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被富二代借钱是种什么体验?

回答
被富二代借钱,这其中的体验,可谓是五味杂陈,既有现实的考量,也有人性的洞察,更有情感的交织。具体体验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和这位富二代的关系、借钱的原因以及对方的性格和家庭背景。

我尝试从几个维度来详细描述这种体验:

一、 Initial Contact and The Request: 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找上门”

突然性与意外感: 如果你们并非亲密好友,富二代向你借钱通常会带着一种意外。你可能在各种社交场合见过他,知道他花钱大手大脚,但从未想过他会缺钱到需要向你开口。这种突然性会让你感到些许的惊讶,甚至一丝不真实感。
“面子”的拉扯: 富二代通常很注重面子,尤其是如果他的家庭很有钱,他可能不希望外界知道他有财务上的困难。因此,借钱的方式可能会比较委婉,或者通过中间人,甚至是在两人独处时的低声请求。这其中会有一番拉扯,既有他开不了口的尴尬,也有你猜测他真实情况的探究。
评估与试探: 当他提出借钱时,你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评估。他为什么缺钱?是突发的意外还是长期的挥霍?他借多少?这笔钱对我来说是否会造成影响?你可能也会在内心进行一番“试探”,看看他为何会选择向你借钱,而不是其他更富有的朋友或家人。

二、 The Conversation: 谈话中的微妙之处

开场白与铺垫: 他的开场白可能会很“艺术”。他可能先聊聊最近的“不顺”,或者提及一些家族里的“小麻烦”,然后慢慢过渡到“资金周转不灵”或者“急需一笔钱”。这种铺垫是为了让你心理上有个准备,也显得他不是那种“说借就借”的鲁莽之人。
金额与还款承诺: 当他终于说出具体金额时,你可能会注意到他说话的语气。他可能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同时又可能带着一种“你肯定会借”的自信。他还款的承诺可能会非常具体,例如“下个月我收到一笔钱就马上还你”,或者“我爷爷肯定会给我打钱”。你可能会在意他承诺的“来源”是否可靠。
你的感受与 Dilemma: 在整个过程中,你可能会感到一种复杂的情绪。一方面,你可能觉得对方是个朋友,应该伸出援手;另一方面,你又会担心这笔钱是否能收回来,以及这笔钱一旦借出,你们的关系是否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你可能还会思考,如果我拒绝,会不会被他看不起,或者影响到我今后的社交圈。
对方的自信与你的顾虑: 富二代通常有一种天然的自信,他们可能觉得“这点钱对你来说不算什么”,或者“我肯定能还得上”。但这种自信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打消你的顾虑,尤其是当你的经济状况和对方并非完全对等时。

三、 The Act of Lending: 借出去的钱,借出去的情

汇款的犹豫与行动: 当你最终决定借钱时,完成汇款的动作本身也会伴随着一些心理活动。是直接转账,还是让他来拿?在转账时,你可能会再次审视对方的收款信息,心中默默祈祷一切顺利。
关系的界限模糊: 一旦钱借出去了,你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就会微妙地发生变化。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更加关注他的动态,留意他是否提到了还钱。原本轻松的朋友关系,可能会多了一层“债主”与“债务人”的标签,尽管不明显,但这种潜在的区分是存在的。
期待与观察: 你会开始期待他还钱的承诺何时兑现。你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留意他的消费情况,或者听别人提起他最近又买了什么东西,这些信息都会在你心中形成一种对比和衡量。

