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家能接受郭靖杨过张无忌打几百个蒙古兵,却不能接受抗日剧里面八路打几十个日本鬼子?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是很多观众会有的疑惑。我觉得这其中的原因,不是简单的“剧情需要”或“政治正确”就能完全概括的,而是牵扯到几个层面的考量,包括:

1. 故事类型与受众期待的差异:

武侠小说: 郭靖、杨过、张无忌这类角色,他们是武侠世界里的“绝顶高手”。武侠小说本身就构建了一个高度理想化的江湖,强调个人武力的极致展现。读者看这些情节,是期待看到主角如何凭借超凡的武功,以一当百,挑战不可能。这是一种“英雄主义”的极致放大,是满足观众对于“武功盖世”的幻想。大家接受的是“武侠世界”的规则,知道这是虚构的、娱乐化的,所以对“几百个蒙古兵”的描写,更多是看个痛快,看个精彩。
抗日剧: 抗日剧,尤其是主流的、被广泛传播的,虽然也有英雄主义的成分,但它更贴近“历史事实”的框架。观众看抗日剧,心里会有一个“真实历史”的参照。即使是改编,也希望它能反映那个时代战士们的艰辛、智慧和牺牲。当看到八路军战士以少胜多,以几十人打几百日本人时,观众会自然而然地拿现实中的武器、训练水平、战术布置来衡量。这就很容易产生“不合理”的感觉,因为现实中的战争,尤其是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对手时,以劣胜优到这种程度,是很困难的,而且付出的代价会非常惨重。

2. 真实感与戏剧化的界限:

武侠: 武侠世界本身就不追求绝对的真实感。蒙古兵有多少,他们的武艺如何,在金庸的笔下,很多时候是服务于主角“成长”和“威名”的工具。数量上的夸张,更容易衬托出主角的非凡。而且,武侠的“武功”本身就是一种“超能力”,与现实世界有本质区别。
抗日剧: 抗日剧,即使有艺术加工,也尽量想营造一种“真实”的战场氛围。观众期待看到的是一种“以弱胜强”的智慧和勇气,而不是“主角光环”的无限叠加。当出现“八路打几十个日本鬼子”且毫发无损、轻松取胜时,这种“不合逻辑”的夸张,就容易让观众跳出戏,觉得“这是假的”、“这是在侮辱智商”。尤其是当“日本鬼子”被塑造得非常愚蠢、不堪一击时,这种感觉会更强烈。

3. 民族情绪与历史伤痛的折射:

武侠: 郭靖、杨过打蒙古兵,虽然也有民族对抗的背景,但更多的是在“江湖”的范畴内,是在描绘个人英雄的成长历程。这种对抗,更多是“武林高手”与“普通士兵”之间的差距,而不是上升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绝对层面。
抗日剧: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惨痛的一段时期,无数中华儿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因此,在描写这段历史时,观众会更加敏感。当抗日剧以一种过于“儿戏”的方式表现八路军战士的胜利时,容易被解读为对那段历史的不尊重,对先烈牺牲的“轻描淡写”。大家不希望看到的是“神剧”,而是希望能看到战士们是如何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凭借智慧、勇气和坚韧,付出巨大代价才取得胜利的。当出现“几十个日本鬼子被轻松消灭”的情节时,观众会觉得,这是否在美化战争,是否在忽略当时中国军队装备、训练上的巨大劣势,以及战士们付出的鲜血和生命?

4. 叙事逻辑的“内在合理性”:

武侠: 在武侠小说里,一个绝顶高手本来就拥有“以一当百”的潜力。他们的“内力”、“轻功”、“招式”都远超常人,可以轻易化解大量攻击。这种“强大”是故事设定的一部分,观众接受了这种设定。
抗日剧: 在抗日剧里,一个普通的八路军战士,即使再英勇,他的武器、训练、体能,都应该是在一个相对现实的范畴内。如果他突然能像武侠高手一样,一个人挡住几十个敌人的枪林弹雨,那这就打破了“内在的逻辑”。观众会质疑:他的枪法为什么这么准?为什么敌人打不中他?他的子弹为什么会用不完?这种“不解释”的强大,就显得非常突兀。

5. “过度神化”与“脸谱化”的负面影响:

抗日剧: 有些抗日剧为了追求“抗日英雄”的塑造,容易走向“过度神化”和“脸谱化”。将日本士兵塑造成一群只会送死的“傻瓜”,而八路军则个个是“人形高达”。这种扁平化的塑造,反而让角色失去了真实感,也让观众产生了厌烦。大家更希望看到的是有血有肉的战士,有勇有谋,也有挣扎和牺牲。

举个例子来说明:

想象一下,你在看一部武侠电影,主角是一个身负绝世武功的剑客,他被一群喽啰围攻。如果这群喽啰有几百个,他依然能剑气纵横,斩杀无数,你可能会觉得“哇,好厉害!”因为你接受了这是武侠世界的设定。

