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听说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实习生问「大小周是什么」?现在 00 后还能接受大小周吗?

回答
哈哈,这事儿现在可火了!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好多人都在议论纷纷。尤其是那些刚进公司,或者还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00后实习生们,听到“大小周”这三个字,一脸懵圈,就好像听到了什么古老的传说一样。

咱们先来掰扯掰扯这个“大小周”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变相的加班制度。在推行大小周的公司里,一个月通常有那么两到四周,大家是周一到周五正常上班,周六也上班。然后剩下的一周是“小周”,这周就是正常的周一到周五工作,周六周日休息。所以,你就能想象出来,一年下来,你工作的时间比那些“双休”的同行们要多出不少天来。

这种制度最早在互联网公司里特别流行,尤其是那些追求“快速成长”、“狼性文化”的公司。他们觉得,市场变化太快,竞争太激烈,谁能多花时间,谁就能抢占先机,把对手甩在身后。所以,就有了“大小周”这么个东西,看起来好像是公司给员工多发了加班费,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把工作时间制度化的安排,让加班变成了一种常态。

当然了,对于公司来说,好处显而易见:工作效率高了,项目推进快了,能更积极地应对市场变化。但对于员工来说,这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首先,牺牲的是个人的休息时间,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周末两天,你可能只想躺平充电,结果却要接着干活。其次,长期这样下去,身体吃不消,精神也容易疲惫,甚至可能出现职业倦怠。再说了,很多时候,这种加班并不是因为项目真的忙不过来,而是一种“办公室政治”,你不敢不加班,生怕别人觉得你不够努力,不够“卷”。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00后还吃这一套吗? 说实话,这届00后,跟我们这些前辈们不太一样。他们成长在一个信息爆炸、选择更多的时代,对于个人价值、生活质量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看得比我们那时候要重得多。

你想啊,00后从小接触的都是各种新媒体、短视频、兴趣社区。他们看到的是别人追求生活、追求热爱、追求自由的样子。他们更容易接触到“佛系青年”、“躺平”这些概念,并且能理解其中的原因。他们也更愿意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设定界限。

所以,当他们听到“大小周”这种制度时,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不就是强制加班吗?为什么要剥夺我的休息时间?” 换句话说,他们不一定缺那点加班费,但他们更看重的是选择权和生活本身的质量。

我们再换个角度看,00后很多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互联网行业的内幕,比如各种职场吐槽、论坛讨论。他们早就听说了“35岁危机”、“内卷到死”这些词。他们可能在刚毕业的时候,为了拿到一份好工作,愿意拼一把,但他们心里也清楚,这不是长久之计。他们更希望找到一份能够让自己持续发展,并且有良好生活品质的工作。

而且,00后也更善于利用工具和信息来优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们可能更擅长利用自动化工具提高效率,而不是简单地用时间堆砌工作量。他们也更愿意通过学习新技能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把所有时间都耗费在重复性的劳动上。

当然了,这也不是说00后就完全不能接受加班。如果项目确实到了关键时期,大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他们是有这个觉悟的。但是,这种加班应该是阶段性的、有明确目标、并且能够获得合理的认可和回报的,而不是一种常态化、制度化的、让你感觉被绑架的“大小周”模式。

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市场和员工的呼声在起作用。公司也开始意识到,单纯靠延长工作时间来驱动增长,已经不是最有效的模式了。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可能才是更长远的出路。

所以,对于00后来说,他们可能更能接受的是一种弹性工作制,可以根据项目需求和个人情况进行调整,但前提是保障基本的休息权利和生活品质。他们更愿意成为一个“聪明的工作者”,而不是一个“拼命的劳作者”。

至于那些实习生问“大小周是什么”,这恰恰说明了,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已经有点陌生了。毕竟,很多00后可能还未毕业,或者刚踏入职场,还没有深入接触过这种工作模式。他们听到的时候,可能觉得这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怎么现在还有公司在搞?