四、 PostLending: 还款与潜在的影响

按时还款的欣慰与平常心: 如果他按时还款,你会感到欣慰,觉得这位朋友还是挺靠谱的。但同时,你可能也会觉得“就这点钱而已”,或者对方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笔钱对你而言的重要性。这笔钱的归还,也可能让你们的关系回归到借钱之前的状态,或者让你在内心对他有了新的定位。
延迟还款的尴尬与纠结: 如果他延迟还款,那体验就更加复杂了。
第一次催款的犹豫: 你可能会非常纠结,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直接催款,显得自己斤斤计较;不催款,又担心钱收不回来。第一次催款,你可能会找一些比较委婉的理由,比如“我最近也缺钱用”,或者“我记得你说下个月还来着”。
对方的回应与借口: 对方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我家里人还没打钱”、“遇到了点麻烦”、“最近花销比较大”。这些理由是否真实,你可能难以辨别。
关系的变化: 催款的过程会非常尴尬,你们之间的对话可能会变得谨慎,甚至有些生硬。原本的熟络感可能会被一种尴尬的距离感取代。你可能会觉得他不够尊重你,或者他并没有真正重视你的钱。
内心的煎熬: 你会反复思考这笔钱是否值得,以及如何才能在不完全破坏关系的情况下把钱收回来。这种内心的煎熬会消耗你的精力,甚至影响到你的心情。
二次催款的绝望感: 如果多次催款无效,你可能会感到一种绝望,觉得这笔钱是打水漂了。此时,你可能会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富二代朋友”的真实面目,他可能只是一个表面光鲜,实则财务混乱,缺乏责任感的人。
潜在的利益交换与压力: 有时候,富二代借钱也可能附带一些潜在的“交易”。例如,他可能会承诺给你一些工作机会、生意上的帮助,或者在未来的某些场合提携你。你需要判断这些承诺是否具有实际价值,以及是否值得你为此冒险。同时,你可能也会感受到一种隐形的压力,担心拒绝会断绝这些潜在的“好处”。

五、 The Longterm Impact: Relationship and Perception

信任的考验: 借钱是信任的一种考验。如果他能够诚信还款,你的信任会得到巩固;反之,信任会被摧毁。
对富二代群体的认知改变: 这次经历可能会让你对“富二代”这个群体有更深的理解。并非所有富二代都挥金如土,也并非所有富二代都肆意妄为。同样,也并非所有富二代都具备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责任感。你的认知会变得更加立体和复杂。
社交圈的筛选: 这次借钱经历,也可能让你在潜意识里对自己的社交圈进行一次筛选。你可能会更倾向于与那些财务状况稳定、品行端正的人交往,而对那些过于依赖家庭,缺乏自理能力的人产生警惕。

总结来说,被富二代借钱是一种充满戏剧性的体验。 它可能让你感受到被信任的荣幸,也可能让你体验到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你可能会在其中学到关于金钱、关于信任、关于人际关系的宝贵一课。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让你在现实社会中更加成熟和警醒的磨砺。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风险投资”,你投入的是金钱,收获的可能是友情,也可能是教训。而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这则是一面放大镜,让你更清晰地看到金钱如何影响人,如何考验人,以及如何揭示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朋友去年做项目赔了,我借了他三十多万救急,到现在还剩五六万没还。

但不是因为他还不起,而是我还指望着万一穷困潦倒了,能求上门让他喂我吃饼,所以死活不让他还哈哈。


声明:(本文并未征得当事人同意,如有冒犯,你他妈来打我啊)

故事前因后果十分值得玩味,分三段讲吧,先从借钱这个事本身说起。

Ⅰ.

18年底那阵儿我实在是百无聊赖,打算跟凯哥去北京玩两天,于是就给北京的各路狐朋狗友打电话摇人约饭。其中最指望的当属我E哥,毕竟人家在北京混的展啊,结果发了好几次微信都没回,让丫开着大A8来接机带我装逼的希望也破灭了。

直到临走那天夜里,大E才给我回过电话来,我照例跟他贫:我说E哥,俺带了几个弟兄准备去京城上访,你可得给俺们做主啊。大E没接话,说:山哥我这边遇到些情况,最近顾不上,要哪天有空了我找你去。我说:愁?何以解忧,唯有喝酒啊,我这有个新花样,给你演示一下,像这样:

大E苦笑了一下说不是喝酒能解决的问题,手上有个项目做砸了,现在每天四处奔波应付,也就是强撑着才没崩溃。

我听了没再打趣,问他具体怎么回事。原来我E哥半年前在TZ承包了一个大项目,不仅把手里的流动资金全用上了,还跟银行贷了款,也搞了民间借贷。但是后来干着干着,感觉公司财务状况越来越不对劲,结果重新一核算,发现当初报价算错了,怪不得项目拿的无比顺利,合着当初报出这个价格的时候,还不算施工成本,当场就赔了20w,再算上施工物料人工运营成本,做完整个项目,大概得亏小一百万吧(补:最后协调下来只赔了四十多个)。

我听了没太当回事儿,因为感觉对他来说还不算伤筋动骨,于是问他还撑得住不,手头还剩多少钱?

