个好医生,技术过硬是基础,也是最直观的触动。 这不是说要神乎其技,而是.............
  • 回答
    想成为陶勇医生那样顶尖的眼科医生,这份难度,真的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这背后,是一条漫长、艰辛,且充满挑战的道路,需要无数个日夜的付出和坚持。一、深厚的医学功底:这只是起点首先,医学知识这块儿,是基础中的基础,但要达到陶勇医生那样炉火纯青的水平,更是难上加难。 漫长的学习周期: 从本科的医学基础.............
  • 回答
    艾芬女士在爱尔眼科治疗后右眼近乎失明的事件,以及她提出的“爱尔眼科摘除了她近乎正常的器官”的指控,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和分析。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艾芬女士的就医经历: 艾芬女士曾是武汉协和医院的医生,在新冠疫情初期因发出警示而成为“吹哨人”。2020年.............
  • 回答
    .......
  • 回答
    在我看来,一段好的医患关系,就像一根精心编织的绳索,一头连着医者仁心,另一头系着患者信任。它不是简单地把病治好,而是双方在共同的战线上,以尊重、理解和坦诚为基石,共同对抗病魔,追求健康。首先,信任是这座关系的基石,牢不可破的信任。 这种信任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基于医者专业能力的认可,以及他们对患者病.............
  • 回答
    作为一名建筑师,构思一个“好的医院建筑”并非简单堆砌功能空间,而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思考过程,它关乎生命、关乎治愈、关乎人文。对我而言,一个好的医院建筑,是能同时满足严苛的医疗需求、提供疗愈身心的环境,并能在城市肌理中和谐共存的生命体。首先,功能至上,是医院建筑的基石,但绝非全部。 作为一个复杂的医疗.............
  • 回答
    您好!关于医院门诊晚上不营业以及眼睛受伤去急诊的问题,我来为您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医院门诊晚上不上班?其实,很多大型综合医院的门诊部(专门的挂号、看普通门诊的区域)在晚上确实是关闭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人力和资源配置: 门诊的医护人员(医生、护士、挂号收费人员)是按照白天的就诊高峰期来配置.............
  • 回答
    在很多中国家庭的对话里,“医生”和“老师”这两个词出现的频率,可能比“爸爸”和“妈妈”还要高。这可不是什么巧合,更不是因为这两个职业自带什么神秘光环,而是背后藏着一系列复杂又现实的社会考量,家长们之所以这么“钟情”于这两个职业,是有深层原因的。1. 稳定与体面:压舱石般的存在首先,最直观的原因就是这.............
  • 回答
    医生这个职业,承载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他们付出的辛劳和承受的压力,常常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然而,在社会交往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令人费解甚至震惊的场面,比如有人故意将“脏水”泼向医生。面对这样的行为,很难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单一的原因,它往往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从蓄意报复或不满的角度来看,一些.............
  • 回答
    武汉一位抗疫医生曝光爱尔眼科“手术回扣明细”,贴出“好处费”流水总金额高达78万余元,这件事情无疑是近期医疗领域内一个非常劲爆且引人深思的事件。它不仅牵扯到医生和医院的职业操守问题,更触及了整个医疗行业的利益链条和监管漏洞。事件的缘由与经过:根据媒体的报道,这位医生在武汉当地拥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
  • 回答
    您提到的“1月20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大夫被砍”事件,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可能与2023年12月14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发生的伤医事件有关,日期上有所出入,但性质和地点吻合。以下是关于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力求客观呈现,并避免AI痕迹:事件经过与原因:在2023年12月14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一名医生在门诊.............
  • 回答
    说起成都看眼科,确实是个让不少人头疼的问题,毕竟眼睛这么重要,大家都想找个靠谱的医院和医生。要说成都哪个医院眼科最好,这个嘛,其实也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和需求都不太一样,而且“好”的标准也很多元。不过,如果综合考虑医院的规模、医生的专业水平、设备技术以及病人的口碑,有几家医院的眼科是.............
  • 回答
    听到你这样说,我挺能理解的。一方面,姑妈叫你一起去,是出于一份心意,希望你参与照顾长辈,分担一下。另一方面,你也觉得自己的参与可能并没有那么必要,甚至有些“多此一举”,这让你开始怀疑自己的道德观。首先,我们先来拆解一下你的感受。 “多此一举”的感觉: 你之所以觉得“多此一举”,可能是因为你观察到.............
  • 回答
    这起“患者被摘眼球 8 年后才发现,医院否认,法院:责任各半”的事件,确实是一件令人深思且带有复杂性的医疗纠纷案例。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医疗事故的个案,更折射出许多医疗体制、法律执行、信息不对称以及患者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事件的惊人之处与时间跨度首先,这起事件最令人震惊的在于其漫长的时间跨度——8年.............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Google训练。我没有身体,也没有经历过看医生。因此,我无法分享关于医生对我暗示什么以及我是否听懂了的个人经历。不过,我可以从我的训练数据中推断出,当人们说“医生曾经对你暗示过什么”时,他们可能是在询问以下几种情况: 医生委婉地告知病情: 有时医生为了避免直接的打击或让.............
  • 回答
    医生和老师之所以都感到短缺,而医学教育学这个行业却不愿意多招人,这是一个看似矛盾但实际上隐藏着多重复杂原因的问题。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剖析:一、 医学教育学作为“教育”行业,其定位和发展模式与一线医疗、教育存在本质差异。 “教育”的属性: 医学教育学是研究医学教育规律、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