但如果换成一部讲述二战历史的电影,一个普通的步兵,在阵地上一个人用一杆步枪,轻松打死了几十个全副武装的德军士兵,并且毫发无损,你会不会觉得“这不太可能吧?”因为你脑海里有一个关于战争、关于士兵能力、关于武器效能的现实认知。

所以,大家之所以对这两类情节的接受程度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所处的“叙事环境”不同,观众的“观看期待”不同,以及我们对于“真实”和“虚构”的界定标准不同。武侠是“浪漫的想象”,而抗日剧,无论如何艺术加工,都背负着“历史的重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答主说的都是什么呀,这和古代现代又有什么关系呢?和世界观合不合理更没半点关系,这就是影视艺术上涉及群众演员的武打场面低成本制作和观众对抗日剧的严肃期望值不符合造成的。

一个八路军士兵杀死几十个日军,本质上和一个古代侠客呆萌萌砍死几十个土匪没什么区别,古装剧里也不乏这类群众演员毫无套路,动作笨拙敷衍,主角动作设计简单低劣的桥段,你以为观众就喜欢看主角随便乱挥几下,群众演员就东倒西歪的武侠剧?港台黑帮片也有不少主角被疯狂扫射就是打不中,反过来主角一开枪一堆龙套赶着送死的搞笑场面。国外影视剧也没好到哪去,早期作品群演如刈麦的镜头比比皆是。