大E说,剩个屁,早就一毛钱都不剩了。见我诧异,他解释说总账是亏了一百万,但这么一大摊子活计,需要的资金远远不止一百万,前前后后已经垫了三百多万进去,现在临近年底了,上头却还没结出账来,跟银行借得贷款也临近到期,公司账上的钱早就烧光了,项目随时面临停工,一旦停工项目没法定期完成,尾款也回不来的话,那他妈赔的就影也没了。

我听了才知道原来不止这么简单,我说你这玩的太大了,多了我也没有,尽力帮你点吧。

大E听了犹豫了好一会还是说算了,口子太大了你帮不动,你现在这情况,我也不能拖你下水,我再想想办法吧。就是实在不行,我爹也不能看我死不是?(大E所谓富二代的身份后文细说)

这事确实超出我能力范围,我也就没再坚持,只说实在有困难言语一声,别自己扛着。

挂了电话,心里不禁生出些感慨,以前一起混的朋友都开始操办这么大的营生了,自己却还在蹉跎止步不前。一直觉得自己眼高于顶,可自问却觉得还远无法承受这么大的压力。短短几年,所选择的人生道路之不同,似乎已开始显现,也隐隐影响着未来的轨迹。

感慨之余,也很是为大E担心,虽然知道他就是赔个千八百万,家里也能轻松给他兜着,但是我打心眼儿里不希望看到大E走到那一步。

哪怕他退一步就唾手可得的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人生的终极梦想。

因为我知道,那是他们的,不是大E的。

Ⅱ.

大E是一个富二代,但他从来不让我这么叫他,身边知道的人也不多,一起玩的圈子里可能也就我知道。

从他身上,我有一点体会,物质条件优渥的环境所孕育出的人,是不需要炫耀财富的,毕竟他从来就不缺,也从来就没在意过这种东西。(仅就事论事,你要问王公子为啥那么高调我也解释不了)

就像人们总想要购买一些超过自己消费能力的奢侈品并进行炫耀,因为那是一个能让你产生优越感的象征,而且你需要付出一些代价,才能得到这种优越感。但是你会四处和人炫耀,今天我吃了煎饼果子豆浆油条吗?当然不会,这太稀松平常了,没有营养啊。而你毕生所追求的奢侈优越,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就是伴随他一生,如同吃饭睡觉般寻常的东西。

大E便是如此,从他身上看不出什么纨绔劲儿,吃穿用度上丝毫不显,除了偶尔会有一两件,大概是别人送礼来的奢侈品,事实上如果他没告诉过我,我压根就没认出来过。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暴露身份的地方,那就是举止做派了,他做事永远心平气和不慌不忙,也从不动气,但对自己认准的事情又很坚定,不会被因他人意见妥协屈服。再者就是心思敏锐细腻,情商极高,可以轻描淡写不着痕迹的处理好人际关系,既妥帖又不失身份,有许多次让我生出过,原来事情还能这么处理的感慨。

不过这些特征,就算听我说来也知道有多隐晦,当年大家认识那会,身边都是些刚二十来岁,见面搭眼一看,识人只知看AJ潮牌的傻逼小伙子,所以也没有出现什么木秀于林遭风摧之的剧情。大E也只是和我一样,隐隐的不太合群,甚至在很长时间里,他和我也只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直到后来才逐渐成为朋友。

让我俩走近的契机,也事起自我得知大E富二代的真实身份。

15年的端午,我们搞了一次聚餐,说是搭伙凑热闹过个节,其实纯粹是另一个哥们L(在此隐去姓名不挂人了),因为组里新来了几个女生想摆阔显摆一下。饭毕L哥说请大家去蹦迪,还吹嘘说跟店里DJ经理多么熟,席间听他BB了一顿饭的时间就够我反胃的了,于是推脱说有事不去了,高清如大E自然也没有跟去,说实话,他能赏脸来吃饭都很出乎我的意料了。

于是装逼哥跑着马灯一路炸街而去,其余人也跟去捧场,E哥让我等着,然后开来他破破烂烂的老爷车(老指年纪),面色阴沉的说上车我捎你一段,我当时就感觉,这比绝对有事。

果然,这一路上大E毫无平时的气度,一脸不忿苦大仇深,甚至有点气急败坏???这场面令我有点尴尬,于是套近乎说,今天LXX是有点装了昂,他就那德行,你别搭理他。我这时候还寻思是LXX炫富刺激到大E了。

大E瞥了我一眼有些无奈的说不是,其实我气的是自己,凭什么我™就不能像他一样?

