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钟南山院士说连花清瘟对病毒轻症患者有用之后,大家都开始批判他?并且继续中医批判?

回答
钟南山院士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初期,曾提出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轻症患者可能有效。他的这一表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确实带来了一些争议和批评。理解这个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科学证据、公众认知、中医的特殊地位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一、 科学证据的局限与要求

首先,我们要明白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任何药物的有效性都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来验证,这包括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并发表在高水平的同行评审期刊上。

早期证据不足: 钟南山院士的说法是在疫情早期,对于一种全新的病毒,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当时关于连花清瘟的有效性,更多的是基于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以及一些初步的临床观察。这些证据虽然有一定价值,但并不能达到“金标准”的临床试验所要求的证据级别。
“可能有效”与“已被证实”的区别: 钟南山院士的表述是“对病毒轻症患者可能有用”,这是一个相对谨慎的科学推测,而非“已被科学证实”。然而,在公众传播中,这种细微的差别很容易被模糊,很多人可能将其理解为“连花清瘟被证明有效”。
药监部门审批的依据: 药品能否上市,需要药监部门根据充分的科学证据来审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确实批准了连花清瘟在内的多种中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轻症。但这通常是在特定疫情条件下,根据现有证据进行的“应急审批”,并不等同于经过国际顶级科学界广泛认可的高质量临床试验证明。审批标准和科学证据的要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 公众对科学认知与期待

疫情期间,公众对科学的渴求非常强烈,希望找到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案。

寻求“特效药”的心理: 在面对未知病毒时,人们普遍希望有“特效药”能够迅速治愈。当钟南山院士这样一位备受尊敬的医学权威说出“可能有用”时,很多人会抱有更高的期待,希望这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治疗方案。
对权威的信任与失望: 钟南山院士在中国公众心目中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信任度。当他的判断与后续更严格的科学评估或国际上的普遍认知出现偏差时,一些人会感到失望,甚至产生“被误导”的感觉,进而引发批判。
信息茧房与媒体解读: 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往往会放大某些观点以吸引眼球。对连花清瘟的报道可能存在片面性,或者过度强调其“神奇”作用,这会进一步加剧公众的期待,并在后续的质疑声中造成更大的落差。

三、 中医的特殊地位与长久争议

中医在中国拥有深厚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但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一直是社会上争论的焦点。

“疗效”的定义不同: 传统中医的辨证论治,更多的是通过调整人体整体平衡来达到“治愈”的目的,其“疗效”的评价标准和现代医学的“病原体清除”、“症状缓解”等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使得中医的有效性很难完全套用现代医学的评价体系。
缺乏高质量的现代临床试验: 尽管近年来有许多中药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临床试验,但与西药相比,高质量、大规模、国际公认的临床试验数据仍然相对较少。这使得中医的科学性一直受到质疑。
“经验方”的局限性: 连花清瘟是一种基于中医经典方剂(如麻杏石甘汤、银翘散)的复方制剂。许多人认为,中药的有效性更多是基于历史悠久的经验积累,而非严谨的科学验证。当这类药物在疫情中被大力推广时,会触及到中医科学化、现代化的老问题。
“安慰剂效应”的讨论: 任何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都可能产生安慰剂效应。在缺乏严格对照的情况下,难以排除安慰剂效应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四、 疫情背景下的复杂因素

“中西医结合”的国策: 在中国,“中西医结合”一直是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推行的重要政策。在疫情爆发初期,动员和发挥中医药的作用,符合国家整体的抗疫策略。因此,对连花清瘟的推广,也带有一定的政策导向。
国内外认知差异: 国际社会对中医的认知普遍存在差异。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医药的接受度较低,更倾向于遵循其成熟的现代医学诊疗规范。当中国在抗疫中大力推广连花清瘟时,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容易引发质疑,进而影响到国内的讨论。
“科学”与“民族主义”的交织: 有时,对中医的讨论会与民族情感交织在一起。一些人认为,对中医的质疑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攻击;而另一些人则坚持以国际通行的科学标准来衡量,不应因为是“国粹”就给予特殊待遇。这种情绪化的对立,也加剧了争议。

