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造的车好不好我不知道,但在你的车里插广告,搞直播带货,搞每日签到,充值抽奖,会员全家桶这一套,他们肯定是驾轻就熟:
以后换车又多个理由,换 CPU 了,或者升级内存,互联网车企卖车也不提什么发动机和电池了,更不会提什么安全问题,只会告诉你,他们的车最牛逼,因为他们的 cpu 有 128 核,还有他们的车最智能,当然,全车最智能的可能不是自动驾驶,而是个人信息收集模块。
因为汽车除了可以收集你的行程信息,还能收集你的面部信息,工作和娱乐地点,出入哪些场所,亲密交往对象等,乃至你的表情和心情也能分析得出来,然后可以非常精准的给你广告推送,你的车往往比你自己还了解你需要什么。不是说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未来么,今后你的车就是互联网企业 360 度全方位收集你个人信息的移动数据源。
以后开互联网车企的车,除了每两百公里充一次电外,估计每50公里就要一键清理内存,否则仪表盘会从每秒钟60帧的帧率跌倒美秒10帧,想要缓解这个问题可以安装qq汽车管家或者360汽车卫士,帮你屏蔽一些垃圾推送或者流氓软件的后台驻留。
不过每次到车强制观看 30 秒广告才显示到车摄像头画面的问题,你可能没法解决,因为这个功能被做到系统固件里了,动手能力强的话可以把你的车 root 了再屏蔽,但是每次系统升级会很麻烦,联网被商家发现 root 了,可能会把你的车变成大型砖头,不过好在你应该可以充会员去广告。
有个矛盾的问题是要不要给你的车配一张 sim 卡,不配的话,可能有些功能没法登陆账号就用不了,配了的话,可能你开着车就会经常收到各种推送,比如 5 公里内有妹子开启了直播,问你要不要过去给她送朵花?不过可能真的有用户喜欢这些,一边开车一边给妹子刷礼物,送礼物的按键直接做在方向盘上,是不是很方便?刷到一定等级,妹子高兴了,系统就会出现一个按钮,一键导航去妹子家,点了的话就有温馨提示,建议你充会员开通隐身模式,该模式下,汽车的定位和导航位置不会被记录和保存。。。
--
华为的优势,芯片和算法。
百度的优势,开源平台与交通大数据积累。
腾讯的优势,人车交互与终点经济(下车后给你发附近饭店的优惠券,使用优惠券可以免费停车)。
阿里巴巴的优势,算法和交通大数据,已经与城市大脑的联动。
BAT早就不是2C的互联网业务为核心了,都已转为2B和2G的数据与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了。
国内汽车行业门槛主要有三方面:生产牌照、产能、造车技术。
生产牌照前些年非常贵,例如比亚迪为了杀进汽车行业,当年收购了陕汽,其中的溢价部分,就是为了这块牌照。但随着这两年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汽车牌照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典型案例就是奄奄一息的“保时泰”,到这程度也没人收购。
牌照不值钱的背后,是产能大于需求,国内汽车行业整体从2018年后销量开始出现下滑,原来的汽车热销盛况不复,甚至卖一辆赔一辆。而花大价钱建设的产线还得维持,财务上还得折旧。
所以造车技术外溢,电动汽车的门槛比传统油车低得多,相对来说少了很多机械结构方面的Know-How,电机、电池、底盘之类的也有相对完整的解决方案。从设计到制造,都比原来方便了很多。
传统车厂的交互设计和现代科技公司相比,弱太多了。
这块一方面原因是硬件,目前中低端车机主控芯片还用的是i.MX6系列,A9双核/四核,这种配置在手机上早就过时了;就算是中高端,用的也就是高通820A/625这种在手机上前几年的产品;作为对比,比亚迪采用的华为麒麟710A系列甚至算得上旗舰性能。甚至有些厂商实在忍不了这种性能了,用上消费级全志芯片,好歹是四核A73系列,性能跟手机比也算得上主流。
另一方面是软件,传统车厂在现代人机交互上的经验远没有现代这些数码厂商丰富。现代这些数码厂商面对的是数亿级的存量用户。
消费者个性化、智能化的需求大幅提升,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车灯,根据供应链消息,目前车规级MCU最缺的之一就是LED驱动芯片,用来做车内RGB氛围灯的。
大众ID.4系列新平台国内销量萎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因为车内看起来不够智能。作为对比,其他家卖的好的,要么便宜,要么车内看起来足够智能。
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过程势必会带来一波新消费和新商业模式,因此,不光是我们熟知的科技公司,还有一大批公司都开始涉足这个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