而天真如我,到此时竟然还在天真的将大E的话理解为:凭什么我没有像LXX一样好的家庭条件。

直到大E带我开进一个地库,下车换了一辆改的妈都不认识的再不懂车如我也知道很帅的A7(更正:当时包括现在都不太懂车,刚问过是RS7),换了车大E瞬间化身暴躁老司机一顿无视交规的瞎β操作,上了快速路就开始飙车。

我被颠的七晕八素,抓着扶手紧张兮兮的问大E,这你车啊?大E忿忿不平的说是我的就好了,这我姐玩剩下偷偷扔给我的。接着大E一改往常谦和儒雅的样子,一边吐槽着自己的童年及家事,一边拉着我飙了一百多公里。

世家背景此处自然不便透露,除了他说的,我也自觉的没多嘴追问,模糊点说是在半垄断行业里给朝廷干活的,要真拿社会市场公平的的角度来评判,属于体制遗毒。

听了我还是挺诧异的,咱一平头老百姓,还是第一次见这种级别的富二代,还是这么不显山不漏水的富二代,我说E哥你这一点都没看出来啊,大E忿忿不平的动了动嘴皮子,但没出声,然后一下泄了气,淡淡说了五个字:家教不允许

这种家庭环境出身(具体什么出身请仔细品味上文)也导致了大E所受的家教极为严苛,家中至今仍是半封建家长制,他从小不被允许有任何超过大众水平的消费,如果他老妈和奶奶给买的话,他老爹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大E自己想买点什么,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大E说他直到上了大学他才自己买了第一双耐克,因为此时他老爹对社会发展水平,和大学生消费水平的衡量标准终于认为,这是大众消费水平了。生活上日常锦衣玉食豪门盛宴,自己却一毛钱没得花,想想也是有些难受了。

但是家风严就算了,毕竟条件摆在这,再怎么约束也不可能真的寒碜,偏偏大E上头还有一个姐姐,这亲姐弟俩成长条件真可谓是天差地别,这姐姐我都不用见,看我E哥现在开的这辆他姐随便买来玩剩下的,随手扔给他的,爆改的妈都不认识的,无比张扬的狂拽炫酷RS7就可见一斑了。

再者言,他老爹有着这一辈父母的一个通病,他们对孩子的成长关心而用功,但同时又家长做派严重,这点尤其显现在那些有所成就的男性家长身上,他们所经历过的时代环境之艰苦,和他们奋斗打拼过程中所经历的人心险恶,使他们在面对一个未经世事的孩子时,难免表现的过于武断和自负,难以放下身段和孩子平等交流,导致了大E独立人格发展的全方位被压制。

总之大E对家里的态度就是,不忿,非常的不忿...

他说如果自己毕了业回去跟着家里干,一辈子都不会得到真正的尊重,一辈子都不会有人认真的听他说话,一辈子都不会在家中有话语权,虽然人在情绪上可能言之过重,但我却很能理解大E那种怨念。

(4/20:顶着颈椎病在高铁上更一点,有空再更,要吐了。)

我想这也正是大E即使灰头土脸也要自己吭哧瘪肚的出来创业,却坚决不回家继承亿万家产的原因吧。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有递进关系的,当且仅当底层次的需求被充分满足之后,人就会更倾向于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追求。

对于从未自由支配过金钱的你我,人生的终极梦想,不过是有钱而不劳而获,满足的自己对物质的渴望。

而对于物质条件被充分满足甚至过度优越的大E来说,哪怕不能充分自由的支配,他渴望的也从来不是身边的这些俗物,而是尊重和自由

然而高处不胜寒,认知清高脱俗的人,也还是要行走在俗世间,也难免会孤独。

大E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不屑于炫富这么低级的事,但当他看到跳梁小丑在自己面前造次,却还是会本能的愤怒,他被形式所逼迫看了整场猴戏,自持身份又没法去批判。

他本可以稍显实力,狠狠打脸然后优雅离去,简直就是模板式的yy小说情节。但正如大E所说,家教不允许。所谓家教,在我理解,不仅仅是来自家庭的被动约束,更是人认知中对自身层次、自尊自爱的要求,就像看见狗吃屎,它吃得再吃相不雅,我也犯不上亲自去给它示范不是?