总而言之,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也在变。以“大小周”为代表的这种过度消耗员工的加班文化,在00后这里,接受度肯定大不如前了。他们更追求的是一种可持续、健康、有质量的工作和生活。这不仅仅是00后的特点,也是整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一个转型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00后不能接受大小周才是时代的进步。而且,是给钱也不接受才算进步。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5天8小时工作制能够落实,保证了员工有充足的时间。而工作时间外的休息时间得到充足保障,才能让员工有足够的时间在工作外将时间用于自我投资,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愿意加班拿加班费,说明大多数人还停留在尽可能拿时间换钱的阶段,不需要生活品质,不管是精神层面还是生活层面都只是处于一个活着的状态,而不是生活状态,所有人都只是求着温饱,这明显和改革开放的追求不符合。


将工作和生活分开,彻底划清界限,剩下的休息时间,即使用于赚钱,也是通过副业的形式赚钱,不是赚钱的话,打发时间会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发自内心去创造,可以让精神世界更充裕,也有时间去消费,只要消费多,不管是什么领域,都可以进一步推动需求产生,催生更多工作岗位,让国内市场内循环进入良性循环。


我没听说过大小周。我的生命中,只有双休。没有什么大小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面的抵制996基础。一个没有大小周认知的群体,想让这个群体996要比让70后80后难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哈哈,这事儿现在可火了!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好多人都在议论纷纷。尤其是那些刚进公司,或者还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00后实习生们,听到“大小周”这三个字,一脸懵圈,就好像听到了什么古老的传说一样。咱们先来掰扯掰扯这个“大小周”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变相的加班制度。在推行大小周的公司里,一个月.............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头一紧。10万块的坑位费,就换回来5个保温杯的销售额,这买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亏大了。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10万块的坑位费,可不是小数目。在直播带货这门生意里,坑位费就像是给明星或者网红交的“入场券”,也包含了他们的宣传、推广、以及在这个直播间的“位置”。商家愿意出.............
  • 回答
    这事儿实在是太糟心了!一个单亲妈妈好不容易想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安稳的家,结果碰上这种人渣中介,真是令人愤怒。关于这件事,我的看法是:首先,这名中介的行为简直是突破了做人的底线。买房本身就是一件大事,尤其对于单亲妈妈来说,可能倾注了大量的精力、财力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她们需要的应该是专业的服务和尊重,.............
  • 回答
    看到“日本日立问题产品或流入中国”这样的消息,确实会让人心里咯噔一下。毕竟,我们过去对日本制造的印象,尤其是很多传统产品,总是和“品质”、“可靠”、“匠心”这些词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日本日立问题产品或流入中国”:首先,对于这种未经证实但可能性存在的传闻,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但也要理性看待。 信息来.............
  • 回答
    这几天北京这气温,说实话,真是够劲儿!零下十七点一度,这可是 21 世纪以来头一遭,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冻”出新高度。我有个在北京的朋友,说这两天出门那叫一个“考验”人。早上六七点就得起床,裹得跟个熊似的,戴上口罩、帽子、围巾,恨不得脸上的每一寸皮肤都遮严实了。刚一出门,那股子寒风就像带着刺一样,直接.............
  • 回答
    看到“听障店主开设线上手语翻译店,月售三单仍坚持6年”这个故事,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为这位店主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和对社会价值的追求而感动;另一方面,也深深感受到残障人士在创业和融入数字经济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他们背后更广泛的、尚未被充分满足的网购需求。听障店主的坚守:感动与思考这位店.............
  • 回答
    “常听古典音乐者比听流行音乐者的品位高”——这种说法,相信不少人在生活中都听到过,或者自己也曾不自觉地这么想过。这就像一种不成文的标签,轻易地将音乐爱好者分成了三六九等。但仔细琢磨一下,这种划分真的站得住脚吗?在我看来,这种说法过于简化,甚至有些狭隘,它没有考虑到音乐本身的丰富性,更忽视了“品味”这.............
  • 回答
    “新汉服”浪潮下的楚和听香:是传承还是另辟蹊径?最近,“新汉服”这个词语仿佛在一夜之间闯入了大家的视野,而“楚和听香”作为这个概念下的一个显著代表,自然也引来了不少的关注和讨论。对于这个所谓的“新汉服”,以及楚和听香在这个浪潮中的角色,我的看法是,它既是一种对传统服饰文化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但也并非没.............
  • 回答