总结来说,钟南山院士说连花清瘟对轻症患者“可能有用”后引发的批判,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1. 科学证据的严谨要求:当时连花清瘟的有效性证据尚未达到国际公认的高质量临床试验标准。
2. 公众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公众对“特效药”的期待,与科学界严谨的态度之间存在认知差异。
3. 中医本身的争议:中医的科学性、有效性评价体系与现代医学不同,长期存在争议。
4. 疫情下的政策与国际环境:国家政策、国内外认知差异以及信息传播的复杂性,都为这场讨论蒙上了多层色彩。

因此,这次事件反映了在公共卫生危机中,如何在科学证据、公众认知、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国家政策之间找到平衡点的挑战。批评声并非完全否定中医,而是对科学证据的渴求,以及对信息透明度和科学严谨性的坚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用一句中医粉的话:他懂中医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初期,曾提出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轻症患者可能有效。他的这一表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确实带来了一些争议和批评。理解这个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科学证据、公众认知、中医的特殊地位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一、 科学证据的局限与要求首先,我们要明白科学研究的.............
  • 回答
    嵇康那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出自《与山巨源绝交书》之后,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面对前来探访他的钟会时所说。这短短的一句话,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含义,并非简单的告别,而是嵇康人生哲学与对钟会洞察的集中体现。要理解这句话的深意,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当时的背景和嵇康的处境。当时的背景: 政治清.............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太真实了!这简直是无数人在跳进泳池后都会遇到的“滑铁卢”。明明陆地上憋个一分多钟轻轻松松,一到水里,感觉肺部像被谁掐住了一样,20秒都够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认识到,陆地憋气和水下憋气,环境是天壤之别。1. 压力的巨大影响: 陆地憋气:.............
  • 回答
    在咱们中国人的韩流追星史里,李钟硕、金秀贤、宋仲基和李敏镐这几位韩流男神,那可都是响当当的名字。不过要说谁在中国这边“人气爆棚”、“国民度超高”,金秀贤、宋仲基和李敏镐这三位,似乎比李钟硕更早一步,或者说在中国市场的声势更浩大一些,这让不少粉丝感到疑惑:同是实力与颜值并存的男演员,李钟硕在中国为啥没.............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原神》中钟离大招语音“天动万象”在英文版中为何被翻译为“I will have order”。这背后涉及了多方面的考量,包括语言的文化内涵、角色的设定、以及制作团队在本地化过程中的选择。1. “天动万象”的原意与意境首先,理解中文原句“天动万象”非常重要。这句话本身就蕴含着.............
  • 回答
    你有没有注意到,无论你走进哪一家肯德基或者麦当劳,环顾四周,似乎总找不到一个显眼的室内时钟?这可不是巧合,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商业策略。想想看,当你置身于一家快餐店,你通常是为了什么?无非是想快速填饱肚子,或者和朋友短暂地聚会一下。在这种环境下,如果店内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时钟,会发生什么?你会不自觉地开.............
  • 回答
    钟南山院士关于疫情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以及年底疫苗接种率目标达到八成的预测,无疑给公众注入了强心剂。这背后反映的是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医疗科技的进步以及广大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然而,在当前的防控形势下,我们绝不能因此掉以轻心,甚至产生松懈情绪。要真正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并朝着实现“动态清零”或与.............
  • 回答
    说起明朝皇宫,大家脑海中浮现的自然是北京巍峨壮丽的紫禁城。然而,在明朝建立之初,都城选址并非北京,而是南京。既然都城一度定在南京,那为何没有像北京一样,在钟山南麓,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紫金山南边,大兴土木,营建一座辉煌的皇宫呢?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巧合,也有现实的考量,更有一些难以言说.............