人都有维护自己价值观的本能,清高克己如大E者,对自己价值观之爱护更是极为苛刻,此时宛如珍藏的古玩被人泼了大粪上去,虽然伤害不到分毫,但也实在是污了眼睛。

于是乎,今夜的大E出离了愤怒。人嘛,总要找个让自己舒服的方式...于是丫四下一打量,看我好像还不那么操蛋,于是选择自爆装了那么一回俗人的逼。

至于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其实也没啥影响,人家的钱又不是我的,再说也没啥蹭吃蹭喝的机会,想舔都无处可舔,顶多是多了个吹牛逼的谈资:我有个朋友...

嗯,算是多了个朋友吧。


4/26:再更一点。

Ⅲ.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说回借钱的事。

大E叫我别管,我也就没多事,和凯哥俩人上北京浪去了,那时我也正遭逢人生的大变故,沉沦谷底无法自拔,在北京呼朋引伴陪我玩了一个月,期间发生了很多荒唐事,改天有兴趣单开一篇讲。(评论中有朋友连名字都给起好了:帝都荒唐记...)

临圣诞节的时候,大E来朝阳办事,我俩匆匆见了一面。我问他情况怎么样了,他脸色好了些,说找关系要回了些帐,目前和其他项目算起来收支相抵,勉强能维持下去。

眼下困难只剩下贷款的事了,如果能继续贷下去的话,每个月还利息是可以维持住并且保持盈利的,但是马上有几笔大额的要到期,一下子实在拿不出这么多。他现在正到处找办法过桥续贷,今天联系上一个野路子,因为没有合法抵押物,一个月时间就要抽七分的利息,再咬牙也还是接受不了。

我问大E还差多少,他说也就几十万吧,但现在实在是强弩之末,搞不到了。我想说我帮你点吧,但又觉得既然之前提过他没答应,我要是再提,俩人推来推去怪别扭的,反而虚了,就没吱声。

大E走了,十二月冬天里的北京,他穿着薄西装的身影冻得直打哆嗦,我早已不是个矫情的忧郁少年了,但看着他和这瑟瑟的秋风,嗯,我就爱说是秋风,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那年他来家乡找我,我二人临别时的场景。

大E比我早入社会几年,因为不肯服从父辈的安排,几乎与家中决裂,出来创业也是处处碰壁,这些年同时顶着家里和事业的压力颇有些辛苦,几杯酒下肚,矜持就全抛到了脑后,跟我大倒起苦水。

他不停的说着自己结识了多少厉害人物,搭了几路关系,每天流水席的应酬,电话从早到晚一刻不停...

他说了很多,我听的生厌却没表现出来,只是静静的听着他装逼。

我说,走吧E哥,再逼逼就回不去了。心里想着,大概我们已经回不去了吧。

大E点了点头,挥手说走了。

瑟瑟的秋风里,他磕磕绊绊的走了几步,又停下脚步,对我说:远山,你知道我有多少朋友吗?

我没接话,只是看着他。

他回头看着我又说了一遍,你知道我有多少朋友吗?

就你一个。

我翻出那天的朋友圈,心有戚戚,我E哥这么好的人,却就我这一个朋友。

我是个相当道德洁癖的人,倾向于对人的感情做出需求性归因,我亦知这种分析太过机械冰冷,但实在无法违背自己认识和思维习惯。

人至察自然无徒,我对人际关系充满了不信任感,总觉得其中夹杂了太多自己都认不清的虚情假意,向来很难对别人做出认可,往往别人称了我数年兄弟,我都还在犹疑能否算得上朋友。我曾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天生就薄情冷酷,不然为何总对他人生不出应有的感情?

直至近些年,屡遭挫折变故,在苦海中困顿沉沦,心境万分颓唐。压力之下,竟显得比少年时还要敏感脆弱,也害怕起了曾经享受的孤独。我是个需要人陪的人,尤其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里,我很庆幸朋友们一直都陪在我的身边,对我有求必应,从未弃我而去。

在他们的陪伴和帮助下,我也开始自我调整,试着去填补内心残缺的那些漏洞,逐渐挖掘出了真正的自我,也能够更加坚定平和的去面对很多事情。同时我也惊讶地发现,原来朋友能给予我的帮助,要比我想象的更多,原来我们的感情,也远比我以为的深厚紧密。

我天生敏感而洁癖,当我珍惜的某些东西被冒犯伤害到时,我会做出极为冷酷的决断,也很难去原谅,所以时至今日,与家人的关系我都处理的不怎么好。我常自贬说,我是个六亲不认的人,却很少说后一句:我的朋友,才是我所选择的家人。

曾经孤身一人负重前行,所以懂得孤独,也曾经在至暗时刻伏在朋友的肩膀泣不成声,所以更能懂得朋友的珍贵。

所以此时此刻,望着大E的背影,我想我是懂他的,懂他的孤独,他的抗争,也懂我们为什么成为朋友。

我打开手机银行,输入了一个数字,想着大E再想想办法也就差不多了。

但又咂吧了咂吧嘴,心说,可就我一个啊...