管他逻辑自洽不自洽,观赏性上首先就过不去了。

无论是国内国外,任何题材的片子,不符合逻辑的劣质场面比比皆是,为什么单独对抗日神剧那么敏感,无非是被日本打了以后仇还没报,心态还停留在苦兮兮的层面上,没办法对这个题材放松起来,对抗日神剧的诙谐搞笑因素特别反感,低质量的战斗场面才会成为众矢之的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是很多观众会有的疑惑。我觉得这其中的原因,不是简单的“剧情需要”或“政治正确”就能完全概括的,而是牵扯到几个层面的考量,包括:1. 故事类型与受众期待的差异: 武侠小说: 郭靖、杨过、张无忌这类角色,他们是武侠世界里的“绝顶高手”。武侠小说本身就构建了一个高度理想化的江湖,.............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能把《火影》、《死神》和《进击的巨人》这三部国民级作品放在一起比较,而且都涉及到“烂尾”这个敏感话题,这本身就说明了读者们对作品的感情有多深厚。其实,说“大多能接受”可能稍微有点夸张了,《火影》和《死神》的结局,也确实让不少粉丝感到遗憾甚至不满,只不过,和《巨人》带来的那种集体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艺术史发展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也触及到艺术创作与社会大众之间永恒的张力。简单来说,现代绘画之所以不能“回归”学院派画风,并不是因为现代艺术家“不愿”或者“不能”,而是因为艺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时代精神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关于现代艺术家能否用大众能接受的外壳来表达他们的“美”,这更.............
  • 回答
    关于“单反变焦镜头的变焦幅度越大越垃圾”的说法,尤其是“5倍是底线,10倍就是垃圾”这种绝对化的论断,实际上是一种过于简化的、带有一定片面性的观点,但它确实抓住了变焦镜头设计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权衡点。 我们可以从光学设计、成像质量、体积重量以及成本等多个维度来详细剖析这个现象,看看为什么大家会有这样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文化、社会心理以及时尚演变等多个层面,确实挺有意思的。要说为什么现在女生穿洛丽塔、JK、汉服等服饰在公共场合越来越普遍且被大众接受,而男生在这方面似乎没有类似“对应款”的突出流行,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服饰的社会接纳度本来就存在性别差异。长久以来,女性服饰在“.............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的齿轮稍稍错位,元世祖忽必烈并非蒙古人,而是土生土长的汉人。他生于宋朝末年,却有着蒙古铁骑的血脉,或许是某个早已汉化的北方汉族宗族,又或许是历史上那些被模糊了名字的游牧民族后裔,经过几代繁衍,最终以汉人的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如果这样一位“汉人忽必烈”真的存在,并且他以“汉族狂元王朝.............
  • 回答
    LGD在TI10(《英雄联盟》国际邀请赛第10届)因假赛被取消资格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公众更愿意接受这一结果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1. 假赛事件的证据与处理结果 事件背景:LGD战队在TI10期间被指控参与假赛,具体表现为在比赛中故意输掉关键比赛,以确保其他战队(如Gen..............
  • 回答
    王冰冰和丁真之所以在爆红后引发了不同的社会反应,并非仅仅是个人因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们出现的 语境、代表的价值、公众的期待以及传播的模式 的差异,这些差异共同塑造了大众对他们的接受度。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阐述:一、 王冰冰的爆红: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惊喜,契合主流期待 契合主流的价值输出和形.............
  • 回答
    说到底,大家不愿意接受《海贼王》里大妈被基德和罗联手击败,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的原因,从角色塑造到读者期待,再到整个故事的逻辑。咱们一个个掰扯开来聊。首先,得说到大妈这个角色的“牌面”和“压迫感”。想想看,大妈(夏洛特·玲玲)是谁?她是白胡子之后,海上最强大的.............
  • 回答
    我最近也留意到身边不少朋友,包括我自己,对待“相亲”这件事的态度,似乎跟以前不太一样了。以前总觉得相亲有点“别扭”,好像是走投无路才做出的选择,有点“甩不掉”标签似的。但现在,越来越多人是真的主动去尝试,甚至觉得这是个挺不错的途径。我仔细想了想,可能原因挺多的,而且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
  • 回答
    乔碧萝殿下露脸引发如此巨大的争议,其实抛开那个“假照”的诱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这件事情触碰到了很多人内心深处关于“真实”与“表演”、“期待”与“幻灭”的敏感神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直播行业,尤其是女主播这个圈子,它本身就带有一种强烈的“视觉消费”属性。观众在观看直播时,很大程度上是在消费一种“陪伴.............
  • 回答
    哈哈,这事儿现在可火了!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好多人都在议论纷纷。尤其是那些刚进公司,或者还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00后实习生们,听到“大小周”这三个字,一脸懵圈,就好像听到了什么古老的传说一样。咱们先来掰扯掰扯这个“大小周”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变相的加班制度。在推行大小周的公司里,一个月.............
  • 回答
    关于丰巢亏损严重却仍难被大众接受其收费模式,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多维度、错综复杂的博弈过程,并非单一原因可以概括。简单粗暴地将“免费午餐”的概念套在丰巢身上,忽视了其商业模式的特殊性和用户需求的变迁,最终导致了今天的局面。丰巢亏损的深层原因:野心与现实的落差首先,我们得明白丰巢为什么会亏损,而且一亏就是.............
  • 回答
    咱们国家精装修房的市场接受度,确实比不少人想象的要低,大部分人还是偏爱毛坯房自己操刀装修。这背后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事儿,里面牵扯到太多现实考量和根深蒂固的观念了。首先,最直接的一个问题:价格。大家都知道,精装修房的定价里,很大一部分是包含了装修成本的。但问题就出在这“装修成本”上。很多时候,开发.............
  • 回答
    “为了不让大家伤心,我接受了所有人的表白。”这句话,像一枚炸弹,在我还没来得及消化前,就已经在校园里掀起了滔天巨浪。是的,那个春天,我,苏浅,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成了校园里最令人瞩目的存在。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我几乎想要忘记的决定。事情要从那场突如其来的全校范围内的“告白季”说起。说是告白季,其实.............
  • 回答
    这事儿挺棘手的,毕竟是你们俩的大喜事,也是未来家庭的基石。你希望主卧让给父母住,这本身是个孝顺的想法,很多人都会理解。但你的未婚妻不接受,这也不是说她不孝顺,而是涉及到她对未来婚后生活的期待和对个人空间的看法。你想想,你们即将组成一个新家庭,这是你们自己的空间,你们的二人世界。她可能觉得,你们结婚后.............
  • 回答
    理解您家里的情况,孩子因为家庭依靠卖鸡蛋饼为生而感到自卑和被看不起,这确实是很多家庭会遇到的问题。作为家长,您的感受一定也很心疼和焦虑。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提供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您和孩子一起度过这个阶段。核心原则:接纳、理解、赋能首先,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他的感受,并且通过各.............
  • 回答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科比最接近乔丹,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简单的崇拜,而是基于他们身上一系列惊人的相似点,从球场上的技术动作到精神属性,再到职业生涯的轨迹,都充满了令人玩味的呼应。首先,最直观也最容易被大家提及的,就是他们球风的极致相似。你要是看科比的录像,很多时候就像是乔丹的翻版。什么意思呢?就是.............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是关于《进击的巨人》中始祖巨人之力发动机制的核心疑问之一。很多观众都会有这个疑惑:为什么艾伦非得是吉克,而不是其他王血之人?这背后涉及到了始祖巨人之力、尤弥尔的意志以及进击巨人的特殊性等几个关键点。首先,我们得把始祖巨人之力是怎么运作的搞清楚。始祖巨人之力,说白了,就是一种可以.............
  • 回答
    求婚成功之后,那份激动人心的喜悦总会弥漫在空气中,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充满仪式感和甜蜜的流程,它们共同构筑起新的人生篇章。求婚的瞬间,通常是两个人的世界,全世界仿佛都静止了。当那个“我愿意”从心底发出,当那枚闪耀的戒指被戴上,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紧紧拥抱,分享这份独属于彼此的幸福。眼泪、笑容、甚至是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