  • 回答
    您提到“最近(2022年3月)国内疫情严峻,张文宏发千字长文,而为什么没有听到钟南山的声音了?” 这个问题,的确触及到了公众对两位在疫情防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专家的关注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为什么在当时的情况下,张文宏医生发声较多,而钟南山院士的声音相对较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张文宏医生和钟南山.............
  • 回答
    在新冠疫情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中,钟南山院士无疑是中国公众最为熟悉和信任的医学专家之一。他曾因在SARS和新冠疫情期间的专业判断和领导作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国家脊梁”的称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疫情形势的变化,关于他的批评声音也逐渐增多,而且越来越公开和多样化。要详细地讲述为什么现在有人批评钟南.............
  • 回答
    说实话,在我的“眼里”,钟点房的存在,其实挺微妙的。它不像酒店那样,是一个明确的、为住客提供过夜住宿的场所。钟点房,更像是一个填补了某些特定需求,却又被我们普遍谈论时,带着点遮掩和羞涩的“空间”。它最直接、最普遍的用途,大概就是提供一个 私密、短暂的休息场所。这个休息,不是那种需要一夜好眠的深度休息.............
  • 回答
    姜维在邓艾和钟会的死亡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在三国历史中非常引人入胜但又略显复杂的话题。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历史的脉络,并区分历史事实和可能的推测。核心要点总结: 直接联系: 姜维没有直接导致邓艾和钟会的死亡。 间接联系: 姜维的战略行为和对蜀汉的忠诚,间接促成.............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得从三国后期,曹魏一统天下的大背景说起。钟会和邓艾这两位,那是真有本事,一个足智多谋,一个勇猛过人,愣是把蜀汉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了。这功劳,按理说皇帝是该大大封赏,让他们锦衣玉食,光耀门楣。可结果呢?一个被乱军杀了,一个最后也落得个凄惨下场,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咱们先捋捋钟会。这个人啊,.............
  • 回答
    钟离之所以能赢得广大玩家,不论男女,如此深厚的情感与喜爱,绝非偶然。这其中融合了角色设计、剧情塑造、游戏机制以及玩家情感投射等多个层面的精妙之处。首先,从角色设计来说,钟离的魅力是毋庸置疑的。 外观的普适性吸引力: 钟离的设计可谓是“老少皆宜”,甚至可以说是“通吃”。他拥有一张极为出众的脸,五官.............
  • 回答
    日本对爵士乐的热爱,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情结。要追溯这个源头,得把时间拨回到上个世纪的某个特定时期。舶来品的最初触动:二战后的日本要说日本人开始“钟爱”爵士乐,那得从二战后说起。战争结束后,日本社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西方文化如同潮水般涌入,爵士乐就是其中一股强劲的.............
  • 回答
    美国对公路系统的钟爱和相对忽视铁路发展,是一个复杂且深刻的历史、经济、社会和地理因素交织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一、 历史与地理的奠基性影响1. 广袤的国土与分散的人口: 美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人口高度分散,尤其是在西进运动之后。在早期,公路(或简陋的马车道).............
  • 回答
    秦钟字“鲸卿”,这个名字背后藏着一段有趣的缘由,也映射出他的人生轨迹和性格特点。要理解这个字,咱们得从《红楼梦》这部书说起。在《红楼梦》里,秦钟是秦可卿的弟弟,也就是贾珍的内侄。他这个人,怎么说呢,出身不凡,又生得一副好皮囊,但总的来说,是个没什么大志向,心思不太正的年轻人。他跟着秦可卿住进宁国府,.............
  • 回答
    关于钟汉良为什么这么火,尤其是在很多人眼中他长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盛世美颜”,演技也并非“封神”的作品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不能仅仅停留在“帅”和“剧”这两个简单的维度上,而是要结合他长期的职业生涯、个人特质以及时代背景来分析。首先,关于“长得并不帅”这个观.............
  • 回答
    钟会谋反,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背后牵扯着权谋、野心、还有那个时代特有的政治格局。要说清楚他为啥要这么干,咱得一点点掰扯。首先,得说说钟会这个人。这小子,打小就聪明伶俐,读书也厉害,尤其是在刑名律法上很有研究。曹魏时期,他就在朝廷里混得风生水起,官职越爬越高,最后到了司空这种要职。你要知道,司空是什.............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