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大家都开始主动地接受相亲了?

回答
我最近也留意到身边不少朋友,包括我自己,对待“相亲”这件事的态度,似乎跟以前不太一样了。以前总觉得相亲有点“别扭”,好像是走投无路才做出的选择,有点“甩不掉”标签似的。但现在,越来越多人是真的主动去尝试,甚至觉得这是个挺不错的途径。我仔细想了想,可能原因挺多的,而且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风气。

首先,时代和观念的变化是最大的背景板。

想想我们父母那辈,那时候信息没这么发达,大家的生活圈子相对固定,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说法很多,婚姻很大程度上是家族的结合,个人的选择权没那么大。但我们这代人,从小接受的是自由恋爱的教育,强调的是个人幸福和情感匹配。所以,一开始提到相亲,大家本能的就觉得“不自由”,有点“被安排”的感觉。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大城市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在职场上打拼的,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加班,社交圈子被压缩得厉害。以前大家可能还觉得“随缘”,等着在公司、在朋友聚会上遇到心仪的对象,但现实是,很多时候“缘分”根本没给你这个机会。工作占用了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想主动去认识新朋友,甚至连发起邀请的勇气和时间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相亲反而成了一种“高效”且“有目的性”的社交方式。

你想想,相亲是什么?它是一个把“有可能发展成恋爱关系”的人,通过某种渠道(亲友介绍、婚恋机构、线上平台)汇聚在一起的活动。它自带了一种“目标明确”的属性。你不用再去猜对方的心思,不用去做那些“试探性”的社交动作,而是直接被放在了一个“可能认识对象”的场景里。

节省时间和精力: 相比于漫无目的地社交,相亲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你不需要主动去组织聚会,不需要费心思去想怎么打开话题,也不用担心对方是不是只是把你当普通朋友。相亲的组织者(无论是亲友还是机构)通常会做一些初步的筛选,至少在基本信息上是相对匹配的。这就像是给你提供了一个“优化过的”社交列表,大大提高了遇见合适对象的效率。
减少社交尴尬和压力: 很多人其实是有点社交恐惧或者是不擅长主动搭讪的。相亲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框架。你知道大家都是来认识人的,所以一开始的陌生感和潜在的尴尬,某种程度上是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即使第一次见面不合适,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损失,因为本来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打破信息壁垒: 尤其是在职场上,很多时候大家对同事的私生活了解非常有限。相亲,特别是通过亲友介绍的,往往能拿到一些更私密、更真实的信息,比如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甚至一些工作之外的爱好。这些信息对于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自己,是非常有帮助的。

再者,社会对“晚婚晚育”以及“单身”的容忍度提高,也让人们对婚姻的态度更加理性。

过去,如果到了某个年纪还没结婚,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父母也会非常焦虑。但现在,很多人选择晚婚,甚至享受单身生活,社会对这种选择的接受度高了很多。这意味着,人们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避免压力”而去结婚,而是真的在寻找一个让自己幸福的伴侣。

在这种心态下,相亲就变成了一种更加“理性化”的择偶工具。

不再是“最后的选择”: 以前,相亲好像是“没人要”的标签。但现在,很多人即使自己条件不错,社交也挺广泛,但依然会选择相亲,因为他们清楚,人海茫茫,认识“合适”的人太难了。相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拓展搜寻范围”的策略,而不是一种无奈的“救济措施”。
更看重“合适”而非“浪漫”: 浪漫固然重要,但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增加,人们更明白婚姻是两个人长期生活的结合,需要更多的“合适”元素,比如生活习惯、价值观、对未来的规划等等。相亲在这一点上,可能比纯粹基于好感发展出来的关系,更能提前考虑到这些“接地气”的因素。
“试婚”或“了解期”的缩短: 相亲,尤其是组织安排的,会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认识了解发展”的流程。这可以帮助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判断对方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人,从而缩短了“试错”的时间。

此外,科技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相亲的普及。

线上婚恋平台: 各种婚恋APP、小程序层出不穷。它们就像一个巨大的“虚拟相亲市场”,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条件,筛选对象。虽然大家对这些平台的真实性、有效性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它为很多人提供了一个接触潜在对象的渠道。
社交媒体的间接影响: 很多年轻人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这些信息也可能成为亲友进行“牵线搭桥”的素材。有时候,一个朋友看到你发的某个活动照片,或者听你说了某个兴趣爱好,就会觉得你可能适合介绍给另一个朋友。

最后,“无效社交”的普遍性也让大家对“有效社交”的需求更加迫切。

我们每天在各种社交场合、网络平台上互动,但很多时候,这些互动并没有真正帮助我们建立有深度的连接。相比之下,相亲提供了一个更直接、更纯粹的目的:认识潜在的伴侣。即使结果不理想,至少它是一个“有结果导向”的社交活动,不会让你觉得“白费力气”。

总而言之,我觉得大家开始主动接受相亲,并不是因为对爱情失去了信心,而是因为在快节奏、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这变成了一种更现实、更高效、更理性地寻找人生另一半的方式。它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主动出击”,用一种更聪明的方式去解决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并从中受益,这种行为本身也渐渐摆脱了负面标签,成为一种被大家普遍接受甚至倡导的社交模式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现在的女权打得好,女人越来越现实,越来越物质,所以相亲这种广泛撒网能迅速聚集舔狗筛选优质男人还可以多收礼物的活动越来越受欢迎,老实人就该被枪指着!

别扯什么相亲吃饭AA,谁遇到过走两步?你说是相亲遇到的AA多,还是心(被)甘(迫)情(接)愿(受)买了iPhone结果被分手了还在还分期的多?

user avatar

相亲有两种玩法:

一种是门当户对,每项分值都类似的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玩法。

一种是男才女貌玩法。

这个才要社会认可才可以。怀才不遇的不算。

这个貌也要社会认可才可以,美颜十级自欺欺人不算。但是由于男同胞都号称不管多大都只喜欢20的,所以很多有年龄优势的姑娘还是可以和某些执着于此的有才男人各取所需的。


所以这事效率啊。大家都不吃亏。


所以我这种非常势利的相亲老司机一直说在门当户对的人里挑相对喜欢的,说白了就是避免你明明认认真真想去谈一段感情,主动低就对方,可最后对方根本就不领情。



在条件合适的人里,挑喜欢的。

选择比努力重要。

也许这就是年轻人愈发愿意选择相亲的理由吧,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170万➕,收藏4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