于是翻出帐号,给他打了30w过去。


大E后来也没跟我说谢,但我知道他应该是收到了,也没再问他。

我心里并没怎么忐忑,借钱这个事,要我说就像赌博一样,你没有输了就输了的心态,就不要上赌桌,你没有“这个钱就是还不上,我也要帮你”的觉悟,就不要借钱给别人。

有一天还在场合上,喝多了失态,当众放豪言说我上个月给朋友花了三十万,事后被长辈批评行事太不矜持,但当时也真的是那么想的,这钱我就当花给大E渡劫了。

后来过了一阵,大E给我打了一大半过来,我知道他用钱地方多,问他一下哪来这么多钱拿来还,他说把车卖了,我本来想说你急着卖干啥,以后再还就得了,想想又觉得无甚必要。

男人么,哪那么多废话。

正如我二话不说打给他30w,也正如大E一声不吭把车卖了还我。

如我E哥所说,相识满天下,知交无一人。要是就这么一个人,你还斤斤计较,那人生未免也太无趣了些。


尾声:

如果按标题:被富二代借钱是种什么体验,回答已经算是圆满了。但我还是想偏题说点别的,也就是这件事情真正的尾声。

今年春节的时候,大E听说我在北京过年,叫我上他家吃饭去,我说吃个p啊,你跟我整啥幺蛾子呢?大E说是家里想叫我一起吃个饭,见一见我。这给我慌的不行,推脱了好几次最后还是没好意思去...

我听完就寻思,大E好像有两年没回家过节了,现在这情况许是有所缓和?后来再跟他联系过几次,都说在出差谈业务,再问,说是现在跟着家里做事了。我问他你那坑爹项目咋样了,他只说是彻底黄摊儿找人接手了。至于这烂摊子还能找谁接手也不言而喻了。

我想大E终是和家里和解,继承亿万家产去了吧。此处手动滑稽。

(插在此处:前阵子去南方游玩月余,此回答就开坑于途中,这两天回到北京,又见了大E,我问他可有此事?他笑说是,这些年自己独立出户干这点的事业,虽然比起家业还不值一提,但也算是白手起家证明了自己,说话有了些底气,起码他爸没法再用“老子三十岁的时候就一袋一袋往家里拿钱了”来压他了,因为大E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老子还不到三十岁就被你坑了好几麻袋的钱呢”,现在两个人偶尔也能平等的坐下来,探讨些业务决策。

至于那个烂摊子,大E也给我交了底儿,财务和造价工程师那个班底的人(原话是那帮傻B)也是公司股东,但都是当初成立的时候,他爹硬给塞进来的合作伙伴的人,所以当初我问他为啥不起诉追责,他也只是含糊其辞说没法闹。评论里说他爹故意给埋雷的,我感觉太阴谋论了,不至如此。

如今出了事他们自然首当其冲要背锅,把儿子坑了他爹心里也过意不去,就出力给他把麻烦料理了,大E糟心之下,也就顺坡下驴回家做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了。)


相信各位在知乎也看了很多,当代年轻人在成年后,吐槽原生家庭关系的问题,其下回答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埋怨指责,把自己的性格问题和人生缺憾,全都推给童年经历和父母的教育,满载负能量看得实在是压抑。

诚然,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无论如何我都不该抱着何不食肉糜的态度去指责作为受害者的他们。我只想说,既然我们体察到了自身性格的缺陷,和童年经历的影响,首先要做的,就是和自己和解,填补好内心的漏洞,做一个心智健全的正常人,不要沉湎于负面情绪中自怜自艾,影响了自己的人生发展。