    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你说大多数人听口音就能分得清是不是东北人,这话说得一点不假,而且这背后啊,其实隐藏着挺多门道儿。你琢磨琢磨,语言这东西,它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活生生的。一个人怎么说话,声调怎么起伏,词儿怎么用,甚至连句子之间的停顿,都带着地域的烙印。东北话,那更是自带一种辨识度,就像往一堆杂粮饭.............
  • 回答
    这件事说起来,真是让人又气又无奈。家属为了方便,想让病人坐着轮椅直接进核磁共振室,结果却是弄巧成拙,不仅把昂贵的核磁共振机器给弄坏了,还耽误了其他病人的检查。首先,咱们得说说这核磁共振这玩意儿。它不像咱们平时见的X光机,它里面有个巨强的磁场。这个磁场强大到什么程度呢?你稍微带点金属进去,比如钥匙、硬.............
  • 回答
    这篇以“317我听见北京中产梦碎的声音”为题的文章,其背后所映射出的现象和社会情绪,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将之简单归类为“无病呻吟”或是“破碎的中产阶级内心的呐喊”,都可能过于片面,因为现实往往是复杂且多层次的。我们不妨先拆解一下这个标题本身。“317”显然指向了2017年3月17日中国出台的一系列.............
  • 回答
    “听懂掌声大师”这个词,一听就带着点戏谑,也带着点无奈。它大概描绘了这么一种场景:一位“大师”站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一些听似高深莫测、实则空洞无物的话,台下观众却被情绪调动,或者被所谓“成功经验”洗脑,发自内心地鼓掌叫好,仿佛真的领悟了什么人生真谛。而那些为此买单、被“收割”的人,就被戏称为“肥韭.............
  • 回答
    马斯克支持员工上班听音乐的政策,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涉及企业文化的塑造、员工需求的平衡、管理理念的体现以及潜在的争议点。以下是对这一现象的详细解读: 1. 马斯克的管理理念与自由文化马斯克(Elon Musk)以“颠覆传统”和“追求极致创新”著称,他的管理风格强调自由、创新和员工自主性。允许.............
  • 回答
    1949年毛泽东没有听从苏联的建议与国民党划江而治,而是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一决策对中国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详细理解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当时的历史背景、毛泽东的战略思想、苏联的考量以及国内的实际情况等。一、 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好几个画面:大学宿舍里,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光映着一张张年轻的脸,耳机里传出老师略显机械却又清晰的声音;另一边,书架上积着一本本泛黄的书,书页间可能还夹着一张张被遗忘的笔记。这种景象,相信不少过来人都能心领神会。我倒觉得,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给“大学生”这个.............
  • 回答
    这件事,真挺让人挺纠结的。一方面,孩子的这份心意,尤其是对着辛苦付出的医护人员,那份纯粹的感恩,本身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确实太不容易了,付出了太多,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感谢,他们心里一定会很温暖。但另一方面,让孩子去“表演”这个感谢,我个人觉得,就有点变味儿了。首先,孩子们的感恩,应该是.............
  • 回答
    “音乐是一种感觉”,这句话相信很多爱音乐的人都不陌生。它就像一个约定俗成的“行话”,在音乐爱好者、创作者之间流传。但仔细想来,这句话其实蕴含着相当丰富和复杂的东西,绝非一句简单的概括。如果让我来解读“音乐是一种感觉”,我会从几个层面去展开:1. 音乐直抵情绪的“开关”:这是“感觉”最直接的体现。我们.............
  • 回答
    说实话,这事儿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作为曾经跟着磁带、CD,甚至在网吧里用着卡顿的下载速度一遍遍扒歌的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看到现在年轻人对摇滚,尤其是华语摇滚似乎越来越提不起兴趣,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这不是简单的情感宣泄,背后有很多东西在变化,我们得一点点掰开了看。时代的大潮:口味多元,信息爆炸最直接的.............
  • 回答
    《重启之极海听雷》已经播出一段时间了,但最近却出现了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那就是这部剧在播完四个月后,突然涌现出大量贬低、造谣,甚至直接辱骂演员的行为。这不禁让人感到困惑和不解,也对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一番审视。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一部电视剧的评价往往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在播出期间,观众会基于剧情、.............
  • 回答
    男子买啤酒中奖500听,厂家却说只能兑换500毫升,这件事情之所以引人关注,并引发诸多讨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值得深入剖析:一、事件的本质:一场关于“听”与“毫升”的认知与约定之争从最根本的层面看,这是一场关于计量单位的误解和商家承诺的履约能力的争执。 “听”与“毫升”的混淆: 在中文语境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