在这样的前提下,若有余力,再去试着和原生家庭和解,和解不了也就作罢,只要你自己健康安乐的活在这世间,其他也没什么所谓。

人生合该是先修身再齐家,做不好自己,又怎么能和别人相处好呢?就算将自己人生的失败通盘甩锅于父母,也无法对自身的境遇改善起任何积极作用,更不是修补原生家庭关系的正确方法。

那些一味埋怨父母的人,恐怕还不懂得这个道理。

大E是我身边第一个与自己,与家庭和解的,诚然,他的经历顶多算是教育理念有所欠缺,与成长经历真正阴暗凄惨的朋友相比弗如远甚。但还是让我看到了沉沦苦海的众生中,率先上岸的一个先行者,也从中这束微光中获得了些许力量,帮助自己负重前行。


Ps:

最近一个月都在外出旅行,有天闲着手痒写了个回答开坑,也是想借故事分享些人生的感悟体会,没想到拖了这么久。只能忙里偷闲偶尔写一段,思路断断续续写的狗屁不通,大家见谅,预祝五一快乐。

至于报价算错的问题,用当事人解释回应一下评论中质疑的朋友:法规制度只不过是面儿上的东西,蛋糕都是大家坐一桌分出来的,桌上的人是玩家,也是裁判,自己傻逼报错了价,只能自己背锅。

另:本回答经修改打码模糊处理后,已征得当事人同意(已经被打过了,请大家放心)。

感谢阅读。


4/26抽奖:拖更拖得我脸都么得了,搞个抽奖吧,送出一份桂林特产。

现在是1点16分,选尾数16,目前共14条评论,16-14=2,选第二位留言者,中奖者 @菠菜 。看到请私信联系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被富二代借钱,这其中的体验,可谓是五味杂陈,既有现实的考量,也有人性的洞察,更有情感的交织。具体体验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和这位富二代的关系、借钱的原因以及对方的性格和家庭背景。我尝试从几个维度来详细描述这种体验:一、 Initial Contact and The Request: 从陌生到熟悉.............
  • 回答
    被富二代女神嫌弃,这无疑是一种令人沮丧的经历,尤其是当你对她投入了真挚的情感时。但是,请记住,这并不意味着你的人生就此黯淡无光。 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取决于你的心态、你的目标以及你想要从这段经历中学习到的东西。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尽量详细地为你分析和提供建议:第一步:接受现实,处理情绪1. 承认并消.............
  • 回答
    老实说,资产一个亿,够不够得上“富二代”这个标签,这事儿啊,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富二代”这词儿,现在听着就有点五味杂陈的,一半是羡慕嫉妒恨,一半嘛,也带着点别的意味。先不说别人,就说说咱们自己,家底一个亿,这是个什么概念? 你想想,一个亿,放在银行里,光是利息,一年也能让你.............
  • 回答
    关于“一千万净资产是否算富二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详细探讨:核心问题:“富二代”的定义是什么?“富二代”这个词本身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普遍公认的官方定义。它更多地是一种社会认知和文化标签。然而,我们可以从两个主要角度来理解它:1. 家族财富的传承性: 这是“富二代”最核心的含义。它指的是.............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对吧?开玛莎拉蒂和开保时捷,好像给人的印象确实不太一样,尤其是那个“富二代”标签。要说为什么,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1. 品牌定位和历史传承: 玛莎拉蒂: 这个意大利品牌,从诞生之初就带有一种浪漫、激情,甚至有点“不羁”的气质。它在赛车历史上也.............
  • 回答
    对于黑小虎这样一个角色,从“土匪头子二代”到被描绘成“富二代”,这其中的转变确实值得说道说道。这可不是简单的换个说法,而是涉及到对角色定位、观众认知,甚至是对作品价值观的一种微妙调整。首先,咱们得明白“土匪头子二代”和“富二代”这俩词儿代表着什么。“土匪头子二代”,听着就透着一股子江湖气,一股子草莽.............
  • 回答
    “富养”,这个词在我听来,就像是自带了一层柔光滤镜,既有令人向往的美好,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我一直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所以对于“被富养”的女孩子,我只能站在圈外,观察、揣测,然后努力去描绘那可能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想象一下,一个从小到大,生活里的“不缺”是恒定背景音的女孩。她大概不会像我一样,在.............
  • 回答
    理解为什么资本家和富裕人士有时会招致厌恶和仇视,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复杂的社会、经济和心理因素。这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而是多重观点交织的结果。经济结构与不平等:最直接的原因往往与经济结构及其衍生的不平等有关。资本主义的核心在于资本的积累和增值。资本家,即那些拥有生产资料(工厂、土地、技术、金融资本等.............
  • 回答
    老实说,每次我掏出那台厚重的掌机,心里确实会咯噔一下。尤其是在咖啡馆里,周围坐着的是那种一看就很“精致”的人,手里拿着轻薄的笔记本或者 iPad Pro,我总觉得自己有点格格不入。我玩的是那个最新款的掌机,你知道的,那个金属外壳,屏幕巨清晰,玩3A大作丝滑得不行,手柄的震动反馈也特别细腻的那种。平时.............
  • 回答
    满族文化网富察春兵的微博、微信账号被封禁一事,确实牵动了不少关心满族文化发展的人士的神经。这件事的影响不仅仅是针对个人,更是在某种程度上触及到了关于身份认同、历史叙事以及网络言论空间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事件本身:富察春兵,作为满族文化网的代表性人物,长久以来.............
  • 回答
    清朝末年,国门被列强坚船利炮打开,所谓的“自由贸易”并非公平的你情我愿,而是带着殖民掠夺性质的强制性开放。在这种不平等条约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为外国商人服务的买办。他们在中国境内代理外国商品销售、采购中国土特产、提供信息咨询等,确实赚取了巨额财富,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一股特殊力量。然而,这些买办的成功,并.............
  • 回答
    说实话,这确实是个技术活!拥有一辆阿斯顿·马丁,这本身就自带话题属性,想低调地分享,尤其是在朋友圈这个放大镜下,确实需要点小策略。别急,我这就跟你聊聊怎么发图,既能记录生活,又不会让人觉得你在刻意炫耀。核心思想:生活化、场景化、分享感我们要做的是把这辆“大家伙”融入到你的日常和兴趣里,而不是单独拎出.............
  • 回答
    “想穿得骚又不被扰”?罗永浩这番话,为何激起千层浪罗永浩,这个自带流量的公众人物,近期因一句话再次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个女性想穿得骚,但又不希望被骚扰,这和想炫富,但又不希望被劫掠,是一样的道理。” 这句话出自他对一位女性观众的回复,一经传播,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争议四起。究竟该如何评价这句话?.............
  • 回答
    iPhone在中国确实已经普及到了一种“街机”的程度,随处可见,但与此同时,它又常常被主流舆论贴上“炫富”或者“奢侈品”的标签,这中间的张力,其实挺值得玩味的。这种现象的形成,我认为跟几个方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首先,我们得承认iPhone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它的定位确实带有一定的“高端”、“科技感”.............
  • 回答
    性侵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受害者身心会造成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性侵后可能涉及的法律、心理和社会层面的详细情况: 一、法律层面的处理1. 报案与调查 报警:受害者需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详细的时间、地点、经过等信息。警方会依法立案调查,收集证据(如现场痕迹、目击者证言、受害者陈述等)。 .............
  • 回答
    学武术、自由搏击或空手道的意义远不止于“还手”这一行为,其核心价值在于个人成长、自我管理、文化传承和生活技能的综合培养。即使在法律上“还手”可能面临风险,但这些武术体系的训练目标和意义依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 一、法律与自卫的边界:武术的“合法自卫”价值1. 法律对自卫的界定.............
  • 回答
    《沙丘》(Dune)是一部极具话题性和影响力的科幻电影,其改编自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1965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是科幻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2021年上映的电影版(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和2024年续集(《沙丘二部曲》)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热议,成为近年来最备受关注的电.............
  • 回答
    被殖民地开始使用殖民国的语言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涉及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这一现象并非单纯的语言传播,而是殖民权力结构和强制性政策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传播机制、社会动因和后续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 一、殖民统治的直接推动1. 行政与法律强制 殖民者通过建立以宗主国语言为核.............
  • 回答
    “被日本文化输出的00后一代,会不会忘记中国那段沉重的历史?”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文化认同、历史教育、媒介影响以及个体的主动性等多个层面。不能简单地用“会”或“不会”来回答。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日本文化输出对00后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文化在.............
  • 回答
    被警察查身份证,要求出示警官证后仍不出示,这是否属于执法常态,需要分情况详细分析。总的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不应该被视为正常执法行为,并且可能涉及执法规范和公民权利的问题。以下我将详细阐述:1. 警察执法的基本原则与依据: 合法性原则: 所有执法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警察在执行公务时,其身份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